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博网

你被焦虑吞没了吗?

2018-06-28 作者:约翰·麦克阿瑟  
来源:铸剑为犁我也要投稿

 571994908532007.jpg

  我们在生活中常听人说到焦虑、恐惧、忧虑和紧张这几个词,很多人也常有这样的感受。
 
  我们甚至越来越多地听人说起一种被称为“惊恐发作”的极端形式的焦虑。
 
  “惊恐发作”曾经是焦虑的一种罕见和极端的表现形式,但在现今社会常见得令人害怕。
 
  惊恐发作通常和无端的恐惧有关,指的是一个人被恐惧吞没、力不能胜,以至于心被揪住,心跳加快,或寒战连连,或大汗淋漓,完全陷入到一种束手无策的状态。
 
  焦虑的核心就是对具体环境的不当反应。焦虑与生活中的担心和担忧不同,后者促使人们以一种负责任的方式处理事务。
 
  紧张和压力不是我们的敌人,相反,它们对于促进我们完成神置于我们生活面前的挑战很有裨益。
 
  使徒保罗在书信中写道:他每天除了必须面对残酷的外界压力诸如逼 -/迫、苦难和下监牢,还要面对“为众教会挂心的事”(林后11:28)这内在的压力。
 
  尽管如此,他还在心里体会着别人的焦虑,因他继续写道:“有谁软弱我不软弱呢?有谁跌倒我不焦急吗?”(林后11:29)话虽这么说,保罗却绝不会使用别的方式。
 
  实际上,保罗从与他同工的人身上也寻求这种对压力的回应。注意他是怎样向腓立比教会推荐提摩太的:“我没有别人和我同心,实在挂念你们的事”(腓2:20;参林前4:17)。
 
  凡认识并爱耶稣基督的人都能够那样对待压力。
 
  处理生活压力的错误方法就是忧虑。耶稣自己曾三次说道“不要忧虑”(太6:25、31、34)。保罗随后也重申,“应当一无挂虑”(腓4:6)。忧虑不论何时都是犯罪,因为它违反圣经的明确命令。
 
  当我们的心思专注于改变未来而不是竭尽所能处理眼下的事情时,就容许自己把日常顾虑转换为忧虑,也就是犯罪。
 
  这些想法是徒劳无益的,最终会控制我们(尽管情况应该是反过来才对),并且使我们忽视其他的责任和人际关系,甚至会将自己的罪疚感合理化。
 
  如果我们不能重回正轨,以富有成效的方法处理好那些感觉,不但找不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反而会失去盼望。
 
  如果我们不处理焦虑,它就会摧残我们的身心,乃至引起惊恐发作。
 
  我特别担忧一些基督徒对于焦虑的问题所提供的解决方法。
 
  福音派出版社出版的一些有关焦虑话题的书给出了研究结果:大部分都是公式化的,轶事的,或者心理取向之类的。
 
  里面包含大量的精彩故事,却很少参考经文,即使引用经文也只是捎带上而已,也不考虑经文的背景。
 
  那种空头支票把神富有圣经真理的话变成了肤浅的咒语:如果你如此这般,那么神肯定会如此那般。
 
  从圣经的立场去对抗焦虑,首先,我们需要知道相关话题的主要经文;
 
  其次,我们需要考虑这些经文的背景——而不是不假思索的引用和列举,也不是作为一个精彩故事的引证,也不是提供行为矫正的技巧。正如一个人“他心怎样思量,他为人就是怎样。”(箴23:7)
 
  我们要破除现代的误区,借助神在圣经中对焦虑的教导及其原因,来重组我们对于焦虑的观念。
 
  只有这样,神宝贵的话才能进入我们的心。我们不只是要知道不用担心,我们也要有信心在焦虑的事情上获得成功。
 
  此外,在处理方法上我们可以更加主动。
 
  我叫这一系列的“战胜焦虑” ,因为我想让你们知道你们能击败这一具有破坏力的敌人。即使你曾数年与焦虑作斗争,我仍要鼓励你继续回到战斗中!
 
  过度忧虑的危险
 
  对所有人来说,忧虑是一个常见的试探。忧虑的来源也许因人而异,但没有人可以完全幸免。
 
  对一些人来说,忧虑甚至是他们所喜爱的一种消遣方式,他们花很大一部分时间为将来的疑惑和恐惧烦心。
 
  沉溺于疑惑和恐惧中的人凸显出他们不相信神的权能和爱。他们其实就是在说:“神啊,我知道你所说的是好的,只是我不确信你能做成。”
 
  怀疑未来的决定和结果是一回事,质疑主完全是另一回事。尽管忧虑藏得不是很隐蔽,我们还是常常轻而易举就陷入其中。
 
  另外,陷入忧虑之罪的人会付上极大的代价。任何一个对付过严重焦虑的人都知道,它究竟会如何影响你的生活。它会辖制你的思想。
 
  忧虑也会影响你的身体。我们已经探讨过惊恐发作,但即使不太严重的焦虑也会对你的健康产生不良影响。过度忧虑会造成有些人暴饮暴食,有些人厌食。
 
  总之,忧虑趋向于打破大多数的健康生活模式。忧心忡忡的人在焦虑中作茧自缚,他们缺乏锻炼、更少接触阳光、更少和其他人的互动。
 
  最糟糕的是,忧虑会严重损害你的灵性效用。当你阅读圣经时,你会反复看到神要求他的儿女们单单注目于他,而不是转瞬即逝的世俗。神的命令很清楚:“你们要思念上面的事,不要思念地上的事。”(西3:2)
 
  这甚至包括生活的必需品。当今的社会,多数人不需要担心每天需用的食物和水,但在新约时代,这些都是切实需要关注的,但耶稣仍清楚地教导不要让这些日常需要成为焦虑的借口(太6:25)。
 
  现今人们对于生活必需品的关注和担忧以不同的形式体现出来,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储备物资。有人储备食物和水,而有人则存钱。
 
  但抛开这些对象不说,储存的行为根本上就是远离对神的信靠妄图决定自己的命运。
 
  这并不是说我们不该为将来做任何准备。神命令信靠他的人要承担财务责任并看顾他的家庭(提前5:8)。
 
  圣经没有暗示有存款、买保险以及额外投资就是缺少对神信心的表现。对于身处复杂现代社会的普通人来说,这些从主而来的预备是合乎情理的保障。
 
  然而,为将来做准备也应该和主的命令“你们要先求他的国和他的义”(太6:33)以及“只要积财宝在天上”(太6:20)保持平衡。我们不能将神为了完成他的圣工而赐给我们的资源,大肆浪费在我们自己身上。
 
  我相信明智的规划,但假如你已经尽了本分,仍然对未来感到恐惧,要回想主说过的“不要忧虑”。
 
  主应许会供应你一切所需用的,他也乐意这么做:“我的神必照他荣耀的丰富,在耶稣基督里使你们一切所需用的都充足。”(腓4:19)
 
  所以要关心这一切的是主,而不是你!
 
  耶稣对于忧虑的教导
 
  我们一直在探讨,我们喜欢忧虑的天性以及圣经关于如何控制并胜过忧虑的教导。
 
  在《马太福音》6:25,耶稣教训他的跟随者说:“不要为生命忧虑吃什么,喝什么,为身体忧虑穿什么。生命不胜于饮食吗?身体不胜于衣裳吗?”
 
  按照此节经文的希腊文时态,准确的翻译应该是“停止忧虑”,但《马太福音》6:31的时态却与之不同,它的意思是“不要开始忧虑”。
 
  因此耶稣在给我们的教训中隐含着以下一层意思:如果你正在忧虑,就立刻停止;如果你还没开始忧虑,就不要开始。
 
  希腊语中的“生命”一词是psuche?,它和属世的、肉体的和外面生活的富足有关。不要为这个暂时的世界忧虑,尽管它与食物、衣服和住所有关。
 
  耶稣之前教训我们:“你的财宝在哪里,你的心也在那里”(太6:21)。专注于世上的财宝就会生发爱世界的心,会弄瞎我们属灵的眼睛,并引诱我们离开对神的事奉。这就是神为何应许供应我们的一切生活所需。
 
  作为神的儿女,我们只有一个目标,即天上的财宝;我们有唯一的异像,即神的目的;我们还有唯一的主人,即神,而绝非金钱(太6:19-24)。所以,我们切不可任凭自己沉溺于关于“吃什么,喝什么”(太6:25)的世俗之事。
 
  或许在现代社会中,这样的警告似乎有一点晦涩难懂。毕竟,我们身边的各个角落都有充斥着各种商品的市场。如果我们家里的水资源充足,那么我们 就不会经常考虑缺水的问题。
 
  某些灾难通常会令我们从持续不变的舒适生活圈中暂时清醒,且提醒我们其实我们的生活必需品常常很丰富,但却没有保障。而且即便如此,这类灾难通常不过是让我们暂时脱离一下正常的生活轨道。
 
  新约时代的生活并不那么容易。倘若有几次山上没有降雪,就会导致溪水断流。有时候一场蝗灾就能吞灭庄稼,导致农作物颗粒无收。当饥荒出现,就不会有收入。既然没有收入,就买不起食物、衣服或者其他生活必需品。
 
  耶稣关于不要为这些事情忧虑的教导在他那个年代背景下是特别强而有力的。当然这也是在谴责我们为自己的生活必需品忧虑。
 
  耶稣紧跟着反问我们说:“生命不胜于饮食吗?身体不胜于衣裳吗?”(太6:25)。生命和身体当然胜于饮食和衣裳。现
 
  今社会中的广告各种各样,且人们似乎觉得需要崇拜自己,如果从这两方面来判断,那么你不会明白耶稣所说的道理。
 
  我们的社会中有太多的人把他们的精力和时间完全消耗在他们的身体上:他们打扮自己,健身美容,穿华丽衣服,开名车,住豪宅,暴饮暴食,坐在舒适的椅子上,浑身上下珠光宝气等。
 
  但是生命不独有这些,它超越了所有外在的物质。生命源于神,而生命的丰盛来自于耶稣基督。
 

赞一下: ]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