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必须上耶路撒冷去
经文:太16:21-28。
“从此”,标志着耶稣结束了在加利利的传道工作,准备前往耶路撒冷面对十字架的苦难。“从此”,是一个转折点,这里则指出耶稣开始强调自己的受难和复活的信息。但直到此时,门徒仍未领悟到耶稣来的真正目的,因为他们对弥赛亚有了先入为主的观念。
这段经文符合但以理的预言:弥赛亚会被杀害;在地上将会有一段艰难的日子(参但9:26-27);并且指明君王会在荣耀中降临(参但7:13-14)。门徒将要与他们的王一样忍受痛苦,且在末日得到赏赐。
今天,你我的人生也必须有一个转折点,也必须面向耶路撒冷,为遵行上帝的旨意而前行。我们需要天天依靠圣灵的帮助,站在基督的门内,去看待人生,热心与忠心侍奉,过着讨神喜悦的日子。
一、预言受苦和复活
“从此,耶稣才指示门徒,他必须上耶路撒冷去,受长老、祭司长、文士许多的苦,并且被杀,第三日复活。彼得就拉着他,劝他说:‘主啊,万不可如此!这事必不临到你身上。’耶稣转过来,对彼得说:‘撒但,退我后边去吧!你是绊我脚的;因为你不体贴神的意思,只体贴人的意思。’”(太16:21-23)
耶稣揭示了他弥赛亚身份的本质意义,预言弥赛亚将要受苦、舍命和复活。他是受苦的弥赛亚,他的门徒也必须和他一起受苦,并明言作门徒的代价。
耶稣三次预言自己将被捉拿和被钉十字架,这里是第一次。第二次在(太17:22-23)“他们还住在加利利的时候,耶稣对门徒说:‘人子将要被交在人手里。他们要杀害他,第三日他要复活。’门徒就大大的忧愁。”
耶稣再一次预言自己的死,但更重要的是他提到自己的复活。可惜门徒只听了耶稣前半部分的话,就感到失望,他们不能够理解耶稣为何要到耶路撒冷去自找麻烦。直到五旬节,门徒才能完全领悟耶稣受难跟复活的目的和意义(参徒2章)。
在耶稣受难的前夕,他第三次发预言说:“看哪,我们上耶路撒冷去,人子要被交给祭司长和文士。他们要定他死罪,又交给外邦人,将他戏弄,鞭打,钉在十字架上;第三日他要复活。”(太20:18-19)
主在启示他要建造教会(太16:18-19)之后,紧接着便提到他的十字架;这给我们看见:十字架乃是建造教会的路。先认识基督与教会,后才认识十字架;十字架的功课,必须以认识基督和教会为根基,才会有属灵的果效,积极的意义。人认识了有神性的基督之后,还必须认识救赎代死的人子耶稣。
彼得刚刚承认了耶稣是基督,是弥赛亚,是永生神的儿子。但他仍然不完全明白基督到世上来要做的事。他所想的跟其他犹太人所想的一样,就是以为基督要来做世上的君王。因此,当耶稣告诉他,人子必须受许多的苦,被长老、祭司长,和文士弃绝,并且被杀的时候,彼得完全不能接受。
“彼得就拉着他,劝他,”原文的意思是“彼得就向前拉住他,责备他”。彼得凭他天然的心思和情感,来劝阻主耶稣上十字架;可见天然的人不认识十字架,也不肯接受十字架。彼得显然只听进前半“受许多苦和被杀”的话,而没听进后半“第三日复活”的话;他只注意消极的话,而忽略了积极的话,其实后者比前者更重要。
于是,对耶稣说:“主啊,万不可如此!这事必不临到你身上。”按照犹太人的传统,门徒指正老师的错误是很不礼貌的,更不用说劝(《和修》"责备")老师。“这事必不临到你身上”,同大多数犹太人一样,彼得无法接受弥赛亚必须受苦这种观念。但是,《旧约》曾多次预言过弥赛亚受苦的场景(如:诗22篇;赛53章;亚12:10,13:7)。
撒但试图藉着彼得来阻止耶稣履行他的弥赛亚使命。彼得从他自身的利益出发,来理解耶稣的弥赛亚使命,他必须改变这种思想。彼得那时仍然不明白,耶稣作为弥赛亚必须受苦和舍命。
耶稣不但知道他会死,还知道他会在第三天从死里复活。门徒完全不明白这句话的意思。彼得此刻所说的话,耶稣再次仿佛听见撒但试探他的声音。他听见撒但对他说:"你不需要受苦和受死。只要你敬拜我,我便可以使你作王。"因此,耶稣转向彼得说:"撒但,退我后边去吧!"
一个得神启示的人,还应该作一个体贴神、遵行神旨意的人。一个体贴神的人,也就是一个思念神的人;思念才会体贴,不思念不能体贴。彼得不体贴神的意思,而体贴人的意思,就变成了“撒但”所利用的工具。可见人的意思是和神的旨意作对的,是拦阻主(‘绊我脚’)建造他的教会。
撒但会利用人性里面“贪享安逸、害怕受苦”的倾向,使人在不知不觉之中成了它的工具。凡拦阻人背十字架的,就是出自撒但。基督降世最大的目的,是要在十字架上成就救恩;任何企图拦阻主成功救法的人,都是和撒但同心,该受主的斥责。
有时候,我们最好的朋友,或最忠心的同事,会劝阻我们遵行神的旨意。他们的用意或许是好的,他们不想我们遇到困难和痛苦。但我们不能听从他们:我们必须按着神的旨意去行(参徒21:10-14)。彼得所出的不是神的主意,而是人的主意。
神藉着先知以赛亚说:"我的意念非同你们的意念;我的道路非同你们的道路,天怎样高过地,照样,我的道路高过你们的道路;我的意念高过你们的意念。"(赛55:8-9)彼得所思念的是世上的事,而不是天上的事(西3:2)。他正在拦阻神计划的实施。耶稣告诉他:"你是绊我脚的;因为你不体贴神的意思,只体贴人的意思。"(太16:23)
二、作主门徒的代价
“于是耶稣对门徒说:‘若有人要跟从我,就当舍己,背起他的十字架来跟从我。因为,凡要救自己生命(生命:译灵魂;下同)的,必丧掉生命;凡为我丧掉生命的,必得着生命。人若赚得全世界,赔上自己的生命,有什么益处呢?人还能拿什么换生命呢?’”(太16:24-26)
耶稣刚刚对门徒说了一句不讨好的话;即他将会受苦和受死。现在他对他们说出一件更不讨好的事情:他们也要受苦,甚至受死。若有人要跟从我就当舍己,背起他的十字架来跟从我。
所有基督徒都是蒙召作门徒的,我们不要以为世上有两种基督徒:一种要跟从耶稣并与他一同受苦,另一种则可以过安舒的生活。真正的基督徒只有一种:那就是背起自己的十字架来跟从主,为基督而舍己的人。
若有人要跟从我,就当舍己。许多人说:"我想跟从基督",但结果他们没有跟从他。为什么呢?因为基督说:"你必须舍己。"那就是说要人必须放弃自己的欲望,只按着基督的要求来生活。我们必须放弃自己的享乐,自己的利益、自己的舒适生活。成为基督徒之前,我们是完全为了自己而生活。但做了基督徒之后,我们必须完全为神而活。这是许多人起初来到基督面前,但后来却后退的原因。他们认为,跟从基督是一件太困难的事情。
十字架,对当时的基督徒而言,他们必须在心里面准备为主殉道,苦难和逼 -/迫将会临到所有真正跟从基督的人。没有十字架,便不会有冠冕,这是属灵的原则。
十字架,对今天的基督徒而言,我们跟从基督必须接受十字架的对付(即肉体的对付),老亚当的旧生命(即那个天然的生命)必须天天死去;靠着圣灵,在基督复活的生命里,过新人的生活,凡事讨神的喜悦。
正由于耶稣死在十字架上,所以十字架成为基督宗教最主要的象征。它代表了耶稣为我们的罪而死,成全了上帝对人类的救赎计划。
耶稣说:"来跟从我"。十字架,指引我们改变自己的人生方向。我们必须停止再走自己犯罪的老路,并开始走耶稣指示的新路。耶稣的路就是一条受苦的路,是一条牺牲自我的路,最终却成为我们的生命道路。
我们的“己”乃是拦阻人跟从主的大患,必须拒绝自己,才能无条件的顺服主的带领,走主的道路。十字架的口号乃是“除掉他”,所以背十字架就是除掉自己,也就是舍己──向着世界,自己是死的。我们要跟从主,就必须舍己;要舍己,就必须背起自己的十字架。主为每个人安排的十字架各有不同,各人有各人的十字架。
为什么作主门徒必须放下地上的生活(指违背神旨意的生活方式),背起自己的十字架跟从主。因为凡要救自己生命的,就是那些拒绝遵行上帝的旨意,为救己命而一意孤行的人,最终将会永远失去他想抓紧的尘世之物。
我们作基督的门徒,不是追随一个观念,或一个哲学思想,一个政zh i党派,我们甚至不是追随一个宗教。我们是追随一个人,就是耶稣基督。
如果一个人赚得全世界,也就是他得到了世上所有的钱财、享受和权力,而赔上了自己的灵性生命,与上帝隔绝(参腓3:7-9),那他就失去了真正永久性的益处。
人赚得全世界,只不过让魂得着短暂的享受;却叫魂生命受到永远的亏损。两者比较之下,何者有益,各人心中了然。世界只有在人还活着的时候,才有用处;但人不能用世界来换取一个永恒的生命,因此永恒的生命比世界更宝贵。
“世界”是和“生命”相对的,贪爱世界,就会丧掉生命;所以我们不可爱世界,而应当看重灵魂的永恒生命。“属世的生命”和“属灵的生命”是彼此对抗的(加5:17)。我们寻求属世的祝福有多少,我们失去属灵的祝福就有多少。我们为了基督的缘故而舍弃属世的好处有多少,我们得着属灵的好处也就有多少。然而,我们一旦为基督放弃了属世的好处,基督通常也会用属世的东西(生命的供应)和永恒的生命来赐福我们。耶稣应许赐给跟从者的丰盛生命(约10:10)是从今生开始的。永恒的生命从我们相信耶稣的那一刻开始。耶稣只是对我们说:"不要寻求这些属世的祝福;只要寻求我,我就会赐福你,从今时直到永远"。
人若获得了全世界,结果却失去自己的生命,即灵魂。那又有什么好处呢?换句话说,我们若失去了永恒的灵魂,这世界对我们又有什么好处呢?今生的生命是十分短暂的。为什么要放弃与神同在的永恒生命,而只是为了获得今生有限年日的享乐呢?
今世没有什么东西比我们的灵魂更宝贵,今生没有什么东西比永恒的生命更伟大。"人能拿什么换生命呢?"答案是:没有。人灵魂的价值远胜于全世界,我们若失去了灵魂,那损失是无法弥补的,而基督所给予我们一切跟从他的人,就是灵魂的救恩。
但愿我们异口同声地对主耶稣,说:“主啊,你有永生之道,我们还归从谁呢?”(约6:68)
三、与基督同享荣耀
“人子要在他父的荣耀里同着众使者降临;那时候,他要照各人的行为报应各人。我实在告诉你们,站在这里的,有人在没尝死味以前,必看见人子降临在他的国里。”(太16:27-28)
基督第二次降临,是在他父的荣耀里,同着众使者降临。他将审判那些偏行己路的罪人,奖赏那些背起十字架跟随他的称义之人,这是新约普遍的真理。
在本节开头有“因为”一词,表示正因为主耶稣将要在荣耀里降临施行审判,所以不可只顾肉身性命和今生的享受。“照各人的行为报应各人,”千年国度里的赏赐,乃是根据“各人的行为”,并非根据我们得救时所共有的身份。信徒欲知自己将来是否能得赏赐,只须省察自己的行为(参该1:5;林后13:5)。
我们若和他一同受苦,也必和他一同得荣耀(罗8:17);这是保罗在《罗马书》中讲到基督徒的成长之路,必有的经历,但若贪享罪中之乐,就要受到该受的报应。
今天的主题经文中启示的次序是:基督、教会、十字架和荣耀。基督,是启示的中心;教会,是彰显基督的器皿;十字架,是彰显基督的途径(唯一的道路);荣耀,是彰显基督的极致。惟有认识基督,建造教会,走十字架的道路,才能使基督得着完满的彰显,这就是荣耀的福音。
当时和耶稣一同站在凯撒利亚腓立比的十二门徒中,有人会在活着的时候,看见人子降临在他的国里。关于耶稣的这一预言,有几种解释:1、指耶稣登山显荣(太17:1-8); 2、指耶稣的复活之荣;3、指五旬节圣灵降临,门徒都被圣灵充满;4、指藉着早期教会的宣道,上帝的国度得以扩展。
根据这里的上下文,第一种观点,可能性最大,即指随后发生的耶稣登山显荣(参见可9:2-10;路9:28-36)。那时,在耶稣的门徒中,"有人"的确"看见"了耶稣的荣耀,情形正如他再来时的样子。
《彼得后书》1章16-18节的内容,也印证了这种观点,彼得将耶稣在山上彰显的荣耀,视同耶稣的"威荣",这是彼得亲眼目睹的。他说:“我们从前将我们主耶稣基督的大能和他降临的事告诉你们,并不是随从乖巧捏造的虚言,乃是亲眼见过他的威荣。他从父神得尊贵荣耀的时候,从极大荣光之中有声音出来,向他说:‘这是我的爱子,我所喜悦的。’我们同他在圣山的时候,亲自听见这声音从天上出来。”
耶稣说,最后“人子要在他父的荣耀里,同着众使者降临;那时候,他要照各人的行为报应各人"。到了世界的末日,基督要再来,审判世人(约5:22)。那时他要按着我们为他所做的事来赏赐我们(参见林后5:10)。我们为了基督的缘故,无论在世上失去了什么,他都要在天上丰富地偿还给我们。
愿主那宝贵的话语坚定我们的信心,使我们常存活泼的盼望和爱心的生活,等候基督的再来,与他同享荣耀。
【作者简介】 骆颂恩:雅博网作者。上海松江人,生于一九六一年,籍贯浙江诸暨。自幼受父亲的影响,蒙恩成为基督的跟随者。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福音广播”成了我学习圣经的启蒙老师……八十年代末,参加过上海华东神学院(一年制)的培训学习,九0年八月回到本区教会作义工传道,直至二00一年三月被按立为该区教会长老,并作专职传道至今。于二00五年九月返校,再就读一年神学,获取了神学专科学历。二00八年至二0一0年,就读于上海电视大学的“行政管理”专科,并获得大专学历。不惑之年的学习生活,使我惊喜地经历到与童年时代不一样的人生体验,让我更珍惜自己的学习成果,为主所用。笔者比较倾注于“归正神学”,因它给了我更坚定的信心和勇气,走侍奉神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