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博网

对待弟兄当有的态度

2024-05-28 作者:耶米玛  
来源:耶米玛工作室 我也要投稿

微信图片_20220704080209.jpg 

         5:21-24             

神的心意是要人爱神爱人,爱弟兄如同爱自已。我们从个方面来看《对待弟兄当有的态度》。

一、要爱人如已

 1.要爱人如己:(利未记19:17-18)“不可心里恨你的弟兄;总要指摘你的邻舍,免得因他担罪。不可报仇,也不可埋怨你本国的子民,却要爱人如己。我是耶和华。

神就是爱,神爱世人,也希望人与人之间彼此相爱。从消极方面,神强调以色列人不可心里恨他的弟兄,不可报仇,也不可埋怨他本国的子民。从积极方面看“总要指摘你的邻舍,免得因他担罪。”“要爱人如己”,“爱人如己”这节圣经是律法的总纲,也是耶稣列为律法最大的诫命部分。“爱人如己”除了对弟兄表示关怀照顾外,更要积极勇敢地指出弟兄的错失,免得与他同流合污。包容宽恕,设身处地了解才能不埋怨。

2.耶稣引用“爱人如己”:(马太福音22:35-40)内中有一个人是律法师,要试探耶稣,就问他说:“夫子,律法上的诫命,哪一条是最大的呢?”耶稣对他说:“你要尽心、尽性、尽意爱主-你的 神。这是诫命中的第一,且是最大的。其次也相仿,就是要爱人如己。这两条诫命是律法和先知一切道理的总纲。”

一个专门研究律法的律法师,要试探耶稣,就故意问他“律法上的诫命,哪一条是最大的呢?”耶稣总结为两点:爱神爱人。说到爱人时,就引用了(利未记19:18)的经文“其次也相仿,就是要爱人如己。”

3. 使徒引用“爱人如己”:(罗马书13:8-10)凡事都不可亏欠人,惟有彼此相爱要常以为亏欠,因为爱人的就完全了律法。像那不可奸淫,不可杀人,不可偷盗,不可贪婪,或有别的诫命,都包在爱人如己这一句话之内了。爱是不加害与人的,所以爱就完全了律法。

(加拉太书5:13-14)弟兄们,你们蒙召是要得自由,只是不可将你们的自由当作放纵情欲的机会,总要用爱心互相服侍。因为全律法都包在爱人如己这一句话之内了。

(雅各书2:8)经上记着说:“要爱人如己。”你们若全守这至尊的律法才是好的。

保罗在他的两封书信中,都引用了(利未记19:18)要爱人如己这节经文,说到全律法都包括在“爱人如己”这一句话之内了。雅各在《雅各书》中也引用了这节经文。

二、不可向弟兄动怒  

1. 不可向弟兄动怒:(马太5:22a)只是我告诉你们,凡向弟兄动怒的,难免审判

诫命上要求“不要杀人,凡杀人的,难免受审判。”但耶稣以天国君王的身份告诉天国子民,凡向弟兄动怒的,难免审判在人看来,“动怒”不等于杀人,只是可能导致杀人。但在神看来,动怒等于杀人,要从根源上杜绝杀人,必须首先止于心中的怒气,就是不动怒。(约翰一书3:15)凡恨他弟兄的,就是杀人的;你们晓得凡杀人的,没有永生存在他里面。

2. 不可咒骂弟兄:(马太福音5:22b)凡骂弟兄是拉加的难免公会的审断;凡骂弟兄是魔利的,难免地狱的火。

动怒的结果,首先会导致言语上的暴力,就是咒骂人,拉加意思是无知、无用;“魔利的意思是“笨蛋、悖逆”,侮辱、藐视的语气比“拉加”更重。向弟兄动怒的,就难免受审判;但辱骂弟兄是拉加的要受公会的审断,而骂弟兄是“魔利的,则难免地狱的火了,“地狱的火”是不灭的,虫是不死的。(马可福音9:44)你缺了肢体进入永生,强如有两只手落到地狱,入那不灭的火里去。

三、献祭前先与弟兄和好

1.献礼物前先同弟兄和好:(马太福音5:23-24)所以,你在祭坛上献礼物的时候,若想起弟兄向你怀怨,就把礼物留在坛前,先去同弟兄和好,然后来献礼物。

“所以”起承前启后的作用,既然向弟兄动怒都要受审判,咒诅弟兄要受更重的刑罚,因此引出下面的教导。

“祭坛”是圣殿里向神献祭的地方,犹太人藉向神献祭,亲近神,蒙神赦罪,得神悦纳。“献礼物”指为感恩而献的甘心祭。“在祭坛上献礼物”是表示对神的敬畏、爱与感谢。然而,“在祭坛上献礼物”就是与神亲近的时候,“若想起弟兄向你怀怨,”“若”如果、突然,“想起”指在圣灵的感动把遗忘的事重新想了起来,还有弟兄向自已怀怨,即表示弟兄之间发生了问题,没有了和睦。在这种情况下,天国子民当做的事是“把礼物留在坛前,先去同弟兄和好,然后来献礼物。”这样神才悦纳。若是先来献礼物,后与弟兄和好,献上的礼物也不蒙神的悦纳。这里是个“先后”的次序问题。耶稣藉此告诉我们:神看重和睦胜过礼物,(罗马书12:18)若是能行,总要尽力与众人和睦。

(罗马书14:19)所以,我们务要追求和睦的事与彼此建立德行的事。

(哥林多前书7:15)倘若那不信的人要离去,就由他离去吧!无论是弟兄,是姐妹,遇着这样的事都不必拘束。 神召我们原是要我们和睦。

(哥林多后书13:11)还有末了的话:愿弟兄们都喜乐。要作完全人;要受安慰;要同心合意;要彼此和睦。如此,仁爱和平的 神必常与你们同在。

(以弗所书2:14)因他使我们和睦,将两下合而为一,拆毁了中间隔断的墙;

(希伯来书12:14)你们要追求与众人和睦,并要追求圣洁;非圣洁没有人能见主。

需要注意的是:主在这里并没有说谁对谁错,因此,即使是弟兄因为误会而无缘无故的怀怨,也应当尽力去解决。

2.在路上赶紧与弟兄和息:(马太福音5:25-26)“你同告你的对头还在路上,就赶紧与他和息,恐怕他把你送给审判官,审判官交付衙役,你就下在监里了。我实在告诉你,若有一文钱没有还清,你断不能从那里出来。”

“告你的对头”指23节里向你怀怨的弟兄。“还在路上”意即当我们还活在世上,奔走天路的时候。“在路上就赶紧与他和息”指我们要抓住现今的机会与弟兄和息。“他把你送给审判官”“审判官”就是指主自己,这里意指他向主祷告,求主审判伸冤(6:10)。“审判官交付衙役,你就下在监里了”“衙役”是指执行神命令的天使,“监”是指信徒将来受惩罚的地方,也就是外边的黑暗里(25:30)

“若有一文钱没有还清,你断不能从那里出来”“一文钱”是面额极小的一枚小铜币。本节是说天国子民对别人所有的亏欠,即使是微不足道的小亏欠,也都要对付清楚,才能真正从监里出来。

四、对待有过错的弟兄

1.单独指出弟兄的错来:(马太福音18:15)倘若你的弟兄得罪你,你就去,趁着只有他和你在一处的时候,指出他的错来。他若听你,你便得了你的弟兄

倘若释义为表示假设关系,用在偏正复句的偏句中,相当于如果假使“你的弟兄”表示同是信主的人;“得罪你”有的古卷作“犯了罪”。“你就去,趁着只有他和你在一处的时候,”“去”表示积极、主动,“趁着……”单独地交通,避免让更多的人知道弟兄犯了罪。“指出他的错来”用爱心指出弟兄的错来,而非扩大或缩小。弟兄若是听从,“你便得了你的弟兄,”意即将弟兄从罪里挽回过来。这是最好的挽回弟兄的方式。

2.凭两三个人的口作见证:(马太福音18:16)他若不听,你就另外带一两个人同去,要凭两三个人的口作见证,句句都可定准。

但弟兄不一定都会听从,若弟兄不听,你再去另外带一二个人同去,这同去的人数只限于一二个,而非多人,带他们的目的是要他们作见证。“要凭两三个人的口作见证,”“两三个人”是作见证的原则(参申19:15),目的仍是要让他知错,认罪悔改。“句句都要定准”“定准”站住,立定,有份量。表示见证人的话必须有份量;可见当你要找人帮助去改正别人时,应当选定属灵生命较有长进的圣徒。

3.执意不听要看他像外邦人与税吏一样:(马太福音18:17)若是不听他们,就告诉教会;若是不听教会,就看他像外邦人和税吏一样。

若是凭两三个人的口作见证”,这个犯罪的弟兄仍然不听他们,就要告诉教会,让更多的人知道这弟兄犯了罪。“就告诉教会”表示这“教会”是能听人诉说的,是指一个地方上信众的总合,就是地方教会,目的仍是要让他知错。

“若是不听教会,就看他像外邦人和税吏一样”即使这样,那人仍然不听教会,“外邦人”即外国人;“税吏”是为罗马z /-府收税的犹太人,为一般犹太人所不齿,将他们与罪人同列(参太11:19)。“看他像外邦人和税吏一样”意即不再和他交通来往,但不一定把他赶出教会,须视他所犯的罪是否合乎革除的原则(参林前5:11-13)而定;若他只是因意志刚强,不肯服下来而已,便冷漠对待他,而不可将他开革。

五、当饶恕弟兄七十个七次

1.饶恕弟兄七十个七次:(马太福音18:21-22)那时,彼得进前来,对耶稣说:主啊,我弟兄得罪我,我当饶恕他几次呢?到七次可以吗?耶稣说:我对你说,不是到七次,乃是到七十个七次。

按犹太拉比的传统说法,饶恕弟兄最高可达四次,而彼得却已经饶恕到了七次,觉得自已一定会得到耶稣的称赞了,因此向耶稣抛出这个问题“我当饶恕他几次呢?”不料,耶稣却回答他说“不是到七次,乃是到七十个七次。”饶恕‘饶恕’原文意思是‘不留住’、‘让它去’,也就是把被得罪的事忘掉的意思。饶恕人而记得饶恕‘几次’,这表示他并没有忘记被得罪过多少次,所以不能算是真正的饶恕。‘七次’是完整的数目,但仍可以计数,意即有限度的;‘七十个七次’意即应该饶恕人不计其数,完完全全,没有限度的,这才是真正的饶恕。

2.主人饶恕了欠一千万银子的债:(马太福音18:23-27)天国好像一个王要和他仆人算账。才算的时候,有人带了一个欠一千万银子的来。因为他没有什么偿还之物,主人吩咐把他和他妻子儿女,并一切所有的都卖了偿还。那仆人就俯伏拜他,说:主啊,宽容我,将来我都要还清。那仆人的主人就动了慈心,把他释放了,并且免了他的债。

接着,耶稣给门徒讲了一个比喻:“一个王”指主;“他仆人”指我们信徒;“算账”指圣灵在信的人心里运行,“一千万银子”按原文是‘一万他连得’,他连得乃系当时最高的重量单位;每一他连得银子相当于罗马六千个得拿利乌银币(denarius),故他所欠总值六千万银币。当时普通工人一天的工资为一个得拿利乌,即一钱银子(22:2)。“一千万银子”乃代表所欠的债是个无法偿还的天文数字,人根本无力偿还,这罪债,压得人喘不过气来。这人当然没有什么偿还的,主人吩咐把他和妻子、儿女,并一切所有的都卖了来偿债。主这话是要给我们看见,就算是我们倾尽一切所有的,也无法偿还我们对主的亏欠。那仆人就祈求主:注意这里提示了真实信徒该有的四种态度:(1)“俯伏”─悔改;(2)“拜他”─谦卑;(3)“主啊,宽容我”─祈求主恩;(4)“将来我都要还清”─许愿奉献。虽然我们实际并无‘还清’的力量,但只要我们肯谦卑悔改(“俯伏拜他”),求主赦免(“主阿,宽容我”),并且有一颗愿作的心(“将来我都要还清”),就必蒙悦纳(参林后8:12)。看到仆人谦卑的行动,听到仆人肯切的祈求,主人立即“动了慈心”,就是怜悯;不仅把他释放了,而且免了他的债,“债”借款,负债。这是主人何等大的恩典。

2.不饶恕弟兄的恶仆:(马太福音18:28-30)那仆人出来,遇见他的一个同伴欠他十两银子,便揪着他,掐住他的喉咙,说:你把所欠的还我!他的同伴就俯伏央求他,说:宽容我吧,将来我必还清。他不肯,竟去把他下在监里,等他还了所欠的债。

这个仆人刚蒙了主人的赦免,高高兴兴地从主人那里出来,遇见一个欠他十两银子同伴,立即晴转阴,揪着弟兄,掐住他的喉咙,强迫他把所欠的还十两银子,按原文是一百个得拿利乌,和他自己欠主人的六千万得拿利乌相比,两者相差约六十万倍。揪着他就是不放过他的意思;掐住他的喉咙就是以凶暴的态度来对待,不容他分诉理由。他的同伴就俯伏央求他,求他说:宽容我吧,将来我必还清。”然而,不肯,竟去把他下在监里,等他还了所欠的债。神以“恩典的原则”对待这个仆人,这个仆人却公义的原则对付自已的弟兄

3.等他还清了所欠的债:(马太福音18:31-34)众同伴看见他所做的事就甚忧愁,去把这事都告诉了主人。于是主人叫了他来,对他说:你这恶奴才!你央求我,我就把你所欠的都免了,你不应当怜恤你的同伴,像我怜恤你吗?主人就大怒,把他交给掌刑的,等他还清了所欠的债。

众同伴看见了恶仆所行的,就甚忧愁,他们去把这事都告诉了主人。既然恶仆用公义的原则对待同伴,神也要以公义的原则对待他。主人叫来那仆人,斥责他是不饶恕人的恶奴才。主人以怜悯待他,他却以公义待弟兄,他既毫无怜恤的心,因此主人也不再怜恤他。主人在怒气中把他下在监里,交给掌刑的,等他还清了所欠的债。

4.你们不饶恕弟兄天父也不饶恕你们:(马太福音18:35)你们各人若不从心里饶恕你的弟兄,我天父也要这样待你们了。

“你们若不……天父也要……”这句话不是出于律法的条件句,而是基于恩典的警戒句,是基于事实的陈述句。既然天父已经饶恕了我们,我们也当饶恕弟兄。

六、为弟兄舍命

1.耶稣为我们舍命:(马太福音20:28)正如人子来,不是要受人的服侍,乃是要服侍人,并且要舍命,作多人的赎价。

(约翰福音10:11,15,18)我是好牧人;好牧人为羊舍命。……正如父认识我,我也认识父一样;并且我为羊舍命。……没有人夺我的命去,是我自己舍的。我有权柄舍了,也有权柄取回来。这是我从我父所受的命令。”

耶稣以身作则,告诉门徒他来不是要受人的服侍,乃是要服侍人,并且要舍命,“作多人的赎价”‘作’在原文中这个前置词,是用来强调基督之死的代赎性质。‘多人’基督舍自己作“万人”的赎价(提前2:6);‘赎价’按原文的用途,这个字通常是指买回奴隶的赎价;同样,基督以祂自己的生命为赎价,把我们从罪的奴役中释放出来。救恩是给“万人”预备的,但只有“多人”(即“信徒”)才能得着。

耶稣把自已比喻成好牧人,而信徒就是他手下的羊,好牧人才肯为羊舍命。耶稣的死是舍命,而非他杀,因为耶稣是生命的主,他有权柄舍了,也有权柄取回来。

2.舍命是最大的爱:(约翰福音15:12-13)你们要彼此相爱,像我爱你们一样;这就是我的命令。人为朋友舍命,人的爱心没有比这个大的。

    耶稣命令门徒要彼此相爱,而他作了爱的榜样,就是为他们舍命。耶稣告诉门徒,人为朋友舍命,是最大的爱。

3.我们也当为弟兄舍命:(约翰一书3:16-18)主为我们舍命,我们从此就知道何为爱;我们也当为弟兄舍命。凡有世上财物的,看见弟兄穷乏,却塞住怜恤的心,爱 神的心怎能存在他里面呢?小子们哪,我们相爱,不要只在言语和舌头上,总要在行为和诚实上。

主为我们舍命,让我们知道这就是爱,我们也当为弟兄舍命。既然这样,凡有世上财物的,若看见弟兄穷乏,缺少所需用的,却塞住怜恤的心,爱神的心怎能存在他里面呢?可见他的爱心是虚假的。“小子们哪,我们相爱,不要只在言语和舌头上,总要在行为和诚实上,”就是言行合一:口上有爱的言语,手上有爱的行动。 

 

【作者简介】 耶米玛,雅博网编辑,河北邯郸人,1999年8月20日受洗归主,2000年开始侍奉到今。

赞一下: ]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