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子箴言分享
2012-07-04
作者:未知
来源:主日学我也要投稿
〖 IV.重写及改编故事 〗
老师经常会找到一个不错的故事,但这个故事却须要加以修改,以适合特定的年龄层。或许这个故事太长、太复杂或者遣词用字太深奥等,需要加以改编才易被学童接受。有时候则是由于故事风格老掉牙了,会让学童觉得乏味。无论由于什么样的因素,需要改编故事时,总有些基本的原则可以采用来重写及改编故事。首先,当你要改编固故事时,你必须保持故事的基本架构,然后跟随以下的故事发展步骤改编故事:
故事的开始,用来引起兴趣、说明背景,逐步导引故事情节的发展,....
故事的本论,叙述故事情节的发展,并带到....
故事的高峰,将故事的情节带到最高潮。以及....
故事的收尾或结局,处理完所有未解开的问题。
〖 A、崇拜的意义 〗
崇拜是人们对上帝及祂的伟大的响应,在人们与上帝的个人化交通中,人们称颂上帝,并聆听祂的话语。崇拜包括个人的全然交托、意念的洁净、心灵的提升,以及化意志为实际的行动。崇拜是一项活动,若是完整的话,包括以下六项要素:
1. 自我朝向上帝的伸展
2. 感觉上帝的同在
3. 汇聚各样结果的交通
4. 关于上帝及虔诚的事物。
5. 对上帝及虔诚事物情感的反应。
6. 平和、具有目标及付诸行动的响应。
〖 B、崇拜与儿童灵命的成长 〗
虽然崇拜经验本身就是一项客观的目标(上帝的荣耀),但它也包含主观的结果(崇拜者的改变)。如果没有一些个人的响应,我们无法与至高、神圣的上帝、万主之主有真实的交通。崇拜者的改变由内在开始,而至彰显于外。改变成长的方向,迈向成熟基督徒生命的目标,正是基督教教育最关切的主题。
1. 崇拜使人察觉本身的需要。
当我们面对上帝的完全时,我们自己的软弱、失败、疏忽及罪恶都变得显而易见。在忏悔中,我们提出我们的需要、享受祂慈爱的赦罪并接受祂救助的确据(以赛亚书6:5;约伯记42:5-6)。如果儿童有机会透过崇拜,与上帝有个人的关系,那他也能体会自己的需要。
2. 崇拜加强基督徒的信心。
当基督徒与真实的上帝面对面接触,而不会更认识上帝及祂的属性,那是不可能的(如同摩西在出埃及记卅四章的经验)。儿童也有单纯的信心,并借着崇拜表现这样的信心。
3. 崇拜产生委身的结果。
事实上,崇拜就是敬爱天父上帝,但敬爱不是只借着嘴唇表达而已,它包括全人的投入。这样的敬爱,如果缺少个人全然委身,只会是空洞的嘲弄而已。如此一来,崇拜者的心智、情绪及行为都反映出他本身的心志认同于神(罗 12:1。这种委身的观念可用非常简单的方式教导儿童,你可以告诉儿童:「耶稣基督要你爱祂超过任何人或事,并告诉祂你是如此爱祂。」)
4. 崇拜带来个人的成全。
受造之物之所以受造,是为了与造物者有所关连,就如同在启示录四章十一节充份表达的,透过与神相交的经验,获得内在的满足。这样的成就,我们受造本是为此,导至产生我们能经验得到的唯一真实的内在平安及喜乐。借着唱诗、聆听及阅读上帝的话语,并向上帝谈话,儿童也能被引导崇拜并经验这样的平安喜乐。
5. 崇拜产生能力。
以赛亚书四十章廿九至卅一节左证属灵的能力是借着等候上主而得到的。我们可以使我们基督徒的生命如鹰展翅翱翔天际。甚至是儿童也会疲惫,并由于属灵的失败而觉得灰心丧志,但借着崇拜,透过圣灵的能力,可以驱策及鼓励基督徒的新生命。
〖 C、儿童崇拜的型态 〗
崇拜经验通常可以相对的分成个人及公众、正式及非正式、计划及自发的崇拜。对儿童而言,这每一种崇拜都必须依照儿童成熟的程度加以考量。Vieth和McGavran提供不少有助于了解各年龄儿童崇拜需要的资料。
1. 对二至三岁的儿童,崇拜的特色最适合定为自发性的。
因为二至三岁儿童的注意听讲时间只有几分钟而已,他们理解的字汇及观念也很有限,他们对活动经验的反应好过对语言内容的反应。他们的活动是不停的,受着内在驱力影响而移动、探索、动这动那及问问题。他们多以个人或平行活动为取向,而较少合作性的活动。
如此一来,显而易见的是,架构在一系列活动上的团体崇拜,对儿童而言并不具果效。当然,这并不意味幼儿的崇拜全然不需要计划。它需要某种程度的计划,使得主领崇拜者提供的材料及经验能带至非正式崇拜的时刻。但因为崇拜是自发性的,我们何从预知那些儿童已能进入崇拜?又何时进入崇拜?
2. 对四至五岁的儿童,崇拜的特色是非正式的。
儿童现在比较能参与合作性的活动,四岁到五岁的儿童能在较短的一段时间内,经验简单的团体崇拜。虽然这阶段的崇拜有较多的计划,也有些形式,但还是多数于非正式的形式。
主领崇拜者必须具有弹性,擅长以对话带动崇拜,也能敏锐察觉直接的需要-沉考、迷惑、抉择、喜乐、成就-并将这些需要带入崇拜经验中。崇拜时,成人的态度及动作-容易被模仿-还有团体感觉的气氛-容易被体会-特别的重要。
3. 对高年级的儿童及少年而言,崇拜由非正式变成正式的崇拜。
到了这个年龄阶段,崇拜经验和学习经验有了明显分野。由于学童更有能力出席崇拜、参与及汲取崇拜过程的意义,计划周详的团体崇拜可以增加。崇拜的材料必须要提升配合他们的理解力;内容也要与他们的经验有关;崇拜的节奏也要配合他们专心的程度。
崇拜主领者必须要特别留意学童的特点、能力及兴趣。例如,对少年而言,虽然他们易于突显嘲讽的情绪及叫嚣着要有行动,但他们仍能有一定深度的崇拜生活。他们逐渐成长的领悟力,日渐增加的字汇以及对美丽、次序的喜爱,再加上一点领受象征意义的能力,使得在比较正式的程序及架构上的崇拜更有果效。我们也不应该忽视小学生在有能力的成人帮助下,计划及主领自己崇拜的能力。他们越参与崇拜活动,他们的崇拜经验就越有价值。
〖 IV.重写及改编故事 〗
老师经常会找到一个不错的故事,但这个故事却须要加以修改,以适合特定的年龄层。或许这个故事太长、太复杂或者遣词用字太深奥等,需要加以改编才易被学童接受。有时候则是由于故事风格老掉牙了,会让学童觉得乏味。无论由于什么样的因素,需要改编故事时,总有些基本的原则可以采用来重写及改编故事。首先,当你要改编固故事时,你必须保持故事的基本架构,然后跟随以下的故事发展步骤改编故事:
故事的开始,用来引起兴趣、说明背景,逐步导引故事情节的发展,....
故事的本论,叙述故事情节的发展,并带到....
故事的高峰,将故事的情节带到最高潮。以及....
故事的收尾或结局,处理完所有未解开的问题。
〖 A、崇拜的意义 〗
崇拜是人们对上帝及祂的伟大的响应,在人们与上帝的个人化交通中,人们称颂上帝,并聆听祂的话语。崇拜包括个人的全然交托、意念的洁净、心灵的提升,以及化意志为实际的行动。崇拜是一项活动,若是完整的话,包括以下六项要素:
1. 自我朝向上帝的伸展
2. 感觉上帝的同在
3. 汇聚各样结果的交通
4. 关于上帝及虔诚的事物。
5. 对上帝及虔诚事物情感的反应。
6. 平和、具有目标及付诸行动的响应。
〖 B、崇拜与儿童灵命的成长 〗
虽然崇拜经验本身就是一项客观的目标(上帝的荣耀),但它也包含主观的结果(崇拜者的改变)。如果没有一些个人的响应,我们无法与至高、神圣的上帝、万主之主有真实的交通。崇拜者的改变由内在开始,而至彰显于外。改变成长的方向,迈向成熟基督徒生命的目标,正是基督教教育最关切的主题。
1. 崇拜使人察觉本身的需要。
当我们面对上帝的完全时,我们自己的软弱、失败、疏忽及罪恶都变得显而易见。在忏悔中,我们提出我们的需要、享受祂慈爱的赦罪并接受祂救助的确据(以赛亚书6:5;约伯记42:5-6)。如果儿童有机会透过崇拜,与上帝有个人的关系,那他也能体会自己的需要。
2. 崇拜加强基督徒的信心。
当基督徒与真实的上帝面对面接触,而不会更认识上帝及祂的属性,那是不可能的(如同摩西在出埃及记卅四章的经验)。儿童也有单纯的信心,并借着崇拜表现这样的信心。
3. 崇拜产生委身的结果。
事实上,崇拜就是敬爱天父上帝,但敬爱不是只借着嘴唇表达而已,它包括全人的投入。这样的敬爱,如果缺少个人全然委身,只会是空洞的嘲弄而已。如此一来,崇拜者的心智、情绪及行为都反映出他本身的心志认同于神(罗 12:1。这种委身的观念可用非常简单的方式教导儿童,你可以告诉儿童:「耶稣基督要你爱祂超过任何人或事,并告诉祂你是如此爱祂。」)
4. 崇拜带来个人的成全。
受造之物之所以受造,是为了与造物者有所关连,就如同在启示录四章十一节充份表达的,透过与神相交的经验,获得内在的满足。这样的成就,我们受造本是为此,导至产生我们能经验得到的唯一真实的内在平安及喜乐。借着唱诗、聆听及阅读上帝的话语,并向上帝谈话,儿童也能被引导崇拜并经验这样的平安喜乐。
5. 崇拜产生能力。
以赛亚书四十章廿九至卅一节左证属灵的能力是借着等候上主而得到的。我们可以使我们基督徒的生命如鹰展翅翱翔天际。甚至是儿童也会疲惫,并由于属灵的失败而觉得灰心丧志,但借着崇拜,透过圣灵的能力,可以驱策及鼓励基督徒的新生命。
〖 C、儿童崇拜的型态 〗
崇拜经验通常可以相对的分成个人及公众、正式及非正式、计划及自发的崇拜。对儿童而言,这每一种崇拜都必须依照儿童成熟的程度加以考量。Vieth和McGavran提供不少有助于了解各年龄儿童崇拜需要的资料。
1. 对二至三岁的儿童,崇拜的特色最适合定为自发性的。
因为二至三岁儿童的注意听讲时间只有几分钟而已,他们理解的字汇及观念也很有限,他们对活动经验的反应好过对语言内容的反应。他们的活动是不停的,受着内在驱力影响而移动、探索、动这动那及问问题。他们多以个人或平行活动为取向,而较少合作性的活动。
如此一来,显而易见的是,架构在一系列活动上的团体崇拜,对儿童而言并不具果效。当然,这并不意味幼儿的崇拜全然不需要计划。它需要某种程度的计划,使得主领崇拜者提供的材料及经验能带至非正式崇拜的时刻。但因为崇拜是自发性的,我们何从预知那些儿童已能进入崇拜?又何时进入崇拜?
2. 对四至五岁的儿童,崇拜的特色是非正式的。
儿童现在比较能参与合作性的活动,四岁到五岁的儿童能在较短的一段时间内,经验简单的团体崇拜。虽然这阶段的崇拜有较多的计划,也有些形式,但还是多数于非正式的形式。
主领崇拜者必须具有弹性,擅长以对话带动崇拜,也能敏锐察觉直接的需要-沉考、迷惑、抉择、喜乐、成就-并将这些需要带入崇拜经验中。崇拜时,成人的态度及动作-容易被模仿-还有团体感觉的气氛-容易被体会-特别的重要。
3. 对高年级的儿童及少年而言,崇拜由非正式变成正式的崇拜。
到了这个年龄阶段,崇拜经验和学习经验有了明显分野。由于学童更有能力出席崇拜、参与及汲取崇拜过程的意义,计划周详的团体崇拜可以增加。崇拜的材料必须要提升配合他们的理解力;内容也要与他们的经验有关;崇拜的节奏也要配合他们专心的程度。
崇拜主领者必须要特别留意学童的特点、能力及兴趣。例如,对少年而言,虽然他们易于突显嘲讽的情绪及叫嚣着要有行动,但他们仍能有一定深度的崇拜生活。他们逐渐成长的领悟力,日渐增加的字汇以及对美丽、次序的喜爱,再加上一点领受象征意义的能力,使得在比较正式的程序及架构上的崇拜更有果效。我们也不应该忽视小学生在有能力的成人帮助下,计划及主领自己崇拜的能力。他们越参与崇拜活动,他们的崇拜经验就越有价值。
[ 赞一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