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子渐长的比喻.
2018-01-12
作者:凡仆
来源:作者原创我也要投稿
经文:可4:26-29。
《马可福音》提到三个关于种子的比喻:一为撒种的比喻(可4:3-8);二为“种子渐长的比喻”(可4:26-29);三为芥菜种的比喻(可4:30-32)。这三个比喻都与上帝的国紧密相关。种子渐长的比喻是《马可福音》独自提到的,在其他三卷福音书中没有涉及。之所以这样,我想原因有二:一是马太和路加两人在整理耶稣教训的时候可能把这部分内容漏提了,或者觉得,既然马可已经提了,自己就不必再罗索了,因为《马太福音》和《路加福音》被公认为是以《马可福音》为蓝本的;二是可能与马可后来的独特经历有关。据《使徒行传》15章记载:保罗建议巴拿巴和他一同回到原来传福音的地方看望信徒,建立教会,而巴拿巴则建议保罗带着被称为马可的约翰同去。但保罗则因为马可在旁非利亚的时候离开他们,便一心想带希拉去,于是两人发生争执,直到最后分离。由于巴拿巴给了马可这次机会,并在途中给了他体恤、鼓励,和细心照顾,才使他以后有了结满籽粒的成熟。因此,当马可回忆耶稣的比喻时,由于这个经历,可能对此体会更是深刻。
关于“种子渐长的比喻”,据写了一百多卷研究圣经的书籍而著称为“解经王子”的摩根认为,它是耶稣用比喻讲道的第一天就对门徒们说的。虽然这个比喻篇幅不长,但却包含的内容却相当丰富,价值很大。第一,它既是对前面提到的撒种的比喻的进一步解释,又引申出了芥菜种的比喻,起到了承上启下,承前继后的桥梁作用;第二,这个比喻用类比推理的手法说明基督徒人格成长的过程以及天国在人间的实现过程。换句话说,就是一个人信仰成长的自然过程。诚如保罗与彼得所说,“当我们做孩子的时候,话语像孩子,心思像孩子,既长大成人,就把孩子的事丢弃了。”(林前13:11)“你们却要在我们主,救主耶稣的恩典……上有长进。”(彼后3:18)。
一、比喻本身的意义
(一)人——指撒种者。关于这个撒种者,我们通过一些客观分析,觉得这里的人应该是指当初的门徒,当然也包含今天我们每一位。也有的人说是指基督——人子而言。这个说法有一点牵强。我们若仔细阅读这个比喻,就会强烈地感觉到他不像是指基督说的。第一,“那人黑夜睡觉,白日起来”。但圣经却说:主是既不打盹也不睡觉的。(参诗121:4);第二,圣经说:“那人却不晓得如何这样”。但耶稣是创始成终,掌管自然,掌管耕种,掌管成长以及掌管整个宇宙(参来12:1)的基督,怎么能不晓得植物——庄稼成长的过程呢?!第三,耶稣虽然告诉人们:“天国近了,应当悔改”的好消息,但圣经里耶稣是在讲比喻等。
(二)种子——指上帝的话或者道。《希伯来书》的作者说:“上帝的道是活泼的,是有功效的,比一切两刃的剑更快,甚至魂与灵,骨节与骨髓,都能刺入剖开,连心中的意念都能辩明。”(来4:12)保罗说:“顺着情欲撒种的,必从情欲收败坏,顺着圣灵撒种的,必从圣灵收永生。”(加6:8)一般庄稼的种子撒到田地里以后,由于干旱、雨水过多或虫子吞噬等原因,有时可能会朽坏,长不出来庄稼。但比喻里提到的这个种子却是“不朽坏的种子”,显然是指主的话语而言的。神的话是我们脚前的灯,路上的光,一解开就会发出亮光。圣经——神的话起初是一个嫩芽,到《摩西五经》才长穗,到旧约时代结出籽粒,直至到了新约,才把上帝对属祂的人的心意完全启示出来。所有上帝的话,都被用来建造祂的国度。
(三)土地——指人的心田。这个土地不看对象,不分好与坏,不是指一般的土地,而是指所有人的心田说的。
二、比喻告诉了什么
(一)关于撒种:首先,撒种的人不可察言观色,看风望云。《传道书》11章4节说:“看风的必不撒种,望云的必不收割。”主耶稣离世时,把传福音的使命托付了我们,(太28:)我们应该为此而竭诚努力。因为若不传福音,我便有祸了。无论得时不得时,总要传福音。(参林前9:16;提后4:2)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我们要是等到一个合宜的时间再去传扬福音,那可能就没有时间了。《传道书》告诉我们:“早晨要撒你的种,晚上也不要歇你的手,因为你不知道那一样发旺,或是早撒的,或是晚撒的,或是两样都好。”(传11:6)因此,要趁着还有今日,做成主的功。其次,撒种的人不应该挑选土地,应看见田地便撒。正如撒种比喻所讲的:有落在路旁的,有撒在土浅石头上的,有撒在荆棘里的,有撒在好土里的。基督教是普世的,关于基督的福音当然也是普世的。我们撒种传福音,有时会一帆风顺,有时却会遇见许多困难。但困难是可以克服的。因为在人不能的事,在上帝凡事都成为可能。例如,旧约的约拿、新约的亚拿尼亚,他们虽然不愿顺服上帝,但顺服后,结果都超出了他们的想象。正因如此,福音也就被传开了。再次,撒种的要不怕危险。我们有时撒种传福音,会像保罗一样,遇到各种危险,(参林后11:16-33)但我们也要学像保罗的勇敢,用智慧和勇敢面对一切艰难险阻。
(二)关于生长的奥秘:首先,对于生长的奥秘,人们无能为力。种子如何在地里头生长,不是撒种人所能知道的,也不需要知道。正如圣经所说:“这人把种撒在地上,黑夜睡觉,白日起来,那人却不知道如何这样。”人在这个过程中,所能做的,只是受主委托,忠心事主,按时分粮。换言之,人在种子生长方面只是尽本分而已;其次,种子生长出于自然。先发芽,后长个,再结出饱满的籽粒,最后到成熟,这是植物生长的过程,撒种的人不便作甚么,也不能作甚么,更不能拔苗助长。属灵的奥秘也一样。有人说,“在属灵的耕种上,不论对世界上的列帮,或是个人的属灵成长方面,不宜把种子挖出来,看一看它是否成长,只要把种子种下,相信太阳和雨水会使它活起来就好了。”耶稣说:重生也是这样,正如风随着意思吹,你听见风的响声,却不晓得从那里来,往那里去(约3:8)总而言之,种子生长的过程,是用肉眼看不见的,但又是稳定的,也是必然的,因为这个生长规律是上帝创造的。
(三)关于收割的喜悦。俗语说:瓜熟蒂落。庄稼熟了自然就要收割,否则就会浪费掉。收割的时候,就是喜悦的时候。以色列人的收割节是每年三大节气之一。那天,他们的女儿仆婢,寄居的与孤儿寡妇,都在耶和华面前欢乐。《诗篇》中有许多描写收成欢乐的经句:“小山以欢乐束腰,草场以羊群为衣,谷中也长满了五谷,这一切都欢乐歌唱。”(诗65:13)“流泪撒种的,必欢呼收割。”(诗126:5-6)耶稣说:“收割的人得工价,积蓄五谷到永生,撒种的和收割的一同欢乐。俗语说,这人撒种,那人收割,这话可见是真的。我差你们去收你们没有劳苦的,别人劳苦,你们享受他们所劳苦的。”(约4:36-38)。先知约珥说:“开镰吧!因为庄稼熟了。”(珥3:13)《启示录》说:“伸出你的镰刀来收割。因为收割的时候已经到了,地上的庄稼已经熟了。”(启14:15)。属灵的收割也是这样。收割的日子主要指耶稣再来。他来了万民都要欢呼。
三、比喻提醒了几件事
耶稣藉着这个比喻向所有信他的人提醒了几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值得我们认真对待。
(一)要忍耐,恒切等候。这是农民在撒种之后必须经历的过程,只要经过这个过程,到了时候,一定会有收成。我们传扬耶稣基督的福音也是如此。福音从一个人听见,到接受,再到笃信不疑也有一个过程。世界上的任何事情都有他的规律。我们有传福音的强烈使命感非常重要,但绝不能恨铁不成钢去拔苗助长。如果这样做,一定会事与愿违。
(二)要自信,充满希望。比喻里提到,那人撒完种后就睡觉去了,也就是不操心了,安息了。农民撒种后,之所以能够忍耐得住,不是他们对所撒的种无所谓,乃是因为他们非常的自信,在播撒物种时就播撒了希望。正如保罗所说:我撒种了,亚波罗浇灌了,惟有上帝叫它生长。“(林前3:6)因此,我们要把各样事工完全交托,全心依靠为我们信心创始成终的耶稣。
(三)要坚强,勇往直前。在撒种的过程中,我们可能会遇这样那样的困难,这是正常的,但只要我们坚强,紧紧靠主,就会安然渡过难关。
(四)要准备,预备见神。收割的时候到了,一则可理解为引人归主,二则可理解为耶稣再来。耶稣受死,复活后又升天了。但按照教义他还要再来。他要接我们到他那里去。这是我们的基本信仰,需要坚信。每一个信主的人都盼望主再来,可是,他来了,我们又怎样向其交帐呢?我们若交不好这个账,在他收割的时候,怎么能归到他的仓里呢?回到他为我们预备的地方去呢?因此,我们在活着的时候,就要敬虔爱主,生活圣洁,努力撒种,积极侍奉,彰显上帝的形象,活出人生的意义,努力预备迎见我们朝思暮想的上帝。
【作者简介】 凡仆(网名),实名;王俊,男,第四代耶稣信徒,基督教牧师,金陵协和神学院首期教牧研究生、中国人民大学首期中国宗教界中青年代表人士研修生学历,陕西圣经学校兼职教师,陕西省基督教“两会”驻会同工,陕西省慈善协会理事。
[ 赞一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