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博网

约拿在鱼腹中祷告耶和华他的神

2022-03-30 作者:守望者  
来源:作者原创我也要投稿

微信图片_20220330061530.jpg

 经文:约拿书2:1-10
 
  约拿在鱼腹中祷告耶和华他的神,说,我遭遇患难求告耶和华,你就应允我。从阴间的深处呼求,你就俯听我的声音。你将我投下深渊,就是海的深处。大水环绕我。你的波浪洪涛都漫过我身。我说,我从你眼前虽被驱逐,我仍要仰望你的圣殿。诸水环绕我,几乎淹没我。深渊围住我,海草缠绕我的头。我下到山根。地的门将我永远关住。耶和华我的神阿,你却将我的性命,从坑中救出来。我心在我里面发昏的时候,我就想念耶和华。我的祷告进入你的圣殿,达到你的面前。那信奉虚无之神的人,离弃怜爱他们的主。但我必用感谢的声音献祭与你。我所许的愿,我必偿还。救恩出于耶和华。耶和华吩咐鱼,鱼就把约拿吐在旱地上。
 
  前言
 
  《约拿书》是旧约小先知书中非常独特的一卷书,因为这卷书记载一个悖逆上帝的先知的故事,而且悖逆到了超乎想象的程度,或者说约拿不顺服上帝的命令到了宁死不屈的地步,如果以色列人是硬着颈项的百姓,那么约拿就是百姓中硬着颈项的先知。
 
  今天我们来分享约拿书的第二章,这是约拿在鱼腹中的一个祷告,也是一首诗歌。很多人说,这是一首赞美诗,或者一首感恩诗,这没问题,但我觉得更这是一首表达悔改的诗歌。如果我们留意到约拿在第一章中抗命的坚决无畏,与第二章诗歌中的呼求仰望之间对比的话。当然,这首诗歌通篇没有一句说我错了,我犯罪得罪耶和华了,我心里忧伤痛悔,求神赦免我,等等,没有一句提到悔改,但几乎每一句都隐约表达了悔改的意思。从后面两章我们知道约拿并没有立刻就彻底悔改,而只是开始转向,上帝所派的大鱼成为他转向的起点。
 
  因此,约拿在鱼腹中的祷告更像是一个反思后的总结,上帝在生死之间为他安排了一意想不到的隔绝安静黑暗的空间,他有三天三夜的时间不得不安静思想一下他都做了什么,遭遇了什么,为什么?第一章中外邦人都惊讶地说“你作的是什么事呢 ?这首诗就主要记录了他在这鱼腹中的内心变化。内容分为三个部分:在危机中呼求,被拯救,开始顺服。
 
  一、总论(1节)
 
  这首诗歌的引言其实就是约拿在鱼腹中祷告的一个概括。
 
  鱼腹
 
  首先,约拿被吞在大鱼肚子里,是一个神迹。人被大鱼吞下本身就是非常罕见的事情,更不要说三天三夜后还能活着被吐出来。对此约拿书有清楚的说明,“耶和华安排一条大鱼吞了约拿”(拿一17),“耶和华吩咐鱼,鱼就把约拿吐在旱地上”(拿二10)。既然是出于神特意的安排,那就没有什么不可能的了。
 
  神掌管并安排一切事,这是约拿书中一个重要的主题。神的权能统辖万有,从自然到人心,从风浪到大鱼,生死祸福,都在神的手中。约拿悖逆逃跑的路线是他自己定的,下到约帕,坐船往他施去,离尼尼微城越远越好。但实际上,上帝早就知道他的“逃亡”路线,并已经在路上为他“安排”好了一切,船,船上对他不错的水手,允许他躺卧底舱沉睡,大风巨浪,和这条大鱼!(包括四章的蓖麻),等等。约拿这一路从高地到海上,到舱底,到海里,他的人生因为逃避耶和华逐级下降,即使在他降到死亡之地时,耶和华依然掌管。并在死亡中托住了他下降的趋势,安排一条大鱼吞了他。
 
  大鱼对于约拿来说,既是给他的拯救,也是对他的管教。大海如果可以看为他的死地,那么大鱼就是上帝给他安排的方舟。只是,挪亚的方舟是挪亚顺服神所造,漂浮在大水之上成为拯救;但大鱼是上帝安排的,在水深之处的“拯救”。而鱼腹中的环境和方舟更是不能相比。虽然在鱼腹中暂时不会被海水淹死,但是黑暗、酸液、难闻缺氧的气体等构成了一个非常可怕的生存环境。这是在死亡之海中,上帝特为约拿一人营造出的一个处在生死之间的特殊空间,他的确暂时脱离了大海的死亡威胁,但却不是被安置在陆地上。对于悖逆的挽回,恩典和管教往往是一体的,大鱼非常好地象征了这一点。
 
  鱼腹也是约拿与神相见的密室。这种环境正适合此时的约拿,适合反思和悔改。鱼腹不是一个浪漫之地,而是一个痛苦之地,完全的黑暗,单独一个人在这里待三天三夜,其难受可想而知。鱼腹此时就是他的监禁,虽然可以存活却可以闻到阴间的气息。因此,鱼腹既是约拿的避难所,也是上帝对约拿的击打,这当然是上帝救他性命的恩典作为,但这是在他所坠落的阴间深处给的拯救。此时约拿虽然不至于被低温和溺水夺去生命,但这种生死之间的拯救,鱼腹将他与一切隔绝,迫使他必须从悖逆中回转,在黑暗中来面对上帝。
 
  至于约拿在海中的具体经历大概率有两种可能,一是他被抛入大海之后,先是在海水中挣扎了一会儿,在快要被淹死的时候,上帝派来的大鱼才一口把他给吞了;二是这条大鱼已经在海里张着大口等着他,约拿从船上直接就落进了大鱼腹中。还有人说,约拿在海里已经先被淹死了,然后上帝派大鱼把他吞了,在鱼腹中又让约拿复活,复活后的约拿并不知道自己身在何处,以为自己徘徊在阴间,才有了这篇祷告诗歌。
 
  如果是第一种情况,就表明约拿虽然是抱着必死的决心让人把他扔到海里的,但是当他落入大海在死亡的恐惧中,自然开始呼求神,就像彼得落水的那一刻呼喊说“主啊,救我”(太十四30)。这几乎是一个蒙恩之人的自然反应,在急难之间,下意识地就呼求神。生死之间,哪怕在梦中,一个认识耶稣的人也会不由自主地呼求神来救他。(我觉得,如果真是这种情况,到了这个时候,约拿要是还死硬着不开口向神呼救,他就真的会被淹死。可以“以死相争”,但不能死不悔改)。约拿一呼求,神真的就救了他。但却不是他所以为的方式,比如立刻把他提到了陆地上,而是派一条大鱼把他给吞了。
 
  如果是第二种情况,约拿可能心理上经历了一个顷刻间的转变,他本以为必死,但没有想到竟突然间就进入到了一个完全黑暗,酸臭无比,却还能呼吸,没有被淹没的不可知的环境中。他没有经过生死间的挣扎,没有来的及呼求,直接就进入了鱼腹中,惊魂稍定之后,才开始思想自己的奇异遭遇。第三种情况一般认为可能性很小。
 
  祷告耶和华
 
  神所爱的人,生命中的危机,通常都是其生命的转机。在生死之间,约拿终于开始祷告了。其实,不管什么情况下,当一个人开始祷告神的时候,就是一个人转向神的时候。我们有理由相信,约拿这一路逃亡的过程中并没有祷告。一章中他所在的船只在狂风大浪的危险时刻,船上的其他人都在“哀求自己的神”(拿一5),他竟能“躺卧沉睡”(拿一5);被人叫醒,要求他向他的神祷告,约拿不祷告,他知道这是怎么回事;没办法,船上的人掣签把他给掣出来了,他还是不祷告;众人都求他,你说怎么办,他依然不祷告。竟然说,把我扔下去就行了。船上的人还想再努力一下,他就看着“那些人竭力荡浆”(拿一13),就是不祷告!因为约拿知道,祷告就是转向神,只要他一祷告,一转向神,他的逃跑就是宣告失败了,他本就是为了逃避神的面,他知道只要一祷告,他就会被上帝所胜过,他的执拗悖逆就会被扭转。或许在上帝命令临到之前他就已经有一段时间没有祷告了。
 
  约拿的强硬悖逆被终结在大鱼腹中。在被大鱼吞下之前,可能约拿心想,这次我誓死不从,绝不祷告,我已经作了被抛入海中丧命的准备,我看你还能怎样让我去尼尼微。约拿设想了各种情况,连投海都想到了,他觉得我要是死了,你就不能再派我去尼尼微了吧。他就是没有想到还有大鱼腹中这样“对付”他的奇特方式。哪都不能逃避神,以死都抗争不了耶和华神的旨意。上帝的智慧和权能是人无法想象和预料的。被上帝选中的人,无处可逃。约拿只能面对耶和华。正如诗篇一三九篇所说的“我往哪里去躲避你的灵,我往哪里逃躲避你的面。我若升到天上,你在那里;我若在阴间下榻,你也在那里。我若展开清晨的翅膀,飞到海极居住。就是在那里,你的手必引导我,你的右手也必扶持我。我若说,黑暗必定遮蔽我,我周围的亮光必成为黑夜。黑暗也不能遮蔽我使你不见,黑夜却如白昼发亮。黑暗和光明,在你看都是一样”(诗一三九7-12)。
 
  他的神
 
  而且,这里还特意说耶和华是“他的神”,这是一个强调,表明约拿都悖逆上帝到了这样的程度,关系还没有完全断开。他虽然之前一直不祷告,可能他心里一直在跟神说“我就是不祷告”。他此时的灵性跟“蒙召的时候就遵命出去,…,出去的时候还不知往哪里去”(来十一8)的亚伯拉罕差距甚远,但约拿的悖逆也不是像假先知巴兰那样的不信。他一边在去尼尼微这件事上不听上帝的话,一边还真在信着耶和华神。而且,这个真信也不是仅指他信有神,而是从关系上来说,他的确是从心里还信靠耶和华。比如,他相信耶和华是有怜悯,有恩典的独一真神,他也知道若他顺命去了尼尼微,尼尼微人真的会蒙恩等,如他自己所说“我敬畏耶和华那创造沧海旱地之天上的神”(拿一9)。这就更反衬出他这次面对上帝的命令至死不从,显得如此不同寻常。悖逆和信靠共存在约拿的心里。
 
  约拿的悖逆不是因为胆怯,不是因为顺服上帝的命令会损失财物、地位,甚至他自己觉得他为神舍命都可以。但他不能为神放下对亚述人的仇恨。他恨多次入侵屠杀他同胞的亚述人。很可能约拿所熟悉和亲近的人中就有被亚述人杀害的,也可能他曾亲眼看见过自己同胞被恶待杀死的惨状。国仇家恨,使约拿不能接受上帝竟然要施恩给自己的仇敌。若上帝让我去向杀死我亲近之人的凶手传福音,那人要与我成为主内弟兄,我们或许就能体会到一些约拿内心的感受。
 
  在约拿看来,亚述人只配被审判被毁灭,他们不配得到上帝的怜悯、饶恕和拯救,他们不配得上帝的恩待。约拿以自己对亚述人所犯罪行的评判,认为上帝要施恩给尼尼微人的做法是不能接受的。人很容易把自我的感受和喜好当作是最重要的,当成是自己作评判和作抉择的最高依据。归根到底,人之所以敢把自己内心的感受,或者某个自以为是正确的观念,放在了上帝之上,是因为人常常把自我放在上帝之上。
 
  因此,约拿的悖逆可以说是因为亚述人的罪恶在他内心所造成的伤害没有被医治而带来的。仇恨和愤怒充满在他里面,他无法化解。甚至,可能这里还掺杂着一些约拿对上帝的不解和不满。因为约拿知道神掌管万有,他面对罪恶惨剧自然就会想,神为何允许邪恶的外邦人入侵杀害自己的百姓呢?他不能理解神为何允许这样的事发生。我们刚才说约拿可能已经有一段时间没有祷告了,他的内心被这双重痛苦折磨着,使得他不能祷告。
 
  因此,这种状态下的约拿在听见上帝让他去向尼尼微人宣告要悔改时,他就将对亚述人的满腔敌意以对抗上帝的方式爆发了出来。神你竟然要恩待这些手上沾满鲜血十恶不赦的罪人吗?而且还是派我去?约拿面对上帝的命令难以接受,在约拿的心里可能是一种被上帝“伤害”了的心态。甚至,可能在他的感受中,他觉得自己不是在背叛神,而是被神“背叛了”;不是他对不起神,而是神先对不起他。所以,此刻的约拿跟上帝的关系并非是我们所想的那种不信了的破裂状态,而是在一个信的基础上的怄气对抗的状态,有点类似孩童因为不理解父母的在一些事情上的做法而离家出走一样。
 
  作为上帝的仆人,神的先知,心里竟然有对一个族群有如此深厚的仇恨,仇恨到他竟然可以不顾上帝赐予给他的职分,竟然悖逆抗命,在他蒙召的时候,他可能从未想过自己会有这么一天。可能约拿从未想到过,他对亚述的仇恨已经超过了他对上帝的爱和顺服。仇恨此时已经成为了他的偶像。我想,这可能才是上帝要命令他去尼尼微,并任由他逃跑,安排风浪、大鱼对付他的深层原因。
 
  如果任由约拿这样下去,仇恨迟早会把他整个吞噬掉,将把他掳到永远的黑暗沉沦中去。所以我们不要误解,觉得上帝让约拿去尼尼微是在故意难为约拿,换个人去不就行了,明知道约拿恨尼尼微人,而且这仇恨也是人之常情可以理解,还特意就让约拿去,为什么要如此折磨约拿的感情呢?
 
  上帝当然不是要故意折磨约拿,上帝允许我们有正常人性中的爱恨情感。只是,约拿因为对亚述人的仇恨,已经让他与上帝远离了。他可能将这种仇恨和受伤压制在内心深处,但是鉴查人心的上帝却很清楚约拿此时的灵性状况。甚至我们可以揣揣测,约拿从未向上帝敞开过他内心所受的伤害及对亚述的仇恨,没有将自己的痛苦和真实向上帝陈明,也未曾为此来恳求过上帝。
 
  上帝却要医治和恢复他的心灵!所以,上帝就藉着给他一个看似为难他实际上这对上帝仆人来说是最正常不过的任务,将他心灵深处的破碎和被仇恨所扭曲的真实状况显明出来。因此,约拿的属灵状况不是一直挺好,直到听见了上帝给他的这个命令才勃然变色,开始不顺服。在上帝给他这个命令之前,可能他的灵性状况就已经很低了,他已经远离上帝了。他的逃跑是必然的,他的逃跑只是他内心灵性状况的表达而已。
 
  约拿这次被上帝用作悖逆的器皿,藉此来警诫我们。让我们知晓,凡事都要来求告耶和华,不可隐藏自己,不可离弃祂的面;祂有丰盛的恩典、怜悯和慈爱,祂乐意在一切事上施恩拯救医治。事实上,除了耶和华,我们生命的问题还有谁能解决呢?
 
  二、约拿的呼求(2-4节)
 
  然后,我们来看这首祷告诗歌的正文部分。先来看第一部分,约拿在危难中的呼求。
 
  我遭遇患难求告耶和华
 
  无论是大海还是鱼腹,对于约拿来说都是患难,所不同的是,鱼腹是在生死之间的一个微妙的平衡之地,这虽然也很可怕和危险,但相对于大海里四面被环绕的死亡气息,鱼腹至少还能反思和祷告。阴间的深处则表明此刻约拿正处在自己人生的最低谷,从环境到心境,他都已经触底。
 
  从约拿的刚硬悖逆到在鱼腹中的呼求,让我们看到,一个人无论处在什么样的痛苦危难中,唯有向神呼求,才有出路。但我们必须要说,约拿的逃跑,把自己带入到了绝境,给自己的生命带来了很大的亏损和危险。这是他生命中的灾难。如果没有上帝的出手,那么这就是他生命的毁灭了。我想,如果上帝任由他风平浪静地坐船顺利到达他施,那他也就很难再回到圣殿来敬拜朝见神了。
 
  因此,约拿的呼求从某个角度,就可以看为是他回转的开始,正如前面所说,虽然通篇他没有提到悔改这个词,但是他的心已经开始转向神。
 
  你将我投下深渊
 
  约拿对他此刻的境遇非常清楚,虽然是他自己让船上的水手把他投入大海的,但他知道这是上帝让他所遭遇的,无论是风浪还是人心的意念都在上帝的掌控之中。所以,他说“你将我投下深渊”。这既是他的选择,也是上帝的旨意。约拿认识到,他往哪跑都没有用。波浪洪涛虽然随时能夺去人的生命,但是波浪洪涛也在上帝的主权掌控之下。若真的波浪洪涛漫过我身,那也是上帝允许才可以。神若不允许没有人能把他扔下去。甚至,哪一片浪花什么形状溅起多高都是神所定的。神若不允许,我们一根头发都不会掉在地上。因此,这一刻约拿已经认识到他所遭遇的是上帝对他继续悖逆的拦阻和管教。
 
  我从你眼前虽被驱逐
 
  然后,约拿用了一个很令人意外的表达“我从你眼前虽被驱逐”,难道不是他自己不顺从而刻意要逃跑的吗?为何他竟然说自己是被上帝所驱逐的呢?这就是约拿此刻灵性开始慢慢恢复的表现。他不但认识到他此刻在大海中,在鱼腹中是上帝在他身上所行的神迹奇事,而且,从他听到去尼尼微的命令开始,到计划往他施逃跑,这也是上帝的“计划”。
 
  因为神完全可以在他起意要逃跑的时候,直接改变他的心思,或者根本就不让他抵达海边,不让他上船。神有一万种方法拦阻他,让他连耶路撒冷的城门都出不了。但神却出于自己的智慧和权能,允许他先跑一段路,还能上了一艘船。神在他上船之后再正式开始对付他。从约拿的视角来看,是他自己主动选择了抗命,逃跑,并且还得以“顺利”成行,还真上了一条开往他施的船。他照自己的意思随心所愿了。但从上帝的视角来看的话,他一路逃跑,是上帝对他的任凭,也就是上帝对他的驱逐。
 
  所以,如果我们想要去作一件上帝不喜悦的事情,还顺利地做成了,这既不表示我们很聪明,也不表示上帝不知道或者不管不问,更不表示上帝喜悦,这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你若能做成神不喜悦的事是上帝对你的“驱逐”,允许你进入罪中,这就是对悖逆犯罪的惩罚。
 
  神任凭,比神拦阻要可怕的多,这是让你为自己在上帝面前积蓄愤怒,因为有时候若任凭就表示“耶和华想要杀他们”(撒上二25)。而在悖逆的过程中,神何时拦阻,就表示何时恩典临到了,就像神派的这条大鱼,就是神拦阻约拿的作死,施恩将他在无可挽回的境地中给救了回来。
 
  因此,神不拦住约拿,允许他一路登上船并被抛在海中,是神藉着他的悖逆对他的驱逐。在神这边,放任就是放逐。如果没有上帝不为人知的恩典的托住和拦阻,我们都会跟约拿一样,以自己的性命对抗上帝的命令,落在不可收拾的地步。
 
  所以,我们需要时刻警醒,寻求神的面。随时从圣经,从听道,从周围肢体的提醒和建议中敏感于上帝的心意,不让自己落在这样可怕的境地中。智慧之人就是听命之人,知道上帝的心意,就立即顺服下来。
 
  仰望
 
  人的悖逆使得自己唯有落入绝境中,才愿意回头。到了这样的地步,约拿才开始仰望圣殿,仰望神。
 
  这里有一个眼目的对比,上帝的眼目,和约拿的眼目。上帝眼看着他筹划、出门、上船、睡觉、入水;而他在水中此刻才开始仰望圣殿。似乎有一条无形的链条,从耶路撒冷的圣殿,一直延伸到此刻在大海波涛中的约拿身上,约拿虽然在大海中作生死的挣扎,其实他腰上有上帝预先绑上的绳索,什么风浪也淹没不了他,神随时可以把他从中提出来,像神藉另一位先知所说的“我用慈绳爱索牵引他们”(何十一4)。
 
  直到这个时候约拿还能说“我仍要仰望你的圣殿”,这就表明上帝保守的恩典依然还在他心里,虽然他已经悖逆到如此的地步了,但是他心里对上帝基本的信心仍在,这就是我们上面所说的他的悖逆不是像巴兰那样不信的悖逆,而是被自己的不满和仇恨情绪暂时蒙蔽的任性。上帝也允许他的任性发作一阵子,甚至可以说是上帝主动藉着给他一个他不能接受的命令,把他生命中的这个脓疱给捅破了,免得这个隐秘的毒疮越来越扩散。在这个时候的管教正好可以令约拿清醒过来,像箴言所说的“愚蒙迷住孩童的心,用管教的杖可以远远赶除”(箴二十二15)。此刻,约拿在完全黑暗的鱼腹中,也可以说是在大海的深处,开始仰望圣殿。他从圣殿逃到大海,又从大海仰望圣殿。
 
  三、约拿的得救(5-7节)
 
  约拿因自己的悖逆遭遇了灭顶之灾,上帝却依然伸手拯救他。
 
  诸水环绕我,几乎淹没我
 
  这里一系列的描述,诸水、深渊、海草、山根、地的门,营造出一个令人恐惧的死亡境地。尤其是最后“地的门”几乎就是阴间的代名词,一种被禁锢、无法逃离的窒息绝望感扑面而来:我根本就无法逃脱。前面是说他遭遇患难求告神,这里再次更具体地描述这患难是如此令人惧怕的境地。
 
  这是约拿描述自己处境的危险和内心的恐慌。虽然之前他如此无畏地对船员说把自己抛进大海,但当海水漫过他的时候,他才知道之前自己因悖逆而有的勇敢是何等可笑和软弱。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中,没有人可以靠着体力和游泳技能活命。在深水中若被水草缠住了脚,无论是谁,丧命的恐慌立刻就会笼罩下来。但约拿在这里描述了一个比水草缠住腿脚更加令人绝望和惧怕的场景,那就是海草缠绕头部,水草一般都是在湖底或者水底,头被水底的草缠绕,这几乎就是死亡直接的缠绕了。
 
  这是约拿对自己所遭遇危机的判断,我处在必死的环境中。他以此来对比上帝拯救的宝贵和宽广。这里也已经暗示,除了上帝,他没有任何指望。(这是躲避上帝的必然结果,离神越远,离死亡越近。离开神的面,就是去面对死亡了。不遵从神的命令,就是往死路上直奔)。
 
  你却将我的性命从坑中救出来
 
  在他以为必死无疑的时候,神竟然伸手救了他。他知道自己为何落在这样的境地,所以他从未指望上帝在这个时候会出手救他。所以,当大鱼吞了他的那一刻,约拿的心情应当是非常复杂的,可能羞愧,不甘,放松,感恩,惊奇等等各种感受情绪混在一起充斥在他里面。
 
  这坑是他自己选的,也是他自己跳进去的,这真是无可推诿,无可指望的深坑。从耶路撒冷到海面,从海面到舱底,从舱底到大海,到山根,到阴间。如果这是约拿躲避上帝的规划路线的话,此刻已经到了极处,已经躲无可躲了。约拿所想的是,我宁可死在海里,也不要往尼尼微去。他以为我死都不去,我连死都不怕,神就不能奈我何。的确,这对于一个人来说,已经是凭己力与神抗争到极处的表达了,约拿不能再作什么了。
 
  但他未曾想,上帝比他所想的要厉害多了,即使到了这样的地步都没有放过他。当然,这本就是上帝所安排的,就是为要告诉约拿,你躲到哪里都没用。即使你躲到了阴间,我也在那里。上帝就在他自己所选的绝境中等着他,看着他。
 
  早知现在,何必当初呢?能在平平安安中处理自己的问题,为何一定要跳到坑中才来面对呢?跟上帝怄这口气,有什么意义呢?当然可以藉此让人认识到自己里面的愚昧和黑暗,显出上帝的怜悯和慈爱。显出人的确是不配得神的拯救,可以让人谦卑下来。
 
  很可能这句诗歌,不但是指从海水对身体的死亡威胁中得救,也是指向了他在灵性的深坑中被救。在他的生命快要沉入到死亡的黑暗中的时候,神再次拯救了他。所以,他再次发出“耶和华我的神啊”这样的感恩的宣告。
 
  “我心里发昏的时候,我就想念耶和华”
 
  当约拿说出“我心在我里面发昏的时候,我就想念耶和华”这句话的时候,可以看为这是约拿明确地悔改和灵性开始恢复的标志。他终于承认了自己的逃跑,让人把自己仍在海里,是自己心里发昏了。他在深海鱼腹的完全黑暗中呼求神,他的呼求神听见了。没有比这更让人心得安慰的事情了,在自己挖的坑,自己悖逆的泥潭中,孤独无助的时候,上帝竟然在这里施恩给你。
 
  四、约拿的顺服(8-9节)
 
  与其说这两节经文是感恩,不如说是约拿灵性的重建与恢复。约拿需要被扭转,他需要从上帝的眼光和角度重新来看待外邦人的悔改和上帝的恩典。以色列人的特殊不是因为他们本身,而是因为上帝的拣选和恩典。以色列人和外邦人并无什么不同,只是蒙恩的先后而已。
 
  那信奉虚无之神的人
 
  约拿灵性的重建和恢复是从对上帝慈爱怜悯的重新认识开始的。这里所说的那“那信奉虚无之神的人”,指向了尼尼微人和抛他下海的船员。这些外邦人都不认识上帝,但约拿却从他坐船的经历和上帝让他去尼尼微城的任务,这两件事上看出了这些“信奉虚无之神的人”也是蒙上帝怜爱的。
 
  但当约拿说“那信奉虚无之神的人”时,还是带着一种定罪外邦人的语气。因为这种生命的突破对他来说实在算不上是“好”的感受。他之所以对抗上帝向尼尼微人施恩的命令,主要是因为他恨尼尼微人,他不愿意他们得救,他不想看见他们被上帝恩待。但现在约拿不得不承认耶和华是全地的主,祂不单是以色列人的神,也是亚述人的神,是普世所有人的神,无论人们是否认识耶和华,耶和华都是他们的神,赐阳光和雨水给他们。上帝爱他,也爱他所恨的亚述人。
 
  只是,约拿现在的灵性只是开始要恢复,还没有恢复到连情感也降服在上帝之下,他还不能做到爱神所爱,恨神所恨(可能情感的降服是更为高级的灵性表现)。他只是从自己这么悖逆的人还被上帝如此恩待拯救,自己已经远离到跟那些信奉虚无之神差不多的低处了,上帝还没有放弃他,这样的恩典让他不得不顺服在神面前。
 
  约拿理性上已经开始“认可”上帝可以怜爱上帝想要怜爱的人,这是上帝自己的主权,像后面第四章他自己所说的那样“我知道你是有恩典、有怜悯的神,不轻易发怒,有丰盛的慈爱,并且后悔不降所说的灾”(约四2)。但是,他在感情上还是不能接受,还在跟神说,我知道你可以怜悯他们,但是他们的确都是信奉虚无之神的人,他们作恶拜偶像,他们离弃了你的怜爱。你还要怜爱他们吗?也就是说,此刻的约拿已经从悖逆回到了上帝面前,但是他在情感上还是不能接受神要怜爱亚述人这件事。
 
  其实,对于约拿来说,当仇恨超越上帝的时候,他就已经是和外邦那些信奉虚无之神的人一样了,所以他的逃跑就是他在离弃怜爱他的主。但上帝的宣召是没有后悔的,上帝的爱也是永不失败的,他永远的爱是我们不会失落的保证。纵然约拿已经悖逆到了这样的程度,上帝依然有怜悯慈爱将他带回。
 
  我所许的愿,我必偿还
 
  约拿通过自身这次惊心动魄的经历,再次宣告耶和华是有慈爱怜悯的真神,他的灵性也开始从悖逆向顺服转向了。所以当他说“我所许的愿,我必偿还”,这可以看作是约拿的“屈服”,好吧,你的慈绳爱索让我无处可逃,我就听从你的命令了。
 
  我们可以从两个层面来理解约拿所说的他对上帝所许的愿,第一个层面就是约拿的蒙召,他是一位先知,是蒙神呼召单单服事上帝的人。每一个把自己奉献给神的都是蒙了大恩的人,也都是在上帝面前宣告说终生跟随主,绝不回头的人,都是向神说,凡是你所吩咐、差派的,无论哪里,仆人都乐意前往。约拿的逃跑显然是违背了当初对神所说的奉献的心志,可能此刻他灵性的恢复让他又想起了自己蒙召时曾对神所许的服事的心愿。
 
  另一方面也可能是指他就这一次让他去尼尼微命令的顺服,他在鱼腹中终于跟神说,既然你一定让我去,我就去吧,你是我的神,我没有选择。此刻他很可能还是一种很不情愿的心态,不是一种欢然向前的心态。而是,面对永生上帝,他不得不顺服下来了,心里还有一些需要处理的问题。
 
  救恩出于耶和华
 
  这不单单是一个对自己过去熟悉的真理的再次宣告。这是在经历了生死危机和再次蒙恩之后,约拿对这句耳熟能详的上帝话语的崭新认识。不单单他是依靠耶和华来拯救的,船上那些外邦人也是靠耶和华神的怜悯而得蒙拯救,那么尼尼微人不是也同样是指望耶和华才能得拯救吗?这个世界上,除了耶和华神,哪里还有救恩呢?
 
  约拿再次认识到他的得救,是出于耶和华的怜悯,是他不配得的。但他因为自己被亚述人伤害,恨亚述人,就不愿意上帝施怜悯给亚述人,给自己的仇敌。他忘记了自己也曾是上帝的仇敌,却蒙了上帝的拯救。这就让我们再次想起新约主耶稣所说的“要爱你的仇敌,为那逼 -/迫你们的祷告。这样,就可以作你们天父的儿子”(太五44-45),“你们不饶恕人的过犯,你们的天父也必不饶恕你们的过犯”(太六15)。
 
  上帝的救恩不属于我们,更不由我们来决定。救谁不救谁,主权在上帝。祂愿意救谁就救谁,如经上所说到的“我要恩待谁就恩待谁,要怜悯谁就怜悯谁”(出三十三19)。跟我们的感受、喜好无关。只跟上帝自己的权能旨意有关,“祂随己意行作万事”(弗一1)。作为上帝的仆人,不能把自己的喜好和感受放在上帝的旨意和主权之上。而是只以上帝的差派和意志为依据。约拿原本是必死的,但是当他呼求的时候,神就出手救了他。为何在他眼中同样该死的亚述人,就不能蒙神拯救呢?只是因为亚述人得罪了我?可能约拿从这次的经历反思到了这一点。
 
  只是,知道这些属灵的知识,甚至能熟练背诵脱口而出,也能教导他人,并不表示自己的心灵在上帝话语前臣服下来了。我们常常把上帝的话首先用于衡量和定罪别人,而不是把上帝的话语首先用在我们自己身上。我们常常宣讲神的话,可能并不敬畏神的话,并不那么乐意照着神的话去行。我们也认可神的话,也喜欢神的话,但是我们对上帝话语的喜欢常常超不过我们对自己的喜欢,超不过我们对自己内心感受的看重。与上帝话语反对的,其实不是他人,不是世界,而是我们的自我。什么时候,上帝的话语如波浪洪涛一样地漫过了我们的自我,什么时候我们就不会被其他的波浪洪涛所漫过了。
 
  结语
 
  上帝并没有等约拿完全悔改,而是他开始有所回转,就让鱼把他给吐出来。连鱼都比约拿顺服,上帝让吞就吞,吞下去三日三夜消化不良也得忍耐,上帝让吐就吐。约拿服下来了,鱼也得以解脱了。
 
  被大鱼吞了又吐出来是神迹,但不是什么美妙的人生体验,那是九死一生的痛苦经历。因为谁如果用自己的任性来对抗上帝,那么谁就会经历更大的痛苦和黑暗。而且,人也不能寄希望神也会为自己预备一条大鱼,神有时候为不听话的仆人预备的是狮子,就像被狮子咬死的神人(王上十三26),不听神的话被管教治死,再也没有机会被神使用了。
 
  主耶稣在新约曾说“约拿三日三夜在大鱼肚腹中,人子也要这样三日三夜在地里头”(太十二40),但这不是在褒奖约拿。而是在突出上帝为拯救普世而愿意在自己仆人身上所作的工作。这个对比相似的地方主要在两个方面,第一,为了普世拯救,神不惜让自己的独生爱子在阴间的黑暗中三日三夜,第二, 鱼最后将约拿吐了出来,主耶稣从死里复活了。 但从顺服的角度来看,最大的不同是,约拿因悖逆被迫在鱼腹中三日三夜;主耶稣的十字架是祂完全甘愿顺服而经历的苦难。因此,鱼腹对约拿是失败和管教,十字架对耶稣是得胜和荣耀。上帝的旨意一定能达成,但对人来说,顺服与否就决定了是鉴戒还是榜样。
 
  最后我以主耶稣所说的一段话,作为今日证道的结束“凡劳苦担重担的人,可以到我这里来,我就使你们得安息。我心里柔和谦卑,你们当负我的轭,学我的样式,这样,你们心里就必得享安息。因为我的轭是容易的,我的担子是轻省的”(太十一28-30)。

赞一下: ]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