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道付诸实践
第5篇:让道付诸实践
文:吴建梅
经文:雅1:19-27
听道与行道是基督徒生命成长过程,听道是为了行道。基督徒是否能把所听之道引致实践,这是个信心的考验。耶稣曾教导门徒有关天国子民生活行为的表现,同时也是总结他对听道群众的期望,就是要把听见的道理实践出来。"所以,凡听见我这就去行的,好比一个聪明人;……凡听见我这话不去行的,好比一个无知的人……"(太7:24、26)。雅各在这里也教导基督徒不但要听道,也要行道。基督徒若是把听了的道实行出来,就有福了。
一、听道的目的性
基督徒听道不是为了别人,也不是为了自己,讲道人也是如此,听的目的不是为了讲道,而是为了行道。在雅各的思想里,很可能深深受到耶稣的登山宝训所影响。基督徒能否蒙福?(雅1:25),是否聪明和智慧?(太7:24),这取决于怎样对待上帝的道。如何听道呢?这是信心的一大考验。那么听道也当有听道的态度,甚至雅各用"你们要知道"来唤起读者的注意,留心听他的陈述。领受真道的正确态度就是听,但听的果效不一样。
雅各说出听道的态度,那就是要"快快地听",这是一种积极地领受那栽种的道的态度。在希伯来文化里,所重视的不是能看东西的眼睛,而是能听上帝说话的耳朵。有人说,旧约主题是"听",新约主题是"信"。人对上帝的认识,不是从思想测度,而是从聆听上帝话语而来,上帝在乎人听道的态度。因此,人在上帝面前的角色应该是听候命令的仆人。"慢慢地说",这"说"和"听"也有很大的关系,表示一个人仔细思想,不急于对面临的困境和上帝的旨意下结论。"快"是为了听,"慢"是为了说。表面看起来是速度上的比较,说话有快有慢,但是听话却没有快慢之分。听就是"快","快"代表一个人的灵敏度,"慢"代表一个人的谨慎态度。"慢慢的动怒",表示要存一颗温柔的心,谦卑顺服圣灵的管理,不屈服于试探,不用"人的怒气"去替上帝作工,这也是基督徒挥之不去的一个试探,但上帝所喜悦的公义,绝不是靠着人肉体里出来的怒气实现的。神用真理光照人,用恩典挽回人,而"人的怒气"只是体贴肉体,不顺从圣灵的表现,只会惹动别人的肉体,败坏别人的生命。只能发泄情绪,把人推离上帝,对于上帝的工作毫无帮助。
犹太教父语录有如下的记述:"学者有四德,快听快忘,则得被失所抵消。慢听慢忘,则是智者;慢听快忘,则无可救药。"快快地听,慢慢地说,慢慢地动怒,永远是生活的最佳选择。
二、行道的具体性
许多人听道,并不是为了遵行神的旨意,而是为了多一点圣经的知识、多一些属灵的感觉。因此,他们就像在镜子里匆匆一瞥,就会发现自己并没有时常"详细察看那全备、使人自由之律法"。道若没有扎根于心中,只有表面、暂时的印象,随即就忘了。人若真正"领受那所栽种的道",必然会将真道活出来,因为知道这是有福的。"单单听道"却不"行道"的人,恐怕是一个没有真正重生得救的人,只是"自己欺哄自己"。
上帝的道是否在基督徒生命中生长和结果,取决于基督徒有否行道便知道了。雅各说:听道又去行道,必然蒙福。并且,雅各也给出不要单单做个听道之人的理由。上帝的道是生命的种子,如同种子扎根于人心,如镜子反映出人的本相样貌,这镜子就是"全备的律法"。当我们照这面镜子时,就是让上帝是律法,上帝的道,来查问我们的本性。不行道的人,很快就忘记自己的样子,也就是忘记自己是怎样的一个人。
一个真正行道的人,首先在于内心的顺服。一个人能否勒住他的舌头,是他内心光景的标志。因为人心里所充满的,口里就说出来(太12:34)。属灵的人说话带着基督的恩典,能够造就人;管不住口舌的人,言语里都是自己的意见和情绪,只会败坏人。这人的虔诚是虚的,里面并不顺服圣灵的管理,只是自以为虔诚、欺哄自己的心,实际上,这正是一个听道而不行道之人的表现。
虔诚信仰的本质就是顺服神,从而活出神的性情。因此,必然会伴随着外面的行为。信徒是蒙神保守的人,但神的保守并不是人放松懈怠的理由,反而是人保守自己的根据。
结语:
雅各希望基督徒把神的道引入到实际生活的层面,叫人引以为戒。很显然,我们自己以为自己是如何,那是不算数的;最要紧的,乃是上帝怎么看待我们。人是否真的虔诚,不是用自己的尺度来量的,乃是用上帝的标准来看的。听道而行道是真虔诚的特质,愿我们都能把上帝的道付诸实践。
【作者简介】 小方舟:原名吴建梅,雅博网编辑。江苏省连云港灌南人,江苏神学院本科毕业。自幼爱好文学、写作,信主前曾在电台、报刊等发表过文章。1999年8月31日信主加入教会并参与事奉至今。信主后立志为主写作,希望通过文字来牧养,使更多人得益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