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难过后,人心会否睛朗?
2021-07-28
作者:陈如松
来源:雅博网作者我也要投稿
连续数日,网络上爆棚几个词:河南,郑州,暴雨,洪水…
相关的视频、图片、文字,不断滚动,惊现从天而泄的大暴雨、大洪水,真是千年一遇,触目惊心!
· 浑浊的黄水在大街上肆意奔涌,各样的大小汽车漂浮在水面上,像玩具一样被激流冲来冲去。
· 困在地铁里的人们,发出急切的求救信息:积水越来越多了,越来越缺氧了,呼吸越来越困难了…
· 一位年轻的女子,被人从水中拽出上半身,耷拉着头,已经没有了生命迹象。
· 被大水猛灌的低坑,上面蹲着两个人,欲伸手搭救坑下的人,突然被大水也冲了下去…
很多的场景惨不忍睹。在大灾难面前,人真的是太渺小、太无助、太可怜了!
☆ ☆ ☆ ☆
这样的事情会不会再度发生,会不会同时多地发生,会不会反复无常发生?君不见,狂风暴雨正在向北压进,河南北部新乡等地,河北邢台石家庄等地,正在告急…
但是灾难终将过去,留给人们的是惊悚之后的思考。曾经的灾难会否让人苏醒,人心会否迎来春天?
一位波兰画家,济斯瓦夫·贝克辛斯,从小经历战争的创伤,后来又遭遇一次车祸。死里逃生后,阴郁一直沉积在心,以至于伴随余生…
之后他的作品极其阴冷恐怖,一张张画作酷似地狱。虽然得到了艺术界的广泛赞誉,却也带给人们消极的观感和悲催的未来!
这次暴雨洪灾,也有一个突出事件,就是地铁5号线的惊心动魄。事件过后,网上立马呈现一篇《写在死里逃生后》的文字。当事者回顾了那段生死攸关的分分秒秒后,感慨地说:
既然幸运的我活下来了,那么以后一定要好好享受生活,好好珍惜眼前的人和事…
☆ ☆ ☆ ☆
这段“死里逃生”的文字迅速刷频,冲上热搜。然而感动之余,也让我们不禁生发几个问号:
· 以前没有“好好享受生活”吗?
· 以前没有“好好珍惜眼前的人和事”吗?
· 如果再有类似的事件,会不会重复这样的话呢?
事实总与所愿的相违。“好了伤疤忘了痛”,似乎成了人们的生活常态。
以至于有人得出结论说:
不要以为灾难会让我们突然醒悟,不要以为苦难会让我们从此走上崭新的生命之路。人性的无知和顽梗总是超过我们的想象!
不错,当我们要“好好享受”的时候,却面对不尽的事务,以至于冲淡过往的一切;
当我们要“好好珍惜”的时候,总会心潮起伏,勾起恩怨,将自己塞进恼怒仇恨的袋子里…
除非有一天“躺平”了,让一切随风而去吧!但是“躺平”也只是身体的无奈,心灵仍然在不甘的“内卷”!
☆ ☆ ☆ ☆
我们经历的灾难还少吗?唐山大地震,汶川大地震,玉树地震,云南的旱灾,东北的雪灾…
然而一直以来,当灾难成为历史,人们在观念秩序的层面上总会选择遗忘。
都说埃及法老面对灾难,心似石头,冷酷无情;而我们在灾难面前的呈现,似乎有过之而无不及!
灾难之所以唤不醒人心,是因为人们总是缺少追问终极原因的习惯和能力。
一代过去,一代又来。已有的事,后必再有;已行的事,后必再行。日光之下,并无新事。
看哪,我要作一件新事,如今已发现,你们岂不知道吗?我已在旷野开道路,在沙漠开江河!
若有人在基*督里,他就是新造的人,旧事已过,都变成新的了!
新人才知道“享受”的真意,那是享受禾场收割的内在快乐;
新人才懂得什么叫“珍惜”,那是珍惜与神同行的佳美时光。
死里逃生,或许只是一个生命的契机。谦卑寻求的人,才能看到一片蓝天,看到一个洒满仁爱的新天新地!
【作者简介】 陈如松,雅博网作者,黑龙江呼兰人,任教佳木斯大学,退休定居大连。感恩在疾病中蒙召使用,开始全新人生。现从事文字服侍,主持微信公众号“蒙福平台”,欢迎关注,一同走蒙福之路。
[ 赞一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