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博网

苏醒人心的全备律法

2015-06-12 作者:谢迦勒  
来源:雅博网作者我也要投稿

   【诗19:7上】耶和华的律法全备,能苏醒人心。

 
  神的话的第一个特点是全备。我们现在手里的圣经,是由新、旧约六十六卷书合编构成,已经是完整的圣经了。圣经的写作,不同于世界上其他的书籍,一个作者在一个较短的时间内完成。而圣经是由大约四十位作者,在不同的时期内写作。从最早的《约伯记》到最后一卷《启示录》,时间跨度长达一千六百年。当最后一卷启示录完成之后,圣经的内容就完整、全备了,任何人不能增添,不能删减。否则,都将受到严重的审判。【启22:18-19】 我向一切听见这书上预言的作见证,若有人在这预言上加添什么,神必将写在这书上的灾祸加在他身上。这书上的预言,若有人删去什么,神必从这书上所写的生命树,和圣城,删去他的分。
 
  整部圣经大约一百万字,说少,也不能算少,读一遍还真的花上一点时间。可是,也不能算多,世界上有很多思想家写得书,文学家写得书,其他宗教的经书都比圣经要厚。难道这一本百万字的圣经真能全备了吗?是不是有些夸张了?圣经说全备,就是全备。这个全备,不是指圣经要告诉我们包子馅儿怎么调,智能手机怎么用,车胎爆了怎么补……?而是有关生命的知识已经全备了。【彼后1:3】神的神能已将一切关乎生命和虔敬的事赐给我们。也就是说,有关于认识神的知识全备了,我们根据圣经就知道怎样生活是符合神的心意的。神恢复我们新人的形象,就是靠着圣经的话。【西3:10】 穿上了新人。这新人在知识上渐渐更新,正如造他主的形像。即使这样,还是令人怀疑这本圣经真的能全备吗?因为我们觉得生活是千变万化的,一本圣经怎么能解决这么复杂的生活呢?外人对圣经不服气,他们认为一本圣经不可能全备的解决一切关于罪的问题、人性的问题。连很多基督徒都怀疑圣经的全备。在中国教会中,历来就有一种‘敬虔人’,他们做什么事,不是从圣经中找原则,而是直接向上帝祷告,求上帝以热线电话的方式指示他们该如何做。因为他们认为圣经中神的话并不全备,不靠着另外的‘启示’,他们是寸步难行。
 
  有一位特别‘虔诚’的老姊妹,丈夫牙不太好,想让她今天买点豆腐。她一路念念有词的默祷,到了豆腐摊边还在问神,‘主啊,能不能买豆腐?请你告诉我,我愿意顺服你’,突然,她觉得嗓子痒痒的难受,咳嗽了几声。她马上心领神会了,哦,主啊,我知道了,你不让我买豆腐。结果,买了些别的菜回到家里。吃饭的时候,丈夫问‘我要的豆腐呢’?她说‘神不让咱们吃,咱们就顺服吧’。可把她老伴气坏了,大大发火‘你还信什么神,我连想吃个豆腐,这个神都不让吃了,你也别信了’。这种‘敬虔’,看似生命非常高超,因此这种道理在很多教会中也很流行。他们认为圣经中很多具体事情都没写到,如果没有额外的启示,他们就不知道该如何做。其实,圣经是全备的,是无一缺少的,只是圣经给我们的很多都是真理的原则,让我们依据原则,可以发挥正常的思维处理每一件事。那些事事都求神给他们另外启示的人,听他们自己的见证,好像神还真的处处给他们另外的启示。其实都把自己的想法硬说成是神给他们的启示。轻的来说,很搞笑。重的来说,很危险。
 
  我们可以看个保罗的例子:【徒16:6-8】圣灵既然禁止他们在亚西亚讲道,他们就经过弗吕家,加拉太一带地方。到了每西亚的边界,他们想要往庇推尼去,耶稣的灵却不许。他们就越过每西亚,下到特罗亚去。
 
  看了保罗传道的这个例子,很多那种所谓的‘敬虔’高人、祷告‘大师’们,都是不屑一顾的。认为保罗太不属灵了,鲁莽、冲动,该去哪里传道,竟然也不祷告清楚,就像没头的苍蝇瞎撞。保罗连传道这么重要的事,都不祷告清楚。而他们连今天吃什么这么小的事,神都启示他们清清楚楚。保罗真的做错了吗?没有。在外邦传道,这就是神给保罗真理的原则,至于具体到今天该去哪里传道,保罗可以依据那个原则,发挥自己正常的思维去处理安排。如果有神特殊的安排,神会主动启示给保罗。而不是让保罗每一天、每件事,都去求神给特殊启示,因为这违反神制定的原则。
 
  就这真理说,圣经的话是全备的。世界上涉及到真理的书,虽然比圣经厚的有很多。但是,其中有很多是错误内容,也有很多是无用内容,也有很多是重复的内容。可是,圣经句句话都是炼净的,如同银子在泥炉中炼过七遍。就算全世界的书加在一起,把其中错误、无聊的内容筛选掉,剩下有用的部分加在一起,一定是小于圣经的。如果读完全世界的书,我们有十辈子的时间也不够,而且得到的也仅仅是支离破碎、残缺不全、半生不熟的真理。但是,我们若是把时间放在直接读圣经上面,那价值可就大了。
 
  中国人受儒家学说的影响最深,一个成语‘半部论语治天下’就可见中国人对论语的推崇程度。在我们没有读过圣经之前,我们觉得儒家学说是何等的博大精深,字字珠玑。孔子也被尊为圣人,万世师表。但是,我们与圣经的话一对比,便发现圣经的话不但包含了其精华部分,而是更胜一筹。比如,大家都非常熟悉的一句名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应用范围极广,如果以这样的原则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该多好啊,这句话确实太经典了,所以流传至今,应用至今。但是,主耶稣在登山宝训中的看似不经意的一句话,却将孔子的这个道理,更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己所欲、施于人’(太7:12)。一对比,我们就发现,孔子只是消极让我们不要怎样做,而主耶稣是提倡我们应该积极的去怎样做。孔子能够想到这一点已经非常不容易了,这是人的智慧所能达到的很高的境界了。但是,耶稣是天上的真神,他随便说一句话,就是已经非常到位的绝对不变的真理了。
 
  再比如,在儒家学说里,关于人性善还是性恶的问题,是有争论的,而且一直都不能找到一个令人满意的答案,一直争论到如今。孟子认为‘人之初、性本善’,他认为人生下来都是善良的,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人皆有之,造成人败坏的原因是由于后天性的‘习相远’,正如孟母三迁故事所表达的思想。但是,荀子就认为‘人之初、性本恶’,他在所着的《性恶篇》里,指名道姓的批判了孟子的性善论。两种思想都很有道理,也都符合我们所观察到的人性真实的现象。那么,到底应该哪个答案才是正确的呢?如果没有读过圣经,确实无法做出让人心里踏实的判断。读了圣经以后就明白了,答案原来竟然是这么简单,两种思想都是对的,只因为他们如盲人摸象一般,他们只看到了人性的局部,没有看到整体。
 
  圣经告诉既我们‘人之初、性本善’,因为神造人的时候,已经把是非之心放在了每个人的心里,所以,每个人都有良心。【罗2:15】 这是显出律法的功用刻在他们心里,他们是非之心同作见证,并且他们的思念互相较量,或以为是,或以为非。
 
  同时,圣经告诉又我们‘人之初、性本恶’,因为每个人还没生出来就已经带有亚当的罪性了。所以,小孩子不用教,就都会自然表现出骄傲、自私、贪心等。【诗51:5】 我是在罪孽里生的。在我母亲怀胎的时候,就有了罪。
 
  原来,性善与性恶不是不可调和的矛盾,而是可以和谐统一的。所以,真实的情况就是:人之初,既有善的良心,又有恶的罪性。圣经也同意‘性相近、习相远’的这个观察结论是对的,因为每个人生下来时,情形都是一样的,个个都是小罪人、小亚当。谁也不比谁好,谁也不比谁坏。只是后天的环境会让某些人成为了稍好一些的罪人,也会导致另一些人成为了更坏一些的罪人,反正还都是罪人。【箴18:24】  滥交朋友的,自取败坏。【林前15:33】 你们不要自欺。滥交是败坏善行。
 
  所以,我们说‘神的话是全备的’。很多的难题,甚至是千古难题,在圣经里都能找到令人非常满意的答案。圣经可以让我们比年老的更明白事理,可以让我们比我们的师傅更通达。【诗119:99-100】  我比我的师傅更通达。因我思想你的法度。我比年老的更明白,因我守了你的训词。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每件事情我们该如何做,在圣经中都有答案。我们读一卷圣经,胜过在图书馆里读一摞书。对于今天世界上各种层出不穷的理论,我们都要用圣经的眼光去衡量、去判断,凡是与圣经不符的,不论是哪个名人理论,都会破坏和谐,都会令我们受损失。神的话不需要与时俱进,是永远不变的真理。
 
  神的话语第一个作用是能苏醒人心。苏醒人心有两个意思。
 
  第一个意思是,神的话能让我们灵魂苏醒,也就是能让我们已死的灵可以活过来。在伊甸园里,神对亚当说‘你吃的日子必定死’,这个死不是肉身死,而是灵性死。亚当吃了之后,肉身又活了930岁,但是,他的灵确实在吃的日子就已经死了。每一个在亚当里出生的人,一生下来就是死人,所以,必须重生。重生是靠什么呢?就是靠神的话,神的话能苏醒我们的灵魂。【彼前1:23】你们蒙了重生,不是由于能坏的种子,乃是由于不能坏的种子,是借着神活泼常存的道。我们听了他的道,领了他的教,凭着信心接受相信神的话就重生了。
 
  第二个意思是,神的话能让我们明白对错。我们的心本来是糊涂的,是不分好歹的。后来神的话来了,像一束光照进来,我们立刻醒悟过来了。奥古斯丁曾经是一个放荡的浪子,花天酒地,与情妇同居,在他最感到空虚痛苦的时候,圣经的一句话临到了他:“不可荒宴醉酒;不可好色邪荡;不可争竞嫉妒。总要披戴主耶稣基督,不要为肉体安排,去放纵私欲。”(罗十三:13-14)从此,他的生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成为了影响世界的一位圣徒。其实,圣经中的每一句话,没有一句不带着能力的,都有苏醒人心的能力。【路1:37】因为出于神的话,没有一句不带能力的。
 
  我们平时对神的话多记、多背,到了需要的时候,不知道圣灵就会借着哪句话帮助我们,使我们得安慰、得帮助、得能力。
 
  注:原文标题《耶和华的律法全备,能苏醒人心》,编辑时有改动。

【作者简介】 谢迦勒:雅博网作者,基督教青年传道人。写有信仰随笔及讲章100余篇。现已编辑电子图书《圣经与信仰问答》、《耶稣所行的神迹系列》,已在本网站旷野书库上发表。

赞一下: ]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