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会增长的三个方面
2023-02-07
作者:陈老师
来源:作者原创我也要投稿
路加福音13:18-21“耶稣说,神的国好象什么,我拿什么来比较呢?好象一粒芥菜种,有人拿去种在园子里,长大成树,天上的飞鸟宿在它的枝上。又说,我拿什么来比神的国呢?好比面酵,有妇人拿来藏在三斗面里,直等全团都发起来。”
现在神的国在哪里?
这是耶稣讲的两个比喻,耶稣在比喻里要指出的主题是:“神的国好象什么?”所以我们要明白这两个比喻,首先要明白“神的国”现在是指什么?如果神的国和我们没有关系,那么也就不必管它象什么了。但是神的国是神掌权的地方。今天在这世界上,神还没有直接掌权,这世界的王还是魔鬼,它继续在这世界兴风作浪,制造事端和灾难。(约14:30)但是从耶稣作成救恩以后,世上确实已经有耶稣掌权的地方,那就是教会,就是我们每个信徒的心。所以当有人问:“神的国在哪里”时,耶稣说:就在你们心里。(路17:21)今天耶稣要在这世上任何一个国家直接掌权的时候还没有到,(启11:15)但如果在教会或我们信徒心里,主不能掌权,那就是我们的亏欠,使圣灵担忧,使主失望。
因此,耶稣这两个比喻跟我们是有密切关系的,神的国好象什么?就是教会应当是如何的?我们的心应当是如何的?我们正是神的国今天在世上的体现和见证。耶稣所讲的两个比喻就是指着教会和我们每个信徒的心说的。今天我们着重要从这两个比喻,认识教会在主心目中应当是如何的。当我们认识了教会应当是如何的,也就不难认识我们每个弟兄姊妹的心应当如何了,因为教会就是我们。教会三方面的增长
这两个比喻,一个是说神的国要象芥菜种长大成树,另一个是说要象面酵使全团都发起来。这两个比喻给人第一个印象就是“增长”,教会应当是在不断增长中,而且要增长许多倍。一个不增长的教会是不能满足神心意的。
首先是人数要增加
其实教会增长一直就是弟兄姊妹最关心最盼望的事情,很少有教会不希望自己增长的。说到教会增长,我们首先就会想到人数的增长,这是很正常的要求。我们对一个教会是不是增长,第一个衡量内容,就是人数有没有增加。我在碰到各地的教会同工时,常会问这一年来有多少人信主,多少人受洗,聚会人数有没有增加等等问题,也就是要想知道,这个教会有没有增长,从她人数的增长,就可以估计出教会的光景,弟兄姊妹和同工的事奉情况。初期教会的一个重要见证就是:“主将得救的人天天加给他们”,(徒2:47)为我们留下教会应有的榜样。
有的教会总是这么几个人,负责的同工还自我安慰说:“我们不要人多,就这么几个人大家熟悉,在一起交通勉励就可以了。人多事情多,也不见得好,我们是注重质、不注重量。”这是忘记了神的心意是愿意万人得救,而不是只想救一小撮人,即使是高质量的人。
有些教会又走到另一极端,为追求人数多,不惜采用世俗的方法,迁就时代的潮流,运用物质的手段,甚至降低真理的原则,只要人多就表明工作成功,教会里热闹就表明教会成长。大家不谈圣经是怎么说的、真理原则是怎样要求的、神的心意究竟是什么。谁人数增长得多,增长得快,谁就是榜样模范。这样的成功常反映出商业效应,不是从生命来的增长,和耶稣比喻中的要求并不相同。
在耶稣的两个比喻里,造成增长的原因都和生命有关,都是生命增长的结果。芥菜种能长大成树,是因为种子里面有生命。面团能发起来,是因为面酵里面有千万个酵母菌,也就是有千万个生命。所以耶稣说的增长,是指生命增长,从生命而得的结果。
彼得说:“金银我都没有,只把我所有的给你,我奉拿撒勒人耶稣基督的名…”(徒3:6),教会能给人的不是金银,而是耶稣,是使人信耶稣得永生。只有当教会能以基督为中心,高举十字架救恩,持守圣经真理,才能体现出这里是神的国度,有圣灵掌权,传生命之道。这样信主的人多了,也就是生命增长了。
其次是灵命的增长
当然,教会增长不但是指数量,也需要考虑质量。我们不要以为,注重了质量就无法顾及数量。事实上这两者之间并不是矛盾的,数量和质量之间不但是一致的,而且还是相辅相成,彼此促进的。
教会质量的增长就是指信徒灵命的长进,对主认识的增长,生命丰盛。耶稣不但在我们信祂的时候,给我们生命,而且要我们所得的生命更加丰盛老练。(约10:10)当信徒的属灵生命能够越来越丰盛的时候,也就是教会在质量上的增长。这样的信徒一定会努力传福音,积极投入教会事工中来,使得救的人数不断加增,所以数量和质量总是应当成正比例的。
以弗所书4:13告诉我们,要“在真道上同归于一,认识神的儿子,得以长大成人,满有基督长成的身量。”我们怎么能知道自己是长大成人了?乃是从对真理对主认识的衡量得到的。而圣经是我们信仰唯一的依据,我们对主对真理的认识,都离不开圣经的教导。
有一次我见到一位弟兄,问他信主多久了,他说:“我信主不久,才十年,在主里还是小孩子。”十年还是小孩子!他看到我有些不以为然,自己也感到不大对头,就赶紧补充说:“我很软弱,老长不大。”如果这是谦卑,那也不必,如果真是如此,那就是很严重的问题了。哪一个孩子会对自己老长不大不在乎的?凡作父母的,更有谁会看到自己孩子老长不大而不着急的?神的心不也一样吗?
我的大儿子生下来时,我们隔壁妇人也生了一个男孩,从此双方作父母的常在暗中留心,究竟谁的孩子长得快。当时社会上物资供应很缺乏,他们是军人家属,从部队得到供应,比我们要好许多。虽然他们孩子在营养条件上是我儿子不能比的,但结果我儿子却比他们的孩子高出半个多头。有一次听到那个作妈妈的困惑地说:“为什么我们的孩子总长得不如人家高!”当然她无法明白,神的恩典不是多吃点营养品可比的。
连孩子长得高一点、矮一点,作父母的尚且那么注意,我们灵命长进与否就更是神所关心的了。如果教会在事工上注意对信徒作真理上的造就栽培,注重圣经的教导,弟兄姊妹的灵命就一定会长进,生命一定会丰盛,也就是教会得到质的增长。我常勉励弟兄姊妹,当我们再见面时,不但看到你们在人数上有增加,人坐得满满的,而且大家的灵命也有长进,在真理的认识上,在生命的表现上都有见证,这才反映一个教会是在健康地增长。
更需要事工的增多
教会增长不但是得救人数上的,信徒灵命上的,也是教会事工上的。一个教会在事工上能不能不断增长,最能体现出她的成长。一个暮气沉沉的教会,常满足于既有的事工,但求维持原状就算不错,对新的事工没有负担,把原有的事工当成一种职业性的常规工作。这样的教会自然是谈不上什么事工增长了。
耶稣在世时,好几次说到有关工人作工的比喻。在每个比喻里,祂都对不想赚钱,只求保全本钱的仆人,作出最严厉的责备,说他们是又恶又懒又无用。(太25:26)圣灵对我们的要求,也是从耶路撒冷到犹太全地、撒玛利亚,直到地极,把主的工作逐步推广发展出去。(徒1:8)
我相信我们凡作过植堂牧养事工的人,对教会事工增长过程都不陌生。很多教会都是先从几个人的祷告会或团契聚会开始的。当人数渐渐多起来的时候,就开始主日崇拜,增加各种聚会内容,成立团契,或分小组活动。再进一步就是打发工人出外传福音,展现出教会逐渐成熟,长成基督身量,能够承担起耶稣托付的大使命。
神并不要我们操之过急,一下子就把所有事工都同时建立起来;就好象孩子还不会走路就要他跑,还不懂事就要他赚钱。有些教会自身还没有巩固,就忙着打发人出去作差传,事实上这样是作不好的,最多是流于形式,甚至只是在抢地盘。教会是在成长过程中,不可能一下子就长大成人,满有基督长成的身量。但神也不要我们在事奉中因有了一点成绩,就不思上进,固步自封。我们知道生命的特征就是在不断改变长进中,我们应当在作好已有事工的基础上,逐步增加教会各种事工,这也能有效地促进教会人数的增加和信徒灵命的长进。
这三方面是彼此促进的
所以耶稣对教会的要求是不断增长,而且增长许多倍。在增长中,应当从三个方面来考量,人数、灵命和事工。这三个方面并不是只能顾此失彼,或从中作出一个选择。也不是互不相关,相互掣肘的。这三方面的增长不但是一致,而且彼此间是相互促进的。
如果没有事工增长,信徒的灵命就很难增长。只有当教会不断有新的亮光、有新的托付,在新的事工带动下,信徒的灵命才会被激励,不断丰盛起来。信徒的灵命丰盛了,就会有传福音的负担,得救的人数自然就会天天加增。在一个墨守成规的教会,信徒的表现也难免会暮气沉沉。这样的教会在事工上不能有更新增长,信徒的灵命就得不到激励和帮助,不会丰盛长进,教会的人数也就很难增加。
有些教会同工注意到这一点,就想在表现上不断推陈出新,使教会显得生气勃勃有活力。这样的用心是好的,但如果所用的方法是从世俗潮流借用来的,就容易同时带来不良的副作用,甚至造成负面作用大于正面作用。而且即使一个好的方法,也不能错把方法当作真理,以方法代替真理,高举方法过于真理。
两个比喻又有不同点
那么为什么耶稣要用两个比喻呢?是不是为了强调增长的重要,引起大家的注意,就重复同样的内容。
这两个比喻确实有很多相同的地方,它们都反映出应当不断增长的要求,而且增长也都是生命的增长。但这两个比喻也有不同的地方,它们分别反映出增长的两种不同过程,两条不同道路,反映出神在教会中两种不同的工作方法。
其实我们中文圣经在说到‘增长’时,是有很清楚两种不同的表达,前一个比喻是‘长大’的,后一个比喻是‘发起来’的,这就给我们指出了教会在增长时,神用的两种不同方法。
芥菜种是长大的
芥菜种是长大的,在长大过程中,它的成长表现是集中而明显的,成长方向是可以预期的。不用说我们中间务农的弟兄姊妹熟悉这种成长过程,就是生活在城市里的人,现在都注意要美化环境,喜欢在室内室外种一些花草之类的植物,对此也都不再陌生。你把一粒种子种下去,只要按时浇水,在适宜的环境中,你就会看到它发芽抽穗,长出枝叶,开花结果。当你看着它的变化,心中会感到无比的欣慰和兴奋。
有一次听一位爱好园艺的弟兄说,你用心思在人身上,最后你会失望;但你用心思在花草上,它是不会令你失望的。你每天浇水看护,看到它不断变化,你预期它怎样变化,你是不会失望的;这是无法从人那里得到的。
我没有象那位弟兄这样爱好园艺,没有象他那样深刻的体会经验,但有一点是能同感的,就是当看着所种的东西成长、开花、结果时,心中会产生出一种说不出的喜悦和鼓舞。
教会的增长就象芥菜种长大成树,因着一些仆人使女在教会中忠心的事奉,信徒得到牧养,教会得到复兴,光景得到改变。在这些人中,有我们大家比较熟悉的宋尚节先生,可能我们都听过他的见证、看过他的书,但见过他的人现在可能已经不多。因着他的事奉,教会得到复兴、人心得到改变、不信的信了耶稣、软弱的变为刚强、冷淡的火热起来。
我一直为自己没能赶上他工作的年代而惋惜,所以每当碰到有见过他,听过他讲道的年长者,总要向他们请教当时的情形和他们的感受。几乎每个人在说到当时的情景时,都仍然抑制不住那种兴奋之情。虽然已经几十年过去了,但他们的印象还是那样清晰,说起来还是那样眉飞色舞,连我们听的人也都一起受到激励。
宋尚节先生就象是这棵树上的一根粗壮枝叶,一朵硕大花朵。因着他的事奉,中国教会得到变化和长进。这样的增长过程是看得见,可以描述的、可以期待的。这是神在教会中常用的方法,也是我们习惯指望的方法。所以常听到有弟兄姊妹说,如果我们教会多有几个象宋尚节先生这样的传道人就好了,教会就有希望了。
这一方法确实是有它的优点,通过少数弟兄姊妹忠心的事奉,带动一大片,也带来丰硕的成果。但这一方法也有它薄弱的一面,它必需在合适的环境下,才能取得好的效果。如果一粒种子发芽时,有顽皮的孩子把芽拧掉了,那么再粗壮的芽都没有用,它是绝对长不好的。你必须让那长出来的芽得到很好的看护,它才能长大成树。
就如我们刚才提到的宋尚节先生,如果当时环境不容许他这样到处公开领会,不容许举行大型聚会,如果他的行动受到限制,如果人把他抓起来关起来、那么就会是完全另一种情形了。
在初期教会,彼得一次讲道就有三千人悔改。如果能这样一直下去,只要彼得多讲几次道,多几个彼得,全耶路撒冷的人不就很快都相信耶稣了吗?就是要福音传遍天下,也是很快就能实现的。但事实不那么简单,哪里有神的工作,那里也就有魔鬼的破坏。当时的罗马官府要迫害信耶稣的人,他们不用把所有信主的人都抓起来,他们要抓的就是彼得。他们认为会有这么多人信耶稣,原因就是彼得讲道。现在把他抓起来,没有人讲道了,问题不就解决了吗?彼得就是那枝粗壮的芽,他们不愿意那棵树长大,只要看到它长出芽来就拧掉,它就长不大,最终也就会枯萎死掉。
为此在使徒行传我们看到,彼得有好几次被抓,被下在监里;有一次如果不是天使救助,他就要被杀头。(徒12:4)就象我刚才说的,宋尚节先生是可以被抓起来而无法工作的,那种振奋人心的场面是可以被禁止的。象芥菜种长大的方法虽能取得大而快的效果,能使人心得到振奋激励,但因为是看得见的,所以经不起迫害摧残的环境。
面酵是发起来的
那么是不是教会在面对人的破坏和摧残时,就无法增长了呢?不是的,耶稣还告诉我们第二个比喻,面酵的比喻。面酵放在三斗面里全团都发起来,这也是增长,但和芥菜种不同,它是‘发大’的。长大的过程是明显的,发大的过程是在不知不觉中,并不引起人注意的。我想我们中间北方的弟兄姊妹都是发面能手,一定懂得这个道理。面团在发大的过程中是不明显的,不是过一会改变一点的;在人不知不觉,不注意的时候,经过一段时间以后,它已经发大了。你无法形容它是怎么大起来的,它总是那么一团东西,没有什么可以令人激动的变化,如果不是把它的现在和过去作比较,就好象什么也没有发生。
虽然它在发大过程中,除了体积在慢慢增大,没有什么变化,不象芥菜种在长大成树时,又抽芽又长枝叶的,能使人得到振奋和激励;但是它却有一个最大的优点,就是耐压,这正是芥菜种在长大过程中所没有的。你无法压制一个在发酵的面团使它不发,相反的,你越压,它还发得越好越大。不但如此,由于它在发大过程中不是定向的,使人想要遏阻它也无从下手。你从这边压,它就从那边发,你从那边压,它就从这边发,你到处压,它就到处发。
我们知道面酵能使一团面发大,是因为有千万个酵母菌在一起发挥生命作用的结果。如果我们把一团发大的面团掰开一点看,就会看到无数细小的气孔,每个气孔都说明有酵母菌在工作。一团面能够发大,不是因为一两个酵母菌了不起,而是千万个酵母菌共同努力的结果。这也正是它能耐压的根本原因,因为你可以压制一个酵母菌,不可能压制千万个酵母菌。
如果神在教会里工作的法则,只是如芥菜种长大成树,那么当初罗马官府的策略就成功了。他们只要抓住彼得,不让他讲道,也就可以有效遏阻耶路撒冷教会的增长,逐渐把教会消灭。但耶稣说的第二个比喻给我们指出了,神使教会增长还有第二条道路,人是阻止不了的。彼得可以被抓被杀,但千万信徒是抓不完、杀不完的。
教会历史的见证
回顾教会的历史,历代的教会正是踩着这样两条增长的路成长起来的。当象芥菜种长大这样的方法被遏阻的时候,面酵发大的方法就显出它的功效,使教会继续不断增长。当教会中负责的工人成为迫害目标的时候,神就兴起一般弟兄姊妹共同承担事工的责任,教会的事工是扼杀不了的。
在使徒行传里,有两个很重要的教会,一个是耶路撒冷教会,一个是安提阿教会。耶路撒冷教会的建立和成长,就象芥菜种长大成树那样;彼得在五旬节讲道,三千人悔改,第二次讲道,得救的人数又增加五千。经过两次讲道,耶路撒冷教会就已经是上万人的超大教会。这个建立成长过程是这样明显,引起了耶路撒冷全城的轰动。(徒5:12-13)
但安提阿教会的建立和成长则是另一种情形,好象面酵发大,是千万酵母菌同心事奉的结果。安提阿教会不是由任何有名望的工人去建立的,没有一次三千人悔改这么激动人心的场面。她是一般弟兄姊妹,因耶路撒冷教会受逼 -/迫而分散到各地,有些来到安提阿,经过同心事奉而建立起来的教会。(徒11:19-21)虽然在他们中间没有人象彼得那样有能力,一次讲道使三千人悔改,但他们每个人都努力传福音,带三个,三十个人悔改信耶稣,不用多久也同样可以得到三千人悔改信主的效果。
所以我们不用因为在我们中间,没有象彼得那样恩赐能力的传道人而失望,更不要因为自己没有彼得的恩赐,就把主给你的银两埋在地下。(太25:25)两千年来,每个时代象彼得那样恩赐能力的传道人,总是极个别的,但只要我们大家同心合意,各尽本分事奉,彼得工作的效果并不是不能达到的。安提阿教会和耶路撒冷教会同样得到主的重用,为后世教会留下美好的脚踪。
今天世界各地在逼 -/迫残害中的教会,她们没有什么大有名望恩赐的传道人,没有什么大型聚会活动的机会,但她们却照样增长。大家说不出她们是怎么增长的,但在不知不觉中,经过一段时间,大家发现她们确实增长了,而且速度并不慢。不是因为某一个人的工作结果,而是每个信徒随时随地都在向人传福音而得到的总成绩。看不到轰轰烈烈的事工表现,但在人不知道的时候,看不见的地方,无数平凡的弟兄姊妹,正作着不显眼的事工。教会同样得到增长,得到复兴。
经过十年文化g e命,很多海外的弟兄姊妹以为,中国大概不再有人信耶稣了。但当他们来到中国的时候,发现教会不但没有给消灭,而且还增长了,信主的人数不但没有减少,而且还增多了。在文化g e命期间,好象碰不到有信耶稣的人,看不到有聚会的,但过了文化g e命,一下子就都涌出来了。其实在文化g e命中,教会仍在增长,不过象面酵发大那样,大家看不出来罢了。
两种方法配搭使用
由于面酵发大的增长方法能够耐压,所以现在得到好些弟兄姊妹的竭力推荐,认为这比芥菜种长大的方法更好。当耶稣讲这两个比喻时,并没有要我们评比那一个方法好,也不是要我们在二者中任选其一。这两个方法历来在教会增长的过程中,一直是配搭进行的。当他们配搭得好的时候,也是教会增长最快最健全的时候。只有当在特殊环境中,芥菜种的方法行不通的时候,才由面酵的方法单独进行。
虽然面酵发大那样的增长能够耐压,在患难的环境中表现出极大的优点,但这一方法也有它的薄弱环节。由于这一方法是以一般信徒事奉为主,所以在真理基础上往往就不够扎实。一般信徒自己对真理认识有限,当带领人悔改归主后,需要作进一步带领时,就容易在真理上出现不够全面平衡的教导;当出现对真理认识有分歧时,就容易造成分门别类;或在受异端搅扰时,因不能识别分辨而受迷惑。这正是今日中国家庭教会中存在最普遍的问题,以至各处教会对培训的需求,一直是那样大。
就以安提阿教会来说,她在建立以后,需要巴拿巴和保罗这样有属灵经验的工人来栽培教导,使信徒在灵命上得到造就长进。(徒11:26)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训后,教会走向成熟,信徒生命走向丰盛,这时就到了增长教会事工,打发工人出去收割庄稼的时候。(徒13:3)
有些弟兄姊妹因为习惯于教会中比较传统的作法,以为事工只需由专职事奉的工人来作,自己保持参加聚会、奉献钱财,就算尽到本分;没有认识在教会的事工中,也有自己一个酵母菌的本分。其实芥菜种能长大成树,固然跟几根枝子的茁壮繁茂直接有关,但和整株植物的健康成长也是分不开的。我们常说,红花虽好,需有绿叶扶持;我们应当为神赐给我们教会有忠心有能力的工人而感恩,但再有恩赐能力的工人,如果没有全教会同心配搭扶持,他们的工作效果也必会大受影响的。
这两条增长道路在神的安排里,是相互配合的。在正常情况下,教会事工应当要有全职事奉同工作安排和带领。一个忠心的工人,在事工中能起到比一般弟兄姊妹多得多的作用,这是神给教会的祝福。但他仍然不能代替每个弟兄姊妹自己在教会中忠心配搭的责任。
看到这里,我们不得不承认“深哉神丰富的智慧和知识,祂的判断何其难测,祂的踪迹何其难寻。”(罗11:33)祂早就知道教会在世上的不同处境,所以祂为教会的增长准备了两条道路,使人不论想用什么方法反对神,最终都徒劳无功。(诗2:1-4)我们只有感谢赞美,愿一切荣耀,尊贵,权能都归给祂,我们独行奇事的神。
[ 赞一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