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信守承诺
2019-11-16
作者:凡仆
来源:作者原创我也要投稿
《马太福音》20:1-16
“葡萄园做工的比喻”很重要,正如有些资料上所记载的:“它是所有比喻中最伟大的比喻”。
当时耶稣讲这个比喻,结合了当地的自然环境、生产规律等等。对犹太人来说是比较熟悉的背景。巴勒斯坦盛产水果,特别是葡萄。每到收获季节雨水较多,园主因怕葡萄毁坏,就随时随地雇工人来为他工作。因此就有许多人在街市上等候,希望有人前来雇他们,以便用工价来养家糊口。我们从比喻中看到家主一天五次上街雇工人来为他工作的情况。
这个比喻生动、详实,通俗易懂,对当时耶稣的门徒和犹太人很有启发。当然对今天跟从主的众门徒也不例外。以下我愿从三个方面谈点个人启发。
一、神是慈爱、公义的,并拥有绝对的主权
(一)神的慈爱。约翰说:“神就是爱”(约一4:8)。神的慈爱主要体现在对人的同情和关怀上。在这个比喻中我们看到,家主在雇了四次工人后,当他在酉初再次到园外去,仍然有一些工人没有人雇时,就对他们说:“你们也进葡萄园去”(太20:7)。这句话对那些“没有人雇”的人来说真是久旱后的甘霖,大沙漠里的水泉,让人得安慰。因为家主知道,再过一小时就收工了。如果再不让这些雇工进自己的葡萄园做工,他们就不可能得到一天的工价去养活家里的人。家主动了恻隐之心。
当我们在回忆人类历史的时候,一种强烈的感觉就是:神以慈爱待人。当以色列人在埃及遭受奴役之苦时,神同情他们,怜悯他们,垂听他们的祈祷,并借着摩西带着以色列人出了埃及;当以色列人在旷野没有水喝时,让磐石流出水来供他们饮用(参出16:1-3,17:1-7)。神不仅关心人们的衣食住行,而且更关心他们的灵魂。在“世人都犯了罪,亏缺了神的荣耀”(罗3:23),世上“连一个义人都没有”时,神为人类的罪忧伤,于是,忍痛割爱,将其独生子赐给人类,使人因信他,可以重新得到因罪而失去的永远的生命。(参3:16)
耶稣基督也是这样。他“看见许多的人就怜悯他们。因为他们困苦流离,如同羊没有牧人一般”(太9:36)。主被钉十字架受死后,彼得带着同伴重操旧业,到加利利海去打鱼,整夜劳力却无所获,复活的主见到此情形没有因此而生气,还是像以往一样,亲自就近他们,不仅使他们获得了许多鱼,而且还给他们预备了早饭(参约21:1-17)。神是慈爱的,他的慈爱永远长存。“他既然爱世间属自己的人,就爱他们到底”(约13:1)。
(二)神是公义的。神不仅有丰盛的慈爱与怜悯,而且也满有公平公义。神对人没有偏见,不像人因重感情而影响其对一件事物判断。人都是照神的形象造的,在神的眼目中一律平等。神不仅赐福给犹太人,也怜悯拯救外邦人。在这个比喻中我们看到:家主到晚上发工价时,在清早,正午,申初和酉初这几个时间雇的工人统一都得一钱银子。尽管酉初所雇的工人离收工只剩一个多钟头的时间,这从逻辑上看似乎不公平,但却证明了如下一个非常重要的真理。
主的恩典是白白的赐给人类的;得救不是靠积功行善,善行是生命的自然流露;一切主动权掌握在神手中。犹太人认为他们严守律法就可以得救,进天堂,这是错误的认识。保罗说:“受割礼不受割礼都无关紧要,要紧的是要作新造的人”(加6:15)。“得救是本乎恩,也因着信。这并不是出于自己,乃是神所赐的,也不是出于行为,免得有人自夸”(弗2:8-9)。我们之所以到主的面前认识主,并不是自己智慧的选择,而是主的工作。主说:“不是你们拣选了我,乃是我拣选了你们”。(约15:16)
在今天的教会中,正如保罗所讲,有作使徒的,有作教师的,有作执事的,有作说方言的,等等。尽管分工不同,做圣工的先后顺序,时间长短也不同,但都是主的恩赐。这个恩赐是平等的(参林前12:28-29,弗2:15-16)。每一个同工都能在各自的岗位上得到主的带领和启示,不是牧师得的多,长老得的少,也是先作圣工的就有资本,应该先多得,后作圣工的就应该受苦,而是“原来各国中那敬畏主行义的人,都为主所喜悦”(徒10:35)。
二、雇工的不同反应
(一)为工价。“作工得工价”(罗4:4)。“牛在场上踹谷的时候,不可笼住他的嘴”(林前9:9),这是圣经启示给我们的,任何理由都不能推翻的真理。在中国也有“不劳动者不得食”的谚语。工价对作工的人来说是应该得的,但是,工人不能没有满足感,不能为了工价而违约。在这个比喻中,家主清早雇的那一批人,已经和他们讲好了一天一钱银子的工价,并且双方都没有意见。可是当晚上发工价的时候,清早雇的人却眼红酉初雇的工人也得到和他们一样的工价——一钱银子;埋怨家主,认为多劳应多得,家主不公平。这时,他们把家主清早和他们谈定的价钱因贪心而忘的一干二净,真可惜。主说:“我的东西难道不能随我的意思用吗?”(太20:15)。
这里启发我们如下思考:自认为讨主喜悦的,主不一定就喜悦,因为神看人不像人看人,人是看外貌,神是看内心。不可否认,今天有许多人想方设法钻到“门徒”行列中,不是真正的相信神,真正的奉献自己,牺牲自己,传扬主的福音,兴旺主的教会,而是“以敬虔为得利的门路”(提前6:6)。他们在主的工场上也作工,却不是内在生命的积极作为,而是为了多得钱。他们的眼睛不是盯着主、盯着圣工,而是盯着同工同伴,看谁的钱比自己的多,就打击、嘲讽和讥笑那些“心里火热,常常服侍主”的人。另外,也有一些同工起初蒙了神的光照、奉献之心甚笃,只有后来因为钱财的诱惑,变的越来越贪爱世界了,这些人应该回转,“应当回想你是从那里坠落的,并要悔改,行起初所行的事”(启2:5),把“好牧人为羊舍命”的精神活出来。
(二)相信主话。在比喻中,另一种雇工家主在雇他们时并没有和他们讲定一天的工价究竟是多少,只是说:“你们也进葡萄园去,所当给的,我必给你们”(太29:4)。家主这句话不仅道出了他对雇工的同情和怜悯,也说明他说的话是信实可靠的,值得雇工信赖。
“他们也进去了”(太20:4)这句话之前没有一个雇工讨价还价的,这些雇工毫不犹豫地相信了家主的话,他们相信“所当给的,我必给你们”一定兑现。结果也确实如此!
神是信实的,从不亏负人。他时常顾念那些不走歪门邪道,只一心一意为他作工的人,“妇人焉能忘记她吃奶的婴孩,不怜悯她所生的儿子,即或有忘记的,我却不忘记你”(赛49:15)。耶稣在世上时也常讲到这一点。他说:“你们中间谁有儿子求饼,反给他石头呢?求鱼反给他蛇呢?你们虽然不好,尚且知道拿好东西给儿女,何况你们在天上的父,岂不更把好东西给求他的人么?”(太7:10,路10:11)。诗人也说:“神未尝留下一样好处不给那些行动正直的人”(诗84:11)。一个不贪名不图利,先求神的国和神的义的人,他们必得到主加倍的赐福。正如保罗说的:“我的恩典够你用的”(林后12:9)。
在历世历代教会中,不与世俗的罪恶同流合污,甘愿牺牲自己的同工总占绝大多数。他们与那些为个人利益斤斤计较的人形成鲜明的对比,以默默无闻的举动,毫无怨言的做着许多不起眼的,人后的,无人知晓的,甚至还要挨批评的工作,以此来报答神的赦罪之恩,支撑教会的各项事工的开展。神“所求与管家的,是要他有忠心”(林前4:2)。凡是为主完全牺牲的人,主必称他们为“既忠心、又良善的仆人”,当主再来的时候,必要享受主人的快乐。
三、在前的将要在后,在后的将要在前。
《四福音》有四处提到这个意思。①《马太福音》十九章三十节记载:“然而有许多在前的、将要在后、在后的、将要在前”。这里意思主要是说:愿意为主牺牲的,本来在后,却要到前边去,不愿意为主牺牲的,本来在前边,却要到后边去。②《马可福音》十章三十一节所记载的,主要意思是,如果人在钱财的问题上处理的不妥,前后顺序将要颠倒。因为在钱财上富足的,在天国里却不一定富足,说不定还是最贫穷的。③《路加福音》十三章三十节记载:“只是有在后的将要在前,有在前的将要在后”。这主要是说,只知“效法世间”、不愿负主的轭,宗教生活形式化、印象化的人,如不痛改前非,努力进窄门,那在前的将要在后,在后的将要在前。④本比喻中所记载的(太20:16)主要意思是警告门徒和犹太人。
主的十二个门徒是最早跟随基督并成为使徒的,或许多少有点“捷足先登”,“近水楼台先得月”的思想。他们认为自己比后来作主门徒的人有更多的荣耀、权利和地位(参太20:20)。主好像在纠正他们的错误认识,告诉门徒要更加认真努力做事情,否则将要落伍。犹大就是一个例子。因为他虽然也是最初被召选的十二个门徒之一,但因贪财,终至先丧性命,永远沉沦。
犹太人认为他们是神的选民,有特殊的权利和地位,除此之外的人都是不可救药的罪人。主好像用这句话告诉他们,犹太人、外邦人都是神所创造的。救恩不仅临到犹太人,也临到外邦人。神叫日头照好人也照歹人。“原来各国中,那敬畏主,行义的人,都为主所悦纳”。
今天,我们信主或在教会服侍的人对那些没有信主或还没有在教会服侍的人来说是先,先信主或先服侍的人对那些后信主或后服侍的人来说是前。但我们能不能保持住这个“先”与“前”的地位,就要看我们愿不愿意用圣灵常常光照我们,在主前发现我们的软弱,承认我们的罪,离恶从善,虔诚奉献;也要看我们是否愿意“离开基督道理的开端”,把“船开到深处”;还要看我们是否愿意牺牲自己,谦虚卑微,顺服基督,以耶稣的心为心;再要看我们是否愿意守住“初心”,牢记使命,作有忠心有见识的仆人。求神怜悯、引导我们,祝福我们。阿们!
【作者简介】 凡仆(网名),实名;王俊,男,第四代耶稣信徒,基督教牧师,金陵协和神学院首期教牧研究生、中国人民大学首期中国宗教界中青年代表人士研修生学历,陕西圣经学校兼职教师,陕西省基督教“两会”驻会同工,陕西省慈善协会理事。
[ 赞一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