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一生舍己功课的起点
2018-09-30
作者:陈丰盛
来源:作者原创我也要投稿
“我愿意”,一句谁都可以说的话,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场合,其份量与意义是完全不同的。
站在小店里,当人问我是否愿意花一元钱买一条冰棒解暑时,我说的“愿意”付出很少,带来的效果也只是一会儿。
坐在沙发上,孩子问爸爸是否愿意放下手机,跟他玩一会儿的时候,这时候的“愿意”就是一个美好的陪伴时间,将成为孩子美好的童年记忆。
站在红地毯上,牧师询问“你是否愿意娶/嫁……”时,那句“我愿意”一定不会随意,它伴随着的是一生的承诺,是用几十年的时间去兑现的。这也难怪受者与听者都会因为一句“我愿意”而感动不已。你当然可以赞叹它的浪漫,标榜它为人生最幸福的时刻,但我却更多想到的是“一生舍己功课的起点”。
我用“舍己”来解读人们惯常所表达的浪漫与幸福,是因为“我愿意”所带出的不是婚礼上的一句可有可无的台词,不是一时催人泪下的幸福感,更是一个决定、一份承诺,是要付上代价,是要付诸于实践的。
作为一名牧师,又兼一位婚姻辅导者,面对一对对即将牵手进入婚姻的青年男女,我总是很期待他们能够更加理性地思考即将说出的三个字。按我有限的水平,写出以下六句话作为分享,相信读者可以在后面加上更多,但必须清楚的是,每加一句都不是一种理论,更是一份实践的经验。
1.离开原生家庭,投入新建家庭
这句话很容易理解,在这里必须要多说几句的是:新建家庭与双方的原生家庭是平等的,没有从属关系的,因为新婚家庭必须真正学习“离开父母,与妻子连合”,不能再分“我家”、“你家”,而更应该是“我家是你家,你家是我家,我们共建一个新家”,至于爸妈的家,不再是“我家”。
2.不仅接纳对方,更是交出自己
当新婚双方说“我愿意”的时候,不只是表示愿意接纳对方,更是表示愿意交出自己。在“离开父母,与妻子连合”(创2:24)经文中就已经清楚表明:丈夫不能只是坐等并接纳妻子嫁到家里,自己却无需离开原生家庭,反而先是提醒丈夫离开父母,与嫁到家里的妻子组建一个独立、自立的家庭,是没有父母的干涉的,只是夫妻二人的新家。因此,夫妻在学习接纳的同时,还要交出自己,即是从自己的原生家庭出来,从自己成长的世界出来,从自己的心灵世界出来,与配偶共建新的家庭。
3.放弃改变配偶,愿意改变自己
每个人对于婚姻、配偶,都会有一份理想且浪漫的期待。所以,当发现配偶达不到自己的期待时,就会有意无意地按着自己的期待去要求对方,以致希望将配偶塑造成为自己所期待的那样。然而,每个人的成长背景不同,其个性特征、学习方式、生活模式以及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均有所不同。从神创造的角度来说,每个人都是独特的,神对每个人的要求也是不同的。因此,任何都不能凭着自己的期待来塑造、改变配偶。
4.承认自己的不足,接受对方的帮助
我经常说:“基督徒自知是一位罪人,自知是一位不完全的人,但总是用神的完全要求他人,甚至眼中不容有一粒沙子。”在夫妻关系中,我们虽然知道自己是不足的,但不愿意承认,反而以一位“完全者”的态度面对配偶、面对自己。其实,婚姻不是两位完全人的结合,更是借两位不完全的人的结合来追求完全。神在创造夏娃的时候,就已经清楚地表明了她的地位,就是亚当的“帮助者”。这当然不代表夏娃就一定很完全,更是表达亚当的不完全,无法完成神的使命,夏娃的加入成为他的帮助,以致共同努力去完成使命。因此,承认自己的不足,接受对方的帮助,这是“我愿意”的重要实践。
5.相信神的伟大,成全神在配偶身上的计划
很多时候,我们都会将婚姻、家庭都视为自己的私事,也会将配偶、孩子都当作私有。然而,必须清楚,我们的婚姻、家庭及其成员,甚至包括自己在内,都不能私有化,更应当使命化。我们及家人,都应该活在神的旨意里,我们的婚姻应当成为神荣耀的见证。上文,我已经提到神在每个人身上都有独特的旨意,因此不能因个人的私心而将配偶私有化,反而要成为配偶的“帮助者”(不仅是妻子),以助配偶成为神在他/她身上的美意,用他/她所领受的恩赐去实践使命。
6.不停留在自我的世界,勇敢走进对方的世界
在夫妻关系中,很多人都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不愿意让配偶走进,也不愿意走进对方的世界。从而导致有些人在婚姻中遇到问题就把躲在自以为安全的心灵世界中,完全将对方排拒在外。其实,圣经要求的“离开父母”并不只是要求从原生家庭离开,更要离开从原生家庭而塑造的心灵世界。结婚时说“我愿意”,就是开始打开自己的心灵世界,试着从中走出来,去迎接从另外一个心灵世界出来的配偶,继而因亲密的结合进入并探索对方的世界。
[ 赞一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