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小提琴家约夏·贝尔的名字近年来屡见报刊。其俊朗外表吸引人关注,被媒体评为全球50大靓男之一。不知他怎么看这件事:一个愉悦听众耳朵的琴手与时尚沾上了边儿,模样成为卖点。当然,大唱片公司拿乐手做营销的策略五花八门,英国乐评家莱布雷希特在《谁杀了古典音乐》一书里对此多有揭示。约夏·贝尔所属的索尼唱片公司,不至于把音乐与图像两件事故意弄混,尽管他们知道一场音乐会、一张唱片包装的重要性。好在他拉琴的水平有目共睹,所谓靓男,算是好琴声的补充,副部主题。
在6月24日国家大剧院2010夏季演出季《约夏·贝尔与英国圣马丁乐团音乐会》上,北京乐迷得见靓男的风采与靓声同在。约夏·贝尔琴技高超,明星派头十足,既是琴手,又是指挥,演绎门德尔松的小提琴曲与贝多芬的第七交响曲。从琴艺讲,他不追求海菲茨的线条与精准无误,也不要帕尔曼的过度缠绵与柔情,而是介于二者中间,追求味道醇正,百分百古典。偶尔有舞之蹈之稍显夸张的肢体语言,不算过分,当属与音乐的结合;只有那样,才能更自如地运弓。
门德尔松的小提琴曲作为四大小提琴曲之一,本来就舞蹈感十足,青春气息弥漫,像恋人翩翩穿过树林、山坡。华彩段落更是极尽摇曳,调动听众情绪。演出节目单上介绍,约夏·贝尔重新创作了华彩乐段,但听起来,似乎与许多大师对华彩段的演绎并没太大差别,二度创作与变动的内容有限。乐手与乐队对贝多芬第七交响曲的演绎也堪称上乘,力道十足。在这个作品里,各个乐手之间咬合紧密,彼此心领神会,管乐与弦乐浑然交织,最终复活了贝多芬的那口强劲呼吸。
值得一提的是圣马丁乐团。其名声在老发烧友那里早就如雷贯耳,尤其在马里纳担任指挥的时期,录制过大批唱片,许多曲目曾是乐迷的首选。圣马丁乐团的全名叫“田野里的圣马丁乐团”,起初由教堂人士资助,后来成长壮大,享誉世界,在乐迷心中地位崇高。当然,圣马丁算是老牌了,这次与大牌的约夏·贝尔结合,算是相得益彰。新一代乐迷知道约夏·贝尔,但也许不知道圣马丁,认为这次音乐会的组合是圣马丁的众星拱约夏·贝尔之月,但在老乐迷心中,圣马丁的地位远高于约夏·贝尔。
听好的音乐会,给人一种是其所是、恰在其位的感觉。乐迷圈里有“英国味”之说,指的就是圣马丁乐团所体现的严谨而自然、华贵而又不失真诚的音乐味道,一种与德国、奥地利、意大利乐团不一样的东西。它算什么呢?所谓柏林爱乐、维也纳爱乐的味道又算什么呢?其实,听西方乐团的演奏,不管是键盘作品还是乐队作品,一个共有的感受是无论英国也罢,德国也罢,奥地利也罢,都有极其严肃的态度、专注的投入;说到根本,乐团里的任何一个演奏者都被一种可称作道德律令的东西统辖着,只要乐曲进展,律令就在,谁都不可以逃逸、苟且与懈怠。这是所谓“英国味”的基础。
关于这点,康德有言:位我上者,灿烂星空;道德律令,在我心中。他讲了一个绝对上帝的存在。就古典音乐而言,作品大都有个主调规定的中心,是建筑的主轴,局部环绕轴心展开,不可偏离这个中心。听古典音乐,能让人强烈感受到的是那个律令以及与此相关的无穷变化,也可以这么说,古典音乐有神学意义,好的乐团给人的是一种精神力量与生命态度的感染,体现的是古典艺术的价值观。这一价值观相对于无序、混乱的时代,是一种道德的力量。此种道德,用康德的话说,是应和绝对星空的存在。
由此看国内的乐手与乐团,这么多年来之所以没有自己的美学风格与味道,其重要原因就是缺乏对音乐里那个律令的理解,指挥与乐手没有对音乐的敬畏感,反复练习的只是形式与表面文章。乐手不倾情投入,音乐织体也就松松垮垮,如同散瞳一般。古典音乐这种有教堂气息的东西,在国内不少音乐会上弥漫出食堂的味道,甚至是戏谑与调侃。
约夏·贝尔与圣马丁乐团无疑是今年夏天大剧院最好的古典音乐演出。英国味与美国味混合,最终是英国味占了上风。前几年,曾有哈丁在保利剧院指挥英国乐团,让京城发烧友过瘾,品了正宗英国味。这次又来了,圣马丁乐团,规模比那个乐团小上一些,但在美学上不输给哈丁的乐团,每个听过的人相信都不虚此行。摄影 甘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