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博网

七十个七和六件事

2016-12-13 作者:庄汉夫  
来源:作者原创我也要投稿

   经文:但9:24“为你本国之民和你圣城,已经定了七十个七。要止住罪过,除净罪恶,赎尽罪孽,引进((或作:彰显))永义,封住异象和预言,并膏至圣者((者:或作所))。

  七十个七。这句话似乎是一种相当唐突的前言,但这天使是专为使但以理明白这异象而来的。他立即开始了解释。
 
  “七十个七”的后一个“七”字的原文是shabua`,表示一个由连续的七天所组成的周期(见创29:27;申16:9;但10:2)。在伪经《禧年书》,还有《米示孥》中,用shabua`表示一个由七年组成的时期。这里所指的显然是七年而不是七日,因为在但10:2,3节中,当但以理想说明那里所指的“七”是一周的七时,他明确地说“七日”(希伯来语;英文KJV版,“整周”)。七十个七年将是实际的490年,(这里)不用一日顶一年的原则(见但7:25节注释)。
 
  已经定了。希伯来原文为chathak,一个在圣经中只在这里出现过的词汇。此词在后圣经时期的希伯来文献中出现,表示“剪切”、“剪除”、“断定”、“判定”。七十士译本译作krinō,“决定”、“裁定”等。狄奥多田译本译作suntemnō,“缩短”、“简略”等,拉丁文通行译本的读法abbreviare反映出这种意思来。这里所要表达的准确含义必须根据上下文确定。鉴于但9章是对但8章的异象中未被解释的部分的一种阐释(见但9:3,21-23节注释),而且由于未被解释的部分与二千三百日有关,所以合理的结论应是七十个七或四百九十年应从较长的时期中被“剪除”。另外,在没有相反证据的情况下,我们可以假定,七十个七应从那时期的起头被剪除。根据这些论点来考虑,将chathak译为“剪切”似乎是极为适宜的。就四百九十年是针对犹太人作为上帝选民的身份而特别分配给他们的角度而言,“断定”和“判定”的译法也是符合上下文的。
 
  你本国之民。这四百九十年是专门适用于犹太民族的。
 
  要止住。希伯来原文为lekalle',源于词根kela',“抑制”。此章节可能是指在给犹太人指定的时期中,上帝对邪恶势力实施的抑制之能。然而四十多个希伯来文手抄本读作lekalleh,一种显然是来源于kalah,“完成”的释义。如果kalah是词根的话,那么此章节显然是指犹太人在此时期会让他们罪孽的杯满溢。上帝长久忍耐以色列人。他给了他们许多机会,但他们却不断地令他失望(见本册注释原文32,33页)。
 
  除净罪恶。这句话可能在意思上与前一句的“止住罪过”相平行。有些解经家注意此处译作“罪恶”一词的原文(来chatta'oth,或chatta'th,根据一些手抄本和马所拉经文)既可以表示“罪恶”也可以表示“赎罪祭”。在旧约圣经出现过290次,其中155次表示“罪恶”,135次表示“赎罪祭”。如果所要表示的是“赎罪祭”的话,便可以这样解释:当基督在髑髅地成了圣所牺牲献祭所预表的实体时,罪人就不再需要带着他的赎罪祭而来了(见约1:29)。然而,复数形式chatta'oth几乎一概用来表示罪恶,而只有一次──除非这也是一个例外──表示赎罪祭,(尼10:33)。
 
  赎尽。希伯来原文为kaphar,通常译作“赎罪”(见出30:10;利4:20等)。基督借着他在髑髅地的替罪牺牲,为凡接受其牺牲的人提供了赎罪。
 
  永义。基督到世上来不仅仅是为了涂抹罪,他来乃是要使人与上帝和好。他来是为了使他可以替罪及将他的义赐给悔过的罪人。当人们接受他时,他便将他的义袍赐予他们,他们站在上帝面前好像他们从未犯过罪一样(见《喜》第七章)。上帝爱悔改并信衪的人如同他爱他唯一的儿子一样,并且因基督的缘故而接纳他们进入他的家庭。借着他的生、死与复活,基督使亚当的每个儿女只要凭着单纯的信心愿意接受就可以获得永义。
 
  封住。这里显然不是“封闭”的意思,而是“确定”或“批准”的意思。与弥赛亚第一次降临有关的预言,在这预言所指定的时刻的应验,确保了这预言的其他内容,特别是预言性的二千三百日,也将准确地应验。
 
  至圣者。希伯来原文为qodeshqodashim,“至圣之物”或“至圣之人”。这个希伯来词组被用来指祭坛(出29:37;40:10)、其他附属于帐幕的器皿和器具(出30:29)、圣香(出30:36)、特定的素祭(利2:3,10;6:17;10:12)、赎愆祭(利7:1,6)、陈设饼(利24:5-9)、永献之物(利27:28)、至圣(民18:10;结43:12)、圣所中的至圣所(出26:33,34)。此词从未被用来指人,除非像某些人所建议的,在这里所探讨的经文中和在代上23:13节中。后一节经文可以译作:“亚伦被分出来,好膏他为一个至圣者”,尽管这句话也可以象英文KJV版和中文合和本那样翻译。犹太教解经家和许多基督教释经家曾主张这里所指的是弥赛亚。
 
  鉴于这个希伯来词组无法在其他地方被证明是明确地指一个人,又鉴于天上的圣所在这异象的较大方向中是被谈论的对象(见但8:14节注释),因此我们可以合理地得出结论认为,但以理在这里所说的是在基督开始作大祭司之前,天上圣所的受膏。
 
  一、止住罪过结束罪
 
  “止住”的希伯来原文是kall?′(字根:al'K'/kala′)。但是有四十个希伯来原稿用kalleh,其字根kalah,在圣经中间有几个用法:①有时间性的“到一尽头”(创41:53);②“完成”一项任务(王上6:38)、或③结束任务的时间,“直到…完成时”(路2:23;代下29:28)。“罪过”的希伯来原文是haPPeo?a`,英文是transgression,即过犯、违犯上帝的律例的意思。从这些希伯来辞典[i]提供的意思,这词组的字义是“使完结过犯”。那么,意译应该是“违犯律法的罪到了满盈要结束的时候了”。这也符合本节的上下文。到了70个7这预言时间结束时,也是犹太人将填满他们罪恶的杯的时候。耶稣在世时曾斥责文士和法利赛人说:
 
  “你们这假冒为善的文士和法利赛人有祸了!因为你们建造先知的坟,修饰义人的墓,说:『若是我们在我们祖宗的时候,必不和他们同流先知的血。』这就是你们自己证明是杀害先知者的子孙了。你们去充满你们祖宗的恶贯吧”(太23:29-32,参太23:23-25;帖上2:15,16)!
 
  犹太人把耶稣交给彼拉多,被钉在十字架上,这就使他们的罪恶满盈了。犹太人作为上帝子民、作为祂地上代表的恩典之门也要关了。犹太人也就不能同时代表上帝同时又干犯祂的律法了。
 
  有犹太学者指出,上述的解释过于牵强。“止住”就是“止住”,就是把犯罪彻底刹住。这是“受豪君”的使命所带来的重大结果,罪恶终必因“受膏君”的牺牲而永远地止住。就是在将来永恒的岁月,耶稣基督手上的钉痕(复活后曾给多马与门徒看),仍然会作为天使与诸世界不生叛乱之心的“镇宅”之印。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受膏君”的被“剪除”,最终必然会“止住罪过”。
 
  二、除尽罪恶赎罪祭
 
  如果说是“除净罪恶”,在时间方面到目前为止还是不可能的,因为地上的人还是继续在犯罪。除非到了启示录20章所说的到一千年之后,罪才能真正的被除净。
 
  因此,所谓除净罪恶,也就是为罪献上挽回祭。参来9:26,“如果这样,他从创世以来,就必多次受苦了,但如今在这末世显现一次,把自己献为祭,好除掉罪”。耶稣基督即已“完成赎罪祭”,从此,地上就不需要再进行预表性的献祭牲的赎罪祭了。祂作为真赎罪祭的羔羊,一旦把自己献上了,历代以来犹太人所献的预表性的赎罪祭也就被到此划上一个句号,被封住了。
 
  三、赎尽罪孽羔羊血
 
  “罪孽”的希伯来原文`?w?n在英文圣经里被翻译成iniquity,或明知故犯的罪。希伯来辞典提供另两个意思:guilt,punishment;中文圣经多译为罪或罪孽。这是一个和好的工作,而上帝是采取主动的一方。借着在髑髅地的牺牲,基督替全人类付出了罪的代价,成就了一条救赎的道路、一种赦罪的方式。耶稣把自己作为赎罪祭献上,“这就是上帝在基督里,叫世人与自己和好,不将他们的过犯归到他们身上,并且将这和好的道理托付了我们。”(林后5:19)。
 
  四、引进永义成子民
 
  基督道成肉身,成为人类中的一员,住在我们中间,这就是有义居在其中。这就是永义——“耶和华我们的义”。借着祂的生、死和复活,基督引进永义带给世上的每一个人——每一个接受祂作救主,信靠祂的人。正如林前1:30所说,耶稣是“我们的智慧、公义、圣洁、救赎。”耶稣是我们的公义!但以理在祷告中为自己、为以色列认罪,天使在异象中解释上帝的响应——让永久的义进入人间。
 
  五、封住异象和先知
 
  对于这节经文,有两种解释,我们分别加以介绍。
 
  第一种解释认为这里所说的六件大事是关乎但以理的本国之民和圣城的。从圣经中我们了解到,“异象与预言”一直与上帝的子民同在,建立教会,帮助众人在真道上合一,长成基督的身量(弗4:11-13)。说得再明白一些,这句话的意思是,以色列国作为上帝特别选民的资格到70个7结束时,就宣告结束。届时会有最后的异象与预言,在以色列民中出现,作为封住的标志。
 
  《使徒行传》第七章利用整章的篇幅记载了司提反最后的一篇讲论。他从亚伯拉罕开始,追述了整个以色列人的历史,一直到他那个年代。
 
  需要注意的是,从46节开始到50节,司提反提到了一件比较特殊的事情。他说:“大卫在上帝面前蒙恩,祈求为雅各的上帝预备居所,却是所罗门为上帝造成殿宇。其实,至高者并不住人手所造的,就如先知所言:主说:天是我的座位,地是我的脚凳,你们要为我造何等的殿宇,哪里是我安息的地方呢?这一切不都是我手所造的吗?”
 
  我们知道,犹太人十分关注在地上的圣殿。但司提反在这里提出了一种与他们迥然不同的观点,他看到了上帝在天上的居所。他说,其实上帝不住在人手所造的圣殿,而是住在天上。
 
  接下来我们就看到,“众人听见这话,就极其恼怒,向司提反咬牙切齿。但司提反被圣灵充满,定睛望天,看见上帝的荣耀,又看见耶稣站在上帝的右边。”(徒7:54-55)
 
  徒7:56,司提反说:“我看见天开了,人子站在上帝的右边。”这句经文表明,司提反见到异象,看到天上的事情:第一,天开了;第二,人子站在上帝的右边。从他发出的信息来看,司提反可以被称为一位先知!
 
  耶稣曾吩咐他们说:外邦人的路你们不要走,撒玛利亚人的城你们不要进,只要往以色列家迷失的羊那里。可是在司提反殉道之后,形势有了一个急剧的变化,圣经上记载说:“从这日起,耶路撒冷的教会大遭逼 -/迫,除了使徒以外,门徒都分散在犹太和撒玛利亚各处。”(徒8:1)犹太选民的资格就结束了,门徒开始把福音传向外邦。与此同时,保罗蒙召,作外邦的使徒。从历史与圣经来考证,这个时间大约为公元34年。保罗也有这么一句话。徒13:46,保罗和巴拿巴放胆说:“上帝的道先讲给你们原是应当的,只因你们弃绝这道,断定自己不配得永生,我们就转向外邦人去。”(徒13:46)
 
  我们在这里还需要特别注意的一点,我们看到,当选民的资格结束的时候,在异像中间有一个特别的表号。我们发现,人子的姿势是站着的。所以,只要人子一站起来,就表明一个时期的结束。以色列选民资格的结束,也是一个预表,表明给整个世界的恩典的时期,也会有一个结束的时间。那个时候一到,米迦勒就要站起来。
 
  我们再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这个问题。十二使徒的死,圣经只记载了一位,就是那个害群之马——加略人犹大。也只有一处明确预言了彼得将来的殉道(约21:18),而对于其他各位使徒的牺牲,都没有记载。司提反是一位执事,其在福音上的职位在使徒之下,为何花那么多笔墨来写他呢?或许就是因为司提反的死标志着犹太人作为上帝特殊选民的时代的终结。司提反见到异像,就表示了他的先知身份,因为上帝是通过异象与异梦与先知沟通。而司提反的死,就给一个阶段贴了封条。
 
  不过,依据前面引证的犹太学者的理解,上述的解释仍然比较牵强。司提反的牺牲固然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结束,但司提反并未封住“异象与预言”。在司提反牺牲之后也还有犹太人见异象,说预言。比方说,约翰与保罗、甚至彼得,都继续得到过“异象与预言。”这段经文的正确的解释应当是,那封住“异象和预言”的,是“受膏君”耶稣基督。若是从“异象与预言”中看到耶稣基督,所看到的“异象与预言”就被启封了!无论是旧约时代的预言与异象,还是新约时代的预言与异象,其目标都是指向耶稣基督的。耶稣说,“给我作见证的就是这经。”(约5:39)这样的解释,才能解释得通。
 
  六、膏至圣所之意义
 
  中文圣经在这里翻译成“膏至圣者”或“至圣所”是符合原文的。那么膏至圣所是什么意思呢?简单地说,就是启动至圣所,使它投入使用。圣所先造好了,之后举行一个仪式,使整个圣所开始投入使用,发挥功能。这个典礼就称为膏至圣所。这里的膏至圣所,是指基督将要进入至圣所,开始其祭司圣职的就职典礼。
 
  《使徒行述》第四章第27面说:“基督的升天乃是一个信号,表示跟从他的人必要领受所应许的福分。他们在开始工作之前,必须为此等候。基督进入天上的门户之后,他要在众天使簇拥崇拜之中即位为王。这典礼一经完成,圣灵随即丰富地倾降在门徒身上,基督便真正得到了荣耀,就是祂自亘古以来与父同享的荣耀。”
 
  所以,基督升天后有个即位的仪式。他作祭司与普通的人作祭司是不一样的,他是按照麦基洗德的等次来做的。麦基洗德具有双重的身份,既是撒冷王,又是祭司。所以,他即位为王,同时作大祭司。
 
  因此,我们在此所看到的所谓的在七十个七这段时期中间要发生的膏至圣所,意思就是指着基督升天以后,要在天上举行一个典礼,即位为王,确立大祭司的身份,使整个圣所的工作被启动。
 

赞一下: ]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