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博网

蒙恩者的生活原则

2018-06-18 作者:佳音  
来源:雅博网作者我也要投稿

 s.jpg

 (彼前3章)

  彼得前书是彼得所写的书信。使徒彼得原名西门,又名巴约拿(因父亲名叫约拿,他的名字则为约拿的儿子之意)。彼得一向给人的印象是敢作敢为,口直心直,性情刚烈。他从得救,蒙召到被选为使徒,都一直与主耶稣的关系十分密切,是与主特别亲近的三个使徒之一。五旬节之后,彼得成了教会的领袖,老年时曾出外游行布道,最后相传在罗马倒钉十字架殉道。彼得写此书信时,初期教会的基督徒当时正处于水深火热的困境中,忍受着罗马z /-府所给予的压迫和诬告,在极度痛苦和恐惧中生活。彼得知道这事后写了此书,安慰及鼓励信徒忍耐这恶劣环境,靠主的恩典胜过苦难。人若能生存在和谐的环境中,是最美丽不过的。诗人亦曾称赞说:“看哪!弟兄和睦同居,是何等的善、何等的美。”但在群体中,难免有人与人的冲突,因此要有和睦的成果,必须付出代价。彼得列出基督徒群体生活的五种基本特性。(1)和谐──追求共同的目标。(2)同情──响应其它人的需要。(3)相爱──彼此相待如弟兄姊妹。(4)慈怜──充满感情和关心。(5)谦卑──彼此鼓励,别人成功,也一同快乐。这五种特性大大帮助信徒有效地事奉神。同时也能像彼得所说“你们既称那不偏待人,按各人行为审判人的主为父,就当存敬畏的心,度你们在世寄居的日子。”因此,今天我们就来分享《蒙恩者的生活原则》。

  一、家庭生活的原则-----夫妻和睦(彼前3:1-7)

  曾经在《蒙恩的夫妻》那篇信息当中我们提过,婚姻、家庭是否美满与妻子的顺服有极大的关系。妻子如何感化和吸引丈夫?有人以为女性应以美貌吸引男士,这是一种方法,但不是上策,因为外面的美貌会随年日而消失。只有外面的吸引而不是发自内心的,那不足称为真美。但发自新生命的内在温柔的心、安静的灵,却是长久的、有感染力的,在神面前是极为宝贵的。在提倡女权、个人自主的社会中,教会也受影响,有人以为此处经文不合现代男女平等的理论;其实此处之提醒并非压抑女权,只是鼓励姊妹们善用天赋之温柔及安静的心,来达到以柔制刚之目的。而作为丈夫的弟兄,也要敬重爱戴你的妻子。要知道,神给我们配合的婚姻,都是最适合我们的。曾经听见很多弟兄姊妹感慨,上帝怎么就没有给我一个爱主的丈夫(妻子)。如果那样,他(她)就会支持我的服事了。也有弟兄姊妹在家庭当中公然抱怨配偶,你怎么就不能像某某弟兄(姊妹)那样,你看看人家!我想问弟兄姊妹,你认为上帝给你找错了配偶吗?上帝会做错事吗?你之所以觉得婚姻和配偶不合你的心意,是因为你没有按照上帝安排的生活。上帝让妻子顺服丈夫,姊妹你顺服了吗?上帝让丈夫敬重爱护你的妻子,弟兄,你做到了吗?上帝让我们以家庭和婚姻荣耀神,我们做到了吗?

  二、人际关系的原则----作光作盐(彼前3:8-13)

  1、心态(彼前3:8)

  (彼前3:8)“总而言之,你们都要同心,彼此体恤,相爱如弟兄,存慈怜谦卑的心。”一个基督徒若不能与他人同心合一,则绝不能过一个基督徒的生活;同样地,教会里面若分争结党,则不配称为主的教会。在家庭当中,夫妻要同心,在教会里面,弟兄姊妹,同工要同心。 人际关系最大的难处在于彼此的“心情”不同,所思所想、所感所触、所爱所慕、所悲所哀,都无法相通;改善人际关系的第一步,首须调整己心,使之接纳对方与对方一致。就像保罗说的,在什么人中做什么人。若是我们能够存在一颗与人同心的态度,就会在人际关系上,有很大改善。我们应当尽力排除万难,放下己见,设法进到别人的感觉里面,这样,才能与众人有和谐的关系。属灵的认识和经历越深的人,乃是那些能够放下身段,设身处地,体认别人的处境和感觉的人。“体恤”和自私是绝不能同时共存的。若以一己之私为重,体恤则不能存在;体恤之心,只有在忘我及悲悯他人苦痛时,才能应运而生。基督哪那里掌权,那里便有体恤之心。每个人的行为背后都有各种原因及动机,若能多一点考虑别人,多一点体恤,则人与人之间的问题便会减少。否则,误会往往变成问题的起点。爱神与爱人是绝不能分割的,两者有唇齿相依的密切关系。今天在教会中,许多人有弟兄之名,却无弟兄之情,有的甚至见面如同仇敌,连外人都不如。现代社会中,悲悯心肠似乎已经成为失落的美德,每每听见悲惨的新闻报导,却无动于衷,缺乏悲悯之心,偶而受感,却又缺乏行动。圣经不是叫我们对罪恶和罪行存怜悯的心,而是对犯罪的人存怜悯的心;对别人陷于试探或罪恶中的痛苦有所同情,并谦卑地承认自己也可能落在别人的失败中,并不会因别人的失败自傲自义。存着这样的心态,才是属灵生命丰盛的表现。

  2、言语(彼前3:9-10)

  (彼前3:9-10)“不以恶报恶,以辱骂还辱骂,倒要祝福。因你们是为此蒙召,好叫你们承受福气。因为经上说,人若爱生命,愿享美福,须要禁止舌头不出恶言,嘴唇不说诡诈的话。”神的国度里,绝不容许报复的行为,也不容许羞辱别人,不管是直接还是间接的行动。我们基督徒蒙召是为承传神的祝福,不但自己蒙福,并且也使别人蒙福。基督徒不是蒙召去伤害他人,而是要造福他人;不是要咒诅,而是要祝褔。祝福别人,结果反叫自己更为蒙福;别人若不配得我们所祝的福,那福仍旧归到我们的身上。(弗4:29)“污秽的言语,一句不可出口,只要随事说造就人的好话,叫听见的人得益处。”(雅3:2)“原来我们在许多事上都有过失。若有人在话语上没有过失,他就是完全人,也能勒住自己的全身。”

  3、行为(彼前3:11-13)

  (彼前3:11-13)“也要离恶行善。寻求和睦,一心追赶。因为主的眼看顾义人,主的耳听他们的祈祷。惟有行恶的人,主向他们变脸。你们若是热心行善,有谁害你们呢?”我们通常会认为“和睦”就是没有冲突纷争,觉得“调解”是被动的。其实真正有效的调解者,会主动地追求和睦,努力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他们知道和睦是由彼此顺服而产生的,就在问题产生前已经作好准备,防患于未然。当冲突发生时,他们会公开处理,把问题解决在萌芽之中。维持和睦比发动战争更加困难,但所带来的不是死亡,而是生命和愉快。基督徒面对世界的反应,来自于对基督的信心。所以基督徒的行为,完全体现出我们的信心。有信心的人,会有好行为彰显基督的荣耀。没有信心的人,会与世人的行为同流合污。因此,有的基督徒面对世人的无礼,会采取容让,饶恕的态度。有的基督徒却是与世人因为利益纷争而失去见证神的机会。

  三、神前生活的原则----效仿基督(彼前3:14-22)

  1、为义受苦的准备(彼前3:14-17)

  (彼前3:14-17)“你们就是为义受苦,也是有福的。不要怕人的威吓,也不要惊慌。只要心里尊主基督为圣。有人问你们心中盼望的缘由,就要常作准备,以温柔敬畏的心回答各人。存着无亏的良心,叫你们在何事上被毁谤,就在何事上,可以叫那诬赖你们在基督里有好品行的人,自觉羞愧。神的旨意若是叫你们因行善受苦,总强如因行恶受苦。”基督徒在受逼 -/迫时,若体会有主基督的同在,他们就有从神而来的胆量,引导他们作美好的见证。与其惧怕仇敌,倒不如全心信靠神,相信基督统管一切,由祂掌管我们的思想和情感,仇敌就没有办法动摇我们了。有人曾说:“我们不大畏惧神,是因为我们过于惧怕人。”人若心里尊主基督为大,对这人来说,生命中最宝贵的,乃是他与神之间的关系,而这关系是世上任何事物也不能夺去的。就像罗马书说的,没有什么能使我们与基督的爱隔绝。一个可悲的现象,就是有许多基督徒对本身所信的是甚么,及为甚么要信,都哑口无言,或一窍不通。基督徒必须在心智与属灵上作好准备,能为自己的信仰作出合理的解释。信主不是拜偶像,认为信了之后,就是肉体安逸,就是享受幸福。我们乃是要在世受苦,才能思念天上永恒的家乡。今天在地上有太多乐不思蜀的基督徒。

  2、基督受苦的榜样(彼前3:18-22)

  (彼前3:18-22)“因基督也曾一次为罪受苦,就是义的代替不义的,为要引我们到神面前。按着肉体说他被治死。按着灵性说他复活了。他借这灵,曾去传道给那些在监狱里的灵听。就是那从前在挪亚预备方舟,神容忍等待的时候,不信从的人。当时进入方舟,借着水得救的不多,只有八个人。这水所表明的洗礼,现在借着耶稣基督复活。也拯救你们。这洗礼本不在乎除掉肉体的污秽,只求在神面前有无亏的良心。耶稣已经进入天堂,在神的右边。众天使和有权柄的,并有能力的,都服从了他。”“传道给那些在监狱里的灵听”的意思较难明白,解经家有不同的说法,最传统的解释认为基督在死和复活之间,向旧约时代那些等候救赎的信徒宣告神的救恩。马太记载耶稣死时,有许多已死去的圣徒复活过来,到耶稣复活后,他们从坟墓里出来,向人显现。另一些解经家认为这段经文是指基督的灵曾借着挪亚,向那些被罪拘禁在地狱里的灵魂传道。也有些学者坚持,基督落到阴间,向那些在挪亚时代已被拘禁的堕落天使宣告祂的得胜和作出最后的审判。无论如何,这段经文显明基督的福音不会受到限制,过去怎样被传扬,今天也一样被传扬。不但向活人传讲,也向死人传讲。神给每个人都有机会亲近祂,却不代表今生拒绝基督的人再有机会悔改。不论是哪种解释,都离不开一点,基督祂原不需要经历生死,因为祂是自有永有。却为了我们,经历了生的痛苦,死的痛苦。我们也理当以主为我们的榜样。不要总是顾念肉体享乐,要以神国的事为我们的使命和责任。阿们!

【作者简介】 高佳音,女,汉族,雅博网作者。1978年出生于辽宁海城,2005年蒙恩,渴慕真理,蒙神恩典预备,圣灵呼召,牧长提携,2008年参与传道服事,2013年授受教师圣职,同年全职奉献,担任教牧工作,2017年1月建立“佳音工作坊”至今,现在本会参与牧会圣工。

赞一下: ]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