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典的葡萄园
2015-06-04
作者:曾昭瑞
来源:原创我也要投稿
讲道内容
讲题:恩典的葡萄园
经文:马太福音二十章1-16节
主讲:曾昭瑞牧师
前言、这样谁能够得救呢?
先来祷告。亲爱的父上帝,为着能再次在你殿裡敬拜感谢你。求圣灵同在,保守领受话语,也帮助透过今日经文,再次思想如何在恩典中。感谢祷告奉耶稣基督的名,阿们!
今日所读的经文,开头写道「因为」。这有重要意义,说,耶稣讲这比喻,目的要解释之前发生的事,就是有位富有少年官来见耶稣,请教耶稣关于永生。耶稣要他变卖全部家产,将金钱分给穷人,并且亲身跟随耶稣。少年官听了,就忧愁地离去。彼得问,那这样谁能得救呢?(太19:25)耶稣告诉彼得,来跟从我的,今世要得百倍、来世得永生。最后做结论时,耶稣说,然而有许多在前的将要在后、在后的将要在前。接着,就说了经文裡的比喻。
这是个简单的比喻,没有引用旧约经文,也没有引发神蹟奇事。故事中找不到任何恶人、也没有敌对反方,唯有一群抱怨受到不公平待遇的工人。耶稣开宗明义地说,这是个天国的比喻,所以读经的人很容易理解,主人指上帝、葡萄园指上帝国、工人就是被呼召的人。
一、主人的人力派遣
工人们清早到达当时的人力市场,主人则在那裡和工人们约定,一天的工钱是一钱银子。接着圣经描述,从上午九点、十二点,到下午三点、甚至傍晚五点,主人每每出去,看见还有人在人力市场閒站,便一次又一次地聘请人,进入葡萄园工作。若仔细阅读会发现,经文并没有记载,葡萄园很缺人,也没提到主人聘请工人的条件,需要怎样的专长、技能、特质或品格。工人们最大的共同点,就是希望能找到工作,透过一天的劳力,来养家活口。
主人很特别,虽然葡萄园收成时,很需要大量工人;但很少有人会像他,在下午三、五点时,在市场看到有人就聘僱,因为一天就快结束,工人不能完成许多工作。主人不断聘请工人,或许不是因为葡萄园缺工;而是看见有人閒站,起了怜悯之心,希望帮助他们。
二、主人的薪资给付
一天工作结束后,主人开始发放工钱,后来的先给、直到先来的为止。(太20:8)先来的人看见,后来的人居然拿到一钱银子,他们很期待,自己做了一整天,一定会得到更多。(太20:10)但可惜是,轮到他们时,竟然也只得到一钱银子。(太20:10)这太不公平了,他们整日劳苦受热,居然只和后来的人领一样工资。(太20:11-12)照理论功行赏,付出多少、就应得到多少。早来的工人们,想必觉得很是不公。
三、出于恩典的决定
人的天性要求公平正义;但上帝的天理,是他的主权、恩典。作了一整天工的人发出不满、抱怨后,主人出来回答了。他说,「朋友,我没有亏待你们啊!我们不是说好,一天的工钱是一钱银子吗?你不是得到所约定的工资吗?我给后来的人,和你一样多的工钱,这是我愿意的,和你做多久有什麽关係?我的东西、不能随我的意志,自由使用吗?难道我做好人,你就眼红了吗?」(太20:13-15)主人的论点很简单,起初的约定没有被打破,只是自己慷慨,愿意给其他工人超过所当得的恩典,其他人不该心生不满。
换个角度思考,最早开始工作的人,起初内心一定充满欢喜感谢,因为当时工作没有保障,能够被雇用就是种恩典:哇!真幸运,一大早就找到工作了,可以确定今天的收入。原本感谢的心,会转为抱怨,是因为有了比较。当主人恩待那晚来的工人,比较就带来不公平的感受。人往往喜欢比较,学历、外表、经济、等,无所不比;比较产生竞争、竞争带来埋怨,使人失去了原本的喜乐感恩。当在意别人获得更多时,就失去了感恩之心。人类常因竞争、比较而进步;但当过度在意比较,为别人拥有的感到不公时,很容易便失去了感恩的心。求上帝帮助已进到葡萄园的我们,看见其实自己已在恩典裡,进而学习感恩。
若要明白这段经文裡,耶稣的比喻,需专注两节经文:一节是19:30,另一节在耶稣讲完比喻后,这两句话意思其实一样,说:「然而,有许多在前的,将要在后;在后的,将要在前。」(太19:30)、「这样,那在后的,将要在前;在前的,将要在后了。」(太20:16)两句相同的话中间,夹带的就是耶稣的比喻。耶稣要提醒彼得和门徒们,他们将来会得到赏赐;但不应以利益交换的态度来侍奉。注意比喻中,主人和清早来的工人,约定好一天的工资;却没有和后来的人谈工钱,只说,「你们也进葡萄园去,所当给的,我必给你们」(太20:4)。
生活回想
这比喻不应被解释作:人不需认真勤劳,晚年再跟随基督即可,因为无论如何,都能进天国。耶稣说比喻,通常强调某项重点,而非通用的原则。这个比喻是要教导跟随耶稣的人,当人愿意领悟、悔改,人人都有机会进入上帝国,因为上帝恩典丰富。故事开头讨论跟随基督的赏赐,或许彼得心中有所期待:「看哪,我们已经撇下所有的跟从你,将来我们要得甚麽呢?」(太19:27),能获得比富有少年官和众人,得多的祝福,因为他从起初就跟随了耶稣,并且放弃一切。耶稣因此特别为门徒讲这比喻。
一、上帝的主权
上帝赏赐,不是根据工作时间长短;也不强调某些工作特质。经文没有记载,工人恩赐大小、是否忠心诚实可靠。「忠心」并非这段经文的重点,而是主人说的:「我给那后来的和给你一样,这是我愿意的。我的东西难道不可随我的意思用吗?因为我作好人,你就红了眼吗?」(太20:14-15)主人说,这是我愿意的。上帝有主权,只要他愿意,就能给人恩典。出于主权的,就没有所谓公平与否的问题。比喻中,上帝与第一批工人约定了工钱,和其他人则说,当给的必给。在上帝的国度裡,他用自己的方式,将恩典赏赐给人,不一定根据功劳、或特别贡献,甚至不是出于特质。
二、不公平的眼红
上帝照着心意,决定恩典如何给予。但人软弱,很难跳脱对价关係,往往以才能、功劳、成就、等,评量应得的代价。因此常听人说,服事、奉献、乃至传福音越多,祝福就越大,而且是地上的物质祝福。但这比喻清楚地指出,上帝要恩待谁就恩待谁,怜悯谁就怜悯谁。若将恩典祝福,回溯为根据对上帝国的贡献,显然地这是错误的推论。我自创名词:「恩功比」,意即将恩典除以贡献,英文是G/C(Grace/Contribution)值。我发现,G/C值越高的人,往往是那贡献小的人,真是夸张!我不是说,这就是福音,得到的恩典与贡献成反比;而是,恩典与功劳,没有对价关係。信主越久,越容易说服自己,恩典和酬劳有关,服事多,得到的恩典才会多。福音、恩典从不看贡献,也不以对价关係交换。服事多寡,是个人和上帝的关係。上帝的恩典,和这些没有对价关係,这是耶稣的比喻中,人可以学习的功课。
因为没有对价关係,所以恩典会引起不满、眼红。人往往觉得,自己付出了那麽多、做的比别人更多,为什麽只得到一点点,真是不公平!亲爱的兄姐,我们需要自我提醒,其实自己是个已经得到恩典的人,是出于上帝的恩典,才能进入葡萄园裡。
三、为恩典而喜乐
如果工人专注在,主人给了什麽,而不在主人给了别人什麽,那麽每个工人应该都是喜乐的。对于领到一钱银子的工人,他一大早就来,是恩典的一日,因为确定可以赚到钱,维持家庭的经济需要。是当这些工人,和他人比较时,才产生了不公平的想法,认为别人做的少、领的却一样,失去了喜乐的心。亲爱的弟兄姊妹,当我们信主越久,信仰越发成熟,就该更深刻地体会上帝心意,学习爱上帝。而一位爱上帝的人,会为别人白白领受了恩典,而讚美上帝。这是种态度,信仰越成熟,就该越发带着这种讚美、感谢的心,面对上帝和人。如果信仰专注在自我的满足,比较就随之而来,开始质疑上帝是否公平。
提醒兄姊,今日经文要帮助我们,将眼光放在更深爱主爱人,而非单单专注自我。更重要的是,要提醒自己,自己已经是恩典的领受者,不该抱怨。恩典裡一切都是领受的,「使你与人不同的是谁呢?你有甚麽不是领受的呢?若是领受的,为何自夸,彷彿不是领受的呢?」(林前4:7)若人能看见上帝的心意,看见他人虽做得少,却与自己同样,领受了上帝恩典,且为此讚美上帝,这人就能跳脱耶稣比喻的结语:「这样,那在后的,将要在前;在前的,将要在后了。」(太20:16)如果心裡总是抱怨别人得到更多,很可能就成为那在前的,沦落到后面。
和平教会是个得到许多上帝恩典的教会,会友资质优秀,礼拜堂硬体设施先进完善。如果兄姐们因此期待,有更好的事工、同工、长老、执事、和牧者,会以标准评估人的价值。提醒兄姐,领受了众多恩典,要更清楚明白,是恩典让教会成长,兄姐们能同在此,敬拜上帝。礼拜堂、同工群、牧者、等,都是恩典,一起同来服事。当我们一起敬拜上帝时,要看见上帝给的恩典,而非对别人「是否有资格」的要求。
本次是牧师最后一次以本堂牧师身份讲道,我常自省,是否忠于上帝话语、传达福音真理。感谢上帝的恩典,使用不配的人,来服事他所爱的教会。也感谢多年来,有机会与教会兄姐们一同服事、敬拜、学习。谢谢大家接纳我的不完全,和达不到标准。如果有人说,这人凭什麽来这裡牧会;我认为,我们要学习葡萄园主人,找工人进葡萄园时,不看特质、技能,而是出于恩典。谢谢大家的关心、照顾,我也在祷告中纪念和平教会,因为上帝赐福教会、也保守教会常在恩典中。我们也学习成为更有恩典、愿意给人祝福的教会,一起祷告。
祷告
亲爱的主,在你面前感谢你,因你是恩典的主,也是赐人各样祝福的主。主的恩典白白地临到人们,不根据才能、贡献,乃根据主的主权,我们为此献上感恩。求主祝福教会,和每位兄姊,学习恩典的功课;也帮助教会,继续往前奔跑。帮助兄姐们记得,自己就是恩典裡的人。谢谢主耶稣,求你听我们祷告,奉耶稣基督的名求,阿们!
[ 赞一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