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博网

敬虔度日(二)提多书系列之四

2020-12-31 作者:归原  
来源:雅博网作者我也要投稿

 微信图片_20201101145715.jpg

  提多书2:2-15

  1517年10月31日马丁路德将《九十五条》钉在威登堡教堂的门上,标识着宗教改革、教会的复兴。到了1666年,路德宗已被“死的道理”充满,教会所强调的就是如何保守教义的纯正及如何防备偏离路德宗的教义,或者说只有教义“正确论”,神的道失去了生命的活力,没有人信主,没有人被神的道感动,不能激励信徒过圣洁的生活。更为严重的,信徒被“酒”充满,道德极为败坏。施本尔是路德宗的一位牧师,他想要改变这种局面。他在自己的教会内召聚一批人在自己的家里小组聚会,一起读经、祷告、讨论主日讲道的内容。施本尔相信,基督教不仅是一套头脑知识,更是活的生命。他认为教义之争是没有益处,重要的是传道人的属灵经历,并且在生活上有见证。讲道不可以用教义式,乃要造就信徒灵命。故此,简化讲道,注重灵性、注重个人的经验。这种小组聚会被后人称为‘敬虔小会’,是路德宗内部产生的一种“敬虔主义”运动,对抗僵化的路德宗教会的回应。“敬虔主义”有二个目的:第一、他们强调个人信仰的重要性,他们说:“信仰的本质,在于信徒们的心灵之中对神的恩典具有个人体验。”可见,敬虔主义的一个明显特点就是个人主义,忽略教会的群体性、神呼召一个人是进入教会,教会是一个生命的共同体。第二、敬虔主义想要将基督徒生活的重心从个人在其中出生和成长的教会转移到由对神有永活信仰的人们组成的亲密团契中。所谓的‘永活信仰’是指过一种艰苦的、禁欲的生活。从某个角度来说,敬虔主义给路德宗带来祝福,但它所造成的危害远远大于祝福。

  我用另一个角度来说,在敬虔主义出现之前,路德宗教会陷入一个极端:只有教义纯正论、信仰只限于头脑的知识。敬虔主义对这种极端产生的一种回应,但是它却走向另一个极端“不要教义,只要属灵的经验”。针对路德宗的放纵和不道德,敬虔主义走向了禁欲、苦修的极端里。由于敬虔主义对教义忽略,紧接着,教会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自由神学、现代主义错误里。故此,史学家称:敬虔主义为自由神学铺平了康庄大道。

  无论是敬虔主义或自由神学,他的初衷都是“敬虔”的,实际上,他们的敬虔没有回归圣经的敬虔,是一种人为的敬虔、一种宗教性敬虔、一种行为主义的敬虔、一种外表的敬虔,却不是真敬虔。保罗写信给提多,让他教导信徒在世敬虔度日,我上次已经从经文的结构大概让大家知道一个概念:纯正的教义才能产生敬虔的生活,健康的教义才能产生健康的基督徒。2:2-10节的基督徒行为是建基于福音,这些行为是符合福音的生活方式。今天我们继续讲《敬虔度日(二)》,三、敬虔的纯正教义(2:11-15)。

  在这点里我要说明为什么2:2-10节保罗所说的基督徒行为是来自福音,是符合福音的生活方式。基督徒行为的内在动力就是2:11-15节要阐明的教义,这五节经文主要描述基督的两次来临,基督的第一次来临使人类进入一个新的纪元,基督的第二次来临则结束这个时代。保罗让我们回顾前者,也前瞻后者。我们正处在“两段时间”之间,回顾是“已然”,前瞻是“未然”。我上周去看望一位老弟兄,他问我:“你们教会的讲台有没有讲生活呢?”显然,他来我们教会聚会,没有听见讲台传讲有关基督徒生活的信息,给他一个感觉,你们都在讲有关教义的内容(就是基督第一次来临成就的福音)。另外,有些教会特别关注“末世论”,只传基督第二次来临。无论是前者或后者,给他们的感觉,你们只传讲一些不切实际的内容。故此,他们会呼吁说:“为什么你们不讲讲有关现在的事,讲讲我们的实际生活。” 各位,这正是保罗在这里要传讲的信息,你现在的生活和过去基督第一次来临有关,你现在的生活和将来基督第二次来临有关。如果你不知基督第一次来临发生的事,如果你不知基督第二次来临将要发生的事,那么你根本活不好现在的生活,你的生活极有可能处在一个危险的地步,随时都有可能滑倒、坠入可怕的黑暗里:婚姻、家庭、工作、社交、人际关系等陷在混乱的局面,或者你已经陷入这种紧张的关系里。可能你找过心理医生、咨询师,他们给你专家型的咨询和辅导,但是心理咨询师、专家只能解决一些表面的问题,解决一时的问题,却无法解决根本的问题。你的问题经常性浮现出来,让你不安、抑郁、焦虑,却无法解决。

  你知道问题出在哪里吗?为什么心理咨询师、专家无法解决你现实的问题呢?保罗的答案非常直接,是因为你没有活在基督两次来临之间。如果你活在基督恩典显明的过去里,你又活在基督荣耀显明的将来里。那么,保罗说,你的现在充满着热情行善,你在世的日子过着自守、公义、敬虔度日、并且人生活在一个有福的盼望里。

  (一)、基督第一次来临:恩典的显明。在希腊文里,11-14节是一整个句子,核心的主题‘神救众人的恩典已经显明出来’。这句话我用三个问题来解释:1、保罗在这里所说的‘恩典’是什么意思?2、众人为何需要神恩典的拯救?3、这恩典给人带来了什么?

  1、‘恩典’在这里的意思是拯救的行动本身,它全然显明神的恩典。保罗的意思是说,耶稣的降生、耶稣的言语及工作、耶稣的钉死、复活、升天就是神拯救的行动本身,就是神向人显明他的恩典。保罗用‘显明出来’更加突出‘恩典’的独特性,‘显明’这个词在旧约是指神的作为,在此是描述耶稣是神为了拯救而介入的显现。这个‘显明’让我们看见恩典的三个独特性:A显明是表明恩典完全是神的自我启示,不是人发明了神的恩典,不是你作了一件感动神的事,让神向你启示他的恩典。

  B显明是表明恩典完全是神主权的彰显,恩典的主动权不在乎人的努力、善行,完全是神凭着他的主权行事。如果人可以靠自己的善行获取神的恩典,那么,这种恩典就不是恩典,乃是人的功德。我可以这样说,基督教与其它宗教的区别就是恩典和功德的区别:其它宗教要告诉信众,人要为自己的罪付上赎罪的行动,人要为他所信的神付出代价:感动天、感动地、感动神。你才能获得救赎。然而基督教的救赎却让我们看到这位神为人付上赎罪的行动,这位神为他所拯救的人付出生命的代价:感动罪人悔改。基督徒的归信完全是被基督十字架的爱征服。

  有人问钟马田牧师的女儿,你怎么总结父亲一生服侍的特点。她回答说:“我爸爸每一天,甚至一生之久,都没有从主耶稣基督怎么会救他这样么败坏罪人的恩典福音中缓过劲来,他没有一天不为此感到震惊、感动和惊讶。”

  各位!弟兄姐妹,你呢?你缓过劲来了吗?我们有被神的恩典感动、震惊吗?还是说,我们都成了老油条、心里刚硬,对恩典没有了任何的感觉。今天我们思考恩典的主题,我盼望你们都被神的恩典震动!感动!惊讶!我这样败坏的罪人,神竟然爱我、拯救我。

  C显明是表明神救赎介入人类的历史,让人看见历史是以耶稣的救赎为中心的。这是一种全新的历史观,我们称之为救赎历史。被神救赎的人,他进入新的历史:就是神国的历史。保罗说,神国的历史从恩典显明出来被我们得知,神国将在基督的第二次来临彰显他的荣耀。“我”在历史中经历基督的救赎,进入‘特作自己的子民’,我们要注意保罗在这里的用词‘特作自己的子民’,这里的‘子民’不是单数,不是一个子民,乃是一群子民。保罗的意思是说,神拯救我们进入一个社群,这是一个可见的社群,这些子民要让世界看到神的国度将是怎样。‘神的国’对于我们来说是抽象的,但是保罗说,不!神的国不是抽象的,你们就是神国的子民,你们在世界的生活方式就是神国的记号。你们对金钱、对工作、对婚姻的态度及处理方式就是神国的记号,让世人看见神的国已经显明出来了。

  2、人为何需要神恩典的拯救?14节:他为我们舍了自己,要赎我们脱离一切罪恶,又洁净我们。耶稣拯救罪人为何一定要死?是因为我们犯了必死的罪,人人都成为罪的奴仆,按照神公义的审判,没有一个人可以活,我们都要下地狱受刑罚。这点从教义层面我们教会所有的信徒都能理解、都能接受,但是我发现,我们的内心是不愿意接受这个教义的,或者说我们不愿意接受恩典的教义。嘴上我们承认神无条件的恩典,实际上我们是接受有限的恩典。嘴上我们说自己是加尔文主义,实际上我们仍然是阿米念主义。嘴上我们说自己是全然败坏的罪人,实际上我们认为自己还可以的,还没有那么坏,我比某些人,我还是不错的吗?嘴上我们说自己犯罪了,实际上我们说,谁不犯罪呢?这罪必不致死,我还可以将功补过的吗?我可以借用读经、祷告、奉献金钱等将功补过。各位,你想想看,你是不是经常用宗教性敬虔来‘将功补过’,免受圣灵的责备,让你的良心得以平静呢?各位,我们常在宗教里看自己的罪,却没在恩典里看自己的罪。基督教和其它宗教都在解决人的罪,只是基督教说,人犯的罪是必死的罪,人根本无法靠自己解决自己的罪,惟有耶稣代替我们死,以他的死解决我们的死,以他所流的血洗净我们的罪,并救我们脱离一切罪的捆绑。这就是基督非死不可的恩典,以他的死救我们脱离死的恩典。当你用将功补过方式解决自己的罪,其实我们在否定基督的恩典。所以,恩典是罪人惟一的拯救之路。

  3、这恩典给人带来了什么?

  神显明的恩典要‘教训’我们除去‘不敬虔的心和世俗的情欲’,并且在‘今世自守、公义、敬虔度日’。这里保罗用了一个令人惊讶的词-‘教训’,它的字根意思‘教育学’。一般来说,这个词不会翻译为‘教训’,大多数都会翻译为‘纪律、管教、养育’。‘纪律、管教’这个词经常用在孩子、学校、军队等领域,简言之,就是定规矩、设立界线。透过设定的规矩训练孩子、学生、军人,让他们达到某一种的品格。斯托德说:“恩典的救主成为恩典的老师,这恩典训练我们,也管教我们,”同时也养育我们。这恩典如何教训、管教、养育我们呢?主要有两个功课:第一、除去‘不敬虔的心和世俗的情欲’:

  A、恩典首要做的一件事,那就是除去我们‘不敬虔的心’。各位,人的罪恶都是从不敬虔的心里生出来的,什么是不敬虔的心呢?我在上一次已经讲到,敬虔就是像基督,有基督的形像。不敬虔的心,可见,不敬虔就是不像基督。一个人不像基督,那他像什么呢?像堕落的亚当,像堕落的撒旦。亚当和撒旦的特征就是自封为神,故此,一个不敬虔的人,就是他的心里想要成为神、成为王、成为自己的救主。这样你就知道,你承认的罪不止是行为上看得见的罪,还有隐藏在你里面那颗不敬虔的心,它想要成为你的救主,成为你生命的偶像,它要控制你,让你成为罪和撒旦的奴仆。让你一生服侍它。这颗不敬虔的心不除,人就无法活出新生活。《结》36:25-27我要洁净你们,使你们脱离一切的污秽,弃掉一切的偶像。我也要赐给你们一个新心,将新灵放在你们里面,又从你们的肉体中除掉石心,赐给你们肉心。我必将我的灵放在你们里面,使你们顺从我的律例,谨守遵行我的典章。人是无法靠自己行为、意识除去不敬虔的心,惟有神的救恩才能除去不敬虔的心。

  B、恩典在我们身上所做的第二件事:除去世俗的情欲。《加》5:19-21情欲的事,都是显而易见的。就如奸淫,污秽,邪荡,拜偶像,邪术,仇恨,争竞,忌恨,恼怒,结党,纷争,异端,嫉妒,醉酒,荒宴等类,我从前告诉你们,现在又告诉你们,行这样事的人,必不能承受神的国。各位,我们读保罗所列的情欲清单:你我是否都活在世俗的情欲里,无论是行为上的罪或思想上的罪。可能你对以上某一项罪,就连一点的抗拒力量都没有。只要这件罪在你眼前出现,你就会被它夺了心。更为可怕的,是我们内心喜欢情欲的事,我们在无数夜里,不断寻找你心里所好的情欲之事。虽然你每次被情欲打败、懊悔,过了不久,你依然上门找它,与它相交。你和它争战十年、二十年,你经常性被它打败,成为它的手下败将。当恩典显明之时,恩典除去世俗的情欲。这个除去原文有‘不’的意思,就是说一个被恩典拯救的人,他可以向世俗的情欲说不。过去,我们对情欲没有一点抗拒力,我们是情欲的奴仆。如今我们不再是情欲的奴仆,基督的恩典释放了我们,他赐给我们一颗新心,也给我们力量可以向情欲说不、向情欲宣战。

  我想大家都听过奥古斯丁的事迹,我要用这个例子来说明。奥古斯丁的早年是被情欲捆绑的人,但在公元384年奥古斯丁在米兰听安波罗修讲道,并成为一名慕道者。那时,奥古斯丁与一位出身卑微的女子同居。在那个时代,婚姻看重的门登户对,门第不对称的女子,不能正式登堂入室,只能被称为妾侍,不算是合法的妻子。他的母亲慕妮卡坚持奥古斯丁要娶一个门登户对的女子为妻。在母命难违的情况下,他不得不割爱,忍心地弃绝多年来厮守看他、对他忠贞的情侣。

  奥古斯丁叹息说:“不断地有压力临到我身上,要我明媒正娶,合法成婚。我只好向一位淑女求婚,对方也答应了。她提出要稍候两年才能正式举行婚礼,她既然做出这样的请求,我愿意等待她。……在这段等待婚事的期间,我自觉罪孽深重。多年来与我同床共枕的情人如今成了我正式结婚的障碍;我被迫要和她分离。我的心念着她,深深地被刺痛,在我心的深处有了重大的创伤,这创伤淌出了不可抑止的心血。可怜的她回到非洲,发誓不再和其他任何男人交往,她把我们两人因着爱所生的孩子,留在我身边。”

  奥古斯丁所爱的第一个女子,回到非洲后,他心灵的创伤还未完全平复时;又受到了新的创伤。起因是他所要等待两年才能结婚的女子,与他素来没有深厚的感情;两人始终认识得不够深刻,他完全是奉母命才缔结婚约。他自称他不能控制自己的情欲;在肉欲的驱使下,在这两年的等待期间,他又找到另一个女子,作为他纵欲的对象——两人谈不上有什么真正的爱情。奥古斯丁在《忏悔录》回忆:“我并不是一个结婚的忠实对象,而是一个肉欲的奴隶,我又与一个姘妇同居,不过我们并不受到婚约的约束。”

  以上所发生的事都在奥古斯丁慕道期间,虽然他认识到主耶稣是真理和道路,但是他还没有真正地、确实地接受主耶稣作他个人的救主。他陷在罪里,想要脱离情欲的捆绑,却越陷越深。

  公元386年九月,奥古斯丁的同乡波提天纳到米兰,来访问他。他是一位热心爱主的基督徒,他向奥古斯丁介绍了安东尼的事迹。奥古斯丁听到安东尼的舍己和献身的事迹,大受感动。奥古斯丁顿觉自己是多么丑陋、龌龊、不堪,简直无地自容。奥古斯丁开始责备自己,他感到自己多年来所追逐的,全是罪恶中的感官的快乐,此时他真是羞愧到了极点。

  当奥古斯丁的内心发生激烈的争战时,他冲到门生阿里皮斯那里,大声喊着说:“我们的难处在哪里?天国是努力进入的,努力的人就得着了。未受教育的人蒙恩进入了天国,我们这些所谓的知识分子,难道仍要继续在肉欲中打滚吗?”

  奥古斯丁退到后花园中,蹲在一棵无花果树底下,表显得非常激动。阿里皮斯不敢作声,惊愕地望着心绪波动的奥古斯丁。奥古斯丁恨恶自己;是这个可恶的自己,拦阻他接受主耶稣作他个人的救主。他拉扯自己的头发,用拳头敲打自己的额头,再用双手抱紧膝头,大声哭泣;他认识到旧的亚当的劣根性和罪性是何等的根深蒂固,长期使他不可自拔。他从内心,喊着说:“主啊!让这事赶快解决吧!让这事赶快解决吧!”

  突然,在奥古斯丁灵魂的深处,掀起风暴,他的眼泪迸发出来,有如滂沱大雨。他躺在无花果树底下,在泪水泛滥下,用诗篇六篇三节的话,对主耶稣呼求说:“主啊!我还要等到几时呢?我还要等到几时呢?”接下去奥古斯丁又用诗篇七十九篇五节和八节的话,向主哀求:“主啊!要等到几时呢?祢要动怒到永远吗?求祢不要记念我先前的罪孽!”他哀伤地重复这些祈求:“要等到几时呢?要等到几时呢?明日复明日?为什么不是现在呢?为什么不是此时此刻终结我的不洁不义呢?”

  当奥古斯丁忧伤痛悔、哭泣不断的时刻,突然从邻近的一所房子里,传来一个小孩子的声音,小孩子重复地唱着:“拿起来读!拿起来读!”

  奥古斯丁那时脸上变了色,停止了哭泣,苦苦思索哪来的这句话。他找不到别的解释,只能理解为这是来自神的命令,要他翻开圣经,读神的话语。他翻开圣经后,读到罗马书十三章十三节:“行事为人要端正,好像行在白昼;不可荒宴醉酒;不可好色邪荡;不可争竞嫉妒。总要披戴主耶稣基督;不要为肉体安排,去放纵私欲。”读到这里,奥古斯丁觉得不需要再读下去,这一段话解决了他一切的难处;读完神的话,似乎有一道光射入他的心,给他带来平安,先前的阴影一扫而光,荡然无存。

  奥古斯丁得着平安喜乐之后,走到学生阿里皮斯身边,向阿里皮斯作见证。阿里皮斯要求让他也读一下罗马书十三章十三节;阿里皮斯从罗马书十三章十三节一口气一路读下去,读到罗马书十四章一节,那节经文这样说:“信心软弱的,你们要接纳。”阿里皮斯被这节经文摸着,觉得神藉着这节经文对他说话。师生两人也就毫不犹豫地一起走上了永生的道路,两人同日归向了基督。

  第二、恩典在我们身上所作的第二个功课:恩典训练我们在‘今世自守、公义、敬虔度日’。如果说第一个功课是消极的,恩典使我们离开罪恶,那么第二个功课是积极的,恩典使我们成为圣洁、成为敬虔、成为公义、成为自守的人。更具体说恩典训练我们成为圣洁、公义、敬虔。这些具体的内容等到我们讲2-10节内容来讲。我想用约翰·卫斯理的事迹让大家明白恩典如何使我们成为公义、敬虔、圣洁的人。

  约翰.卫斯理的成长背景和奥古斯丁截然不同。他是一位非常敬虔的人,在牛津大学读书期间,他参加的团契被外界称为‘圣洁会’,他是圣洁会的领袖。他每天祷告几次,每天读圣经几次,探访坐监牢的人,施舍给穷人。

  后来他被按立为圣公会的牧师。约翰.卫斯理在 1730 年代后期,去了美国乔治亚州宣教, 但是卫斯理知道自己与神的关系是完全断绝的。那种关系是很普通的、肤浅的、表面的、机械式的。他的那种良善、虔诚、认识圣经和教义只是一种知识。他说,我根本没有认真去认识神的感觉,也没有神在我生命里的感觉,我没有感到任何内在的、有生机的更新或改变! 完全没有!

  1738年的一月份他从美国回国,他在日记里如此记录:「 我深信我感到不安的原因是由于不信,而我所需要的,就是得到一个真正活泼的信仰。 但是, 我过去并没有把这个信仰确立在适当的对象上。我只认为自己拥有的还不够。」

  卫斯理的意思是:「 我想我只需要更多, 我想我需要更信靠神。如果我对神有更大的信心, 那么我就知道祂爱我, 然后我就知道祂与我同在。我需要更多的相信神。」他说:「 以前我不知道我拥有得救的信心, 而且这信心并没有正确的对准目标。」

  他的弟弟查理·卫斯理有一位画家朋友名叫威廉. 贺兰特。威廉. 贺兰特、 查理和约翰. 卫斯理都渴望在信仰上长进。威廉. 贺兰特阅读了马丁路德的加拉太书注释。在 1738 年 5 月 17 日, 他带着这本书去找查理. 卫斯理。他们轮流把这本书读给对方听。查理在他的日记里写道:「 今天我第一次读到路德写的加拉太书注释。贺兰特先生是无意中找着这本书的。我们互相念给对方听。但我的朋友听到路德的见解, 深受感动而发出叹息和呻吟。」威廉. 贺兰特这样描绘那个晚上:「 查理. 卫斯理先生大声读序言, 读到路德说:『 什么? 难道我们什么都不能做吗? 是的! 什么都不能! 只能接受祂, 就是耶稣基督。 神使祂成为我们的智慧、 公义、 圣洁和救赎。』 立时有一股难以描绘的力量临到我身上。 我的重担卸下了, 而在那一瞬间, 我的心充满平安和爱, 以致我忍不住放声大哭。 我的朋友看见我那么激动, 就停下来不读了, 并跪在我身旁。 后来,我走到街上时, 感觉飘飘然, 似乎脚碰不到地一样的。」 发生了什么事呢? 那个晚上, 他感觉到一股力量倾注在他身上, 他感到有些东西进入他里面。 查理. 卫斯理并没有那个经历, 而贺兰特却经历到了。

  路德说 :「 难道我们 什么都不能 做吗? 是的! 什么都不能! ! 只有接受祂, 就是耶稣基督。 神使祂成为我们的智慧、公义、 圣洁和救赎。」

  请看提多书 2 章 11-12节,因为神救众人的恩典已经显明出来,教训我们除去不敬虔的心和世俗的情欲,在今世自守、公义、敬虔度日。经文说:「 神救众人的恩典显明的时候,便是神救了我们,神救我们不是靠我们的公义、自守、敬虔,恰恰相反,这恩典使我们公义、自守、敬虔。这就是马丁路德所说的‘神使基督成为我们的智慧、公义、 圣洁和救赎。’卫斯理

  兄弟从来没有看见这段经文的意思, 但贺兰特领悟到这一点, 因此他完全被改变了。

  约翰. 卫斯理在得救之前,他对神的认识只是一种宗教性、理论性的知道,却没有神恩典的更新,没有经历得救。他在经历得救的前一天,他在日记中道,「 我决定要寻求这个信仰。 第一, 我从年少开始便将我得救的盼望奠基于靠行为称义之上, 我要彻底放弃靠自己的行为称义。 第二, 藉着使用所有恩典和祷告的途径, 让我得以全然依靠并信靠祂作我的基督。」

  请留意听着, 约翰. 卫斯理这段话 :「 我这才意识到, 从我年幼开始, 我真的将我得救的盼望奠基于我所做的事情上。 我一直称我的神为我的救主, 我一辈子都在讲述耶稣为救主, 但我这才意识到我需要的并不是要在神里面有更多的信心。 我得救的信心就在我里面! 我得救的信心就在我一直建立的关系上, 在我所表现的成就上,在我所做的工作上。 我一切得救的信心全都在我里面了, 但它完全不是建立在神的身上。 我在神里面不需要更多的得救信心。 我过去在神里面没有信心, 只有口称的信心。 我有的是一个口称的信心。」卫斯理的这段话是深度的自我反省,他的灵魂开始苏醒过来,原来我一直活在我就是我的救主里面。

  第二天, 约翰. 卫斯理到艾德蒙街某处聚会。在聚会中,有人读路德的书。约翰. 卫斯理不是太激动的说 :「 我听到有人读路德的书,心中冉冉升起一股奇异的暖流,我感到我确实相信基督了。唯独基督使我得救,又赐我确据, 让我知道我的罪已经被赦免了。」

  这就是保罗在提多书要教导的福音,不要做敬虔外貌的信徒,不要靠自己的行为称义,不要做你自己的救主。要仰望神已经显明的恩典,当恩典在你身上“显明”之时,就是神救了你,你的生命被恩典更新,你的心被恩典换上一颗新心。

  你在现在就会得到神使基督成为“你”的公义、自守和敬虔。

【作者简介】 归原:雅博网作者,1998年蒙恩,2000年在圣经专修班进修,2001年开始传道,2014年再次入神学院进修,2016年毕业。现任瓯北恩约归正教会传道。

赞一下: ]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