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博网

坚守异像 赢取未来

2008-06-28 作者:梁朴  
来源:原创我也要投稿

坚守异像   赢取未来

——08培训工作会议主 题发言  

 

亲爱的同工同道,主内平安!

今天我们聚集在这里,一同为08年假期的培训工作而守望。在这样炎热的天气里,有这么多的同工关心培训工作,实在是教会之大幸!将一切的荣耀归于爱我们、救我们、召我们的三一真神!

这几天在为这次会议作准备时,主给我一句话,就是“坚守异像,赢取未来”。这异像就是举办以生命为本的基督教教育;为要推动人去寻找生命的意义,协助人去明察神在他生命中的目的,并为他提供一些有关的答案。这是建立人的事奉,正如保罗所说的:“这道能建立你们,叫你们和一切成圣的人同得基业”(徒2032)。“坚守”表明这一工作,不是刚刚开始,从1990年在凤岗塔举办第一期学道班以来,这一工作已持续了十八年。这十八年,我们举办了三十几期的学道班、慕道班、提高班。这是我们在世纪之交最有意义、最蒙神祝福的事工之一。从这里走出的福音使者、教牧同工、热心信徒人数蔚为壮观。感谢主,今天在座的教师、同工大部分是这一事工的受益者。今天,接力棒已到我们的手中,我们理当奋勇作这善工,以继承先辈们的职事,更为报答主的恩情。象保罗一样“没有违背那从天上来的异像”(徒2619)。

一个只有老年人的教会,只有过去;一个没有青少年的教会,没有未来。赢得青少年,就为教会赢得未来。根据统计,85%的基督徒是在十八岁以前信主的;也有80%的传道人,自幼在儿童主日学长大,或是儿童时期上过主日学。信徒的培养,年纪越小越扎根。我们宁可在孩子年幼时建立他们的灵性,不要等到成年期再来修补与矫正。况且,教会的培训工作也是造就一下代教会领袖的摇篮。格累哥利·那齐恩曾说:“教育人是艺术中的艺术,因为人是一切生物之中最复杂和最神秘的。”菲利普·美兰克吞说:“好好地教育青年,是一件比劫掠特洛伊更大的功绩。”

今天的聚集就是为了“坚守异像,赢取未来”!

现在请允许我作会议的主题发言,请同工们讨论,指正。愿抛砖以引玉!

我们要厘清我们办学的思路,我们必须知道我们在做什么,并知道怎么去做。

对于基督教的教育来说,下面几个方面是要点:异像;信息;教师;组织;学员;后勤。

一、继承优良的办学传统

近二十年的办学,我们有许多值得继承和发扬的优良传统:

第一,注重生命。从根本而言,基督教不是律法制度,乃是属灵生命。以舒牧师为代表的老一辈同工高举十架、引人的视线仰望被杀的羔羊,在十字架那里得生命。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仍然要持守这生命的福音。我们要有一个共识:基督教教育是以人为中心的事工;基督教教育是以得生命为重点的事工。触摸生命、经历生命、塑造生命,这是我们对所有学生的期待和希冀。

第二,注重祷告。十几年来,我们的培训注重祷告,我们在燔祭坛那里,操练与神亲近;纪念主,成了我们的学员近神的捷经。是祭坛的爱火燃烧了我们、挑旺了我们,圣化了我们。这是我们始终要坚持的办学特色。但是,在纪念主祷告的基础上,要丰富和深化我们的祷告。如一个神仆所总结的:祷告如生命的指针——向内移动,亲近神,寻求我们需要的亲密;向上移动,学像神,寻求我们需要的改变;向外移动,等候神,寻求我们需要的事奉。舒牧师说:“因信称义在于祷。”祷告是基督徒的生命线;任何学问、热诚、劳动、恩赐都不能填补缺少祷告的损失,都不能填实它的空处。如果我们的培训班祷告上不来,是何等的失败!

我们过去办学经验的沉淀,最宝贵的莫过于这两个方面。

二、构筑合理的培训体系

现在我们应当起来,更有系统、更加正规、更有长远计划地做好培训工作。教会的神学教育应当循序渐进,应当把教会的培训工作视为一个系统工程,建立起一个比较合理的培训体系。

我们的培训体系应当是:

1、以慕道班为起点

慕道班的宗旨是让人触摸生命。

课程设置的目的:使人初步认识三一真神;与主耶稣建立个人情谊;学习祷告,建立与神的属灵关系;对圣经及圣经的内容有初步的认识。

慕道班设置以下课程:

11《人类救主》

学习目的:(1)知道耶稣是历史上的真实人物(基础);(2)凭信心接受耶稣为个人救主,而获得新生命(实质)。

学习意义:(1)了解主爱的浩大;(2)领略救恩的完美;(3)获得效法的榜样。

教学方式:深情地叙述。

教学要求:切忌理论化,在深情的叙述中使人建立与基督的感情。

12《生命课程》

学习目的:(1)认识信仰的对象;(2)帮助确立“从门里进来的信仰”;(3)帮助认识信仰的团体和信仰生活。

学习意义:打下坚实的信仰基础。

教学方式:宣讲为主,辅以对话、互动。

教学要求:准确、易懂、实用;不能泛泛而论;浅近而不能没有深度。

13《信仰与科学》

学习目的:(1)认识科学与信仰分属两个范畴,并不矛盾;(2)认识进化论的错谬;(3)认识圣经的真理符合科学,并超越科学。

学习意义:(1)排除信仰障碍;(2)为领受神的道预备心灵的沃土。

教学方式:讲解、对话、互动。

教学要求:做好应付质询的预备。

14《祈祷入门》

学习目的:(1)认识祈祷在生活的重要性;(2)学习操练祷告;(3)初步尝到祷告的甘甜滋味。

学习意义:(1)在认识祷告中操练祷告;(2)在操练祷告中享受祷告;(3)在享受祷告中热爱祷告。

教学要求:特别操练纪念主的祷告。

教学方式:讲解与操练并重,在祷告中学习祷告。

15《认识圣经》

学习目的:(1)对圣经乃圣经的内容有初步了解;(2)了解圣经的功效;(3)确立圣经在心灵上、生活中的权威。

教学方式:讲解、互动、对话。

教学要求:兴趣的建立重于对内容的了解。

16《圣乐》

以音乐特有的功能,将福音带到人心,辅于发声训练与简谱知识。

2、以学道班为基础

学道班的宗旨是让人经历生命。

课程设置的目的:在认识耶稣生平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他生、死、复活、升天、再来,对我们的意义,认识这荣耀的福音;对生命的经历开始进入,明白重生与悔改、信心之道;对圣灵的位格、作为有认识并经验;认识、操练并享受敬拜。

学道班设置以下课程:

21《荣耀的福音》

阐述基督的道成肉身、十字架、复活、升天、再来对人类的意义,认识荣耀福音的体系。

22《重生之道》

重生的意义、本质、途经、重要及表现。

23《悔改之道》

悔改的意义、重要性、动力、对象和要素。

24《信心之道》

信心的意义、来源、对象、成分、本质及价值。

25《认识圣灵》

圣灵与“三一”;圣灵与圣经;圣灵与我们。

26《敬拜课程》

敬拜的意义、重要性;敬拜的对象;敬拜的人;敬拜的内容;敬拜的样式。

27《圣乐》

操练以圣乐敬拜神;辅于发声训练与线谱知识。

3、以提高班为提高

提高班的宗旨是让人建立生命。

课程设置的目的:建立均衡的属灵生活,装备他们祷告、读经、听道的知识,学习事奉,并成为一个有异像和使命感的基督徒。

提高班设置以下课程(暂设,待论证):

31《进入事奉》

事奉的蓝图及价值观等。

32《简易祈祷法》

以盖恩夫人的这本属灵名著作为课本。

33《读经与解经》

34《听道与辩道》

35《异像与使命》

36《婚姻与家庭》

37《教会真理》

38《青年楷模》

39《圣乐》

以圣乐陶治情操,并学习圣乐鉴赏。

在这三个班次课程的基础上,我们鼓励肢体们参加义工班、专修班和神学院的深造,并推动他们终身学习。

三、建立有力的培训团队

我们的培训工作需要一个强有力的团队,同一个灵、同一个脚踪地前进。

在培训的团队中需要涌现出的领袖是这样的:他鼓励人参与、帮助人成功、鞭策人上进、给予人异像。

我们需要一批以祈祷传道为念的同工。在主许可的时候,我们要成立三个教研组,即:圣乐教研组、祷告教研组与要道教研组,选出组长来统筹各组,并经常举行教研活动。

在选拔教师的机制上要更加正规,建立教师资格考核认定委员会。

我们不仅需要一批教师,也需要一批祷告辅导员,作个别与小组的带领者。今年,我们在每一个班次都安排了几位的祷告与生活的辅导员。负责每天三次的祷告带领或各小组活动。将来的教师很大的一部分要从这里选拔出来。

我们也需要强有力的后勤保障和资源的支持,需要各教会在软件和硬件上的支持。我们需要有专项的培训经费,接受专门的奉献,并专款专用。因此,需要有总务的同工和出纳、会计。

总之,团队是工作的基础,务必要加强。

四、不断更新的教育理念

真理是永远不变的,但教育是充满创意的。

我们的教育理论要不断地更新,主耶稣就是充满创意的教育大师。他常用的教学法:

讨论教学法:太十九1617;约三115,四130

演讲教学法:太五112,二十三1336;路六2738

辩论教学法:太二十一2327;路二十2743;约六4158

反问教学法:可二112,三3335;路十四16

比喻教学法:太二十五113;可四129;路十五1132

游戏教学法:太十四1314;路八1,九1011

类比教学法:太十三4447,二十五114;可四30

设计教学法:可十四1226;路八2225,十九835;约十三115

神迹教学法:太八113;可十4652;约二111

视听教学法:太六26;可十二1517;路廿二1920;可十三12

7872论到神以羊圈中呼召出来的仆人大卫说:“他按心中的纯正牧羊他们,用手中的巧妙引导他们。”这就是基督教教育事工开展的两大要素:

一是心中的纯正——内在的生命性教育。真理的纯正,动机纯正。

二是手中的巧妙——外在的启迪性教育。教育理论的了解,教学法的把握。

我们要研究教育理论,尤其是经过整合的基督教之教育理论。如:

李察斯,互动的基督教教育理念;

韩霍华,改变生命的教学法理念;

甘肯尼,全方位的基督教教育理念;

彭米路,建基于三一神的基督教教育理念;

李露懿,话语为主、学生为重、圣灵为师的基督教教育理念。

等等。

“我们既然蒙怜悯,受了这职分,就不丧胆,乃将那些暗昧可耻的事弃绝了,不行诡诈,不谬讲神的道理,只将真理表明出来,好在神面前把自己荐与各人的良心。”(林后412

这里我要谈三个方面:

1)教师的角色定位

基督教教育最重要的资源是那些负责去教导和栽培的人。如韦贺特所说:“教师本身的价值观比课程更有影响力。”

A、牧人的角色

接纳和爱的关怀。我们应当让课堂成为充满爱和安全感的地方,人们在这里能感受到自己是在互相关怀的群体中。

B、教师的角色

教师的角色是一位建立式的督导者,给予学生明智并合乎圣经的理念,让他们自己发现神在他们生命中的计划。教师的目标是让人精通圣经、喜爱圣经、降服于圣经、以圣经为属灵工具,去引导生活,构筑价值观。唯独圣经!

C、顾问的角色

韩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青少年在成长中有许多的问题和烦恼。我们在每次的培训中,总是遇到学生问的许多问题,有很多问题是共同的。我们发现,人天生就是神学家。无论多小的孩子,都开始了他的神学思考,我收集了07届慕道班的一些信仰答疑会中的一些提问,供大家参考。这些问题涉及到神学思考,也涉及到价值判断和伦理抉择。

D、朋友的角色

我们与学生的灵魂在神面前是平等的,要给予他们充分的尊重,平等地对话,相互的敞开。你面对的不是比你低等的存在;你面对的是一个人——基督愿为他舍命的宝贵灵魂。你没有资格高高在上、盛气凌人。

2)对学生的全方位认识

在拉丁文中,“教育”的字根“带领”的意思。教育就是带领学生以他们目前的景沉中,进到更正确认识属灵和世界的新境界。如此,教师就必须了解学生。

A、他们的时代背景

我们面对的青少年,生活在以解构、相对为基本观念的后现代主义的社会。

现代和后现代主义的对比图:

现代时期

后现代时期

客观、绝对、统一、个人

乐观、规律、恒常、建构

整全、亲密、科学、前进

理性主义、逻辑实证、直线历史观

人为中心,剥削大自然

役物主义

新的崇拜

进步论

个人中心主义

欧洲文化中心论

同一性、单一性、集中化

科学万能主义

反传统、反过去

崇尚大、速度快

工业化、机器化

大都会化

抽象

实验性、武断性

主观、相对、多元、群体

现实、混沌、多变、解构

肢离、疏离、玄学、复古

感性主义、神秘直觉、循环历史观

生态为中心,人与大自然

天人和谐

怀旧

轮回论

他人哲学主义

多元文化论

差异性、多样化、分散化

承认科学的局限性

回归传统

追求小、宁静美

手工的价值

大自然化

形象

折衷性、兼容性

B、他们的教育背景

——教育价值观的偏差

——无神论教育的影响

在中国的无神论的教育当中,使许多的人对信仰厌恶。特别是对中学生的影响是非常之大的,因为他们正处在于信仰的怀疑阶段。所以我们要加强圣经的教育使更多的人接受真理而坚固信仰,并且使他们可以在无神论教育的环境中见证主的名。

——填鸭式的教育

在这个快节奏和利益至上的时代中,老师为了自己的利益和各方面的影响。剥夺学生的自由时间是一件习以为常的事情。在这重压中学生得不到真正的心灵自由,每天只能在学习的压力中度过。基于这种情况分析基督教教育可以让人从圣经中得到心灵的自由。

C、他们的社会背景

——社会风气败坏

——伦理的失落

——黄赌毒的侵害

——信用度在降格

基于这样的社会环境,需要有神的道去改变。使人可以藉着神的道活出良善的一面来。

D、他们的家庭背景

——父母忙无瑕顾及孩子

——父母与孩子的代沟

——家庭教育的失落

现在许多的家长忙,认为孩子只要给他钱就行了。至于他们的日常生活就不管了。还有就是父母与孩子因着代沟而沟通困难。或只看重孩子的一纸成绩单,不顾别的。还有些是对孩子太严格要求一定要按自己所设计好的路给孩子走,导致孩子没有自由的选择。另有一些就是太松不管孩子怎么样都不给他们正确的行为规范,导致孩子走上歪路。圣经教育可以补满这些方面的不足。可以使父母照着主的教训和警戒,养育儿女。作儿女的也会在主的里面听从父母。

E、他们的教会背景

——讲台信息供应不够系统

——信徒的素质普遍低下

——信徒的灵命软弱

F、他们的信仰背景

——青少年信仰认知的特征

·开始认为上帝是价值观和原则的来源;

·对他人及他人事物较为关心;

·对生命有较多的兴趣和注意;

·写实主义:一切以个人体会到的为主;

·对上帝和与上帝有关的事物会有较敏锐的爱和关切。

——青少年信仰发展特征

·从具体思考进入抽象思考阶段——从象征的具像内化成抽象的思维、理念和信仰。例:从说故事到认识故事背后的涵义。

·从第三者的故事到个人亲身的体会和经验。

·尚未能真正拥有属于自己的信仰——变动性大。

·信仰的认同是从同侪(团体)互动中学习、认识和接受。

·传统(从小接触)和新接触(后来才信)的信仰时受到严重的考验和检视——挑战信仰的权威性。

·对信仰充满怀疑、困惑、不解和反弹。

·从怀疑和质问中建立肯定的信仰。

·信仰是透过引导、分享、比较、经验和榜样建立起来的——非教条式的教导。

——对青年怀疑的正确反应

·让他们有机会表达他们的怀疑;

·接纳及肯定他们的怀疑——不否定、排斥;

·引导探索怀疑的内容、真实的根源和问题;

·适时(适当时机)和适地(依照个人发展历程)提供一些解答;

·让他们体会到基督徒真实的经验(不单是他个人,甚至包括辅导对他的付出与爱);

·提供追寻答案的榜样和方法。

保罗说:“向什么样的人,我就作什么样的人。无论如何总要救些人”(林前922)愿我们都有这样适应性!

OO八年六月二十五日

参考文献:

1、《教育理念与基督教教育观》,区应毓、张士充、施淑如、邹永恒、区方悦著,四川大学出版社,20058月第1版。

2、《基督教教育与生命塑造》,韦贺特著,黄硕然译,福音证主协会,199910月初版。

3、《导证师资培育教材:圣经教育》,导证编写小组。

4、《教会神学教育构想》,拙作。

 

 

 

 

 

 

 

 

 

 

 

 

 

【作者简介】 梁朴牧师,蒙怜悯、被恩待的;他的今日证明了神恩典的浩大。现任灵溪福音堂主任牧师(之前在该堂作了十年的长老),基督教麦田事工召集人,麦田福音季刊社社长、主编,系统神学、释经学教师。曾经的法律工作者、作家。

赞一下: ]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