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博网

神谴责百姓的不忠

2023-07-14 作者:耶米玛  
来源:雅博网作者我也要投稿

微信图片_20230713070738.jpg

神谴责百姓的不忠

         经文:耶利米书2:1-37              

  《耶利米书》2章共有37节经文,很明显地分成了六个部分,1-3节神眷顾以色列;4-8节百姓祖先的罪恶;9-12节神谴责他的子民;14-19节以色列不忠的结局;20-25节以色列拒绝敬拜神;26-37节以色列该受惩罚。我们从六个方面来看《神谴责百姓的不忠》。

  一、神眷顾以色列(1-3)2

  1.提醒百姓回想起初与神所立的约:(耶利米书2:1-2)耶和华的话临到我说:“你去向耶路撒冷人的耳中喊叫说,耶和华如此说:你幼年的恩爱,婚姻的爱情,你怎样在旷野,在未曾耕种之地跟随我,我都记得。”

  神要先知“向耶路撒冷人的耳中喊叫”,大声提醒百姓回想起初与神所立的圣约,但投靠外邦势力(18节)的百姓却充耳不闻。

  “你幼年的恩爱,婚姻的爱情,你怎样在旷野,在未曾耕种之地跟随我”,是用婚姻之约比喻百姓在西奈山与神立约、领受律法。在颁布律法与建造会幕的那几个月里,百姓与神的亲密关系,就像蜜月中的新婚夫妇。虽然人是健忘的,以色列在历史上忠于圣约的时间很短,但神却“都记得”,因为这百姓是祂亲自所拣选的(出19:4)。

  2.以色列归神为圣:(耶利米书2:3)“那时以色列归耶和华为圣,作为土产初熟的果子;凡吞吃它的必算为有罪,灾祸必临到他们。这是耶和华说的。”

  律法规定,“地里首先初熟之物”(出23:19)要献给神。以色列在万民之中也像“初熟的果子”,是“归耶和华为圣”的。得救的信徒也是归给神的“初熟的果子”(雅1:18;启14:4)。因此,外邦人若是欺负以色列,就是吞吃了献给神的初熟之物,“必算为有罪”,神必要亲自追讨他们,所以百姓在危机面前不必投靠人。

  二、以色列祖先的罪恶(4-8)5

  1.呼吁百姓当听神的话:(耶利米书2:4)雅各家、以色列家的各族啊,你们当听耶和华的话。

  “雅各家、以色列家的各族”指全体选民。此时北国以色列已经亡国一百多年,南国犹大也即将被掳。神呼吁所有的选民,当听耶和华的话。可见他们不听神的话时间已久。

  2.以色列人远离神侍奉虚无的偶像:(耶利米书2:5)耶和华如此说:你们的列祖见我有什么不义,竟远离我,随从虚无的神,自己成为虚妄的呢?

  神谴责以色列的祖先远离神,随从虚无的偶像。“见我有什么不义”,指看看神有没有违背过应许。“虚无的神”、“巴力”、“无益的神”,都是指偶像。虽然百姓的罪恶很多(5:4-9、26-29),但神首先指出他们远离神、随从偶像的罪,因为人所有罪的背后,都是因为与神的关系出现了问题:人一旦开始“随从虚无的神”,自己就会“成为虚妄的”;人若“随从无益的神”(8节),不管道德修养多好,早晚也会露出罪人原形。

  3.以色列忘恩负义:(耶利米书2:6)他们也不说:那领我们从埃及地上来,引导我们经过旷野,沙漠有深坑之地,和干旱死荫、无人经过、无人居住之地的耶和华在哪里呢?

  以色列人进入迦南地后,就忘记带领他们列祖从埃及上来,一路上引导他们经过旷野、沙漠等艰难之地的耶和华神。这是神在谴责以色列人的忘恩负义。

  4.玷污神的地:(耶利米书2:7)我领你们进入肥美之地,使你们得吃其中的果子和美物;但你们进入的时候就玷污我的地,使我的产业成为可憎的。

  神领以色列人进入迦南美地,使他们得吃其中的果子与美好的土产,但他们进入的时候就玷污神所赐给他们的应许之地,使神的产业以色列成为可憎的。

  5.谴责以色列领袖的罪恶:(耶利米书2:8)祭司都不说,耶和华在哪里呢?传讲律法的都不认识我。官长违背我;先知藉巴力说预言,随从无益的神。

  “祭司、传讲律法的、官长、先知”都是以色列中的宗教与政zh i领袖,他们带头犯罪。“祭司”是神所拣选出来,专门在圣殿侍奉神的,他们却不说“耶和华在哪里呢?”可见他们忘记了神,“传讲律法的”指利未人,他们不认识神。官长也违背神,先知藉着迦南地的偶像巴力说预言,随从对他们毫无益处的神——偶像。

  “巴力”是古代中东许多民族所崇拜的雨水与农作物之神,但各地的巴力神话版本又有许多不同,所以又被称为“众巴力”(23节)。比较普遍的版本是:每年的雨季就是巴力战胜大水与海洋带来的雨水,旱季就是巴力被死亡与干旱之神摩特杀害;而巴力的配偶亚纳特把摩特打败之后,巴力又复活,重新带给大地雨水。迦南人认为,秋季的雨量与春季的作物发芽,都是因为巴力与其配偶交合所带来的繁殖力量。因此,为了促进巴力与其配偶繁殖的力量,迦南人在巴力崇拜仪式中要与神庙中的庙妓行淫,以确保他们的牲畜多产、农业丰收。

  “祭司、官长、先知”等领袖都不求问神,反而带头走上了悖逆之路(26节),表明约西亚王的复兴已经在百姓的心中烟消云散。

  神凡事“都记得”(2b)、也从来不会爽约(5a),但人却是健忘的,不但在言语行为上不肯顺服神,而且在心思意念中完全忘记神,就像新婚的妻子忘记了“婚姻的爱情”(2节),不记得神在出埃及、进迦南时的恩典(6-8节)。属灵的健忘(6节)使人不知感恩,却把恩典当作应得的权利。人若认为应得的越多,对所得的感恩就越少,对未得的愤怒就更甚。不感恩的人一定不幸福(7b),;不感恩也导致不顺服(8节),世界上不存在不感恩而又爱神的义人。所以,不感恩的百姓最后都沦为一班既不幸福、又不顺服的人。因此保罗教导信徒“要常常喜乐,不住地祷告,凡事谢恩;因为这是 神在基督耶稣里向你们所定的旨意(帖撒罗尼迦前书5:16-18)。”一切都是神恩典。

  三、神谴责他的百姓以色列(9-13)3

  1.神要与以色列人争辩:(耶利米书2:9)耶和华说:我因此必与你们争辩,也必与你们的子孙争辩。

  神眷顾以色列,以色列人却远离神,随从无益的偶像,因此神在愤怒中要与以色列人和他们的子孙争辩,“争辩”意思是在法庭上控诉,要他们陈明自己的理。

  2.岂有一国换了他的神吗:(耶利米书2:10-11)你们且过到基提海岛去察看,打发人往基达去留心查考,看曾有这样的事没有。岂有一国换了他的神吗?其实这不是神!但我的百姓将他们的荣耀换了那无益的神。

  (诗篇120:5)我寄居在米设,住在基达帐棚之中,有祸了!

  “基提”位于西方的塞浦路斯岛,“基达”在东方的阿拉伯旷野,这两个地名代表从西到东的外邦国家。神要以色列到外邦中间去察看,看看曾有这样的事没有,“岂有一国换了他的神吗?”意思是没有一国更换自己所拜的偶像,“其实这不是神(不过是偶像)!”但神的百姓将他们的荣耀换了那无益的神。连拜虚无之神(5节)的外邦人,都忠于自己的偶像,而经历了恩典的百姓却离弃了真神、放弃了自己荣耀的身分,“将他们的荣耀换了那无益的神”。外邦人假神真拜,神的百姓却真神假拜。

  3.百姓做的两件恶事:(耶利米书2:12-13)诸天哪,要因此惊奇,极其恐慌,甚为凄凉!这是耶和华说的。因为我的百姓做了两件恶事,就是离弃我这活水的泉源,为自己凿出池子,是破裂不能存水的池子。

  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是许多异教徒对待他们的假神都比信徒对待真神更加虔诚,这不但让我们汗颜,也会让作为证人的诸天“因此惊奇,极其恐慌,甚为凄凉”。

  这里,神指责百姓做了两件恶事:一是离弃神这活水的泉源;二是为自己凿出破裂不能存水的池子。

  “活水的泉源”指天然的水源,代表神的供应(约4:14)。“池子”是在多孔的石灰岩中挖出的储水坑,涂上灰泥,用来贮藏雨水。但日子久了,泥墙就会破裂漏水,不能满足人的需要,代表人的努力。神的百姓一面拒绝神的恩典,一面倚靠自己的努力,以为“人定胜天”,不愿接受神白白的救恩,宁可自我拯救、制造无益的偶像,这“两件恶事”也是所有亚当后裔的属灵光景。

  四、以色列不忠的结局(14-19)2

  1.以色列遭灾:(耶利米书2:14-16)以色列是仆人吗?是家中生的奴仆吗?为何成为掠物呢?少壮狮子向他咆哮,大声吼叫,使他的地荒凉;城邑也都焚烧,无人居住。挪弗人和答比匿人也打破你的头顶。

  “仆人”指用钱买来的奴隶,“家中生的奴仆”指奴隶的后裔。神的百姓是神的产业,不应该成为罪的奴隶和仇敌的“掠物”;以色列是“祭司的国度”(出19:6),也不应该作为其它列强(亚述或埃及)的藩属国。

  “少壮狮子”代表亚述。主前722年,亚述王撒缦以色攻陷北国(王下17章),主前701年,亚述王西拿基立围攻耶路撒冷(王下18章)。而撒玛利亚陷落以后,土地荒凉,人烟稀少,城邑无人居住,当地的狮子也大大增多(王下17:25)。

  “挪弗人和答比匿人”代表埃及人。“挪弗”是古代下埃及的首都孟斐斯,“答比匿”位于尼罗河三角洲的东部。当耶路撒冷被毁之后,剩下的百姓不肯顺服神,逃往“答比匿”避难(43:7),结果反被埃及人欺压。以色列不忠于神,却依靠人,招致了如此悲惨的下场。

  2.遭灾的原因:(耶利米书2:17-19)这事临到你身上,不是你自招的吗?不是因耶和华-你 神引你行路的时候,你离弃他吗?现今你为何在埃及路上要喝西曷的水呢?你为何在亚述路上要喝大河的水呢?你自己的恶必惩治你;你背道的事必责备你。由此可知可见,你离弃耶和华-你的 神,不存敬畏我的心,乃为恶事,为苦事。这是主-万军之耶和华说的。

  灾难临到神的百姓,并不是因为神抛弃了百姓,而是因为百姓离弃神、偏行己路,所以是“自招的”。“在埃及路上要喝西曷的水、在亚述路上要喝大河的水”比喻犹大在无益的埃及和诡诈的亚述之间进行外交斡旋,宁可投靠仇敌,引狼入室,也不肯信靠自己的神。“西曷”是埃及与应许之地交界的埃及小河(书13:3;代上13:5),“大河”指幼发拉底河。

  恶必惩罚恶人,背道的事也必责备背道的人。以色列人离弃耶和华他们的神,失去敬畏的心,乃是恶事、苦事。“敬畏耶和华是智慧的开端”(箴9:10),人若不敬畏神,就会陷入愚昧、自食其果。信徒所受的许多苦难,是因为“你自己的恶必惩治你;你背道的事必责备你”,好让我们付出惨重的代价之后,“由此可知可见”,不敬畏神“乃为恶事,为苦事”,从而回转归向神。

  五、以色列拒绝敬拜耶和华(20-25)2

  1.以色列离弃真神:(耶利米书2:20-22)我在古时折断你的轭,解开你的绳索。你说:我必不侍奉耶和华;因为你在各高冈上、各青翠树下屈身行淫(或译:我在古时折断你的轭,解开你的绳索,你就说:我必不侍奉别神。谁知你在各高冈上、各青翠树下仍屈身行淫)。然而,我栽你是上等的葡萄树,全然是真种子;你怎么向我变为外邦葡萄树的坏枝子呢?你虽用碱、多用肥皂洗濯,你罪孽的痕迹仍然在我面前显出。这是主耶和华说的。

  “我在古时折断你的轭,解开你的绳索”指神带领以色列人离开为奴之家埃及、获得自由。那时,以色列人起誓“心不侍奉别神”。但没过多久,以色列进入迦南地后,就开始离弃耶和华领他们列祖出埃及的神,侍奉偶像。“在各高冈上、各青翠树下屈身行淫”,指百姓效法迦南人敬拜巴力、与庙妓行淫。

  经上常用葡萄树喻以色列,神视以色列是“上等的葡萄树”(21节;赛5:2;创49:11),原文就是“梭烈”(士16:4),赐给他们真实的律法。“外邦葡萄树”指未经驯化的野葡萄树。梭烈谷盛产上等葡萄,但这里在士师时代既居住着以色列人,又住着外邦非利士人,参孙在这里被大利拉出卖。同样,神所拣选、栽培的选民,结果却与外邦人联合,结出了“野葡萄”(赛5:2)。

  “碱”指矿物碱,从埃及进口。“肥皂”指生物碱,从含苏打植物的灰烬中提取。“你虽用碱、多用肥皂洗濯”,比喻人无论如何竭力掩盖自己的罪,他罪孽的痕迹仍然在神面前显出。唯一能“洗净我们一切的罪”(约壹1:7)的,只有神儿子耶稣基督的血。

  以色列人离开埃及为奴之地以后,不愿作遵守圣约的百姓,结果不但没有得着自由,反而“屈身”沦为偶像的奴隶。神给百姓折断了埃及的“轭”,他们却给自己捆上了罪的“绳索”。因此,人若离弃神,得到的并不是自由,而是罪的捆绑;人“或作罪的奴仆,以至于死;或作顺命的奴仆,以至成义”(罗6:16),没有第三种选择。

  2.以色列喜爱别神:(耶利米书2:23-25)你怎能说:我没有玷污、没有随从众巴力?你看你谷中的路,就知道你所行的如何。你是快行的独峰驼,狂奔乱走。你是野驴,惯在旷野,欲心发动就吸风;起性的时候谁能使它转去呢?凡寻找它的必不至疲乏;在它的月份必能寻见。我说:你不要使脚上无鞋,喉咙干渴。你倒说:这是枉然。我喜爱别神,我必随从他们。

  神责问以色列人,怎能说“我没有玷污、没有随从众巴力?”神要以色列人“看你谷中的路,就知道你所行的如何。”因为路在真实地显示着人的行踪。“你谷中的路”可能指耶路撒冷南面和西面的“陀斐特和欣嫩子谷”(7:31-32),亚哈斯(王下16:3)和玛拿西带头在这里效法外邦侍奉偶像的仪式,焚烧儿子献给偶像(王下21:6),后来被约西亚王禁止(王下23:10)。

  神用快行的狂奔乱走独峰驼以及惯在旷野的野驴,来形容以色列人的悖逆。“独峰驼”原文指小母骆驼,比喻以色列追随偶像,就像情欲发动的母骆驼狂奔乱走、急于求偶交配。“吸风”指母野驴用嗅觉寻找公野驴。“起性的时候、它的月份”,指野驴交配的季节。“凡寻找她的必不至疲乏”指母野驴在交配季节会主动寻找公野驴,所以公野驴不需费力便能找到配偶。同样,假神也不必去讨好百姓,不顺服的百姓就像难以驯服的野驴,会自己犯贱、主动追求偶像。

  “我说:‘你不要使脚上无鞋,喉咙干渴’”,这是神劝阻以色列不要狂热地追随假神,以致到了“脚上无鞋,喉咙干渴”的地步。“你倒说:这是枉然。我喜爱别神,我必随从他们”指神虽然劝阻、告诫百姓侍奉偶像是徒然,但百姓却定意“喜爱别神,必随从他们”,神也清楚地知道百姓无法把持自己,犹大的偶像崇拜已经到了如火如荼、无可救药的地步。既然神的劝告已经没有用了,剩下的只有管教,神要让以色列人自己品尝自己侍奉偶像的苦果。

  六、以色列该受惩罚(26-37)4

  1.以色列必羞愧:(耶利米书2:26-28)贼被捉拿,怎样羞愧,以色列家和他们的君王、首领、祭司、先知也都照样羞愧。他们向木头说:你是我的父;向石头说:你是生我的。他们以背向我,不以面向我;及至遭遇患难的时候却说:起来拯救我们。你为自己做的神在哪里呢?你遭遇患难的时候,叫他们起来拯救你吧!犹大啊,你神的数目与你城的数目相等。

  “君王、首领、祭司、先知”都是百姓的领袖,但此时都是被神谴责的对象,他们要像被捉拿的贼一样羞愧,表明这段信息发表于约西亚阵亡之后,约西亚的复兴已经烟消云散。犹大制造偶像的数目与城的数目相等,可见犹大已经陷入偶像崇拜中不能自拔。

  “木头”指迦南人用来代表女神亚舍拉的木柱,以色列人竟然认木头为父。“石头”指迦南人用来代表男神巴力的石柱,认石头为母。耶利米故意把它们的性别颠倒,说百姓以木头为父、以石头为母,连公母都不分,讽刺敬拜偶像的人糊里糊涂、愚昧无知。“他们以背向我,不以面向我;及至遭遇患难的时候却说:起来拯救我们”这是以色列人的常态,平安稳妥时背向神,苦难时才想起神,祈求神拯救他们。

  2.以色列人与神争辩:(耶利米书2:29-32)耶和华说:你们为何与我争辩呢?你们都违背了我。我责打你们的儿女是徒然的,他们不受惩治。你们自己的刀吞灭你们的先知,好像残害的狮子。这世代的人哪,你们要看明耶和华的话。我岂向以色列作旷野呢?或作幽暗之地呢?我的百姓为何说:我们脱离约束,再不归向你了?处女岂能忘记她的妆饰呢?新妇岂能忘记她的美衣呢?我的百姓却忘记了我无数的日子!

  “耶和华说:你们为何与我争辩呢”,是因为百姓自认无辜、向神抗议。神直接指出他们的罪行是“都违背了我”。30-37节是神揭穿他们虚假的无辜。

  神责打以色列的儿女是徒然的,因为他们不受惩治,屡教不改(7:28;17:23;32:33;35:13),好了伤疤忘了疼。“你们的儿女”指犹大的百姓。在古代中东的文学中,城市常被比作母亲,居民被比作儿女。

  “你们自己的刀吞灭你们的先知”,指百姓好像残害的狮子一样惨酷地杀害神的先知,可能指玛拿西滥杀无辜(王下21:16),其中包括先知以赛亚。

  出埃及时,神并没有把悖逆的百姓撇在旷野,而是照着应许把他们带进了应许之地。“我岂向以色列作旷野呢?或作幽暗之地呢”,这句话是在质问百姓,难道是因为神不信实,你们才转离祂?

  神始终记挂自己的百姓和应许(2节),但百姓却忘记了神“无数的日子”(32节),就像处女忘记她的妆饰,新妇忘记新婚时所穿的美衣,甚至连自己的丈夫都忘记了(3:4)。如此健忘的百姓,必然是不感恩和不顺服的百姓,所以他们说:“我们脱离约束,再不归向祢了”。这并不是因为神不信实,而是因为人不觉得满足。人承认自己应得的越少,才越感恩,感恩出于知足;认为自己应得的越多,就越不幸福;感恩是人的幸福之源,也是神百姓的顺服之源。

  3.以色列的衣裳沾满无辜人的血:(耶利米书2:33-35)你怎么修饰你的道路要求爱情呢?就是恶劣的妇人你也叫她们行你的路。并且你的衣襟上有无辜穷人的血;你杀他们并不是遇见他们挖窟窿,乃是因这一切的事。你还说:我无辜;耶和华的怒气必定向我消了。看哪,我必审问你;因你自说:我没有犯罪。

  33节可译为“你竟然如此精于求爱之道,可把你的门径教邪恶的女人”,讽刺百姓犯罪的技巧已经炉火纯青,甚至可以教导经验老到的职业妓女。以色列人的衣裳上有无辜人的血,表明他们流了无辜人的血。“挖窟窿”指入屋行窃。按照律法,人若晚上打死正在偷窃的盗贼,不算杀人罪(出22:2)。这些人没有正当理由滥杀,反而自欺欺人地标榜自己无辜,以为神的怒气必定向他消了。因着以色列人自己说“我没有罪,”因此神必审问他们。百姓可能以为玛拿西时代虽然堕落,但因约西亚的复兴已推迟了神即将发作的忿怒(王下22:15-20),所以“耶和华的怒气必定向我消了”。

  4.以色列必因投靠人而蒙羞:(耶利米书2:36-37)你为何东跑西奔要更换你的路呢?你必因埃及蒙羞,像从前因亚述蒙羞一样。你也必两手抱头从埃及出来;因为耶和华已经弃绝你所倚靠的,你必不因他们得顺利。

  以色列人东跑西奔为要更换他的路,不单单依靠耶和华他们的神,而是依靠仇敌——埃及与亚述。因此以色列必因埃及和亚述蒙羞,如贼两手抱头从埃及逃出来,因为神已经弃绝以色列人所依靠的埃及与亚述,以色列人必不因他们得顺利。

  “从前因亚述蒙羞”指大约一百年前,犹大王亚哈斯不肯信靠神、却向诡诈的亚述求助,亚述王收取了亚哈斯的大量金银后,不仅不帮助他,反而欺凌他,亚哈斯只能是自取羞辱和毁灭(代下28:16-21)。现在,健忘的犹大若还是不肯信靠神,继续倚靠与埃及结盟,也“必因埃及蒙羞”。因为埃及的军队并不可靠(37:5-10),投靠埃及的犹大必将失望、羞愧地“两手抱头从埃及出来”。

微信图片_20220513081930.jpg

【作者简介】 耶米玛,雅博网作者,河北邯郸人,1999年8月20日受洗归主,2000年开始侍奉到今。

赞一下: ]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