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博网

星火燎原

2024-11-11 作者:刘长川  
来源:雅博网编辑团队我也要投稿

截屏2024-11-09 11.18.10.png

 
  太15:29-39
 
  星火燎原是一个汉语成语,其字面意思是一点儿小火星可以把整个原野烧起来,常用来比喻新生事物开始时力量虽然很小,但它具有旺盛的生命力。今天的叙事是一个叫低加波利的地方。在那里曾发生过跨区域的神迹奇事,它在宣jiao史,具有重大的意义。
 
  低加波利在希腊语中意为“十城”。这是一个由多个城市组成的地区联盟。它位于加利利海以南和约旦河以东地区,其范围大致涵盖了现今以色列、约旦和叙利亚的部分地区。该区域内有不少希腊人建立的城邑,处于犹太地区的周边,居民除了部分犹太人以外,还有不同民族居住在那里,以希腊文化为主。耶稣在那里医治了迦南妇人女儿的事件,使得神的恩典和医治已经在外邦人中有所传播。所以此次有许多人带着病人来到耶稣这里,在这些人当中,有很大一部分可能就是外邦人。
 
  1、关乎万民的救恩
 
  耶稣离开那地方,来到靠近加利利的海边,就上山坐下。有许多人到他那里,带着瘸子、瞎子、哑巴、有残疾的和好些别的病人。耶稣都治好了他们。众人都希奇,因为看见哑巴说话,残疾的痊愈,瘸子行走,瞎子看见,他们就归荣耀给以色列的神。(太15:29-31)
 
  耶稣自公开传道以来,唯一一次离开犹太人的境内,退到外邦人居住的推罗、西顿。那么耶稣为什么不继续在加利利地传道呢?我们还得回到创世记来探讨。
 
  大约在公元前2000年到公元前1800年之间的某个时候,荣耀的神曾呼召亚伯兰,要他离开米所波大米,迦勒底人居住的吴珥,往祂指示的地方去。后来,亚伯兰到了迦南示剑地方的摩利橡树那里。那时,有迦南人住在那地。(创12:6)耶和华神就在那里向亚伯兰显现,说要把那地赐给他的后裔,地上的万族要因他的后裔得福。这样的应许,在亚伯兰还没有儿子之前,神多次重复的向他强调。站在救赎史的角度来看,这后裔是指向耶稣基督,最终要坐在大卫的宝座上执掌王权,直到永远!
 
  若站在宏观的角度来看“后裔”,这后裔是指以色列民族,他们是肩负祝福万民的使命,神要透过这个窗口,将救恩临到万国。
 
  耶稣的事工是在加利利开始,按地理位置,更靠近外邦民族的边缘,如临近西顿、推罗等地。所以,在以犹太人为主的加利利地区,也居住着相当一部分的外邦民族。这正应验了先知以赛亚的话说:“但那受过痛苦的,必不再见幽暗。从前 神使西布伦地和拿弗他利地被藐视,末后却使这沿海的路,约旦河外,外邦人的加利利地得着荣耀。在黑暗中行走的百姓看见了大光;住在死荫之地的人有光照耀他们。”(赛9:1-2)
 
  照福音临到的先后次序,先是犹太人,后是希腊人,这一点,从耶稣对迦南妇人说的话,就可证实这点。然而,以色列人对此缺乏正确的认识,他们自以为是上帝的选民,是上帝宠爱的对象。因此,他们有一种民族优越感,甚至瞧不起其他民族。尽管先知屡次纠正他们这种错误的观念,宣布上帝之所以拣选以色列人,是要他们成为祝福的管道,把救恩带给万民,而不是让他们独享上帝的恩宠。但以色列人不单没有遵行神的旨意,甚至他们还拒绝那位来到他们中间生命的主,耶稣基督。不仅如此,最终还借罗马人的手,将他钉死在十字架上。
 
  不是这样吗?难怪耶稣说法利赛人有祸了,他们和他们的祖宗一样,热衷于修建先知的坟墓。从亚伯的血起直到撒迦利亚的血为止,他们常是这样的逼 -/迫义人的。就是基督来到世上,也照样经历逼 -/迫。尤其是那些民间长老、祭司长、法利赛人、文士等,他们对耶稣的教导,和所行的神迹,总是百般的抵制、刁难。
 
  由于犹太人的不信和拒绝,促使了福音加快的转向外邦。这是耶稣为什么离开革尼撒勒,退到推罗、西顿的外邦人之地,开展事工。后来到了五旬节后,随着耶路撒冷大遭逼 -/迫,福音更是迅速的向外扩展,直到欧洲的罗马。因此保罗也在他的书信中提到说:“......反倒因他们(犹太人)的过失,救恩便临到外邦人,要激动他们发愤。”(罗11:11)
 
  犹太人虽然如此叫人失望,但基督并没有完全抛弃他们,他仍然接触他们,在这之后,耶稣也回到过犹太地教训人,并为耶路撒冷爱哭。可见,身为人子的耶稣是多么的怜爱以色列人啊!
 
  弟兄姊妹,我们已经蒙了神极大的怜悯,得到了基督的救赎,那么我们的心肠是怎样的呢?今日有许多的基督徒不愿传福音,又是什么原因呢?我想主要的原因是我们对神的爱缺乏认识,神的爱是普世性的,祂的救恩是关乎万民的。然而,民族的优越性导致了一些教会对其他族群产生了偏见,就像当日的犹太基督徒,深受犹太教传统中“选民”观念的影响。他们认为以色列民族是上帝特别拣选的子民,神的救恩主要是围绕着以色列人展开的,而外邦人在他们眼中是未受割礼、不遵守犹太律法等的“异族”。
 
  照样,传福音对有些基督徒来讲,地域、文化、习俗、物质等的优越感,也很容易使我们产生对其他民族产生偏见。最后一点,也是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亲情观。有话说:“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换言之,别人的死活与我无关,只要我上天堂,别人下地狱和我有什么关系?对于传福音,往往是有选择性的,除了自己家里的人和亲朋好友。对外还要看传福音的对象是否是一个好人,值不值得向他传。对比神对我们的爱,保罗说:“为义人死,是少有的;为仁人死,或者有敢作的。惟有基督在我们还作罪人的时候为我们死, 神的爱就在此向我们显明了。”(罗5:7-8)请大家扪心自问,在传福音的工作上,我是一个怎样的人?
 
  2、救恩基于神的恩典
 
  耶稣叫门徒来,说:“我怜悯这众人,因为他们同我在这里已经三天,也没有吃的了。我不愿意叫他们饿着回去,恐怕在路上困乏。”(太15:32)
 
  在《圣经》中,怜悯被看作神最主要的特性之一,是神对立约之民族坚定不移的爱的表示。以色列人正是基于与神所立的约,在困境中乞求神的怜悯‌。圣经里先知们认为,神怜悯穷人、弱者与困境中人,不仅对立约的民族表现出特别的同情心。在普遍的恩典方面,神也施怜悯于那些没有立约的民族。这样,外邦人得救,并不是他们比以色列人配得,而完全是出于神的白白的恩典。
 
  这次在靠近加利利海边,有相当多的外邦人听耶稣的教训。圣经说,耶稣怜悯众人,因为其中有好些从远处来。他们在那里,同耶稣有三天时间了,到现在粮食已经短缺,没有什么可吃的了。若是饿着肚子离去,恐怕在路上会困乏。但门徒却对耶稣说:这里只有七个,还有几条小鱼。我们在这野地,哪里有这么多的饼叫这许多人吃饱呢?(太15:33-34)
 
  从门徒的话里,可见人是多么的健忘啊!在这不久之前,耶稣在伯赛大的旷野里,使五饼二鱼叫将近一万多人吃饱,还剩下十二篮子的零碎。当时的场景对门徒来说,都历历在目。然而此时的门徒,怎么就那么快就忘的一干二净了呢?于是耶稣就吩咐门徒叫众人有序的坐下,他拿过饼来望天祝谢,然后把饼掰开,放在众人面前。鱼也是一样,经过祝福之后就放在众人面前。那天所有的人吃饱以后,还剩下七筐的零碎。那时吃的人除了妇女和孩童,约有四千人。
 
  在之前门徒经历渡海之后,从他们认识到耶稣是神的儿子那一刻起,我们深信他们已经有了得救的信心。那么现在他们为什么信心还会再次落入谷底呢?问题到底是出在哪里?回答这个问题,还需要从信心一词说起。我们可以将信心分为两类,就是生活上的信心和得救信心。
 
  生活上的信心,是指在日常生活中,各种具体情境里所展现出的对神的信心。比如当面临生活中的困难,像疾病困扰、经济压力、人际关系的难题等。信徒凭借着对神的相信,向神祷告祈求帮助。而得救的信心主要围绕着对耶稣基督的救赎工作的相信,即相信耶稣是神的儿子,为世人的罪被钉死在十字架上,并且三天后复活,通过相信来领受神所预备的救恩,从而使灵魂得到拯救,与神恢复关系。这种信心不是基于人的行为或者功绩,而是单纯地基于对耶稣基督及其救赎大功的信赖。它是关乎一个人能否脱离罪的辖制,进入永生的关键所在。是一种从根本上决定一个人属灵归宿的信心类型。但这种信心不是出于我们自己,乃是神所赐的。
 
  怜悯是神的基本属性。从这个神迹故事中,我们所认识到的,是一位充满怜悯心肠的基督。我们当有基督怜悯的心肠去怜悯别人,怜悯是基于人有神的想象和样式。从神普遍的恩典角度来讲,祂叫日头照好人,也照歹人;降雨给义人,也给不义的人。(太5:45)不仅如此,神普遍的恩典也临到一切凡有气息的被造之物。
 
  在万族万民之中,都有属于神的儿女,他们都需要我们以怜悯的心肠,去将基督恩惠的福音传给他们。福音的对象无论是可爱的或是我们的仇敌,都需要我们以神的爱去爱他们。这样,我们就可以作天父的儿女,因为这是天父的性情。
 
  在近代教会史中,有许许多多的基督徒就是这样做的。他们效法基督的怜悯和爱,不远千山万水来到一些陌生的国度。其中来到中国的就有著名的宣教士,如戴德生、马礼逊、曹雅直等。他们为了中国人的灵魂,传福音给我们的同胞。在众多的宣教士中,有些不是病死、就是饿死,甚至有为福音殉道,付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从此,他们再也没有踏上回家的路。今天在温州,我们还能找到一部分宣教士的坟墓。这些可爱可敬的人,他们跟随基督的脚踪,没有违背那来自天上的异象。但愿他们对中国人灵魂的那份爱,能够激励我们,好叫万民因我们得福!
 
  结语
 
  弟兄姊妹!站在宣教的角度来看,东莞是一个多元化的城市,被称为世界工厂,这里除了有来自全国各地的人,也有来自世界不同国家的人,在这里工作生活。其中也有来自贫穷落后地区的少数民族弱势群体,例如在我们身边的,有回族和维吾尔族等人。他们中间有大多数的人没有听到过福音。因此,这是一个难得的传福音机会。从耶稣怜悯犹太人,也怜悯外邦人的角度出发,本地人或外地人、同民族或不同民族,不论其身份背景,我们都要以基督怜悯的心,设法向他们传扬福音。在生活上,给予力所能及的物质或心灵上的帮助。基督从前是怎样的怜悯我们,我们也要怎样的去怜悯他人。这样,我们就是基督的门徒了。
 

【作者简介】 刘长川,雅博网编辑:16岁受洗归主,25岁被神恩召服事至今。现全职于广东利河伯归正教会,负责教牧工作;广东传道人。

赞一下: ]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