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博网

各宗教的苦难观

2024-10-17 作者:马有藻  
来源:作者原创我也要投稿

 cerJgsiWMkUtI.jpg

  一.  导言

  世上所有的宗教皆以人为出发点,本章不讨论世界各大宗教的本质,只论述他们应对苦难之法。虽然他们在“后天”方面对苦难作出不同的解释,但在某些方面对苦难的分析亦可圈可点,只是在对付苦难方面,他们却大大比不上“属天”的智慧教导—圣经—了。

  二.  犹太教的诠释与应对之法

  1    基本上以旧约教训为依据,尤重智慧书及先知书的启示。

  2    苦难由始祖之罪,经神的审判而来,而且连累别人。

  3    苦难是个体的,也是群体的;是个人的,也是国家的,故神的选民屡经痛苦,如为奴(如在埃及)、被欺压(如士师时代,智慧书与先知书所提及的)、被掳(如到巴比伦)皆是仇敌向无辜者肆虐及与神的审判有关。

  4    强调“替代遮盖”(如祭物、代罪羔羊)和“替代受苦”(如弥赛亚),先知书时期的教义,以人作替代是迦南宗教没有的。这“替代”方法表示受苦是应该的,但神恩浩大,故“替代”也表示人在苦难时有出路。

  5    强调受苦的态度应该顺服,因这是神的旨意及带有救赎的功效,他们又极喜用诗篇提到神的公义(如诗九1 -10,二十1-9)及末世的盼望(如诗七三23-28,九六10 -13),又强调受苦中的顺服(如诗卅四15 -21,卅九9-13,四三1 - 5)。

  6    后期犹太教(如昆兰社团)强调义人为多人之罪受苦担当罪刑,这些人尤喜用以赛亚书五三章“受苦之仆人”,且以选民国为受苦之仆。

  7    新约犹太教秉承先知书对末世的盼望,昆兰社团提及“公义的师传”(Teacher of Righteousness),并带领选民进入神的国里,如产后之乐。

  8    主后七十年国亡后,犹太教中心迁到Jamnia(又称Jabneh),强调苦难必因罪恶而生,但受苦者未必是犯罪的人,只是受连累,但也在受苦之中,如但以理之三友,他们能为信仰而站立起来,甚至面对死亡亦无惧,殉道者这种慷慨就义的精神(如拉比Akiba)尤为可敬,并视之为对神的事奉。

  9    苦难是信心的考验,一切苦难的问题,只有信心才可答复;苦难是否报应,只有时间才得以解答。

  10  犹太教坚决认为现今的苦难不是最后的,苦难至终必与罪恶一同消灭(参赛六五及六六章);一切苦难在末世“复兴的时代”必得解决,在现今苦难的世代中人仍应感恩,以顺服的生活保持热切的盼望。

  三.  回教的诠释与应对之法

  1     以可兰经为解释苦难的根据,亦采纳犹太教与基督教的思想。

  2     回人生活于沙漠与荒原地带,因此他们震慑于大自然的势力,对神的认识便偏向他的权能比他的慈爱更大,认为人的基本责任是顺服神。

  3     据可兰经谓,罪从堕落天使Iblis而来,他嫉妒亚当的权势与地位,不屑居于亚当之下,因神赋予亚当管理万物之权,所以他向人类报复,人间苦难由此而生。

  4     罪恶的刑罚是苦难,但苦难未必都是罪恶的刑罚,譬如在圣战方面(战争必有苦难),神不会让他的信徒失败,故此苦难绝非罪的刑罚。

  5     苦难是刑罚,也是锻炼,神许可苦难存在,目的在试验人的信心,培养品德,同时苦难亦会暴露人性的脆弱。

  6     苦难也是神的工具,有劝戒性的作用,使人警觉,切实遵行神的旨意,靠这完全的顺服,善恶就可分开了。此亦说明若苦难有刑罚性之目的,那只是一种预先的警告,将来的审判才真正可怕,因此劝阻人不要犯罪。

  7     对苦难可有两种不同的反应,一是勉强的,无可奈何的(带有宿命论的成分),这是神所不喜悦的,因这会产生怀疑或心怀不平的态度;另一是甘心的,忍受的,虽表面看来似不公平,但相信是出于神,便不再抗拒或计较,因为人究竟不能要求神能公平一律化。

  8     苦难有一定的时间,是今世的,忍受苦难者来世必得神的怜悯与赏赐,所以今世受苦,其实是有益的。

  9     应付苦难必须接受消极与积极的行动,消极是接受神的旨意,顺服神旨;积极行动就是生活敬虔与圣洁。敬虔与圣洁的修行,在乎守五功或六大圣行(如赒济穷人、祷告、禁食、朝圣、功德;有主张加第六点:圣战)。

  10    后期回教的派别如 Hadith 派,注重预定论或宿命论为解释苦难之法,另一派Qadariyya 派人士则群起反对此解释,但亦有一派Parsis却附和之,再有一派Sofism更提倡苦行及殉道为较彻底解决苦难之道。

  四.  印度教的诠释与应对之法

  1     印度教乃“泛神教”与“泛在神教”的混合,因此人与大自然有不可分割的关系,大自然带苦难给人,人便需“讨好”神,免他发“脾气”而降灾祸,故生命与苦难亦是分不开的。

  2     神能死,需靠人的献祭,是有“人活着靠天,神活着靠人”之说【注1】。

  3     苦难亦是道德性的,即违反天神Varuna之命令,但可靠“淋浴(如去恒河)、献祭、业行”除去(即轮回到更好之“道”即生境)。

  4     他们从大自然观察生命乃生生不息,循环不断,周而复始,如花草、鱼兽、人,苦难亦然,这是轮回说的基础。

  5     欲脱离一切苦境,途径有三:

  a)     轮回(盼望上至神那里)。

  b)     业报(善上升,恶下降)。

  c)     解脱(离开轮回)。

  但理想之轮回、业报、解脱,皆是期望,没有保证可转向人道(如轮回至畜道则惨矣,给人果腹!),故有“今生最苦,更怕来生”之说【注2】。

  五.  儒教的诠释与应对之法

  A. 向中国人传福音,解释上帝的存在并不困难,解释上帝的慈爱也不困难,甚至解释神为他们所做的事亦不困难;但若要解释罪或苦难,儒家在此方面就非常模糊,因在中国固有的文化中,不容易找寻真神的踪迹。

  古人以为“天”就是宇宙的主宰,相等于“神明”,可见中国人对天的观念颇模糊,但这个“天”与基督教的完全不相同,至少有三方面不同:

  1     古人认为在天之下有无数神祇,故有祭天之礼,亦旁及其它神祇,所谓“禋于六宗,望于山川,伦于群神”(书经:虞书篇)【注3】。

  2     祭天时亦同时祭祖,“方物本乎天,人本乎祖,此所以配上帝也,郊之祭,大报本返始也”(诗经:郊特性),例如周代祭天,同时祭祖,“周公郊祀,后稷以配天(后稷即武王之祖),宗祀文王于明堂以配上帝”(孝经:圣治篇)【注4】。

  3     祭天之权只有作“天子”的人君一人所独有,绝非他人所能共有,所以中国的儒教慢慢变成多神教信仰,是拜祖教与多神教的混合【注5】。

  B.  故此,中国人的“天通”便从纯朴的“一神论”演变成多神论,他们对人性的分析、观念、理解也产生分歧,如:孟子主“性本善”(孟子:尽心篇上、告子篇上),荀子主“性本恶”(性恶篇)。

  C.  孟子的性善说,获宋明理学诸子颇多支持,此说在国人中甚流行,而那唱反调之荀子的性恶说则不太受人尊重【注6】。所以宣教士初来中国宣教,多讲人的罪性,与人民之思想格格不入(以为走荀子路线),而引起反感。

  D.  其实中国固有文化思想中是赞成性恶说的,如:

  1)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止于至善就是未达到至善。(大学)

  2)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讲道,修道之谓教。”人性未达于至善,亦未能率性,乃由于人性软弱之故。(中庸)

  3)     “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论语:子罕篇)

  4)     “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论语:里仁篇)

  5)     弟子冉求对孔子说:“非不悦子之道,力不足也。”(论语:雍也篇)

  6)     孔子说:“君子之道有四,丘未能为一。”(中庸十三章)又说:“君子之道有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论语:宪问篇)

  7)     孟子说:“仁,人心也;义,人路也,舍其路而弗由,放其心而不知求,哀哉!”放其心即远离心,指“失其本心”,意“失其本性”,表示人性虽善却无能为善(孟子:告子篇上)。

  8)     孔子说:“吾未见其刚”,“根也欲,焉能刚”,即私欲搅扰,人心不刚,成欲之奴隶(论语:公治长篇)。

  9)     南宋朱熹亦认同此理,他谓:“圣人千言万语,只是教人存天理,去人欲。”(朱子语类)【注7】。

  E. “存天理,去人欲”非常困难,平心论之只是梦想,怎能行之?所以人间之痛苦遂由此而来,但儒家没有有效应付苦难之法,故也没有救赎。他们以为教育是正确之法,但“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及“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是为一种教育加上自力的方法,所以总括上文所引述的古语,无非指出人性的软弱,虽有极高贵的目标在前,但人性败坏,行至半路即颓废在地,后继无力了。

  F. 孔子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平民教育家,他提倡“有教无类”(论语:卫灵公篇),可惜他不是用天道教人,只用人道教人,好比本有太阳光,他却用月光照道路。人道至终只能教人做一个君子,神道却能将人改变过来,如有人言,儒道教人做好人,神道使人成为神的儿女;儒道做新衣给人穿,神道将人变成新造的人。

  G. 总言之,儒教对苦难没有一套完整应付之法,所以也不能解决人类的问题。

  六.  道教的诠释与应对之法

  A     在唐代(皇室李氏奉道教始祖老子李耳为祖先)【注8】被尊崇为国教的道教,为中国惟一本土化之宗教,但掺杂了佛教的思想与色彩。

  B     道教分“道教”与“道家”两派别。从“教”方面来看,“道教”起源于东汉末年张道陵所创建的五斗米教;从“家”方面来看,道家乃一套天之说(探讨天道的学问、宇宙的奥秘),早在战国时代已出现。学者对道教的历史渊源各有己见。在历史发展下,原本单纯“问天之道”的道教思想,却让民间之迷信弄得混浊不清,令人想到道教只是“神仙符录”之说,这已离开了古人探讨天道“如何做人”的宗旨。元朝时王重阳创立全真教,将道教披上佛家禅宗的色彩,以致思想混合【注9】。

  C     道教本无一套解释与应对人生苦难之法,它只给与贫苦大众一套“迷信心理学”,透过一些“专人”(道士)的“秘方”(诸如喝符水、烧符咒),所谓消灾解难,使人减轻一点受苦的心情。

  D     此外,道教不下十来种支派,皆以求仙修道为共同目标,他们强调修心养性,处事随和,以德报怨(老子言),不争名利,对死亦坦然处之(如列子言:“死之与生一往一返”、“古人谓死人为归人”或如庄子言:“古之真人,不知悦生,不知恶死”【注10】)等,也未失为一种应付灾祸(处世的得失)的“战术”。

  七.  佛教论苦难

  平心论之,在非天启的各种宗教中,佛教对苦难的解释颇有见地,但这是以“人道”、“自力”解决苦难,至终还是缘木求鱼。兹介绍佛教对苦难的见解,以作参考。

  A    苦难根源

  1     一切事物(包括苦难)皆出于因果关系,每人自己造“因”(因缘),自己受“苦”(果报)。自己造因又因前世之业力(前世作孽)(“业”即行为,有十善业,十恶业)(注:昔日决定今生,今生决定来生,因此昔日决定来生,但“昔日”继续往后推到那“昔日”里去?),又因人为之努力使果报改向、净化、升华,故这是“自力救苦法”。

  2     众生有“八万四千烦恼”,即十项根本烦恼(疑、无、明、贪、瞋、慢、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或六项主要烦恼(六根乃痛苦之源):

  a)        贪──贪欲(爱欲),人生有五欲:名、色、财、食、睡。

  b)        瞋──恨、怨、妒、忿(对逆境不能忍,生忿怒)、诤、害。

  c)        痴──无明、无知(不知善恶、因果、业报、不觉悟)。

  d)        慢──傲慢。

  e)        疑──对佛理怀疑不信。

  f)        恶见──有五不正见。

  前三项的“贪”、“瞋”、“痴”称为“三毒”,是烦恼的祸首。这样“痴”决定“贪”和“瞋”,于是“无明”成为生死的根本,痛苦之根源【注12】。

  3     业报是人生十二环节所组成(即十二过程,又称十二因缘)(第一、二个是过去的业;跟着的八个是现在的烦恼;最后两个是将来的报),这样人生痛苦是绝对的,永恒的(十二因缘像条大鐡炼,将人重重困锁,动弹不得)。

  前世有二

  a)       无明──无知,愚痴。

  b)       行──指行为活动,所谓“无明缘行”。

  今世有八

  c)       识──心灵与意识。

  d)       名色──名(精神)、色(物质、肉体)、(还未成胎,胎相初成)。

  e)       六入──眼耳鼻舌身意(认识器官)(人性怀胎时期)。

  f)       触──与外界接触的本领。

  g)       受──感觉(与外界接触后的苦、乐、不苦三感受)。

  h)       爱──欲望。

  i)       取──追求争取、生存力。

  j)       有──获得、执着(业力存在)。

  来世有二

  k)       生──来世的生(再去投胎)。

  l)       老死──有生必有老死。

  B    生命的组合

  生命(生活)是由数项事组成:

  1     四正(圣)谛(谛即真理)

  a)       苦谛──人生的痛苦──苦果。

  b)       集谛──痛苦的原因──苦因。(集合“三毒”的烦恼)〔以上为世间因果,所谓“三界无安,状如火宅”(三界:世俗世界、欲界、色界“物质”、无色界)〕

  c)       灭谛──痛苦的消灭──人生目标──悟果。[获得解决的真理]

  d)       道谛──消灭痛苦,求得解脱的途径──悟因。

  主要靠修八正道,得“般若”(般若即智慧),得般若者即获得解决痛苦之道。

  (以上为出世间因果)

  2     苦谛

  a)       生理上的痛苦(生老病死等皮肉之苦)

  b)       社会上的痛苦(包括精神的苦)

  c)       亦称“二苦”:

  i)           内苦──身苦,心苦(心理情感上)。

  ii)         外苦──外界灾祸──生命对抗生命(人、兽、战争)或自然力量对抗生命。

  亦有分“三苦”:

  i)           苦苦──遇苦事而感痛苦(如饥寒交迫)。

  ii)         坏苦──欢乐消逝(富变贫,友成敌)。

  iii)        行苦──事物变动非永恒(战争爆发、山崩裂地)。

  及俗称“四苦”:

  i)           生(住胎至出胎)。

  ii)         老(生长至老化)。

  iii)        病(一生不离病苦)。

  iv)         死(生命的结束)。

  再有谓是“五苦”:

  i)           生老病死(四件合成一苦)。

  ii)         爱别离(苦)。

  iii)        怨憎会(苦)(“会”,即会合,怨憎会合,真个“怨家路窄”)。

  iv)         求不得(苦)。

  v)           五取蕴(苦)(“取”即固执的欲望;“五取蕴”即“五蕴汇合””,五蕴即色(物质)(包括精神活动)、受(感觉)、想(印象)、行(思维)、识(判断)(后四点是指精神活动过程)。

  更有人集所有之苦谛成“八苦”:“生、老、病、死、爱、怨、求、五”(“五”是指五苦,“五苦”合算一苦,共八苦)。

  3     可见人生的过去、现在、将来均充满了痛苦,不能逃脱六道轮回,人在其间上升下坠,轮回流转,生生延续,世世浮沉,永无了期。

  六道轮回分:

  a)       道即神界。

  b)       道即凡界。

  c)       阿修罗道(字意“非天”)即魔神界。

  d)       畜生道即畜生界。饿鬼道(最多论回到此界)即饿鬼界。

  e)       地狱道即根本地狱(其中有八热、八寒地狱),亦有近边地狱及孤 独地狱。

  C    解除痛苦之法

  1     理论

  因人生痛苦是由十二因绿流转,故以断绝“无明”和“爱”,一切烦恼痛苦便归于寂无(即涅盘,或称静寂,亦即四圣谛的“灭谛”)。

  涅盘分两种:

  a)        有余涅盘──出污泥而不染,断绝贪欲,四大皆空,仍在世间。

  b)        无余涅盘──释迦三十五岁悟道,是有余涅盘,八十岁逝世,是无余涅盘,无余涅盘即有余涅盘的延伸。

  补注:小乘佛教追求无余涅盘,死是解脱人间痛苦,死后焚骨捐灰,不留痕迹。释迦反对此见解,谓人急于死去便无人去传播之,所以后来大乘佛教修改此观念。

  大乘之观学派创始人龙树提倡“实相(本来面目)涅盘”,谓人如因厌世,离世便得涅盘,这样便堕入无知,永远达不到涅盘,故需认识一切事物的本相皆空,以之净化自己思想行为,如此才可登涅盘境界,正是今生得涅盘,不必等待来生,是有“世间与涅盘无分别”之说【注13】。

  2     步骤

  如何解除痛苦进入涅盘(即除无明,靠自己):

  a)      人要脱离“三界”、“六道”才能入涅盘,方可免去人生痛苦;但脱离“三界”、“六道”需靠修道为之。

  佛教修道法有三十七种,称三十七道品,属四圣谛的“道谛”部分:

  i)           四念处──修智慧(身念、受念、心念、法念)。

  ii)         四正断(四正勤)──修精进(参八正道的第六项)。

  iii)        四神足(四如意足)──欲神足、勤、心、观。

  iv)         五根──(五个根本戒律)。

  v)           五力──信、进、念、定、慧(谓能生善法名“根”,能破恶恶法为“力”)。

  vi)         七觉支(觉支即菩提)──择法、精进、喜、轻安、念、定、行舍──由未觉而觉,由迷而悟。

  vii)        八正道(这是主要部分,参下文)。

  以上(i)至(v)是“未觉”、(vi)与(vii)是悟觉的修为。

  b)      靠“八正道”(八阶梯)

  i)           正见──除去误解、偏见、疑虑、洞察因果报应。

  ii)         正思──正确的思想,自我修行的意表和决心。(以上称“慧学”)

  iii)        正语──不说谎、不两说。

  iv)         正业──好行为,不杀生。

  v)           正命──正当生活,遵守戒律,远离一切妖言惑众,星相占卜。(以上称“戒学”)

  vi)         正精进──正确努力,坚毅不拔,慧的表现。

  vii)        正念──抛弃自己念头,立志修道。

  viii)       正定──抛开一切,以涅盘为人生追求目标。

  (以上称“定学”)

  “八正道”归结成“三学”:

  i)        戒:防止“三毒”于来生时不再生起,今生可消除,“以戒为先”(佛在经里),“以戒为本”(佛在心中)。

  ii)     定:人定,思维修养,心意专注(禅定)(达摩传此门禅法,唐朝慧能将之发扬光大,是为悟定,分点悟、线悟、顿悟、觉悟等),有“一念顿悟,自觉成佛”之语。

  iii)      慧:领悟人生真理,脱离迷惘和烦恼,得解脱(慧之核心即四谛、八正道、十二因缘、诸行无常、佛法无我)。

  c)      大乘佛教又有六度修行法,又称“六波罗蜜”(“波罗蜜”意“度”、“到彼岸”):

  i)           布施──钱财或物质的施舍。

  ii)         持戒──禁杀生或各种妾行。

  iii)        忍辱──忍受精神痛苦或物质损失。

  iv)         精进──在修行上永不厌倦。

  v)           禅定──坐禅冥思,心境舒泰。

  vi)         智慧──悟因缘之理,诸法皆空。

  d)      净土宗则遵崇阿弥陀佛,只念佛号“南无(归依)阿弥陀佛”便“得救”,进涅盘,这是直截了当的“他力派”思想。

  D    结语

  1     人类为何有那么多欲望,对名利如此执着,因不懂:

  a)      诸行无常:一切事物流动变动(如四季,如人的细胞,每秒钟在变化,常在变动。人生有二无常::一期无常──生老病死,新陈代谢。刹那无常──弹指有六十刹那。

  b)      诸法无我:“无我”即虚幻,意说世界一切万物没有实体,很多事实、定律、物件都是虚幻,成功是虚幻、爱是虚幻,应不用执着世上的得失。

  c)      涅盘静寂:在这“虚无”的境界里,痛苦不存在,不再有生死之苦(涅盘属四圣谛中的“灭谛”)。

  以上统称“三法印”,人之苦是对这三法印无明(不知)而来。

  2     佛教把人生痛苦绝对化,普通化,扼杀了人生欢乐的一面,每次的修为突破只不过是从一种烦恼进入另一种烦恼。人寄身在汪洋大海中的一条残橹木船,痛苦、忧虑、烦恼以致死亡突然而来,人无法逃脱,留在船上坐以徒毙【注14】。

  3     人若要进入涅盘之境,必要从“无明”着手,但世上有多少人能达到此境界呢!按理说来,佛教的涅盘境必定是“人丁稀少”的。

  书目注明

  【注1】:莫雅各着(J. W. Inglis),宗教比较学,辅侨1965,97页。

  【注2】:同上书100页。

  【注3】:何世明着,基督教儒学四讲,文艺,1982,31页。

  【注4】:同上书页。

  【注5】:同上书33页。

  【注6】:同上书83页。

  【注7】:书内引用的古语均引自上引书79、81、85、87、89、92页。

  【注8】:孙克宽,“道教纲领”,世界五大宗教,吴恩溥等五人合着,圣文社,1981,192页

  【注9】:同上书195页。

  【注10】:莫雅各着上引书210页。

  【注11】:龚天民,“佛教纲要”,世界五大宗教,上引书152页。

  【注12】:魏承恩着,佛教的现代启示,中华,1992,44页。

  【注13】:同上书52、70页。

  【注14】:同上书38、39页。

赞一下: ]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