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门徒的代价
——少年财主的烦恼
经文:太19:16-30;路18:18-30
问题研讨:
1. 既然耶稣说只有神是良善的,为什么还要回答少年财主的问题?不怕有僭越的嫌疑吗?
2. 人可以凭“作……事”来“承受永生”吗?为什么主耶稣还要用诫命来问他?
3. 主耶稣所列的诫命里,还缺少什么?是主忘记了?还是故意不说的?
4. 少年财主从小都遵守了诫命,为什么还来问有关“永生”的问题?
5. “你还缺少一件”是什么?
6. 总结经文,少年财主的烦恼是什么?耶稣是否已经解决他的烦恼?
7. 耶稣解释什么样的人能得救呢?那么,人到底是凭着什么进神的国?
引言:有这么一个人!他从小就成长在基督徒的家庭。自小就参加教会主日学,年少的时候,就已经参与教会主日学的事奉。在诫命的遵守方面,他总是恪守不已。不过,在他心里总是有个问题没有解决,这也实在困扰了他生命的追求。这个问题就是:“我重生了吗?得救了吗?我该怎么做才能得到永生呢?”
今天阅读的经文,成为这位基督徒的写照。他就是一个恪守诫命的少年财主。从经文我们看出,他带着问题来请教耶稣,他又带着忧愁离开。这是什么原因?向来给疑惑者满意回家,让病痛者痊愈回去的主耶稣,为什么这次没能解答少年财主的疑惑,反而使他带着更大的问题回去呢?请问这是主耶稣的责任,还是少年财主本身的问题?
一、 “我该作什么善事?”
马太没有完全讲明这位来见耶稣的人是谁,加上符类福音的记载,我们就可明白:
1. 他是一位少年人
2. 他是一个官(路18:18)
3. 他是一位财主
4. 他是一位谦卑的人
5. 他是一位敬虔的人
这样,我们可以知道这位来客,是一位德高望重的人,是一位有财有势的人,也是一位敬虔、谦卑的人。这样,我们也很能理解,为什么马可说耶稣“看着他,就爱他”(可10:21)了。
这位少年财主来见耶稣说:“良善的夫子,我该作什么,才能得永生?”其实,这是很多人想问的问题,这位犹太人中的贵人,愿意谦卑自己,照我们来看,耶稣应该很高兴的。但是耶稣却说:“你为什么以善事问我呢?只有一位是善的”(有古卷作“你为什么称我是良善的?除了神以外,没有一个良善的”)。耶稣为什么这样反问少年财主?难道是耶稣不喜欢他的问题吗?应该不是,因为后面耶稣就顺着去回答了。更让我们不理解的,就是耶稣既然说“只有一位是善的”,为什么还要回答少年财主的问题?照理说,既然耶稣说只有一位良善的,自己也反问了“为什么称我是良善的,除了神以外,没有一个良善的”之后,就应该不回答问题。但耶稣却接着说“你若要进入永生,就当遵守诫命”。这是什么意思?显然,耶稣是暗示了自己的身份,就是神的儿子,就是他自己所说的那位“良善的”。
第二个需要解决的问题,我们都知道基督有关得救的真理是不凭着人的行为,主耶稣既知道少年财主“以善事问我”的错误,为什么还将错就错,还以“遵守诫命”来教导他呢?相信主耶稣这种将错就错的教导,不是要告诉我们人可以用善行赚取永生,乃是要让我们知道下文中“财主进神的国是难的”真理。主耶稣不直截了当地指出少年财主的错误,而让他那凭善事赚取永生理论有喘息的机会,使他最终放弃用善事赚取永生的企图。也让我们明白,人是无法用善事来赚取永生的,因为“在人是不能的”。
二、 “什么诫命?”
当主耶稣提出“就当遵守诫命”时,少年财主就问:“什么诫命?”显然,这不代表少年财主不知道诫命是什么。从下文我们也清楚,少年财主不单明白诫命是什么,而且从小就遵守诫命。在此,少年财主为何问:“什么诫命?”可能是出于少年财主的自信。似乎他要告诉我们:“诫命?哪一条都可以!只要你报得出来,我都遵守了!”
接着主耶稣就将诫命罗列出来,说:“就是不可杀人,不可奸淫,不可偷盗,不可作假见证,当孝敬父母,又当爱人如己。”关于诫命,主耶稣列了五条,四条消极的“不可”,一条积极的“当”,最后一条“又当爱人如己”是诫命后六条的总结。至于前四条对神的诫命,主耶稣就没有提了,因为这里是求“善事”得永生。但是我们发现主耶稣在此没有提第十诫——不可贪心。请问:主耶稣是什么意图呢?若留意下文,我们就很清楚主耶稣在下文将“不可贪心”用不同的方式来表述出来,也因此,少年财主会忧忧愁愁地走了。
三、 “还缺少什么呢?”
少年财主听到诫命的要求后,就很快地回答说:“这一切我都遵守了。”马可还更一进步强调了少年财主的话说:“夫子,这一切我从小都遵守了。”(可10:20)这突显了少年财主的敬虔。从小,他就是一位敬虔的犹太教徒,对于律法,他是一一恪守。
少年财主似乎跟我们一样,发现主耶稣少说了一条诫命,就问“还缺少什么呢?”当然,我们若进一步思考,就必然会提出:既然少年财主是一位如此敬虔的人,为什么还会对永生有疑惑呢?他从小恪守诫命难道还不能让他满足吗?确实。经文就像我们揭示了善行不能赚取永生的真理。就算少年财主已经做得很好,但他心里总是有一个过不了的坎,总是觉得还缺少什么。正因为此,他才来问“我该作什么善事”,当诫命提出来时,他说“还缺少什么”。
经文也让我们看到主耶稣的智慧。他留下一条诫命,让少年财主自己提出,从而就自然走入了少年财主所预设的问题里:“就算遵守了诫命,也总感觉缺什么似的。”主耶稣将“不可贪心”提出来说:“你若愿意作完全人,可去变卖所有的,分给穷人,就必有财宝在天上,你还要来跟从我。”主耶稣没有多要求,他所提的还是前面那句:“你若要进入永生,就当遵守诫命”。不过这里,主耶稣只将“不可贪心”从另一角度提出来,就成为少年财主进一步的烦恼了。照着少年财主的理解,“不可贪心”就是“不可贪恋人的房屋;也不可贪恋人的妻子、仆婢、牛驴,并他一切所有的。”(出20:17)而主耶稣从积极方面告诉我们,“不可贪心”不只是消极的不去贪恋就行了,其实,不愿意与人分享也是变向了的贪心。这样,就显明了诫命的遵守不只是单方面、字面的遵守,而是更积极地去实行出来。这就成为少年财主新的问题了。经文告诉我们说:“那少年人听见这话,就忧忧愁愁地走了,因为他的产业很多。”
在这里,我们就会产生另一个问题:“在四福音里,主耶稣总是给有疑惑的圆满的答案,给受捆绑的得到释放,使有病的得到医治。为什么在此主耶稣让这位有问题的少年财主带着更大的问题回去呢?主耶稣有没有指出一条可行的路呢?”若单单从善事的角度看,主耶稣实在难倒了这位少年财主,因为他提的善事的要求,使他感觉做不到,所以就忧忧愁愁地走了。但是主耶稣并没有不给出路。在他提出要变卖所有之后,主耶稣还加上了一句话说:“你还要来跟从我”。其实,“来跟从我”就为下文耶稣与门徒讨论“谁能得救”埋下了伏笔。使我们明白这位少年财主的离开不是耶稣的拒绝,也不是主耶稣的发难,而是他自己的选择。
四、 “财主进天国是难的!”
少年财主忧愁离开后,主耶稣对门徒说:“我实在告诉你们:财主进天国是难的。我又告诉你们:骆驼穿过针的眼,比财主进神的国还容易呢!”“骆驼穿过针的眼有三种不同的解释,一是字面上的了解,直接就是指高大粗壮的骆驼,穿过细小的针眼,本身是何等的困难,但它比财主进神的国还容易。二是从原文的字意解释,解释家认为“骆驼”一词原文意思是“绳索”,所以可能这里就是指绳索穿过针的眼。三是从历史背景来解释的,“针眼”为从前耶路撒冷一处城门旁边有一小门,为城门关闭之后步行者出入,称为针眼门,当远行的骆驼要穿过这小门时,就得先卸下其背上所驼的一切东西,然后跪下并用人力推拉,才可勉强进入。笔者较同意第三种解释,“卸下”和“跪下”就能充分体现门徒所说的“撇下所有的跟从你”和主耶稣所说“为我的名撇下……”
真正得永生的人就得学会“骆驼穿过针的眼”那样放下一切,就是主耶稣所要求的“变卖你所有的,分给穷人,就必有财宝在天上,你还要来跟从我。”而财主为什么难进神的国,就是因为他们产业太多,不愿放下。
五、 “在神凡事都能!”
这样,门徒就疑问说:“这样谁能得救呢?”门徒很现实地表达了他们的想法,既然这么好的一位官员、财主、敬虔的人都不能进入,谁能真正放下呢?主耶稣说:“在人这是不能的,在神凡事都能。”主耶稣在此将上文企图用善事赚取永生的想法作一总结,也将真正得永生的途径作一揭示。告诉我们,善事不能赚取永生,就算达到主耶稣所说的放下一切,这也不是人自己能做的,纯粹在乎神的大能。实在,一个人愿意完全放下自己并不是自己能做的,一个人愿意完全放下一切来跟从主,归根究底都是神的大能。
这样,我们就回到主耶稣揭示的有关得救的真理来,人的得救并不是人用行为来赚取的,乃是出于神的大能;就算有人愿意放下一切来跟从主,也不是人自己做到的,因为根本也是出于神。
总结:“我该作什么善事”成为基督徒最大的困惑之一。这个困惑导致许多基督徒整日活在软弱、自责的境况中。他们预设了许多跟从主的条件,这样条件就成为他们来到主面前的限制和障碍。他们把“善事”当作“得永生”的条件,显然就不能得到满足,因为人是无法从善事得满足的。
从基督的教导里看,“承受永生”并不在于他行多少善事,而是在于神的大能;“得救”不在于他拥有多少,而在于他是否愿意放下;在基督里愿意放下的,不是失去,而是一种真正的得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