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博网

作为思维方式的童话

2016-03-19 作者:小约翰  
来源:作者新浪博客我也要投稿

BGC0QFS100AP0001.jpg

        我到温州来过很多次了,大概得有二十次了吧。为什么来过很多次呢?是因为1999年的一次奇遇。那时候啊,我跟我未婚妻就特别有感动要到“中国的耶路撒冷”——温州。当时,我们都不知道温州在哪边。我们有感动要来的时候,恰好在公路边,看到一辆车上写着“温州”,我们就拦下车来,跳上去了。结果,那辆车就颠簸了好久,仿佛把浙江全绕遍了,25小时后,最后终于到了温州。我们就打听,哪里有大学生的暑期聚会。好不容易到了一个地方,去之后发现我们听不懂温州话。教堂的一个老人家就特别地可怜我们,把我们叫到教堂的房间里,问了我们从哪里来呀,为什么来呀之类的问题。他还送了我一套唐崇荣牧师的书。在1999年前,唐崇荣牧师的书还是很珍贵的。那一套书我读了三到四遍,于是唐牧师就成了我的恩师,到今天,我还是遍读我所能找到的唐牧师的所有文字,而且立志多学习少批评。他让我第一次接触到改革宗神学。我以前主要是受倪柝声的神学思想影响,比较偏向敬虔主义。从此之后,自己的视野、胸襟就开阔了,对改革宗神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温州就成了对我的成长非常重要的地方。以后,我每年都会到温州来2-3次,与其说是来上课不如说是来受教的。我能感受到温州教会背后的鲜活的信仰的传承,也跟温州的弟兄姐妹们有很多的思想碰撞。我差不多有四五年没来了。这四五年间,我也发生了很多事。

  大概2011年的时候,当我在读创世记时,就有特别强烈的感动,尤其是上帝问该隐,你兄弟在哪儿?该隐说,我岂是看守我兄弟的?我当时就有感动说我应该起来看守我的兄弟。但是自己还是压抑着这种触动。继续往下读的时候,读到雅各在雅博渡口与神摔跤了一夜。他之前有一个方案就是让他所爱的人走在后面,其他的人走在前面,自己走在最后面。但是经过一夜的摔跤后,在创世记33章3节,雅各就在他们前头过去。我看到之后就很触动,圣灵也特别对我讲话。尽管雅各是一瘸一拐的,但是他却愿意起来担当。经过一夜之后,他不一样了。我也觉得自己在牧养弟兄姐妹灵魂上肯定也是一瘸一拐的,但是神却呼召我起来担当。后来,读到约瑟怎样为兄弟守望,使他们真正认罪悔改,这样一个过程,也对我有很深的提醒。整个2011年底,在读创世记的时候,上帝就呼召我起来成为全职的牧者。刚好也是在这个期间,我们教会的长老会也有感动(我没有和他们分享我读经的感动),说我们教会从2000年聚会到现在,我们需要一位全职的牧者。他们也向我发起了呼召。双方就互相印证。于是,我就愿意蒙召去读神学。

  所以,到了2012年,我们全家就到了海外来学神学。这三年我一直是在国外读神学。我选了一个北美的改革宗长老会神学院。在这里也隆重推荐给大家,因为这是一个非常有活力的神学院。它已经有210年的历史,是非常有传统,而且是秉承着清教徒的威斯敏斯特信条的精神和苏格兰约翰·诺克斯长老会和盟约派的精神。整个神学院非常强调的是师徒相承,就是老师手把手地教你怎么样牧会。这三年对我来说是一个非常大的改变。三年前我就老想着怎样去改变世界,但是三年之后,我就发现自己的心态变了,就不是想着怎么样去改变世界,而是自己的生命怎么样更新。自己先成为一个被真理更新的人,才能以更新了的生命去更新别人。自己不只是做一个为神所用的工具,而更重要的是,自己在拥抱真理的过程中,带着生命的体验和真理的体温去拥抱别人。这样就从事工导向转变成了成长的导向。这个成长的导向的确是在师徒相承的过程中慢慢地栽培出来的。这对我和我全家的影响还是非常的大。

  我大女儿现在是9岁;二女儿在香港出生,现在有5岁;我们到美国之后,又生了第3个孩子。生第3个孩子也非常传奇。我还不知道妻子怀孕了,我就做了一个梦(我这个梦在我们教会都没有讲,到温州来就告诉你们了,你不要说我来温州就专门讲梦啊)。在梦里,就真有一个天使告诉我说,你要生一个孩子,要给他起名叫“齐猛”。我的老大起名叫“齐唱”,一起唱诗篇赞美神。老二起名叫“齐乐”,一起喜乐向神感恩。老三,我本来没想到要给他起名字的,也绝对不想起名叫什么齐猛。在梦里天使就说要给他起名叫“齐猛”。我想,难道我的妻子怀孕了吗?而且真的会是一个男孩吗?我就告诉了我妻子。结果,三天之后,我们就测了一下,她真怀孕了。又过了一段时间,到美国的医院一查就是男孩,之后就生了“齐猛”,也就是一齐勇猛为主,做主精兵的意思。这个梦清清楚楚、千真万确。我至今还历历在目。不过,我在讲台从来不讲这个,因为这只是普遍恩典,福音和主耶稣基督才是特殊启示和特殊恩典。老三生了之后,我的旧约老师打趣我说:“小约翰,你现在是万国之父了。”我可不敢当。

  去年7月份回来的时候,就真的成了一大群了。我早就从高校辞职并在2016年1月1号按牧,请你们为我特别祷告,温州也是我属灵的根据地之一啊,我愿意永远来当学生。听说你来来听讲座的,又从台州和苍南来的,这么黑压压就坐一大屋子,真是只有温州有这气魄。我也非常感恩,这几年蒙神带领我有了很多的改变,也有很多神奇妙的引领。在引领中,我对自己从事的工作也看得更清晰、思路更开阔一些。

BGC0QJF200AP0001.jpg

  因此,今天就着安徒生的童话,我也想向大家有一些简短的汇报。这是我个人的一些思考和负担。这个负担背后,我也想和大家一起探讨怎样把它更广阔地跟我们时代和这片土地的需要结合起来。我们怎样一起来拓展神国的事工,一起为神国打那美好的仗。这也是我的初衷。尽管是一天的讲座,内容还是非常的紧凑。我上午会就着童话和文学来谈一下目前在信仰文学引进的背后,我们总的使命。下午我会谈一个专题,就是我们在中国语境和文化的土壤中,怎么样活出基督信仰,也就是基督信仰和中国文化的相遇背后,到底以怎样的心态和眼光来看待。这是非常重要的话题。我会就这两个方面跟大家有一个分享,是我的点滴思考和负担而已。

  首先我谈一下在童话和文化方面我个人的思考。这是我一直有的一个负担。对童话和文学,我们原来的思路基本上是一种×××主义的文学观,就是把文学当做一种反映社会现实的手段。只不过文学跟历史、哲学不同的是,它是用形象、意象的方式来传递的。这是我们通行的一种看法。但是,它把文学当做一种社会现象。因此,它对文学研究的深度是非常不足的。这些年我就一直在想,我们到底怎样回到文学之为文学的根本,我们要怎样找到文学的定义和地位。在这期间,海德格尔的文论就给我很深的启发。但最终是范泰尔的《基督教护教学》和圣经给我一个很好的方法论的思考。我们知道,在圣经中有两个很重要的事件。一个是巴别塔事件,人类的语言变乱了。一个是五旬节事件。那一天,圣灵降临,大家的语言就被圣灵翻译出来和统一起来赞美神。这两个事件是两个非常重要的隐喻。我们看到,语言文字本身受到了罪的玷污,这是圣经告诉我们的,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经历到。同时,我们又看到语言文字背后有着圣灵的奇妙引领,它可以传递真相。而圣经又表明,上帝是选择了使用语言文字来传递他的真理。其实,上帝选择使用语言文字来传递真理本身是非常冒险的。你想一下,语言文字已经被罪玷污了,语言又容易引起歧义,上帝却把真理放在语言文字中。因此,你必然要关心的一个问题,就是圣灵保护了语言文字,所以它可以准确地传递真理。所以,从神的眼光来看,在所有的艺术门类中,语言文字的地位是非常之高的。但华人特别看重音乐,而看扁文学。我要特别呼吁一下。

  我在美国,有一次参加一个华人的营会,就是几天的布道大会。他们特别请我讲一篇道。他们也会请音乐家,在布道之前,用音乐赞美。那个音乐家就比较独出心裁,他就引入了很多世俗音乐的片段。他不断地引用亨德尔的话说,哪里有音乐哪里就有神的同在。而且,音乐是艺术的最高门类。轮到我布道的时候,我忍了好久啊,但是我说既然我们是要讲神的道,我还是要稍微讲一下,我不同意亨德尔的话。因为上帝是借着他的圣言,在圣灵的感动中与我们同在。所以哪里有在圣灵感动下的在信心中对神的话的认识,哪里就有神的同在。因为上帝写下他的真理是用语言文字。我们华人用200块钱一个小时,让孩子学乐器。我已经写了23本书,没家长愿意花一分钱让孩子跟我学属灵阅读和写作与演讲,跟我学圣经啊。所以,我说大家的财宝和心都在音乐上。我一定要说一下这一点。

  那个布道会结束了之后,有一个年轻人就过来问我说,音乐是不是神的特殊启示?我说音乐连普遍启示都算不上。文化只是人对神的普遍启示的外在回应。按照唐崇荣牧师的观点,宗教才是人对神的普遍启示的内在回应。因此,音乐是人对神的普遍启示的外在回应。它有可能被扭曲了,有可能受到罪的玷污了。它连普遍启示都算不上,一定不是特殊启示。这个年轻人就说,我从小就一直拉琴,每次拉琴两个小时,我的爸爸就跟我说,这就是你的祈祷。所以,我每次都祈祷两个小时。我的音乐就是我的特殊启示。我说,尽管你爸爸是爱你,你还是非常危险。你危险到以音乐代替了圣经。

  我们在座的诸位,你们平心而论,如果你每天都花两个小时,给孩子学音乐,但是没有花5分钟,让孩子读圣经,这不是在告诉孩子音乐比特殊启示还要重要吗?因为你的财宝在哪儿,你的心就在哪儿。有一个基督教书店的朋友告诉我,我们全中国的基督徒每年买属灵书籍是每人每年八毛钱。我在感恩节的时候就发了一个广告(他们说最牛广告词),我说,请大家少买半平米的房子,多买几本属灵书籍吧。你少买半平米的房子你不会受影响。但是多买一本属灵书籍,就可能改变你的人生。问题是,我这么呼吁,有人回应吗?美国每年出版的基督教书籍包括基督教书刊将近一万种。我们国内目前是八十种。哪怕很少,大家还是不买。大家的财宝在哪里?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对文学的研究、思考是非常薄弱的。我们也没有把它从一个真正传递真理的意义上来考虑。我们古人还强调文以载道,但是我们今天对文学的理解就慢慢变成了娱乐、游戏,变成了戏说。这是一个非常可怕的征兆。

  波兹曼在一本书就谈到,今天的时代会有两种走向,一种是《1984》年的走向。《1984》里提到,大家越来越被一种很强大的东西控制。另一种是《美丽新世界》的走向。大家会围绕着娱乐和快乐来生活。他有一本书就叫《娱乐至死》。他说以后的年代,慢慢地会变成一种娱乐至死的走向。很多人认为第二种走向是对的。但实际上,我觉得第一种走向也是有可能的。因为主耶稣说,魔鬼会用谎言和暴力来反复给你洗脑。因此,语言文字对人的宰制是非常深入的。但是,我们对这方面的反省是非常不够的。另外,就是语言文字慢慢会成为娱乐的工具。这也会深入地影响大家。这两种倾向今天已经交织地、很深地影响我们每一个人了,以致于我们失去了对文字本身的敬畏感。我们没有把它放到传递真理、传递真相的高度来看。

  而另外一个层面,是我在思考的,文学的世界其实展示了一种我们所匮乏的世界。就是说,我们透过文本,进入的是一个更高的世界,而不是一个反映现实,比现实更低的世界。所以,我跟×××的想法正好相反。正因为我们这个世界是残缺的、破碎的,我们要寻找一种完整、超越的东西,这种东西是人心所渴望的,就像传道书3章11节说的,“神造万物,各按其时成为美好,又将永生安置在世人心里”。“永生”在原文里是指永恒意识。因此,文学是人学,它必然体现了对更高的世界的追求。文学本质上是一种隐喻。借着文学这个符号和隐喻,你就要向另一个世界眺望。我在文学里来写流浪,其实是告诉你我以流浪来印证了我们有一个家园。在那个家园中,我们会真正得到安息。借着文本,我们向彼岸世界眺望。这里,就面临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对于只生活在唯物世界中的人,怎么样来向他传递另一个世界的消息。我用路易斯的《银椅》来跟大家谈一下这一点。

  童话跟文学不只是一种手段,更重要的它是一种思维方式。而今天中国之所以没有人真正创建我们的童话、我们的奇幻文学,就因为我们缺少这种思维方式跟眼光。我讲完《银椅》,你大概会知道我的意思。《银椅》是路易斯写的《纳尼亚传奇》系列第五部,书中写到小姑娘吉尔和小男孩尤斯塔斯,接受了狮王阿斯兰的指令,去寻找十年前失踪的纳尼亚王国的瑞廉王子。他们两个人和沼泽怪,好不容易到了地下的王国,找到了王子,但是王子在晚上清醒的时候都会绑在银椅上。而到了白天,他就完全忘了纳尼亚,死心塌地地为女巫卖命。这个时候他尽管下了银椅,但他从来不会想到逃跑。他就对女王阿谀奉承,因为他已经成功地被女巫,就是地下王国的女王洗脑了。他尽管是自由的,但不会追求另一个世界。他就成了女巫的骑士。他觉得自己活得很好,因为他有吃有喝,地位很高。三个人看到瑞廉王子在银椅上讲的一番话,他们就不敢给他松绑。因为他们认为他是一个疯子,害怕他下来之后,就把他们杀了。但是好歹沼泽怪就想起来了,阿斯兰曾经给过他一个指令,说如果有一个人在椅子上被绑着,告诉你们做什么,你们要照他所说的做。他们就违背自己的常识和理性,以阿斯兰的名义给他松绑。结果瑞廉王子得到自由之后,赶紧用剑把椅子给劈碎了。他认出了来自纳尼亚王国的沼泽怪。他头脑中对纳尼亚王国的意识就全部被唤醒,原来他中邪的时候已经忘了纳尼亚王国。

  那四个人就准备离开地下的世界,回到纳尼亚王国。就在这个时候,女巫出现了。她用一种香来熏他们,实际上就象征着我们说的洗脑。然后用乐器来弹拨,像路易斯说的,这象征着教育。既有意识形态的洗脑,又有反复的灌输。接着,她用甜得发腻的声音问他们,这是干什么。王子说他要离开地下王国回到纳尼亚去。女巫说,纳尼亚?我常常在听殿下说胡话的时候提到这个名字,亲爱的王子,根本就没有纳尼亚。沼泽怪说,真的有这个地方。女巫说,那请问在哪里呢?沼泽怪说,在头顶,但说不清到底在哪里。女巫听着发出一串亲切、柔和、美妙的笑声,说,难道在上面的石头当中有一个国家吗?沼泽怪说,反正那是一个上面的世界。女巫说,哪有什么上面的世界,那无非都是这个世界的延伸。瑞廉王子说,他曾经是纳尼亚王国的王子。女巫说,那不过是他做梦罢了。吉尔说,她到过那儿,她是另一个世界的人。女巫说,这不过是一个游戏、一个童话故事罢了。在香味、音乐的迷惑下,大家越来越接受了女巫反复的洗脑。女巫说,另外一个世界不过是一个梦,因为你指不出那个世界在哪儿,你也根本不能证明它存在。她就不断地告诉他们这是一个梦。吉尔就说,是啊,完全是个梦。吉尔和尤斯塔斯也越来越回应女巫说,从来没有另一个世界。但沼泽怪挣扎着说,还有另外一个世界,那里不像这个只有黑暗和物质的地下王国。他说,另外的世界有太阳。但女巫就问他说,请问,什么是太阳呢?你能告诉我太阳什么样的吗?这就是一个困难了。地下王国的人从来没有见过太阳,你怎么告诉他们呢?瑞廉王子似乎也想起了太阳,他就说太阳像灯。女巫说,拉倒吧,你那太阳不过是个梦,梦里的世界只能模仿这个世界。因为他说不出太阳是什么。女巫说,没有太阳。大家都跟着说,没有太阳。不过,吉尔还是挣扎着说,有狮王阿斯兰。女巫说,那不过是一只大一点的猫罢了。女巫有一个特点就是她总是能用这个世界把那个世界抵消掉。你无论讲那个世界的什么东西,她总是说你要现实点,那个世界不过是你的想象,不过是神话、传说。因此,你只能用这个世界讲那个世界。那个世界不过是这个世界的反射和投射。她最后说,来吧,把你们这些孩子气的把戏都收起来,在真正的世界里,我有活儿给你们大家干。你们也有好吃好喝的,没有什么纳尼亚,没有什么上面的世界。现在你们大家都上床去吧。从明天开始就更加懂事了。但现在就是上床睡觉,睡得熟熟的,不要再做荒唐的梦。

  这是《银椅》里面一段非常精彩的描述。它尽管是一个童话,但是它准确地描述了我们这个世界发生的事儿。因此,你想一下,当主耶稣从天国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他给我们讲天国,我们听不懂的。他只能用比喻。但我们对比喻的解释是非常肤浅的。我们说,他通过这个比喻讲一个中心原则,仿佛这个比喻本身就没有价值。其实你错了。我们在学神学的时候,老师就说,那个本体性的世界,你是没办法认识的,你只能认识一个复制的世界。这个复制的世界,你只能用类比的方法来认识。因此,主耶稣比喻的思路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类比的思维方式。你不能用一个天国的比喻抽出一个现实的原则,以致于你忙着用现实的思维来找天国的原则,仿佛把它们对接上就行了。主耶稣是透过比喻,把这个世界变成比喻,变成一个真理的舞台,让你能从天国的眼光反过来看这个世界。当你看这个世界的时候,这个世界的压力就变小了。这个世界就变成了天国的一个平台。你把一切东西都放在这个平台上,放在这个类比的故事中,它类比的那个将来的或者现在就存在的美好的天国的世界。在类比中,我们的思路就一下子跳出了这个世界。

  我们的敬拜学老师在讲讲道学这门课的时候,特别提醒我们的说,现在我们的讲道之所以有很多问题,是因为我们忙着解决这个世界的问题,而忽略了讲道最本质的不是解决问题,而是提升信心。当天国的世界变清晰了,这个世界的问题和压力就变小了。而且你永远不能解决这个世界所有的问题。请问,当你把这个世界所有的问题都解决完了,那这个世界不就变成了天国了吗?你还需要到天国干嘛?所以我们老师说,夫妻关系为什么那么多辅导只是教导技巧的处理是有问题的,因为夫妻永远都有问题。人际关系永远有张力。你就是借着这个张力知道说,这个世界不是天国。我们还要盼望将来的天国。最重要的是提升你的信心。

  什么叫提升信心?就是你有勇气把世界变成一个比喻,把世界变成一个幻影。从而,天国变成真的。当那个世界变得真实,这个世界就变得虚假,以至于我们就可以跳到另外一个世界。所以,《银椅》中这一段惊心动魄、无比深刻的描写,常让我来捉摸一个问题,就是对于认定只存在这个世界的人,如何对他讲论另一个世界?说到底,不就是用童话的方式说吗?他听起来不就像像童话吗?因此,在这个意义上,一定要重视以童话的思路进行的言说,这样的言说是切入到这个世界中。所以,在这个时代的荒野中,在这个时代的深深的荒野中,我们只能以混乱印证最高的和谐,以流浪印证精神的家园,以空虚印证真实的实体,以黑暗印证纯粹的光明。然而那个最高和谐、精神家园、超越实体和纯粹的光明如果投射到我们这个世界,对我们来说更像是一种童话。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童话不是假的。它是一种更高的真实。借着这种更高的真实,唤醒我们对另一个世界的渴望。好让这个世界,在童话的故事中,变成一个比喻,变成一个小小的故事中的一段。这样,你就在天国的叙事中找到你的位置。

  这是我对童话的一个总的思路。

  简单来说,文学不仅是一个隐喻,借着文学这个隐喻和符号,我们知道有一个真善美爱的世界的存在。它引起我们对真善美爱的渴望。所有的文学都在唤醒我们,在虚而非假的眺望中来看到另一个世界的真实。文学给我们一种整体的属灵想象。在《与上帝拔河》里面,我写过风、花、雪、月、树、日出、日落,我是借着写这个来提醒我们说,这是另一个世界飘到我们世界中来的缝隙。我们借着这些缝隙来看见另一个世界的影子。我在一篇文章《神秘的不是世界是怎样的,而就是这样的……》中是这样写道:

  “不妨假设,哪怕只是假设,有上帝,但他似乎处处不在,但又有许多缝隙留给我们,就像光从这些缝隙透下来一般。那么,在这个世界行走,就是随时沿着这些缝隙消失,又回来。

  “或者,假设没有上帝,在这个世界行走,就是在偶像、随机和巧合间行走,没有透视,只有这个世界,意义只是编造,连没有意义的学说也没有意义,活着就是活法,真相就是没有真相,美就是主观感受,一切都取决于你,但一切又都不取决于你。你限定于你的经历,但又深刻限定于你的未曾经历。

  “哪怕打赌,我也选择前者。世界的意义必定在世界之外。我以肉身在这个世界活着,但灵性靠与另一个世界有神秘联系的感受活着。所以,精神的探险从此展开。一草一叶,一花一木,都大有深意。我独独能听到那背后,那神秘的呢喃。

  “黄昏的神秘。我坐着,毫不刻意地被深意笼罩着。我只是轻轻地交托。爱,在敬畏的谛听中舒展,晚霞的舒缓,灿烂而又美妙,但又不是虚构。你用物质和追逐圈定,但圈定不了灵性深处和高处的对话。内心和精神的丰腴,流淌着又歌唱,但又全然静默。去听河水的轻轻诉说。那不是自然的神秘,而是自然背后的神的秘密。一切都呈现出来,但又隐藏着,因此行走,就是在这个世界的行走,大行走,处处时时。没有了焦躁不宁,一切都归于和解。凯撒的归于凯撒,上帝的归于上帝,自然的归于自然,使然的归于使然。又莫不大欢喜,大喜悦。听一切如泣如诉的倾泻。一切的一,一的一切。//由此,我珍惜每一片落叶,每一瓣花朵。流经我的每一个微小的时刻。流盼和眼眸,相遇和道别。生活的河流经我,上帝的手在心的深处轻轻触摸。”

BGC0QMA600AP0001.jpg

  我自己的创作有散文、诗歌、小说和戏剧,也是想藉着寓言和比喻等唤醒对另一个世界的感觉。其中《鹰训传奇》的剧本被金陵神学院采用过,他们还获得过比赛一等奖。《鹰训传奇》讲的是一只鹰怎么被鸡拐走了,在鸡的群落中,慢慢地屈从了鸡的法则,最后他哥哥打扮成鸡来唤醒他。但他把哥哥弄死了。他哥哥说,我为你死了,你要为我活着。后来,他就被唤醒了,在高空飞翔。这个故事,我也是借着这些文字的喻象,来提醒另一个世界的原则。我为什么取名“鹰训传奇”?就是用“飞得高,看得远;历艰难,入完全”的原则,来类比十字架的道路。

  我另外一条探索的路,就是大力地引进西方的信仰文学。怀特海讲过一句话,他说如果没有经典和榜样的教育,就是失败的教育。今天,信仰在中国的文化上发展很艰难。因此,我们先要看信仰怎么在西方的文化土壤中开花结果,我们就引进西方的经典文本,尤其是信仰文本。我首先是有《上帝的火柴》,我解读了安徒生的20篇童话,从中看出背后的基督教的精神资源。童话的文本我根据英文版本作了一些校改,总的来说比较流畅、容易阅读。解读部分,有人说也许大一点的孩子才能看。我说不是。我这一学期,是给我们教会的一个在家联合教育的学校上课。这个学校请我每周给他们上一次圣经课和故事课,我用的故事课的教材就是《上帝的火柴》。这里的孩子基本上都是5岁左右。他们听得还算入耳入心,听完了,总会说再讲一个。我是把讲解融合在我给他们讲的故事中。讲完了,就会引导他们去讨论。安徒生童话我选的第一篇就是《拇指姑娘》。安徒生的主线很清楚,就是姑娘到底是要嫁给癞蛤蟆的儿子、金龟子、鼹鼠还是燕子呢?这四个都不行,最后她是嫁给花的精灵。因为她本来就是花的精灵。我就引导孩子们来讨论为什么拇指姑娘不能嫁给癞蛤蟆的儿子,他们说长得太丑了。我说,你们和拇指姑娘想得一样,那燕子不是很英俊吗?她不能嫁给他。她也不能嫁给鼹鼠,尽管他很有钱。她也不能嫁给金龟子,因为他是用他的原则来衡量她。为什么这四个都不能呢?孩子们就知道,因为不同类。这就比你只是讲各从其类生动。他们就会思考,知道应该找同类的。我就进一步引导他们,在这个世界中,哪一类人是你的同类?他们会说中国人是同类。我说错了吧,不是中国人可不可以嫁给他或娶她。他们说,可以啊。那请问你的同类是谁?其中有一个孩子很聪明,他说信主的人。我说,对了,我们是跟基督一类的。那因此你将来要嫁给谁?嫁给信主的人。娶谁?娶信主的人。不能看他的外貌、是不是有钱,应该首先看是不是同类。你觉得我是在编童话吗?不是,安徒生本来就是这样讲的。只是因为你有时候受了世俗的文学观念的影响,看偏了。或者你把童话看成社会现实的一个反映,而忽略了他怎么样把信仰渗透在文化的细节中。今天我们的孩子从小看着这些文本长大,长大之后他的世界观就非常清晰。他就不需要只记一个抽象的教义,而是很清晰地熏陶在他的生命中。《上帝的火柴》反馈非常好啊,第一版马上就售空了。所以,我就趁热打铁。又选了20篇,《上帝的火柴第二季》近期也要推出来。在这40篇中,你就可以看到童话背后的精神资源,然后培养一个以道观之的眼光,让他们回到源远流长的信仰脉络。

  我去年年底还出了一部书叫《丰盛的筵席》,是20部经典信仰文学精读。这20部从出版的先后排列的,这样你就有了一个历史的线索。我想大家先要细心、认真地学西方的信仰文学经典,能让孩子们在熏陶中成长。这也是我对基督教教育的一个思考。我想有的人看过我的《基督教语文课程标准纲要(试行稿)》,这也是为我们的基督教教育提供一个思路。我在阅读的过程中就有这个三圈的思考。第一个圈是受教者能阅读并理解吸收古今中外的基督教经典文学和文献作品,第二圈是阅读并欣赏较为合乎基督教理念古今中外经典文学文献作品,第三圈是能以圣经为本对古今中外的经典文学文献作品,包括中国古诗文和多媒体资讯进行批判性阅读、分析、评价与整合。前两圈的阅读,必然要借鉴西方的信仰文学经典。我们必须要用以道观之的眼光传承先辈们留下来的美好的文本。使用它们,让我们的孩子们得到真正的栽培,也让我们的世界观被更新。如果我们今天不抓住上帝给我们的机会。我们一定会错过中国有史以来最好的教育的机会。真正让教育回到生活,回到人格的塑造,让教育真的为神国育英才。这需要材料。所以,第一圈和第二圈的信仰经典的引进很重要。也请大家为我新书的出版祷告,我们一起来做一个祷告:

  “慈悲怜悯的天父,我们谢谢你!谢谢你恩待我们,让我们看到你在历史上美好的作为,让我们跟众圣徒一同明白,基督的爱何等长阔深高。也让我们知道如何在文化的土壤中让信仰的大树开花结果。恳求你继续引导,让我们中国文化的土壤中也能有信仰的展示。让我们的孩子们从小接受这些美好的文本的熏陶中成长。使他们靠着主的真理和恩典成长。因为人活着不是单靠食物,而是靠神口里所出的话。愿你提醒、纠正、更新我们。愿你赐福来的每一位,让我们心意更新更变化。也让我们体验何为你善良纯全可喜悦的旨意。也求你特别恩待国内的基督教文字出版事工,让更多好书能出来,在这块土地上带来祝福。谢谢主,以上我们诚恳的祷告是奉耶稣基督的圣名。阿们!”

         (库小玲整理)

 

【作者简介】 本名:齐宏伟(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1972年生于沂蒙山区,1998年毕业于南京大学比较文学专业。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南京大学中文系博士生,研究领域为基督教与中西文学。出版专著《心有灵犀——欧美文学与信仰传统》(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诗集《彼岸的跫音》,已在《文化中国》(加拿大)、《南京大学学报》、《中国比较文学》、《南京师范大学学报》、《江苏社会科学》、《社会科学论坛》、《基督教文化学刊》、《跨文化对话》、《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等刊物发表论文多篇,在《蔚蓝色》(美国)、《海外校园》(美国)、《钟山》、《青春》等刊物发表散文、诗歌多篇。

赞一下: ]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