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博网

恩典之约

2023-07-31 作者:刘长川  
来源:雅博网作者我也要投稿

截屏2023-07-22 上午9.22.54_副本.png
 
  日落天黑,不料有冒烟的炉,并烧着的火把,从那些肉块中经过。当那日,耶和华与亚伯兰立约,说:“我已赐给你的后裔,从埃及河直到幼发拉底大河之地。(创15:17-18)
 
  据《每日邮报》2021年10月19日报道:“印度古吉拉特邦一名70岁的妇女近日生下她和丈夫的第一个孩子,成为世界上年长的新妈妈之一。这名妇女名叫拉巴里,她称自己没有身份证,但是她已经70岁了。她和75岁的丈夫马尔达里结婚45年来没有孩子,近期他们通过试管婴儿成功生下一名男婴。他们的医生纳雷什说当这对夫妇找他的时候,他就告诉他们这么大年纪不能生孩子,但是夫妇俩坚持要孩子。纳雷什还称这是他见过最罕见的案例之一。此前印度另一名妇女在74岁时通过试管婴儿生育了一对双胞胎,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年长的新妈妈。”照常人的生理规律,这则新闻很难叫人相信,但事实就是这样,不可能的成了可能。
 
  1、应许与现实间的冲突
 
  这事以后,耶和华在异象中有话对亚伯兰说:“亚伯兰,你不要惧怕!我是你的盾牌,必大大地赏赐你。”亚伯兰说:“主耶和华啊,我既无子,你还赐我什么呢?并且要承受我家业的是大马士革人以利以谢。”(创15:1-2)
 
  跌宕起伏这一成语意思是,富于变化,有顿挫波折。形容事物多变,不稳定,如音乐音调忽高忽低和故事情节的曲折。亚伯兰的经历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以这个成语用在他的身上一点都不为过。
 
  自亚伯兰蒙召开始,这条路的确是坎坷不平,临到他的是接二连三的难处。这一些也使得亚伯兰的信心起起伏伏。初到迦南地时就遭遇那地饥荒,迫使他下到埃及暂时躲避。后来回到迦南地之后,又因草地,他的牧人和侄儿罗得的牧人产生争执,导致叔侄关系紧张,以免冲突加剧,最终不得不叫罗得离开他自己。正当亚伯兰以为风平浪静之时,很快就得知在四个王和五个王的一场战争中,结果五王战败。于是四王就把所多玛和蛾摩拉所有的财物,并一切的粮食都掳掠去了,这其中也包括罗得一家和他的财产。(创14:11-12)
 
  当听见侄儿被掳的噩耗时,亚伯兰由于爱侄儿罗得心切,就心急如焚的带着家中三百一十八个壮工,马不停蹄的连夜前去解救。圣经说在夜间,亚伯兰同仆人分队杀败敌人,将被掳掠的一切财物夺回来,连他侄儿罗得和他的财物,以及所多玛全城的妇女、人民,也都夺了回来。(创14:16)
 
  然而,带着胜利凯旋回来以后亚伯兰,虽然他自己也承认耶和华是全地的主,至高的神,也听到祭司麦基洗德为亚伯兰祝福时说,是至高的神将敌人交在了他的手里,但亚伯兰回想起当时的处境时,还是觉得一阵阵的后怕,信心就开始波动。现在回想起来,他们这边只有区区的几百人,虽然再加上当地朋友幔利、以实各、亚乃三方的人数,但也不能与人多势众的强大的联军相比啊!于是就觉得这次击败敌人,以少胜多,也许是误打误撞,凑巧取胜的吧。我们确是也看到,以少胜多在历史上的例子也不少。那时亚伯兰担心的是,如果那强大的四国要来报复怎么办?如果是这样,神对他的应许岂不是落空了吗?可见他那时的信心,再次落入谷底。毫无疑问的说,那时的亚伯兰又陷入了深深的惧怕之中。
 
  为了坚固亚伯兰的信心,神就怜悯他,在异象中向他显现。祂要亚伯兰不要惧怕,当晓得取决胜败的是出于耶和华,也暗示着神就是他的盾牌、他的随时保户,并且要与他同在,重要的是,神说要赏赐亚伯兰。然而从亚伯兰和神的对话中,虽然他信神赐给他后裔的应许,但他以为神应许中的后裔,应该是他家里的其他人。在他看来,他和妻子这般年纪人,已经过了生育期,怎能会有孩子呢?所以他说:“主耶和华啊,我既无子,你还赐我什么呢?并且要承受我家业的是大马士革人以利以谢。”(创15:2)显而易见,亚伯兰对神说话是带有抗议的语气,换言之就是,神你说要大大赏赐我,但我没有孩子,你还能赐我什么呢?莫非是我家里的那个养子以利以谢。但神说不是的,这人必不成为你的后嗣;你本身所生的才成为你的后嗣。神再次不嫌弃烦的重申了创世记第十二章和十三章的应许,领他到外面空旷之处,叫他仰望天空,数一数天上的星星,能否数算过来?那么他的后裔也会像天上的星星那样的多。
 
  经过神这一次的显现,亚伯兰就信神,耶和华也就以他的信称他为义。在这条朝圣的路上,我们和亚伯兰一样,面对现实中遇到的冲突,信心也会时起时落。一位牧师说:“我们信心并不是凭着我的经验来的,也不是凭着我的知识来的,也不是凭着我的力量和我的努力来的,信心是凭着神的话来的。神的话是记在圣经里的,祂的应许说有就有命立就立,所以祂的话是我们相信的根本,而不是其他一切。”那么亲爱的家人,我们为什么会不信呢?为什么会时常疑惑呢?有时当我们遇见难处时,就凭着感觉走,认为这件事能通过我的理性,那么我就相信,如果通不过,那我就不能信。比如童女生子、人死后会复活等等。
 
  神称亚伯兰为义,是因为他信神的话是绝对的真理,他把这样的真理放在他的心里,放在他的脑子里面。我们的信心也是一样。当日耶稣的门徒赶不出鬼,耶稣说是因为他们的信心连芥菜籽那么大都没有。神今天要的是我们像单纯的孩子般的信心,相信祂的话。
 
  2、我今称义非因我有义
 
  亚伯兰信耶和华,耶和华就以此为他的义。(创15:6)
 
  “约”的种类很多,如契约、盟约等,“契约”多指双方或多方共同协议订立的有关买卖、抵押、租赁、房产交易等关系的文书,可以理解为“守信用”。以此来约束各自的履行责任,通常是以自居为凭。而“盟约”注重的是情感,互相帮助,互相配合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人情关系。因此盟约不一定是建立在字据上,而是建立在彼此信任之上。但无论订立那种约,都需要有依据。
 
  “空口无凭”是一个汉语成语,意思是单凭嘴说而没有什么作为凭据,需要有实物来证明。因此,对于神再三重复说要把迦南地赐给他的后裔,亚伯兰就要求神给他一个凭据,可以作为印证。我们所信的是一位怜悯的神,他能体恤人的软弱,祂没有因为亚伯兰的一时的小信责备他,祂要与亚伯兰立约,以此来坚固亚伯兰。耶和华吩咐亚伯兰取一只母牛,一只山羊,一只绵羊,两只鸟来,牛和羊都要三岁的。每样用刀劈开分为两半,一半对着一半的摆列开。
 
  照这神的话做完事后,亚伯兰就坐在边上。他见天上的飞鸟要来吃死牲畜的肉,他就起来把那些飞鸟吓飞。日头正在渐渐西落的时候,亚伯兰就迷迷糊糊的睡着了。
 
  等到日落天黑的时候,不料有冒烟的炉,并烧着的火把,从那些肉块中经过。那时,有惊人的黑暗笼罩在亚伯兰的身上。接下来他听见耶和华神和他说话,预告亚伯兰往后要寄居埃及四百年,最后他们要重回迦南地,因为这地因为亚摩利人的罪孽,还没有满盈。说起亚摩利人,因敬拜多神及偶像,焚烧儿女为祭,占卜、行邪术等,为耶和华神所憎恶(申18:9-12)。同时神也预告了亚伯兰在世的年限。在约里神也指明了将来赐给他后裔居住的疆界。立约是需要双方的,那么立约的时候亚伯兰在做什么呢?奇怪的是,那时的亚伯兰却睡着了。而这时有一个冒烟的炉,和烧着的火把从肉块中经过。
 
  在这个约里,我们看到的是神与自己立约,与圣子基督耶稣立约,祂们一同从那些肉块之中过去。这是一个非常特别珍贵的属灵道理。我们人没有能力和神去立约,是因为我们守不了约。从伊甸园里行为之约被始祖破坏之后,到西奈之约,请问有哪个人能够守住。在律法里我们找不到怜悯,人若触犯西奈之约中的任何一条律法,都要受到神严厉的审判。看看当日的以色列民,因为犯罪,一批批的倒毙在茫茫的旷野之中,那里成了埋葬他们的坟场。老的一代到最后几乎是全部全军覆没,进入应许之地的只有迦勒和约书亚。
 
  基督是神的儿子,又是完美无暇神的羔羊,在新约里基督替我们守了全律法,不但守了我们不能守住的律法,也替付出了我们因没有守住律法的代价,就是罪的刑罚,他为我们的罪被钉死在十字架上。这样,当神愤怒的审判来到时,神看到的是基督,祂没有看到我们,因为我们是藏在基督的里面,就如挪亚的那个时代,当洪水到来时,神所看到不是挪亚而是方舟。基督就是我们的“方舟”,他替我们受了公义神的审判,好叫躲藏在里面的我们,可以免去那可怕的审判,叫信他的人罪得赦免。
 
  那么,罪人怎样才能得救?怎样可以罪得赦免?怎样可以与神和好?怎样能进入恩典之约里面?我这样祷告说,恩主啊,我相信我是个罪人,并接受基督成为我的救主,我相信他为我死在十字架上,付上了我罪的代价,使我进到了这个约里。我今日蒙恩得救,不是因为我比别人好或是做了什么好事,完全是出于神祢的怜悯与良善。我今天能够称义是和亚伯拉罕一样,是因信被神称为义,祂也称基督为我们义,所以,一切都是神的恩典。哈利路亚,愿一切荣耀赞美都归给被杀的羔羊,我的救主耶稣基督!
 
  有一首经典的诗歌叫《万古磐石》,歌中唱道:
 
  “万古磐石为我开,容我藏身在主怀。愿因主流水和血,洗我一生诸罪孽......纵使辛劳直到死,纵使流泪永不止。依旧不能赎罪过,唯有耶稣能救我。两手空空无代价,只靠救主十字架。”
 
  是的,这万古磐石就是基督,他照着与父神与他所立的救赎之约,来到世界,替我们守住了我们不能守的律法,最终为我们的罪受刑罚,被钉死在十字架上。救赎大功是恩主一手做成,我们不能守约,也没有丝毫的功劳。唯有我们藏身在基督的里面,才能罪得赦免,才能免去神的愤怒以至得救!
 
  结语
 
  亲爱的家人!我们和亚伯拉罕有着一样的性情,有时当巨大的风浪来临时,我们的信心也会像他那样被摇动。在软弱甚至对神的应许失去盼望。我们承认自己是有限的,也无法靠着自己站立得稳。然而我们的主能够体恤我们的软弱,他也知道我们无法籍着自己做讨神喜悦的事。但恩主要的是我们对他的信,我们纵然失信,他仍是可信的,因为他不能背乎自己。(提后2:13)
 
  家人们!在这条朝圣的路上,是否能继续的走下去,就取决与我们是否信神的应许,是否藏身在基督的磐石里,愿神赐福于大家!

 

【作者简介】 刘长川,雅博网编辑:16岁受洗归主,25岁被神恩召服事至今。现全职于广东利河伯归正教会,负责教牧工作;广东传道人。

赞一下: ]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