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媳之间
经文:得1:16—18。
《路得记》是《圣经》里大家非常喜欢,耳背能祥的一卷书。书卷记载了一户人家,当家乡收成不景气时,家长带领全家,背井离乡,从伯利恒下到摩押地,在摩押地,他们的生活不如事先想象的那样美好,不但没有好转,反而急转直下,不幸遭遇接二连三,最后家破人亡,只剩下老少三个寡妇的悲惨结局他们的前途没有了指望之后,他们听说伯利恒今非昔比,情况比原来大有好转,于是准备离开让他们十分怯丧,毫无留恋感的摩押,返回家乡。返回之前,在婆婆和媳妇之间出现了一幕幕非常感人的激动场面。回到伯利恒后,受家乡人百般关照,深蒙上帝加倍的赐福,他们个人不仅重新拥有了幸福美好的生活,而且还有了一个对人类产生极大影响、皆大欢喜的完美结局:读完这个故事,给我们的第一印象是,在他们选择错误时,会给自己带来痛苦、不幸和失败;当他们对前面的道路选择正确,或离恶从善、回头是岸时,将会给自己带来幸福和快乐;第二个印象是,在一个家庭,人与人,特别是婆媳之间如果建立了和谐深厚的生活友谊及笃诚的信仰感情时,结局是那样的美好,那样的令人向往:
一、婆婆的错误选择
从地图上看,伯利恒地处盐海(死海)的西北,耶路撒冷的西南方,是一个很了不起的地方。伯利恒为“粮仓”之意。“粮仓”就是收集粮食的容器,表示物产丰富的意思。先知弥迦曾预言耶稣将降生在犹大地的伯利恒,“犹大地的伯利恒啊,你在犹大诸城中并不是最小的,因为将来有一位君王要从你那里出来,牧羊我以色列民。”(参弥5:2;何11:1:太2:5—6)后来,耶稣果然出生在伯利恒的马槽里(参太2:1—12)。伯利恒离耶路撒冷不是很远,耶路撒冷拥有象征“以马内利”的圣殿。可以说,他们的家乡是“以马内利”的家乡,是上帝赐福的地方,是丰富的家乡,是荣美的居所。
摩押地处盐海(死海)东南角,为“自父来的”、“父亲的后裔”等意思。这个“父”及“父亲”指的是亚伯拉罕的侄子罗得。摩押是罗得的大女儿和父亲罗得所生的儿子,(参创19:30—38)罗得是贪图大城市荣华与享受的人,给人们的印象不是很好。他从叔叔亚伯拉罕分给他的“都是滋润的”约旦河全平原城邑,“渐渐挪移帐棚,直到所多玛。所多玛人在耶和华面前罪大恶极。”(参创13:8—13)摩押是罗得的后裔的聚居地,在以色列民出埃及时已经建国。摩西带领以色列民过约旦河进人迦南前,希望经过他们那个地方,但摩押王巴勒不仅不允许,反而还请来了先知比饵的儿子巴兰咒诅他们,又在什停引诱以色列民犯奸淫的罪,敬拜假神的罪。(参民22:—25:)在士师时代,他们多次压迫以色列民(参士3:12一30),他们的所作所为引起上帝的愤怒。上帝说:摩押人永不可人耶和华的会所因此说,摩押地是上帝很不喜悦的咒诅之地
拿俄米跟着丈夫以利米勒带着两个儿子,从伯利恒出发,不远万里下到摩押地,从表面上看,解决了他们因伯利恒遭饥荒而带来的肉体饥饿问题,但实质上,他们是从上帝同在的丰富之地下到了受上帝唾弃的咒诅之地。众所周知,上帝是信实的,是自有永有的,永不改变的。人往往会随着环境的改变而改变。他们的选择是在对上帝失望后而采取的用个人眼光看问题的所谓的“聪明”行动。从信仰的角度来说,他们的灵程走了下坡路,这个选择实在是一个得不偿失的很大错误。在摩押地,丈夫和两个儿子三个精壮男人相继离世,这个教训是沉重的
二、婆婆与媳妇的正确选择
拿俄米在摩押地先是身为一家之主的丈夫死亡,后是娶了媳妇还没有生儿育女的儿子玛伦(意为“微不足道”)和基莲(意为“无用之物”)相继离世,人生地不熟,举目无亲.成了孤家寡人。她在摩押地经历了人生的坎坷,生活辛苦,艰难度日。这段艰辛历程从她的话窥见一般。例如,她从摩押返回伯利恒后,乡亲们非常高兴,说拿俄米回来了,她却让他们叫她“玛拉”玛拉是“苦”的意思,在生活到了没有指望的尽头之际,她听到了上帝眷顾伯利恒,于是决定返回老家去。这个果断的选择,犹如《路加福音》十五章记载的浪子,在外面浪费资财耗尽了一切所有的,就穷苦起来时所想到的,在父亲家里,口粮有余,我到在这里饿死吗?我要起来,到我父亲那里去(参路15:1一18)一样重要,这无疑是一个非常正确的选择。当她回到伯利恒后,上帝大大赐福她,使这个家破镜重圆。她不仅给儿媳妇从新组织了家庭,还变成了大卫曾祖父的婆婆。拿俄米是“甜”的意思。起先,她在伯利恒过的是甜密生活,在摩押过的是“苦”的生活,如今又成为“甜”的生活了。
路得是一个摩押女子,当婆婆要离开摩押前往伯利恒之先,希望她的两个儿媳妇俄耳巴和路得趁着年轻另找婆家,享受人生的快乐,俄耳巴听了劝告,亲嘴问安后离去了。俄耳巴为“被弃”之意圣经里从此再没有提及她。惟独路得,不怕背井离乡,不怕冒上帝不喜悦之地的外帮女子到伯利恒后被当地人看不起的危险,坚决不愿离去,苦苦哀求,要跟随婆婆上伯利恒。为了达到目的,她用了一段感人肺腑的话表达自己的决心(参得l:16-18)。她寻求上帝的国,上帝的国果真成为她的国。她选择上帝,上帝也拣选了她,并大大赐福与她。在伯利恒,她不仅组建了自己的家庭,过上了幸福生活,而且在以色列人的历史上成了非常了不起的人。她作了大卫的曾祖母。她“选择那上好的福分,是不能夺取的”(参路10:42)
三、婆婆与媳妇之间的友谊
在长期的生活中,婆婆与媳妇之间产生了真感情,建立了深厚的友谊。从书中所描写的几个场景,我们可以一幕了然。
首先,婆婆尊重媳妇,关心媳妇。在将要离开摩押之际,拿俄米总是以别人的事为念,做事先考虑对方的好处,不考虑自己,因此,非常尊重儿媳妇的选择。她觉得自己已没有什么指望,对不起媳妇,以最好的心态,带着浓厚的感情劝他们离开自己,各随己便,择家另嫁,追求自己的幸福生活两个儿媳妇被感动得以泪洗面,一个恋恋不舍的告别,一个坚决跟随。返回家乡后,拿俄米因为环境比较熟悉,不仅指导路得如何进人他们的家族,如何在家族中站得住脚,更重要的是,她关心媳妇的婚姻生活,指导媳妇和自己的亲戚波阿斯建立了爱情关系,组建了新的家庭,过上了幸福美满的家庭生活。
其次,媳妇孝敬婆婆。中国古人曾子说:“孝有三,大孝尊亲,其次不辱,其下能养”通过一章一至十八节经文,我们可以体会到,路得不仅和婆婆之间建立个人友谊,同时也产生了永不改变的信仰感情。她是一个孝敬婆婆的人。她之所以这样愿意“你往哪里去,我也往那里去”的跟随婆婆,是因为她非常地爱自己的婆婆,愿意继续地孝敬她。她所表现出来的,是一个作为儿媳妇身上所应该具备的美德。到了伯利恒后,她没有因人生地不熟而不愿意出去,而是把婆婆留在家里,自己出去拣麦穗,供养婆婆的生计。在个人问题上,坚决听从婆婆的安排。她的贤惠品质,不仅感动了波阿斯,也吸引了波阿斯。波阿斯说:“自从你丈夫死后,凡你向婆婆所行的,并你离开父母和本地,到素不认识的民中,这些事人全都告诉我了。”(得2:11)“女儿啊,愿你蒙耶和华的福!你末后的恩,比先前更大,因为少年人无论贫富,你都没有跟从。”(得3:10)“我本城的人都知道你是个贤德的女子。”(得3:11)路得的名字为“伴侣”之意。她的伴侣一个是婆婆,一个是波阿斯,一个是上帝。她的一生是作伴侣的人生。
四、几点体会
(一)一个家庭是否幸福美满,不在乎金钱和物质东西的多少,而在于:第一,上帝是维系关系的重要因素;第二,家庭成员间应该共同分享各自的喜怒哀乐,同甘共苦,同舟共济;第三,彼此尊重,真诚相待。婆婆与媳妇之间互相体谅,彼此关怀,相护尊重,感情真切,信仰笃诚,在两个截然不同的环境中,婆婆和媳妇两者都感到非常的幸福。
(二)在我们的信仰生活中,有时可能会受到环境的影响,也许象罗得、拿俄米一样,从肉体和物质看,好像我们越走越高,越走越好,越来越丰富,但从灵性的角度讲,有可能因此而走下坡路:这是需要我们引以为戒的。所以选择十分重要。拿俄米没有选择好,她的人生从“甜”变为苦,路得选择正确,因此作了大卫的曾祖母。
(三)拿俄米的经历和约瑟非常相似(参创49:24,45:4一8),万事互相效力,一切都有上帝的美意,不论在怎样复杂的环境中,坚信上帝并一心追赶的人,必蒙上帝加倍的祝福。上帝永不改变,改变的往往是我们自己。在我们的生活中,甜与苦、顺与逆、祸与福、哀与乐有时会更替出现我们不能失去生活的勇气及对上帝的坚定信念,并且要以自己的努力去创造幸福与甜美。
总之,这个故事让人记忆犹新,回味无穷,发人深省。让我们尊重晚辈、孝敬长辈,也建议长辈尊重、关心晚辈,和睦同居,荣神益人。阿们。
【作者简介】 凡仆(网名),实名;王俊,男,第四代耶稣信徒,基督教牧师,金陵协和神学院首期教牧研究生、中国人民大学首期中国宗教界中青年代表人士研修生学历,陕西圣经学校兼职教师,陕西省基督教“两会”驻会同工,陕西省慈善协会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