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博网

从诗篇20篇看我们靠什么活着?

2015-11-14 作者:小约翰  
来源:作者新浪博客我也要投稿

ODB_051010.jpg       

       请翻开圣经的诗篇20篇,我们先一起来唱:“愿耶和华在你遭难的日子应允你,愿名为雅各神的高举你。愿他从圣所救助你,从锡安坚固你。记念你的一切供献,悦纳你的燔祭。将你心所愿意的赐给你,成就你的一切筹算。我们要因你的救恩夸胜,要奉我们神的名竖立旌旗。愿耶和华成就你一切所求的。现在我知道耶和华救护他的受膏者,必从他的圣天上应允他,用右手的能力救护他。有人靠车,有人靠马,但我们要提到耶和华我们神的名。他们都屈身仆倒,我们却起来,立得正直。求耶和华施行拯救;我们呼求的时候,愿王应允我们。”

  诗篇20是一首祷告的诗。过一会儿,我们就这首诗来谈一个很重要的话题,就是人到底靠什么而活。这首诗里面其实有一个答案。接下来呢,我们先互动认识一下,然后分享一件今天你觉得特别感恩的事儿。我今天比较感恩的事就是下午,我的夫人开车上高速。我本来以为人不多啊,但没想到很多人。她一紧张,就差点撞到护栏上了。她当时就想赶紧下来让我开,我说没事儿,你祷告一下继续开。因为她这一次如果下来了,以后就很难再上高速了。所以我就迫切祷告,也鼓励她,后来也没出事啊,我们还活着。感谢神。

  为什么让大家分享感恩的事儿呢,其实我觉得感恩是一种心态,它不在于你遭遇了什么,更主要的是你以什么样的心去面对。我曾经举个一个例子,比如说同样是经过一条街,如果你是经过这条街去上班,坐在公车上,每天都走,慢吞吞经过,你会很不耐烦,会嫌车很慢、嫌路上车上都很嘈杂。但假如说,你是坐了十年的地牢、从来没见过阳光的人,这一天你刚从地牢里被释放了,这个时候你走在这条街上,你就觉得一切都那么亲切,连那些嘈杂的声音也是悦耳的。你可以看看天、看看阳光。甚至于跟周围的人擦肩而过时,别人碰你一下,你也觉得很亲切,而不会火冒三丈。所以,同样是经过这条街,为什么很多时候我们熟视无睹,没有这种感恩反而是非常抱怨?而第二种人,为什么有这种感恩?

  这是因为他的心不一样,他知道他的状态不一样了。因此,《圣经》就特别告诉我们说,人最本质的问题是人的罪的问题,而不是生活问题。我们老盯着我们的生活境遇,想着怎么样去改变,但是《圣经》告诉我们,人在本质上是一个灵性的活物,当他得罪了神,这个关系没有修复时,他一直活在神的愤怒当中。神会透过律法的诅咒,良心的不安,透过他自己活得非常阴暗凄凉和内心深处深深的动荡来让他意识到他得罪了神。那得罪了神,罪怎么解决?《圣经》上说这是一个最根本问题。所以耶稣说让一个摊子拿起褥子行走其实是容易的,生活境遇的改变是容易的,但是赦免人的罪是最难的。但是在人不能,在神凡事都能,只要一个人真相信自己的罪,真到神那里,自己内心深处的问题确实被神解决了。

  《丰盛的恩典》的作者约翰·班扬就在想一个问题:我怎样才能得着平安?我得罪了神,我非常痛苦,我该怎么办?清教徒也一直为这个事情而焦急、忧虑。后来他被释放了,从罪中得了释放。当他被释放了后,他就感觉从地狱中到了这个世界。无论这个世界遭遇什么,他都会很感恩,就像从地牢中被救上来一样。因此,在这个世界的一花一草一木,每一个细节,流经他的每一个瞬间,他都觉得大有深意,因为背后有神的安排和救恩。

  《圣经》上一再提醒我们的救恩之乐,是我们现代追求生活境遇改变的人常常不怎么在乎的。我们刚刚唱的诗篇20篇,其实就关系到这个方面。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一下。

  我们这个小组一直透过诗篇讲解《圣经》,透过《圣经》讲解人生,因为诗篇被称为“小圣经”,是历代基督徒最喜爱的一卷书。综合来排的话,诗篇肯定是排第一!因为毕竟新约写的时间短,而诗篇成书的时间早,从公元前一千年,到现在有三千年的历史呢。有很多人很喜欢诗篇。加尔文也特别说,诗篇被称为人类灵魂的全部解剖,可以说,人的灵魂中的任何一朵浪花,任何一种情感,都可以在诗篇中找到回应。而且,诗篇又能够特别地把属灵的景象打开,可以培养人最丰富的属灵想象力,让你在其中情感真正地得到陶冶和净化。所以多唱诗篇真的会让人有高贵的情操,清教徒教孩子就是从小唱诗篇。我们家也是,从孩子很小的时候就一直唱诗篇,现在我们的孩子已经会唱很多首诗篇了。她们平时哼的都是诗篇,让她们听那些流行歌,她们听不进去。有一次她们坐别人的车,别人放了一些流行歌,她们回来就跟我说,怎么这么难听呢,耳朵受不了。因为她们听诗篇听惯了,诗篇里面有一种天人相安的和谐,有一种非常宝贵的灵性情操。而且诗篇反映了人性最深处的黑暗和人性最高处的高贵。它既有最深的又有最高的。所以透过诗篇讲《圣经》的确是非常好的一个窗口。因此我们从第1篇一直讲到了第20篇,第一次来的朋友,你看看你错过了多少。每次都来的,今天要特别感恩,因为听到第20篇了。

  我们一起来看看第20篇。这首诗篇被称为祈祷之诗。在希伯来文中,这首祈祷的诗歌结构非常工整。第1节,“愿耶和华在你遭难的日子应允你”,最后1节“我们呼求的时候愿王应允我们”,首尾呼应。第1节跟第9节都是盼望神应允,“应允”这一个词就首尾呼应。这在希伯来文是很讲究的。然后呢,2、3、4节跟6、7、8节是分别对应的,2、3、4节是祷告的具体内容,6、7、8节是相信祷告的内容必然蒙应允。它有一个并列呼应又递进的关系。第5节被称为诗眼,就是中心经节,“我们要因你的救恩夸胜,要奉我们神的名竖立旌旗,愿耶和华成就你一切所求的”。你看,“救恩”一下子就出来了吧!这首诗就是围绕这一节来结构的。这就是“A-B-C-C-B-A”的结构,因此那个C就是最重要的。

  当然,这里有一个中东地区的背景,就是在中东那个地方,如果打仗的话,一定要先祭拜神。我们中国古代也是这样的。祭拜神之后,再把大旗给竖起来,因此那竿旗就被称为“神的旌旗”,仿佛神的名字写在那个旗帜之上。它写的不是将军、国王的名字而是神的名字。所以他说,“要奉我们神的名竖立旌旗”,因此这个场面就非常壮观。想像一下,以色列这个国家的军队集合了,要出去打仗了。在出征之前,他们一起用这首诗祷告,求神赐福他的元帅、君王、受膏者。所有的百姓一起说:“我们不是大卫的军队,我们是神的军队!我们不是以色列的军队,我们是耶和华的军队!”所以我们“要奉我们神的名竖立旌旗”!然后“要因你的救恩夸胜”!这是我们很难理解的啊。他们常常提到救恩,也就是既然你把我们从地狱中救上来,让我们得到心灵平安,因此,哪怕要在战场上死去,我都依然夸胜。就是战争还没开始打呢,他们已经得胜了。因为你已从地狱中把我救上来了。你居然还肯让我在你的旗帜之下来为你出战,对我来说,是多么荣幸的事。所以,每个人在这个时候就把生死置之度外。他想到的是自己得到了救恩,他已经夸胜了。你想一想他的感情,是非常豪迈的。没有那种出战之前的悲壮感,没有那种贪生怕死,没有像中国古诗里面用酒来麻醉自己,或用酒壮胆,他是用神来壮胆!当神的旗帜飘起来的时候,我们的一切生死都置之度外。而且,我们已经得胜了。因为我们的神是战无不胜的!他既然把我们从地狱中救出来,给了我们救恩,因此一切别的都不算什么!我们一切敌人都不算什么!所以,我们一切所求的神一定会应允。因此,这首诗就仿佛把我们带到了以色列的古战场,回到出征之前的那个情境。他们奉神的名要把旗帜立起来,听旗帜在空中猎猎作响,每个人都因神的救恩夸胜。这是它的背景,也是这首诗的意境。

  你如果再多读一点《旧约》的话,你就会知道以色列面对的是什么人,他们的敌人有什么样的装备。所以,你在这首诗的上下文也能看到,“有人靠车,有人靠马,但我们要提到耶和华我们神的名”!在那个时代,以色列国居然还没有铁器,没有精良的战车、战马。而上帝在《申命记》中已经写了,不允许以色列的君王为自己组建精良的车马、队伍,不允许国王添加马匹。我们从《圣经》中也看到,大卫去跟歌利亚打仗的时候,他连自己的刀都没有。他割歌利亚的头,是用歌利亚自己的刀。而非力士人既有铁器,又有非常多的枪矛,和非常好的盔甲。而大卫什么都没有,只有五块石头。最后他把歌利亚打死了。但不是每个人都有大卫这样的信心啊,像扫罗就没有这样的信心。因此,当扫罗跟非力士人对峙的时候,扫罗就非常担心,非常害怕自己打不过非力士人。所以,这个时候他怕贻误战机就自己献祭。他说,士兵都逃走了,我们兵器又不行,人数又少,那怎么办?他就自己越权来献祭,而没有等撒母耳。神看他没有信心,最后就把他给废弃了。不是每一个王、每一个士兵都有这样的信心。但是我们从这首诗里看到大卫有这种信心,大卫的士兵也有这种信心。

  在一个世界上的文化都比你优秀的时候,当别人的装备都比你精良的时候,你靠什么去出战?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但是在这首诗里面,以色列人和大卫的回答是,我们不是靠车马,我们是要提到我们神的名。因为他是真神。我们真信靠他,就能够战无不胜!我们要有这种信心!所以他一定使敌人仆倒,而我们却起来立得正直。因为我们的神是一个施行拯救的神。《圣经》中有几场战争的描写。主角除了大卫之外,还有约法沙王。在跟敌人打仗的时候,上帝让约法沙王组建了一个赞美诗的队伍。他们在战场上唱赞美诗,敌人非常瞧不起他们。神的天使就把敌人的队伍杀败了。还有就是希西家王。他在面临亚述大军围攻、侮辱耶路撒冷时,把敌人的信陈列在神面前。然后,上帝就用以赛亚先知告诉希西家王,他必然得胜。结果,上帝派天使击杀了敌人十八万四千人。

  这是两件在《圣经》中记载的战例。它们给我们什么启发呢?就是提醒我们,我们人生中到底靠谁?是靠物质呢,还是靠神?是靠看得见的还是靠看不见的?而这个时代的发展,人们都是在靠看得见的。所以,当各国阅兵的时候,都是要把武器展示出来,让别人看看,我们有真家伙。但其实,在《论语》中,有人问孔子说,一个国家有三样东西很重要:军队、粮食和信仰,如果要你去掉一样的话,你先去掉哪一样?孔子说,军队。他的理由是,如果这个国家的人有仁义、廉耻,有自己的精神气质,它是打不垮的,哪怕没有军队。那人又挑战孔子说,如果再让去掉一样,你去哪个?孔子说,可以把粮食去掉,但信仰一定要留下。他说“民无信而不立”。哪怕老百姓都饿死,如果他有信仰,他仍然是不能战胜的。而何况,他有这种精神,你能战胜得了吗?孔子早就知道信仰对人是非常重要的。我们要依靠这一个仿佛看不见的信仰,才能够站立得稳。这首诗也是说,真的要靠这个看不见的神来征战。

  但问题是,孔子所讲的信仰、真理到底指的是什么?孔子自己也不知道。他说“朝闻道夕死可矣”,他自己也不知道信仰是什么,只是说信仰很宝贵。但是在诗篇20篇中,诗人知道他的信仰是什么,就是信仰这一位真神、活神,依靠他出战才能得胜。他不只是一种信仰精神,而是一种真实的信仰。因为他所相信的是一位真神。这一位真神怎样施行拯救?对于以色列人来说,他可以把敌人打败,让大卫的王国建立。那对于我们来说,我们怎么体会这位神的作为?在诗篇中还有一句话,“你们要休息,要知道我是神”。也就是说,当我们去依靠神的时候,他是可以代替我们作战的。他让我们休息,不是说这个事情就不去做,而是神替我们做了。那神怎样替我们出战?从《圣经》里,我们就很清楚,他战胜了我们真正的敌人,把我们从真正的困境中解救出来。人类真正的敌人是什么?就是罪恶和死亡的问题,就是地狱的诅咒问题。这个问题恰恰是人类无能为力的。

  人为什么会死?《圣经》给我们的答案,就是罪。罪从亚当进入这个世界,亚当代表人类犯罪,于是罪就笼罩着人类,以至于人类跟死亡的搏斗永远都是失败的。尽管所有的人都渴望长生不老,但是没有一个人能够战胜死亡,到最后人类就放弃了。他心想,既然明天我们就死了,那今天我们就吃吃喝喝吧。在这一场战争中,我们都必然失败的,所以我们都没有了斗志。我们不相信死亡是可以战胜的。但只要你能找到它的病根,是可以战胜的。《圣经》上说死只是一个结果,它的原因是罪。所以,一个人发生车祸死去,车祸只是一个形式,它最根本的原因是罪。如果没有罪,死亡就不会来。正因为有了罪,才有了死,而死的形式有多种。所以,最根本是要解决罪的问题。在解决罪的问题上,人是无能为力的。所有民族都在献祭,但是没有一种动物的血可以替人赎罪。《圣经》上说,只有上帝派耶稣基督来替我们赎罪,解决了罪的根本问题,我们就可以因着你的救恩夸胜。那上帝为什么一定要派耶稣基督来?因为我们没有办法战胜罪恶和死亡。

  有人讲过一个寓言,我觉得很形象。大概是说,人类生活在一个孤岛上,在这个孤岛上,每一个人都很莫名其妙地问:“我到底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我活着的意义是什么?我们为什么会在这儿呢?我们肯定有一个父亲,那我们的父亲在哪里?”有的人就说,“要想找到父亲,你要去遵守父亲留下来的法则,这个法则就在你的良心深处,就在你的感悟之中,所以你要透过遵守这些法则,透过行为比如说到某个地方朝圣,你就会见到父亲”。另外一种方法就是透过冥想、打坐,你最后想到的那个形象就是父亲的形象。这两种方法都是不可靠的,因为你都没有见过父亲,靠想是想不出来的。更何况说,人的理智、意志、情感都受到罪的影响,人的善行都像污秽的衣服,人内心的冥想都已经跟神隔绝了。

  这个时候应该怎么办?很简单,父亲派了兄长来到了这个岛上,告诉我们说,我能领你们到父亲那里去。因为你没有办法靠自己找到父亲。父亲来找你们。兄长从父亲那里来才能把我们领到父亲那里去。那个兄长就是耶稣。他来到世间,道成肉身,好使我们的肉身可以认识真理。神的儿子成为人好让人真可以回到儿子的地位,能够被收养成为神的儿子,从而与神有美好的关系。这就是《圣经》上说的,真正的那场战争是上帝打通了这一条天人的路,使我们能够到上帝那里去。所以呢,有人靠车,有人靠马,但这一条真正的路是上帝开的,我们只能依靠他。所以我们要因着他的救恩夸胜。他可以把我们从地狱中拯救上来,以至于今天的战争对于我们来说是一场荣耀的展现。因为他愿意用我们,我们就感到非常喜乐。

  当然,我们现在的问题是什么呢?大家说,人没有父亲,我们就是这个岛上的物质变出来的。人跟这个岛不一样,所有的动物都不会盖一座庙去敬拜他的神。但是人却顽强地一定要寻找。为什么顽强地寻找?就是你从那里来的。但是人却要否认这一点。有一本很好的书叫《退化论》,是一位基因学大师写的。他基于基因的研究认为,所有的物种不是进化的,是退化的。所有的物种都在走向灭绝,从来没有新物种产生。他说基因最开始是最完美的,就像字母表26个字母,如果它发生突破的话,基本上都是有害的。当然它可以使用一些有害的突破。但是就像印刷错误一样,它不妨碍你去读这个内容,但是26个字母表它排列好的信息是不会变的。只要一改变,它就是对精致的破坏。它里面有一段话我觉得很好,就是针对刚才我说的现代思想,他说现代思想有一个核心前提,即人类只是无意义的自然过程,无知觉的进化的产物,这种学说被广泛地传授。而其逻辑结论使我们相信,我们只是毫无意义的装满分子的皮囊。分析到最后,万物都无所谓。美国就有一个电视剧,叫《皮囊》。如果这一学说是假的。那么它就是人类设计出来的最阴险和最具有毁灭性的思想体系。然而,如果它是真的,它也是毫无意义的。正如其它一切事物一样。在当今知识界广为流传的整个思想体系,就是以达尔文主义所认为的无知觉、无意义的进化过程为理论基础而建立的。而其基本公理却是人类是随机突变加上自然选择的产物。而在学术上这早已被淘汰。这是不可能的事情,我们却不断地把它当作一个真理,然后不断地来宣讲。

  但不管我们怎么宣讲,我们也知道说是因为我们绝望了,所以我们就接受了这种理论。因为我们没有能力来战胜死亡,所以我们就说,是我不愿意。我们没有能力摆脱地狱到天堂,我们却说我不愿意到天堂,我宁可过这种在地上的生活。但问题是,地上最美好的生活仍然是有罪的暗影,仍然是有那么多的可怕、问题、凄惨。而且,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到最后还是一场空。所以,即使这个世界用它最好的来吸引你,它也已经没有吸引力了。但是我们却仍然被这个世界戏弄。它背后不是谎言,还是什么?这背后,我们已经认识得非常清楚了。当我们接受了这个理论,其实我们已经沦为绝望和环境的产物。而之所以有这种绝望,也就是因为我们的体验跟这种绝望是一致的。这就好比是有两棵树,一棵树没有生命力,它就认为它是被环境主宰的,因为随着时间的演化,它慢慢地朽烂,经过风吹雨打,最后就枯干了。 如果让这棵树总结一个理论,它不就是被主宰的吗?它不就是信奉进化论吗?它把死亡美化了,它认为这是自然的过程。但问题是,另外一棵树,它有生命的话,那让它总结一个理论,它就认为它可以去改变环境,抗击风雨。它认为随着时间的发展它可以活下去。它不一定就是被环境主宰。它可以活出一份坦然、喜乐,可以开花结果,可以抗击死亡,哪怕冬天来了,叶子枯了,它仍然有盼望。它的理论和它的体验就是合一的。而前一种就只能在绝望中体验毁灭。所以我说,无神论其实是对无神论者的审判,因为它背后是绝望。进化论也是对进化论者的审判,而所有这一切都是有着不可靠的假设。

  而《圣经》上说,当我们来依靠那位看不见的神的时候,我们恰恰看见了一切。就像路易斯说的,虽然,你看不见太阳(因为你不敢直视它),但是,正因为太阳你才看清了一切。因此,我看不见神,但透过神,我看见了一切。凭什么你能看清一切?因为神是又真又活的。我看清了一切最本质的,就是我是一个濒临死亡的活物,而死亡之所以存在是因为我有罪,而罪的存在是一个事实。我自己是不完美的,是内疚的,是不安的,是随着时间的波涛在变化中恐惧的,是害怕时间的变化的。所以,中国古人最害怕的就是时间流逝。因为透过时间的变化人认识到死亡的来临,这是非常令人惊恐的。而人又是无能为力的。但是从《圣经》中,我们是真的能够看到一个大希望。这个希望就是抗击时间的风雨,引进救赎的黎明,带来真正的盼望。

  有一个神学家说,有两个天使在太空观看,他们看见整个地球都是黑暗的,但是有一些细微的光,那是一些信主的人在盼望救赎的来到。然后,有一条弥赛亚的线索,就是大家一直盼着大卫的后裔,能够在地球上出现。但是从太空来看整个地球,都是黑暗的,仿佛真的没有救赎的黎明来到。结果这两个天使在看的时候,突然就发现有一道光芒,在地球上若隐若现,最后天上又有一道光射到了地球上。这个光芒照在伯利恒的马槽里,就像一根针刺透了整个黑暗的地球的大幕。一道天光就泄下来了。随着这个孩子的成长,整个黎明、整个太阳就在地球上升起来了。这场战争是这个孩子打的。所以,有人靠车,有人靠马,但我们要提到耶和华我们神的名,这个“提到”,原文中就是“靠”,我们要靠耶和华我们神的名。于是,那个光越来越炽烈。古人说,天不生孔子,万古长如夜。其实我说生了孔子,万古还是长如夜。他也不知道真理是什么。但是呢,天不生耶稣,万古长如夜。天父让耶稣生了,我们才有了黎明。然后这场战争就胜利了。当这场战争胜利了,你在世界上的所有战争都无所谓了。哪怕你在这些战争中有危险,你也没有根本危险,因为你已经摆脱了地狱、罪和死亡的纠缠。哪怕还有死亡,它也是一个门槛,不是通往地狱的路,而是通往天堂的窗户和门。以至于当我们呼求的时候,神就应允了我们。

  整个诗篇20篇特别提到一位受膏者。第六节,“现在我知道耶和华救护他的受膏者,必从他的圣天上应允他,用右手的能力救护他”。这位受膏者是谁?表面上是指大卫,但实质上是指耶稣基督,因为耶稣的意思就是受膏者,他来之后,真的能用右手的能力救护我们,然后解决我们罪的根本问题。我们能够因着神的救恩夸胜。他也是真正所献的祭,能够真正使我们活出这份喜乐和平安,从而把我们收归他的旗下。这首诗尽管是三千年前的祷告诗,其实,借着耶稣基督也应验在我们每个人身上。就是说,假如我们有了这位受膏者,他的战争胜利的结果就算在我们身上。我们就可以摆脱罪的纠缠。我们都会有过这种良心的内疚不安。我们中国人说“一失足成千古恨”。有一个老人80岁了,他还记得50年前偷了人家一根香蕉,可见良心的挣扎是人摆脱不了的。我小学的时候和一个好朋友合订一份《小学生报》,结果后来他不订了,我最后也不订了。但不知道怎么回事,当《小学生报》送到我们教室的时候多了一份。我们老师就问,多的这份是谁的?我说,是我的。我觉得没花钱拿了一份报纸应该是很高兴。虽然也没人来问,但是我非常忐忑,以至于我今天能记得的全是当时的忐忑,那个报上讲的啥我一点都没记住。每次拿到报纸的时候,我的脸都在发烧,就担心别人会来揭发我。我担心了好多年,从小学一直到工作。当然这只是其中一件了。每个人都有很多类似的经历。后来我有了信仰,我就在神的面前祷告。神会让我想起这件事,可见我的内心深处还是有许多良心挣扎。所以说,孩子的天地特别能展现出人良心的挣扎和愁苦。如果你写日记的话,你愁苦的事更多。我在祷告时,想到《圣经》中说,你偷了别人要还别人四倍,然后你还要向神认罪。而且你知道基督替你赦免了所有罪。你本质上是得罪神,因为你觉得你活得不像样。虽然神替你赦免了。你仍然有责任向人来认罪。我记得,有一个老人家,是一个基督徒,他做过一个见证,说过去他逃了很多火车票,他觉得自己很能干。但是后来信主了,他觉得很不对,所以他就把以前的票都补上了。所以当神使我想起冒领《小学生报》的事,我就跟我小学的班主任联系上了,他还记得我,我就寄了一些钱给他,说我过去冒领过一个学期的《小学生报》,希望他用这些钱给今天的孩子订一份《小学生报》。然后告诉他们我的故事。请他告诉他们,我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我现在有了信仰,跟以前不一样了。我觉得信仰给我带来了内心的平安,我也想对以往的事有一个了断,所以我愿意来承担过去事的责任。我的班主任很感动,后来特意给我写了一封信,说没想到还能发生这件事。他说,我把你的这封信给我们教研室所有老师都看了,他们也都很感动。当我接到班主任的信的时候,我就觉得内心很释放、觉得很美好。这个事真的可以了结。所以每个人内心深处都有罪的捆绑,都有内疚,都有不安,有很多的战争,而这一场战争,耶稣基督已经替我们得胜了。正因为他是百分之百的神,他才有能力赎罪。又因为他是百分之百的人,他才可以替同类赎罪。所以,他必须是百分之百的神,又是百分之百的人。

  当然,这看起来不可思议。但问题是,神的事不就是不可思议的吗?如果和你想的完全一样,他岂不就没有你智慧吗?所以,你读《圣经》感到异质感,感到不理解就对了。正因为不理解,才需要信心来相信神比我更伟大,更有能力,所以我要投靠他。今天,我们都可以来反省一下,在我的生命中,我真的信靠神吗?是看不见的那一位,还是看得见的?而这一切看得见的其实都是过眼云烟,是最不可靠的。有人说钱能解决的问题都是小问题,有太多的问题是钱解决不了的。而这一切解决不了的问题,谁能使我们依靠他来解决这些问题?其实真的唯有信仰所指向的真理和那一位真正活着并且肯关心我们的上帝。之所以我们不愿意投靠他,很简单,因为我们觉得这一位神太爱我,哪有这种好事。我们就被这个世界毒化了。因此,我们不要被这个世界毒化。你想,正因为这个世界有这么糟糕的生活,才有完美嘛。要不,你怎么知道,这叫糟糕呢。正因为你不完美,才有完美。正因为你有罪,才有义。正因为你黑暗,才有光。所以你不要老盯着你的阴影,你要抬头看光。在光中得见光。在他的真实中得见真实。这是我透过诗篇20篇特别提醒大家的,就是回到《圣经》,它才是我们真正可以依靠的。所以,耶稣说,“人活着不是单靠食物,乃是靠神口里所出的一切话”。神的话就是神自己。好,我们一起做个祷告——“慈悲怜悯的天父,谢谢你恩待我们,让我们晚上一起回到诗篇20篇,来考虑人活着要依靠什么,也让我们知道说有人靠车,有人靠马,但我们要提到耶和华我们神的名。因为这名是真实的,这名是神圣的,这名也是差遣耶稣基督到世上来的圣名。我们也愿意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历着又真又活的引领和得胜。从而,使我们能够得胜有余。愿你恩待我们中间每一位,也恩待接下来我们的分享。愿我们都能体会到这种得胜的喜乐。以上我们的祷告奉耶稣基督的圣名。阿们!”

  (感谢库小玲姊妹听打。2015年深秋。)
          

【作者简介】 本名:齐宏伟(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1972年生于沂蒙山区,1998年毕业于南京大学比较文学专业。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南京大学中文系博士生,研究领域为基督教与中西文学。出版专著《心有灵犀——欧美文学与信仰传统》(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诗集《彼岸的跫音》,已在《文化中国》(加拿大)、《南京大学学报》、《中国比较文学》、《南京师范大学学报》、《江苏社会科学》、《社会科学论坛》、《基督教文化学刊》、《跨文化对话》、《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等刊物发表论文多篇,在《蔚蓝色》(美国)、《海外校园》(美国)、《钟山》、《青春》等刊物发表散文、诗歌多篇。

赞一下: ]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