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博网

对以圣经的智慧看待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

2018-08-03 作者:一叶知秋  
来源:作者原创我也要投稿

640.webp (2).jpg

  一提起中华传统文化,就让人想到以老子、庄子的道家文化、儒家的学说,墨子的思想还有佛教等多元文化融通和谐包容的体系,想到世代祭祖烧纸钱等……对于我这样几乎没有这些文化根深蒂固影响、又非常单纯的接受基督信仰以圣经为唯一的标准的人,实在是不能接受。我一直认为中国的传统文化是捆绑人的,不认识真神的,是抵触圣经真理的!对传统文化传福音很反感,我不研究这些传统文化,对我信仰基督没有丝毫影响啊!为何中国有这些优秀文化无法改变人的灵魂?无法带来生命的重生和救赎?可以说,原本我的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是比较负面的。

  感谢主,最近参加了一次石衡潭博士的讲座。我还是第一次以圣经的角度走进这些文人学者,讲解的内容是以石博士出版的《论语遇上圣经》。《论语》是名列世界十大历史名人之首的中国古代思想家孔子的门人记录孔子言行的一部集子,成书于战国初期。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书。我一看到这些书,就有一种紧张,个人没有研究学习过这些古人文化;是否能让我接受?是否是一种信仰掺杂?

  不管如何,我买一本,看看能让我学习些什么?我回家翻了一下内容,看明书中其实是中国古人文化和圣经的对比,有相通之处,列举《论语遇上圣经》中几处《谦卑是如何炼成的》引用古人孟子说:“人之患在好为人师”。意思是人的弊病喜欢做别人的老师,自我炫耀,不实事求是,妄自尊大,自以为是老师或教导者挑剔别人以显示自己的博学,,喜欢得人荣耀称赞,是一种祸患和不谦卑的表现!在圣经《腓立比书》里神指出了谦卑方法,“个人看别人比自己强”人的毛病就在于天下老子第一,看自己比别人强,谦卑就是要反过来看别人身上的长处,从别人身上学习自己所缺欠的东西,当然也不是要看别人处处比自己强,自己则一无是处就不是谦卑,是自卑,谦卑是看自己合乎中道,实事求是又总能发现别人的优点,每一个人都是神造的,都是独特的,任何一个人身上总有另一个人身上没有的东西,他的意义和作用是也是另一个人所无法取代的,换一种角度,就能够在别人身上看见你平时所看不见的光芒。

  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也是这个意思,人类必须相互依赖,和谐共处,你顾及别人,最终还是顾及你自己。俗话说:与人方便就是与己方便。圣经也讲:各人不要单顾自己的事,也要顾别人的事。需要站在别人的角度看问题,设身处地为别人想,不要强人所难或强加于人,不要视而不见,而要尽心去帮助,至少也要援之以手,助一臂之力。这几处引用内容是摘自石博士的《论语遇上圣经》。

  总之,书中处处都是以古人文化和圣经的对比,古人虽然不认识神,也没有专门的系统的神学研究,但他们的文学著作中无处不隐含神的理念,经常不经意的提到神的概念。古人的道之所以费解,就是因为不认识神。其实有些就是通向神的路,虽然提到神,却不知道神的救恩,直言之,其中没有永生。其区别在于一个是被造者的文化,一个是造物主的话,“圣经都是神所默示的,于教训,督责,使人归正,教导人学义,都是有益的,叫属神的人得以完全…”(提后3:16-17)圣经“内中有永生”(约5:39)。造物主的“有永生”与被造者“没有永生”之间还是有诚如天渊之别。但是对于基督徒学习一些古人文化,对于一些单单研究古人文化的群体可以有帮助和话题引导,从这方面说是有益处的,成为一种优秀文化的沟通桥梁,没有对话的平台就不太容易传神的道。

  只要真理不被错解侵蚀,把圣经沦作传统文化的一支派,不高举“文化是生命,生命是文化”的错误认识,是可以学习了解的,因为只有耶稣是道路,真理,生命。基督信仰不是文化,基督信仰是生命,生命的好坏能影响生命,文化不能影响生命,再好的文化不能改变生命让其重生,必须是耶稣的十字架救赎。《论语》涉及中国哲学、政zh i、经济,教育、文艺等诸多方面,内容非常丰富,是儒学最主要的经典。基督徒学习一些,能在这些领域多一些传道的智慧和丰富,需要有宽阔的胸怀去了解中国传统优秀文化,不必那么狭隘僵化;有机会了解接触一些知识广博学者,也能丰富我们自己,取长补短看见别人身上有比自己好的东西,需要谦卑向人学习是有必要的。

  第一次见到石博士,感受到他是一个谦卑文雅的学者,而且对圣经的理解没有偏离,也满了对教育界文人的灵魂负担。没有敬畏神,无论多高的学历知识基本都会偏向利己主义发展,中国的中高端人才非常需要有敬畏神谦卑的学者一起参与服侍,使神的道不被阻碍,有了神的道更好地归正中国传统文化,使之纯净,正确定义。总之,上帝是让我正面领受这些信息的,感谢耶稣!

  2018.7.23

  ——本文来自《圣经论语对读班》微信公众号,作者:一叶知秋
 

赞一下: ]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