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博网

在耶稣面前的小孩子

2021-11-29 作者:甘霖细雨  
来源:作者原创我也要投稿

微信图片_20211128153545.jpg

  经文:马可福音10:13-16

  13有人带着小孩子来见耶稣,要耶稣摸他们,门徒便责备那些人。

  14耶稣看见就恼怒,对门徒说:“让小孩子到我这里来,不要禁止他们,因为在神国的,正是这样的人。

  15我实在告诉你们:凡要承受神国的,若不像小孩子,断不能进去。”

  16于是抱着小孩子,给他们按手,为他们祝福。

  在上帝眼中,每一个生命都极其宝贵,无论是男女,或是老幼,圣经说:耶和华遇见他,“就环绕他、看顾他、保护他,如同保护眼中的瞳人”(申32:10)。

  耶稣在地上三年的侍奉中,面对许多带着不同需求来到祂面前的人,祂施恩怜悯、施行医治,赐下信心、赐予安慰。所读经文,“有人带着小孩子来见耶稣”,在聚会的地方有小孩子,小孩子很可爱,会带来快乐,但也会带来热闹和嘈杂,门徒便责备那些带小孩子的人,耶稣看见,就“恼怒”门徒的这一作法,这是福音书唯一一次记载耶稣的“恼怒”,在耶稣的“愤慨、忿恨”中,我们看到耶稣对小孩子的关切与爱,祂向被门徒拒绝的小孩子发出邀请,“让小孩子到我这里来”(可10:14),耶稣对来到祂面前的人提出要求:要“像小孩子”,否则无缘上帝之国。经文为我们记载耶稣邀请小孩子、抱起小孩子,为小孩子按手、为小孩子祝福。

  在这个属于小孩子的“六一儿童节”,我们一同分享“在耶稣面前的小孩子”。

  一、家人的心愿与行动

  福音书记载因着耶稣所行的神迹与奇事,犹太地有许多人寻求耶稣。所读经文讲述:“有人带着小孩子来见耶稣”(可10:13),所读经文没有明确告诉我们这个人和小孩子的关系,在路加的笔下,提到“有人抱着自己的婴孩来见耶稣”(路18:15),可见,这个人是孩子的父母,如果小孩子是婴孩,把小孩子带到耶稣面前,这是为人父母的责任。

  “带着”原文意思是“引领到,带给,献上”,这词与献祭有关。小孩子的父母对耶稣的认识有多少、有多深,我们不得而知,他们单纯的心愿是:“要耶稣摸他们”,他们希望得到耶稣的祝福,这是孩子父母的心愿,显明他们对耶稣的寻求与尊敬,小孩子父母相信耶稣带着权柄、带着能力、更带着祝福。也许他们听闻耶稣有大能,耶稣曾“一摸”,彼得岳母的热病就退了(太8:15),耶稣曾“按手”,伯赛大的瞎子就得以看见(可8:25)。

  智慧的犹太民族极其看重父母对孩子的引导和教育,“教养孩童,使他走当行的道,就是到老他也不偏离”(箴22:6)。摩西时代,神就对祂子民提出要求:“你只要谨慎,殷勤保守你的心灵,免得忘记你亲眼所看见的事,又免得你一生这事离开你的心,总要传给你的子子孙孙”(申4:9)。要教训儿女学习敬畏神(参申4:10)。

  为人父母的你,对家中孩子的心愿是什么?在哺育和教养孩子的过程中,我们必须承认自己的有限,把孩子交托于主,让耶稣触摸他们的身体与心灵。父母对孩子最大的爱,不是给予他物质的满足,而是把他们带到主耶稣面前,在他们还小的时候,把他们带到主面前。

  二、门徒的拦阻,耶稣的邀请

  上文讲述,当时耶稣正在教训人(可10:1),正在与法利赛人教导有关婚姻与家庭。在这样一个正式的讲道场合,来了小孩子,一定会带来嘈杂,门徒也许是为了安静听道,所以发出责备的声音。

  此时此刻的门徒,成了小孩子到耶稣面前的拦阻。这实在需要我们反省和警醒,当他人寻求主,来到主面前之时,我们要小心自己的心思和言行,不要因着我们心中利己的想法、或鲁莽的作法,成为他人信仰路上的阻隔。

  耶稣的态度与门徒截然相反,耶稣“恼怒”门徒的作法,“恼怒”意思是“忿恨”。在耶稣心中,祂从来不认为孩子是麻烦,是问题,耶稣接纳来到祂面前的小孩子,向小孩子发出邀请,同时也对门徒提出要求:“让小孩子到我这里来,不要禁止他们”。小孩子已经由父母或亲人带到耶稣面前,门徒需要更进一步地把小孩子带到耶稣面前,这是今天我们的责任。

  “让小孩子到我这里来”,这是耶稣对所有小孩子的邀请,也是耶稣对所有生命的看重。一个从小得着真理的人,他的心中必有一颗生命的种子,他的人生有是非善恶的标准,也许长大了,他也会犯错,会偏行己路,如父家中的小儿子,但当他悔悟,认罪、悔改,就可以归回。

  耶稣常向人们发出邀请,“凡劳苦担重担的人,可以到我这里来,我就使你们得安息”(太11:28);“人若渴了,可以到我这里来喝”(约7:37);耶稣向所有寻求生命真理的人作出应许与承诺,耶稣说:“我就是生命的粮。到我这里来的,必定不饿。信我的,永远不渴”(约6:35)。耶稣知晓我们生命的本相,耶稣愿意向人施恩,向人发出邀请,赴耶稣的筵席不需要付费,只要敞开心门,带着一颗像小孩子一样单纯的心,只管来到祂面前。

  三、耶稣的心意与祝福

  耶稣不仅邀请小孩子,耶稣对所有人的心意:“我实在告诉你们,凡要承受神国的,若不像小孩子,断不能进去”(可10:15)。这是耶稣对天国子民的要求:“因为在神国的正是这样的人”(路18:16下),是像小孩子一样的人。

  箴言书讲到小孩子:“孩童的动作是清洁,是正直,都显明他的本性”(箴20:11)。小孩子的特点:天真、活泼、可爱,对于父母完全信赖、完全听从。小孩子因着生命幼小,没有辨识力,他需要父母安排,你教什么,他学什么;你做什么,他也做什么。

  圣经将基督徒属灵生命比作吃奶的婴孩,“就要爱慕那纯净的灵奶,像才生的婴孩爱慕奶一样,叫你们因此渐长,以致得救”(彼前2:2)。小婴儿没有别的心思,也无需思虑,只需要张开嘴巴吃奶,吃饱就安舒,吃饱就健康。耶稣让我们“像小孩子”,就是让我们在属灵生命中不断追求,不断成长。耶稣将“小孩子”与“在神国的人”联系起来,是让我们的生命回到小孩子般生命的单纯倚靠,完全顺服。

  在这一场景中,耶稣在小孩子身上有三个动作:“抱着小孩子,给他们按手,为他们祝福”(可10:16),彰显耶稣对小孩子完全的爱。“抱”意思是“拥入、拥抱”,“按手、祝福”意味着将小孩子安放于祂的护卫、祂的能力和祂的恩典之中,这是小孩子一生的保障。

  所有的父母只能陪自己的孩子走一段,行一程,把孩子带到耶稣面前,这是我们基督徒父母及长辈的责任,教导我们的孩子成为一个带着光、活出爱,益于国家民族、社会人群的人,这才是教育之本。

  这段经文中,耶稣对跟随的门徒提出要求,“让小孩子到我这里来”,这是信仰者对他人的责任,不要成为他人信仰的阻碍和绊脚石,照样,耶稣对每个人提出要求:“像小孩子”,以一颗单纯之心紧紧倚靠、全心顺服,必带来生命的安全和保障,必得着从神而来的恩典和祝福。

  新约马可笔下所描述的耶稣,是一位风尘仆仆、忙忙碌碌的耶稣,马可没有记载耶稣的出生、成长,而是讲到耶稣出来传道的事工,马可不惜笔墨描写“小孩子”,让我们感受耶稣对小孩子深深的爱,浓浓的情。

  藉着耶稣对小孩子的邀请、接纳、拥抱、祝福,愿我们都能把小孩子带到耶稣面前,愿我们都变成小孩子的样式,与主亲近,得享主的救恩。

  愿基督里的每一个小孩子都快乐成长,愿智慧和身量,并神和人喜爱的心,都一齐增长,长大成人,满有基督长成的身量!

 

赞一下: ]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