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博网

爱我们的家

2016-11-02 作者:陈光胜  
来源:作者原创我也要投稿

 

擷取-7.JPG

 讲道内容

讲题:爱我们的家
经文:使徒行传16:25-33
主讲:陈光胜传道师
时间:二0一六年九月十一日
 
        圣经:使徒行传
 
16:25 约在半夜,保罗和西拉祷告,唱诗讚美 神,众囚犯也侧耳而听。
16:26 忽然,地大震动,甚至监牢的地基都摇动了,监门立刻全开,众囚犯的锁鍊也都鬆开了。
16:27 禁卒一醒,看见监门全开,以为囚犯已经逃走,就拔刀要自杀。
16:28 保罗大声呼叫说:「不要伤害自己!我们都在这裡。」
16:29 禁卒叫人拿灯来,就跳进去,战战兢兢地俯伏在保罗、西拉面前;
16:30 又领他们出来,说:「二位先生,我当怎样行才可以得救?」
16:31 他们说:「当信主耶稣,你和你一家都必得救。」
16:32 他们就把主的道讲给他和他全家的人听。
16:33 当夜,就在那时候,禁卒把他们带去,洗他们的伤;他和属乎他的人立时都受了洗。
 
        前言 
 
        有许多人必须在昨天补上班上课,不过想到下个礼拜四天的连假,我想很多人应该也是补的很心甘情愿的。我想看到这个月亮,大家应该就清楚,下个礼拜就是中秋连假。不知道大家看到中秋节,会想到甚麽?是月饼、柚子还是全家又可以聚在一起了?我想中秋节,一直是新年之外,全家团聚的时刻,有人一定要对着月亮烤肉,有人则是围着火锅。总之,中秋节,能够全家人,甚至全家族聚在一起,是很棒的一种感觉。今天的经文,提到了狱卒(顾监)一家人,因为狱卒(顾监)的一个决定,全部都归信基督,不知道大家看到这段经文,有甚麽想法呢?
 
        圣经中的历史背景
 
        狱卒(顾监)的全家
 
        从圣经的描述中,我们看不出 y u卒(顾监)属于罗马人、希腊人还是犹太人。但是可以知道,狱卒(顾监)如果因为没有看守好保罗,是要拿自己的命来换的。倒是狱卒(顾监)是哪一种人有那麽重要吗?事实上,如果狱卒(顾监)是犹太人,则因为犹太文化中,结婚生子是女性很重要的价值。所以女性在家庭中的地位,一般比较低落。家裡的一切都要仰赖丈夫的供应,丈夫就是家裡的天,丈夫做了甚麽决定,太太也只有配合的分,所以狱卒(顾监)做了一个全家得救的决定是显而易见,可以理解的。而若狱卒(顾监)是希腊人,因为希腊人相对开放,所以希腊的妇女有可能也可以有自己的工作,甚至生活的能力。譬如卖紫布的吕底亚。那麽纵使狱卒(顾监)做了一个信奉耶稣的决定,面对家裡,还是有可能不一定那麽顺利的可以全家一起。而若狱卒(顾监)是罗马人,有可能因为罗马的文化又比希腊文化更为自由。离婚对普遍的婚姻,是很常见的。狱卒(顾监)想要全家改变信仰,更不尽然是容易的事情。
 
        当地的信仰风俗
 
        事实上,我们再来看看在罗马帝国统治下的信仰好了。这个时候的罗马帝国,相信众神皆能成为国家的祝福。整个帝国诸神林立,基本上罗马帝国的宗教政策是宽容开放的,或者也可以说是实用主义的宗教观,在国家底下可以容许各种宗教相容并存。因为他们希望能藉由各个执行祭司职务的人所举行的各种祭祀仪式,祈求服事这些神明,而带来国境的平安与丰富。而在当时基督徒群体很容易被当成眼中钉。事实上,若当时的社会如果国泰民安风调雨顺甚麽事情都没发生,我想基督徒应该也不会受到逼 -/迫的。只是正因为基督徒不敬拜其他神明,拒绝参加相关的祭祀活动,使得当发生大的灾难事件,如火山爆发,大WENYI,让许多人死光,则大家在找原因的时候,就会归罪这群不与人一起敬拜神明的人,因为他们的不合作而造成这些神明惩罚的。
 
        须面对的困境
 
        若是如此,我们可以想见,不论这个狱卒(顾监)是哪个种族的人,他要做一个信仰的决定,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这样的决定,影响着他未来的生活际遇,也可能附上他不可知的代价。本来只是因为害怕保罗脱逃而惊慌失措的他,反倒因为保罗的信心,愿意追随基督。那是很不可思议的。而这样的不可思议,面对的,又是整个家族的转变。若不是这个家族本来便一意同心,实在很难想像,这样的转变到底发生了甚麽事情。
 
        老基督徒全家得救的故事
 
        其实,说到全家得救的例子,不只是圣经有,就在我们身旁,也有许多这样子的例子。
 
        刘敬成长老
 
        早年一直追随在谢纬医师身边当助手的刘敬成长老,常行医于北门屿、二林、埔裡、南投间,而学得一手好医术。只可惜因为总总原因,没能取得「医师」的执照,所以在松柏坑开业期间,靠的是丈人的执照。在八七水灾(民国四七年)后那几年,台湾流行性感冒大流行,刘长老每天看诊超过三百人是常有的事。就在那段日子奠定了刘家的经济基础,然而「无照」之羞辱就是无法在村民的肯定下被摭盖。有时会有人告发,长老娘说:那段日子在家庭礼拜中,他们天天只为这羞辱祷告,也为他们的孩子祷告,他们不求孩子有多麽大的成就,但求孩子们长大后有正当的职业、合法的执照。或许是如此,激励了刘家孩子们学医的志气,同心为父洗刷羞辱。他们育有四女二男,二个男的都是医生。四个女儿其中有一个医生、三个是药剂师,四个女婿其中三个是医生。内外孙十几个,有好几个也是当医师。
 
        有人问他们是如何教导儿孙的,刘长老和长老娘总是回答说:他们也没读什麽书,实在不懂如何管教孩子,这是他们的软弱,所以只好把儿孙们带到上帝的面前,让上帝亲自祝福他们。长老娘母亲本是未信者东势厝人,嫁入信基督的潘家后,天天起造「家庭祭坛」不曾一日稍歇。长老娘在耳濡目染下传承此一信德,每天早晨在床上或晚上在「家庭祭坛」上把全家族人列名于上帝前,为他们的健康、功课、当兵、就职、婚姻、信仰祈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天天如此。
 
        当孩子还小时,每晚刘长老忙完,孩子们功课作完,就是刘家作「家庭礼拜」的时间,没有人会拒绝。长老娘说:孩子只要会讲话,他就开始教他们主祷文祷告。他们没有受神学教育,无法讲述很深奥的道理,他们的「家庭礼拜」很简单,就是念一段圣经、唱首诗歌、再把个人的欠缺提出来,大家就轮流祷告吧!至于如何找家庭礼拜每日的主题,因早年没有教材可参考,就依主理者挑自己喜欢的经文。后来我们採用每日灵粮的课程,现在则是用每日读经表。刘长老说:敬拜上帝,心最重要,道理再怎麽会讲,无心亦无路用。
 
        长老娘则认为天天做「家庭礼拜」才能确保孩子能在安全中长大,透过「家庭礼拜」让孩子吟诗、练琴、学白话字看圣经认识上帝。自小就把信仰扎根在他们心灵上,唯有如此当他们长大出外读书、就职、结婚,父母才不会操心,因为他们自己会找上帝来依靠。
 
        郭川七长老
 
        郭长老的兄弟姊妹,本来有四男两女。哥哥有一年不幸被水淹死,不久两个弟弟也相继生病。家里四处求神问卜,希望能有转机,但是最后两个弟弟也相继过世。直到郭长老病倒,郭长老父亲已经对所有的神明失望。后来想到有人说「信耶稣有平安」,他才转而去教会。而郭长老的身体也慢慢恢复,直到痊癒。这真是全家人非常高兴的一个恩典。之后,郭长老的父亲又经历了宋博士在台南的佈道会,更是灵性长进,改掉坏习惯,为主作见证。郭长老在这样的经历中,更坚持将信仰传承。育有三男三女,内外孙家曾孙也有二十人之多。一切的丰富美好,都因为全家在主的爱中丰富的恩典。
 
        高进元牧师
 
        高牧师幼童时十分聪明,在百般困难中求其父母让其读书,毕业后进入师范讲习班。在新竹读书期间,有机会与朋友进到教会,因为看见「宇宙主宰」四个大字,乃深受吸引而大力追求。毕业后教书五年,有机会到日本神学院进修,于一九二七年回台湾开始传道的生涯。这段时间,高牧师的妈妈
 
        并不信主。一日高牧师的妈妈身体长瘤,誓言若能得着医治,便愿意相信这个上帝。高牧师便倾力为其祷告,因其信心,高牧师的妈妈身体康复,母亲遂带着太太一起信主,也让家族从此以此信仰成为唯一的倚靠。高牧师娘初期对信仰认识并不深,得以习得罗马字,自己阅读圣经。从这样的学习中得以得到生活支持的力量。虽然高牧师因为尽心传福音,疏于照顾身体,使得年纪轻轻就中风,甚至过世。但是后代子孙,因为传承了这样的信仰。子孙中多人担任传道人,现在代代子孙也有近百人之多。
 
        甚麽是一家人
 
        以上许多的信仰见证,我相信都是十分鼓励人的。甚至我也常常听到有兄姊表达「当信主耶稣,你和你一家都必得救。」这句话给了他很大的安慰与力量。只是,你和你一家中的「一家」。我们是否真的明白这「一家」的意思呢?不知道兄姊有没有发现,除了保罗所面对的狱卒(顾监),我们知道的资讯实在太少。若是从这些近代可见的信仰前辈来看,这裡的一家,是真实紧密相连的家人,他们彼此的心意相连,彼此关照,彼此提醒,而让信仰成为他们与世世代代最大的资产。这样的应许才切切的被实现。
 
        上下认识
 
        是否我们可以从这些见证看见,这些信仰前辈,他们一家的关係是如何的紧密呢?一代又一代,除了信仰长辈认识上帝的故事被流传,信仰长辈对上帝的坚持,也在家庭互动的时间中,被一代又一代的传了下去。
 
        彼此关心
 
        这样的家庭,大家关心彼此的需要,大家也分享着彼此的欠缺。我们不是陌生人,我们是一家人。我们可以一起面对人生的各种挑战。我们知道,我们不是单独的一个人。
 
        随时支援
 
        这样的一家人。会在家人跌倒的时候,随时成为扶持的力量。在家人软弱的时候,成为代祷的后盾。就像是我在教会的祷告网请大家为我身体代祷,之后除了许多人的祷告,也有更多人的关心与照顾。
 
        用爱包容
 
        而家,更是个明白我们会有欠缺不完美的地方。所以家人,愿意包容我们的不完美。
 
        价值传承
 
        既然大家都在一起,家,也是个把生命与价值一代又一代传承的地方。
 
        一起成长
 
        不论我们几岁,当我们真实的紧密相连。我们便能一起成长,一起面对不可能的挑战。因为是连在一起的一家人。我们便有超过一个人的力量。刚刚我提到高牧师的后代子孙,就是成为一股大力量。许多在台南的人都知道,现在的台南圣教会,是一个很大的教会,主任牧师就是高牧师的孙子。其他在各地当宣教师、牧师、传道的孩子们。这麽大的力量,不是一个人能做的。但是当一家人一起承接上帝的应许,那个成长与力量,是不可计量的。
 
        现在家庭
 
         也就是说,如果自己相信了这个信仰,却不能回到自己的家中,与自己的家人,成为彼此的好家人。期待从上帝来的应许,能够凭空发生,是非常不可思议的。「当信主耶稣,你和你一家都必得救。」这裡的信,是自己生命的改变。你和你一家,是指真实紧密相连的家人,都必得救。不过,现在的家庭,常常都有一个现象。
 
        忙碌与疏离
 
        父母忙着工作,孩子忙着打电动,读书,补习。整个家庭成员,每个人都忙碌异常。常常看着年轻人,手机拿着就放不下来,甚至还有人,一支手机不够,两支手机,三隻手机。事业做得可能都比成人还大。整个家庭,一个礼拜下来,大家彼此讲的话,除了一般的问候,认真地听与说,可能还不到十句话。
 
        单位渐小
 
        另外,家庭的成员,也逐渐的变少,家庭的单位也变小了。以前可能还包含着爷爷、奶奶、父亲、母亲与孩子三代同堂。现在普遍的现象是核心小家庭。爸爸妈妈与孩子,与家裡的长辈是分开住的。这样的型态,对于家庭或家族,本身并不必然是不好的组成。可是,因为少了定时的家庭聚会。使得长辈与年轻的一辈,可能久久才能见一次面,或者,就真的是过年与中秋才能一起见面聊聊天。
 
        功能导向
 
        其实,家庭真的越来越功能导向。孩子可能从出生就是坐月子中心照顾。接着保母,然后幼儿园与学校。再大一点由补习班与才艺班帮忙照顾孩子。父母因此有足够的时间,拚事业与作个人的事情。大家都很忙。大家也都各尽其职扮演好自己的角色。不过一起成长,一起分享,一起面对人生这样的机会,真的少之又少。
 
        失去教育功能
 
        也因为如此,家庭不再是教育成长的地方。家庭的确是可以好好休息的地方,但是家庭失去了教育的功能。因为长辈没有机会分享自己的生命,正在打拼的青壮年,没有时间陪伴孩子,而孩子也没有时间分享自己的成长,教育成为学校的事情。许多时候,我们不了解自己的孩子学习些甚麽,一晃眼,他好像知道了很多事情,但是关于我们代代流传的智慧,在这个时代,越来越少了。我常常跟主日学老师分享,我们都知道宗教教育最好的施教场所是家庭,但是当家庭已经忙碌到没有时间进行宗教教育,我希望老师们能承担起这个责任。主日学老师永远都无法取代父母亲与家族长辈。一个孩子看世界的眼光,最有影响力的还是家庭。但是当宗教教育在家庭中越来越少,主日学老师就必须更清楚的带出信仰价值,让孩子的生命不至于失去信仰。 
 
        爱自己的家
 
         看见这样的实况。我们是否需要重新面对「你和你一家都必得救。」这句话呢?会不会我们自己得救了,我们的长辈,我们的孩子,却失去了这个认识上帝的机会。如果我们与我们的家人没有关係的连结,我们真的很难期待,我们认识的上帝,会透过甚麽奇妙的连结,祝福到我们的家人。
 
        关係重建
 
        或许,从今天起,我们需要看见自己与家人是需要重新建立关係的。我们虽然忙,不过不能没有时间在一起。我之前有分享,周六中午是我与家人一起用餐分享的时间。每月的第一周是我与儿子,第二周是我与女儿,第三周是我与太太,第四周是全家一起。不过这半年,週六总有许多活动,让我们常常无法一起用餐。事实上暑假的许多活动,使得我没有甚麽时间陪着他们。直到暑假的最后一个礼拜,彩凤认真地提醒我,最后一个礼拜了,总要带孩子出去走走。我才惊觉,暑假过完了。赶快好好带着孩子到澹水、三峡、宜兰四处走走。
 
        时间的付出
 
        的确,陪伴需要时间。我们有太多事情需要完成。也因为如此,我们总以为与家人的互动,总还有时间,可以慢一点。印象中,曾经听过某个艺人说,有一天他提早拍完戏,想去学校接孩子,让孩子在放学的时候惊喜一下。却没想到等着半天,没看见孩子走出校门,本来是紧张得要死,后来问了太太,才知道,孩子早就从小学毕业了。
 
        而对于长辈的陪伴,也是如此。我知道这对我来说,也是一个很重要的提醒与功课。不过,当日子一天一天地过,我们却一直没有时间陪着长辈说说话。忽然没有机会说话的日子到来,我们只是惋惜也无法弥补甚麽。
 
        信仰与家庭价值的传承
 
        毕竟,有时间聆听长辈的分享,有机会把自己的生命经历告诉子女,藉着一代又一代的连接与传承,基督信仰才有可能真实的发生。不论是信仰还是特殊的生命经历,当我们没有时间说,我们就没有机会知道。当我们或我们的下一代没有机会知道,他们就容易失去对自己身分的理解与认同。有人说,现在这个时代的年轻人,为什麽对于这片土地没有认同感?我想,其中之一的原因,就是因为我们没有说,他们也不知道,这片土地,跟我们的生命有甚麽样温度的交流。没有传承,就只有断了根。我在少年主日学的课程中,除了用一年多的时间,让孩子明白,基督徒的前辈是怎麽经历信仰的更迭。最后我也希望孩子能认识和平教会的信仰传统,甚至自己家庭的信仰脉络。因为信仰只有与真实的生命连结,才有温度,也才能代代流传下去。我们前面提到的刘长老,他们每天的家庭礼拜,正是这样强而有力的作为。不只是因为礼拜带来上帝的祝福,也因为用了时间,做了传承,信仰才能代代流传。
 
 
        成为彼此的祝福
 
        我想「当信主耶稣,你和你一家都必得救。」当我们的生命经历上帝恩典的救赎。透过我们与家人紧密结合的关係,若真有不信主的家人,怎能不得救呢?
 
        爱上帝的教会
 
        事实上和平大家庭,也是我们实践家这个概念很重要的地方。每次教会有人受洗,我就十分开心的又有人进入到和平这个大家庭。因为我们是一家人,我们便彼此看顾,彼此成为祝福。不过也可能是教会的人实在太多了,许多时候,每个人都只顾忙着自己的事情,却实在没有时间关顾其他兄姊,我觉得,这真的很可惜。
 
        幼小孩子
 
        不知道大家是否有注意,教会中幼小的孩子,平常都在BM活动。他们的父母亲也常常因为要照顾他们,实在没有办法参与礼拜。去年开始,我们努力召集这些父母一起分享,一起祷告。慢慢地现在大家有更多自发性的活动,不论是出去玩,一起读书,一起祷告。都成为一群很棒彼此扶持的兄姊。前阵子提到,希望父母活动的时候,有人愿意出来帮忙看孩子,就我知道,有许多兄姊愿意回应这样的邀请。这真的是一个家,才有的温暖。
 
        就学孩子
 
        接着幼主或儿主的孩子,这群人在B2活动。幼主平均出席的孩子有接近二十几个,儿主也有快三十个孩子。这群孩子,有一阵子出席的情况不是很稳定,甚至迟到早退。不知道我们是否愿意关心这时期孩子的父母亲。我想有带过小孩的人都知道,许多时候,全家出门,就真的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再加上孩子不定时的状况,是不是我们也应该花点时间,来关心他们呢?暑假青田营结束,有几个孩子来到我们当中,在和平大家庭中,我们又是不是有机会来关心他们呢?
 
        人生追寻青少年期
 
        出席不稳定,少契与少主慢慢形成两个团体。
 
        信仰扎根,实践青年期
 
        和平长大的青年与中南部来到当中的孩子。暑假的活动,现在的状况。週六一起用餐。
 
        徬徨社会新鲜人期
 
        没有团契,开始团契。也在其中一起分享与代祷。(鼓励更多人参予)
 
        三明治时期
 
        生了小孩,父母也渐渐需要照顾。工作压力大,无法稳定参与教会活动。却在灵性上更显得枯乾与需要,我们怎麽回应他们呢?
 
        生命意义重建期
 
        退休了,有一点时间,这群人可能有更多的时间,好好休息与充电。但是接下来人生的路还很长,是该全心在教会的服事中,还是开创新的人生方向呢?
 
        成熟期
 
        甚麽都有,也认真在自己手上的事。可能有些时间,也拥有一定的资源。祷告会,查经班等等活动,有机会都能见到。在教会的大家庭中,又能扮演甚麽角色?
 
        衰老期
 
        年纪越大,活动越不灵活,身体状况也越多。年轻人实在没有时间在身旁陪着。我们又怎麽来回应这些长辈的需要。
 
        用餐,新朋友的进入
 
        教会用餐,一直是一个很好的交谊场所。不过备餐同工的招募,却也成为另一个兄姊的负担。如果我们明白,这是一个大家庭,是否我们都愿意在这个家中,一起用餐,一起收拾,一起面对每个生活常态中,必要的付出呢?
 
        辅导与小组长的培训
 
        刚刚提到的小朋友到青年人甚至社青。需要的是更多人的陪伴与属灵的影响。我们这个家里面,是否有人愿意回应这样的呼召?
 
        音乐人才的建立
 
        有次爱光长老跟我分享,如果青年人有机会成立诗班,那真的是十分棒的一件事情。和平教会是一个充满音乐的教会。我也觉得这样的分享,实在是很棒的。不过事实上,孩子们都有各自忙碌的事情,当音乐不只是音乐。这也充满陪伴与艺术
 
        专业人才的建立
 
        教会面对多元的社会,需要更多的回应,不论是长辈的老人事工。幼儿的托育或是照顾。还是花圃的维护,宣教的规划。在各行各业有的许多专业,在和平这个大家庭中,也都需要。我们怎麽回应这个家对每个人的需要呢?
 
        结论
 
        上帝的家,正是上帝国的真实临在。耶利米书有一段经文,我每次读起来都非常感动,在耶利米书 31:33~34耶和华说:「那些日子以后,我与以色列家所立的约乃是这样:我要将我的律法放在他们裡面,写在他们心上。我要作他们的 神,他们要作我的子民。他们各人不再教导自己的邻舍和自己的弟兄说:『你该认识耶和华』,因为他们从最小的到至大的都必认识我。我要赦免他们的罪孽,不再记念他们的罪恶。这是耶和华说的。」
 
        如果我们的生命,能够透过家庭,真实的传承上帝的信实与慈爱。能够明白上帝诫命的恩典。我们真的不需要再叫人来信上帝了,因为大家都认识祂。我们真的不需要叫人来服侍主了,因为大家都好想要回应祂的爱。而当大家真实认识上帝,并用生命来传承这样的爱,这裡就是上帝国了。
 
 

赞一下: ]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