浓浓的亲情,是一份珍贵的礼物
浓浓的亲情,是一份珍贵的礼物
今天早晨,读到《提前》的这样一段话:“人若不看顾亲属,就是背了真道,比不信的人还不好,不看顾自己家里的人,更是如此。”
作者告诉我们,一个真正蒙了重生的人,肯定是一个有亲情的人。亲情体现在“看顾”上,也就是顾念家人和亲属的需要,给他们提供物质的帮助和心灵的关怀,当然也包括灵魂的需求。
倘若找任何借口不顾念自己的家人,那么所谓的信仰就是虚浮的,是不合乎真.理规范的,甚至比那些不信的人还要不好。
在他的作品当中,无论是《罗》1章论及当时的社会,还是《提后》3章论及末世的人性,都提到一个词,叫做“无亲情”。可见亲情对于我们来说何等重要。
亲情是一种非常奇妙的感觉,我们越与家人团聚,越能感受到亲情的宝贵;并且年龄越大,越需要亲情的温暖。
还记得前两年的一个新闻,西安市的88岁的老太太,偷偷从家里出来看望姐姐,没想到走迷了路,后来被好心人开车送回了家。
返回途中,老人聊起自己出门的原因,她说要去看望自己97岁的姐姐。姐姐身体不好,打电话说“我们见不了几回了”,虽然儿女不让独自外出,但还是偷偷跑出来了。
这位勇敢的老人,实在令人感动。她虽已88岁的高龄,还是“冒着生命危险”走出家门,去看望自己的姐姐,由此亲情的力量有多大。
儿女不让出门,是有一定道理的,毕竟年事已高,难免会有一些意外。但那缕割不断的亲情,胜过人世间的千万条道理,让她为了亲情而不顾一切。
最让人感动的,是她97岁的姐姐。一句“我们见不了几回了”,让我们看到生离死别似乎就在眼前。她们彼此问候,彼此牵挂,更需要抓住有限的年日,有更多的团聚。
毕竟,身体的温度才是最真实的,当两人相拥之时,哪怕不说一句话,也胜过电话中的千言万语。
前天我回老家看望父母,提前给母亲打了个电话。这也成了我的习惯,因为不打电话就可能看不到她。
果然,在电话中母亲告诉我,正在我的姨妈家,和她的哥哥、姐姐在一起团聚,非常喜乐。我知道以后,顿时唏嘘不已。
兄妹三人都年事已高,他们的年龄加起来已经超过240岁了,却依然相互牵挂,不时还团聚一下,给我们带来了美好的榜样。
他们相互的牵挂,是有原因的。母亲才几岁的时候,正赶上饥荒。一个月以内,她的父母、兄长等全家七口,都因饥饿而死,只剩下一个哥哥。
后来,已经出嫁的姐姐回来将她和哥哥接走,离开了那个几乎没了人烟的破败村庄,才侥幸捡了一条命。
几十年来,我见证了她们之间的亲情,并为这种单纯、质朴、深厚的亲情而感动。我真正感受到,人生最幸福的事,是在这个世界上,有人一直牵挂你。
我的父亲也是同样,他有一位80多岁的姐姐,春节我去看望她的时候,第一句话就问我,你爸身体还好么?
姑妈健康状况良好,却显得有些失忆,但她一直记得自己的弟弟,那是她在这个世界上最牵挂的人。
姑妈的人生更为悲惨,二十多岁时丈夫英年早逝,撇下她和四个儿子。但她不畏生活艰辛,咬着牙挑起了生活的重担。
而我的父亲,不仅要撑起自己的家庭,还要去照顾姐姐。甚至,姐姐家里的饮水,都是他每周两次连夜去挑的。至今尚存的那口古井,就是他们姐弟俩亲情的见证。
今年春节,我的妹妹因着YU情在外地没有返乡,我们也第一次没有在春节时团聚。不知道怎么了,最近她的信息频繁了起来,写的也不多,就是一句话:哥,我想你了。
每次读到这句话,就觉得万分温暖,内心深处对她的牵挂和思念也与日俱增。
妹妹虽然身体不好,并且与我的性格也截然不同,但我们依然被浓浓的亲情所维系,每次打电话都有说不完的话题。
我想,亲情的力量之所以如此之大,是因着亲情是造物主放置在人里面最宝贵的东西。难怪《提前》警告我们,人若不看顾亲属,就是背了真.道,比不信的人还不好。
当我们看到88岁的妹妹去看望97岁的姐姐,看到年龄加起来超过240岁的兄妹三人不时团聚,是不是应当反思自己与家人的关系呢?
那么,请放下一切的恩恩怨怨,珍惜这种珍贵无比的福气吧。
我相信,这种爱与牵挂不只是来自于血缘关系,更来自于一种奇妙的缘分。倘若能共同走在这条归家的路上,那将是一件何等美好的事情。
新的一天,愿我们的家都能和睦同居,活出亲情的温暖,让我们的心得着喜乐和满足!
【作者简介】 韦长安,雅博网作者,专职牧师。1975年生于河南驻马店,自幼归主,因受父母影响,决志奉献为主传道。自中南神学院毕业后,在河南驻马店教会专职服侍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