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博网

学会包容,寻求和睦

2023-08-29 作者:骆颂恩  
来源: 雅博网 作者我也要投稿

20100417171132-2125854922.jpg

       经文:1815-22。

引言:在群体的生活中,我们有时也难免会遇到矛盾和冲突这些人或许是与你经常作对的人,以及在教会中容易引起纷争的基督徒耶稣的教训是为了使我们彼此不和的人能够和好,以至所有信徒都可以在基督里共处活出基督信仰的真谛,荣耀他的尊名

然而,在亚当的旧性情中,当人触犯了我们,我们往往会违反的吩咐,心中充满怒气仇恨,甚至要寻求报复者找机会用言语来中伤犯我们的人。但是主耶稣要我们远离一切仇恨的私欲,不计算他人的过错。要靠着主的恩惠,努力学会包容与宽恕,施行怜悯与爱,寻求和睦,过荣神益人的生活,见证主的圣名。

正因如此,我们应当留意耶稣在这方面的教导,指引我们走正确的道路:

       一、正确对待,弟兄过错

耶稣说:“倘若你的弟兄得罪你,你就去,趁着只有他和你在一处的时候,指出他的错来。他若听你,你便得了你的弟兄;他若不听,你就另外带一两个人同去,要凭两三个人的口作见证,句句都可定准。若是不听他们,就告诉教会;若是不听教会,就看他像外邦人和税吏一样。我实在告诉你们,凡你们在地上所捆绑的,在天上也要捆绑;凡你们在地上所释放的,在天上也要释放。我又告诉你们,若是你们中间有两个人在地上同心合意的求什么事,我在天上的父必为他们成全。因为无论在那里,有两三个人奉我的名聚会,那里就有我在他们中间。”(太18:15-20)

主耶稣为我们确立了一个处理信徒间矛盾、问题的原则:先是单独见面,把问题拿出来谈清楚。若得不到解决,可以在见证人面前再谈。得不到解决,可以告诉教会即属灵权威的代表,由教会来处理。

  我们被人得罪是小事,得罪我们的弟兄不知错,却是大事。为着让他知错,不再往错谬里直奔(参见犹11),好“得”回我们的弟兄,所以须要指出他的错来。我们必须面对面和他谈论那事,并用谦卑和爱心与他交流。我们这样做,或许可以与弟兄和好,继续同心侍奉为最好结果

在教会的肢体生活中,我们一定要正确对待有过错的弟兄。尽管他在某些方面对我们不利或者有伤害,但也不能一棍子打死一个人,或冷眼相待,要给他重新悔改的机会。

当有弟兄得罪我们时件事是我们必须要注意

第一,不要怒气冲冲地去找他忿怒不能赢得弟兄的心

第二,不能心怀怨恨必须坦白将心里所受的伤害告诉弟兄

       第三不应先在别人面前指责或批评弟兄。耶稣说:"趁着只有他和你在一处的时候,指出他的错来。"

指出错误不是责备,不是控告,而是盼望使人归正,而且要“当面”指出错误,而不要“背后”诉说错误。凡不敢对弟兄当面说的话,就不要在他背后说。要设身处地,替对方着想,不到万不得已,不可让别人知道他得罪你的事。

我们在教会中作“对”的事,也要有“对”的态度和作法;态度和作法若是错了,即使是作“对”的事,也无法收到好的果效。如果弟兄姊妹真的犯罪得罪了我们又不肯弥补过错那么我们可以用两种方法处理

第一,如果只是小罪他或只是犯罪得罪了我们我们可以饶恕他(即使他不肯悔改)把事情忘掉。爱可以使我们不计较他的罪爱能遮掩许多的罪。(彼前4:8) 

  第二,若单独一个人的力量,不足以挽回犯错的弟兄,就要凭借两三个人的“见证”。而且见证人的话必须有份量;可见当我们要找人帮助去改正别人时,应当选定属灵生命较有长进的圣徒。目的仍是要让他知错,与他和好,不是去定他的罪

要凭两三个人的口作见证,句句都可定准”。这是教会击露犯罪事实,以作提醒,并非定他的罪。使徒约翰在他的书信中,讲过这样一句话,他说:“人若看见弟兄犯了不至于死的罪,就当为他祈求,神必将生命赐给他;”(约壹5:16) 也就是透过我们积极的努力,帮助一个犯错的弟兄免于死罪。

如果得罪人的一方,在事情被带到全体教会会众面前后,仍不肯悔改,那教会就要停止与他交,不应再跟他联络他就不配作教会的会友无论如何这种严厉处分的目的不是要毁灭这犯罪弟兄乃是要使他悔改归正(参林前5:4-5)。这就是执行教会纪律,维护团体圣洁,公义的形像。

凡你们在地上所捆绑的,在天上也要捆绑 属灵的权柄不只给了彼得,也给了全体属基督的门徒。他们有权宣告神的赦罪之恩,也有权警戒那些任意妄为的基督徒。当教会严格执行纪律,同心合意做某些决定时,就在他们当中表明耶稣确认。

教会是信徒之间出事时的最后挽回机会,如果教会全体的力量仍不能帮助犯错的弟兄,那么他必定是堕落到完全属肉体的地步。

在这种情形之下,就须要断绝和他交往,但不一定把他赶出教会。一方面叫他自觉羞愧(帖后3:14),另一面免得教会的见证受到亏损。使人失去在教会中的交通乃是一件大事,所以握有教会治理权柄的人应当慎重其事,尽力作使人和好的工作,非到必要,不轻易行使权柄。

对于确实不肯悔改,继续犯罪的弟兄,我们应视之为外邦人和税吏。犹太人以外邦人和税吏为罪人,不属神家的一分子不悔改的信徒到这样的惩罚但这不是永久的对待

我们必须饶恕一个这样心硬死不悔改的弟兄吗?如果他悔改我们当然必须饶恕他(参路17:3-4),但即使他不悔改我们也必须饶恕他(18:21-22)。

我实在告诉你们”,是关乎正确应用主所赐的属灵权柄,宣告神的审判与赦罪之恩的能力和荣耀。我又告诉你们”,这是表明教会必须按着神的旨意,且有同心合意祷告的属灵果效和蒙福途径。让圣灵的爱和能力充满我们的教会、我们的生命我们必须祈求耶稣基督因我们及他的教会得荣耀。

但愿我们都能按着主的心愿,帮助一个失足的信徒回转,使他不至于全然跌倒。新约圣经的作者雅各勉励我们说:“我的弟兄们,你们中间若有失迷真道的(或者犯错的人),有人使他回转,这人该知道:叫一个罪人从迷路上转回,便是救一个灵魂不死,并且遮盖许多的罪。”(雅5:19-20)

         二、完全彻底,饶恕弟兄

“那时,彼得进前来,对耶稣说:主啊,我弟兄得罪我,我当饶恕他几次呢?到七次可以吗?耶稣说:我对你说,不是到七次,乃是到七十个七次。”(太18:21-22) 

我当饶恕他几次呢?根据犹太拉比的教导,饶恕人三次已经足够了(根据伯33:29,30;摩1:3,2:6)。因此彼得认为,饶恕他人七次说明自己已经非常宽宏大量了。但耶稣的真门徒原谅他人要不计七十个七次”,完全彻底的饶恕

也许我们在某天饶恕了弟兄所犯的某项罪但到了第二天不肯饶恕的情绪又回来了。若是这样我们必须再次饶恕他这项罪行并再三饶恕他,直到内心得着完全的平安

  饶恕人,记得饶恕“几次”,这表示他并没有忘记被得罪过多少次,所以不能算是真正的饶恕。神赦免了我们的罪,就不再记念我们从前所犯的罪愆了(参来8:12;10:17)。我们饶恕别人,也不该再记念他们的过错。我们被弟兄得罪时,一方面要为对方着想,盼望能使他归正;另一方面在我们自己心里,不应当有不平、怀怨、受伤的感觉。

无论我们的弟兄得罪我们多少次或他的罪有多大我们都要继续不断地饶恕他。在这几节经文中耶稣甚至没有说这个弟兄必须悔改,才能得到我们的饶恕。正如神白白地饶恕我们一切的过犯一样,我们也必须白白地、无条件地饶恕别人无论他们有没有悔改(参太6:1214-15:可11:25-26)。

于是耶稣讲了一个比喻,来说明饶恕弟兄的重要性。“天国好像一个王要和他仆人算账。才算的时候,有人带了一个欠一千万银子的来。因为他没有什么偿还之物,主人吩咐把他和他妻子儿女,并一切所有的都卖了偿还。那仆人就俯伏拜他,说:主啊,宽容我,将来我都要还清。那仆人的主人就动了慈心,把他释放了,并且免了他的债。那仆人出来,遇见他的一个同伴欠他十两银子,便揪着他,掐住他的喉咙,说:你把所欠的还我!他的同伴就俯伏央求他,说:宽容我吧,将来我必还清。他不肯,竟去把他下在监里,等他还了所欠的债。众同伴看见他所做的事就甚忧愁,去把这事都告诉了主人。于是主人叫了他来,对他说:你这恶奴才!你央求我,我就把你所欠的都免了,你不应当怜恤你的同伴,像我怜恤你吗?主人就大怒,把他交给掌刑的,等他还清了所欠的债。你们各人若不从心里饶恕你的弟兄,我天父也要这样待你们了。”(太18:23-35)

耶稣说了这个比喻来解释他有关饶恕的真理。旧约圣经的律法是以眼还眼(太5:38)但在神的天国里却是"你们饶恕人,就必蒙饶恕"的处世原则。这个比喻里的王和主人就是神他的仆人代表信徒。

“一千万银子”表示所欠的债是个无法偿还的大数目“十两银子”相当于普通工人一百天的工资,表示所欠的数目不大。

免了他的债,免除这样一笔巨额债务一千万银子,这是夸张的说法,为要表明:1人犯罪就是严重地亏欠了圣洁公义的2人完全无力偿还这样一笔巨额债务因为"罪的工价乃是死……"6:23); 3、神大有怜悯和忍耐,因为他没有立刻按公义审判所有因罪该死的人;(4)赐下恩典,藉着耶稣的死和复活为人赎罪,并胜过罪的权势圣经说:"惟有的恩赐,在我们的主基督耶稣里,乃是永生"(罗6:23 )。

当他不能还债时,王下令要把他和他的妻子、儿女卖作奴隶以还债但经过仆人多次恳求后,王就动了慈心饶恕了他免了他所有的债。但那仆人后来遇见一个欠他十两银子,即几块钱的同事那仆人毫不留情不肯免他的债也不给他多一点时间还债。王听见这件事后,便不再饶恕这个恶毒无情的仆人,把他下在监里要他把债完全还清。

“同伴”,指同蒙天恩的信徒;“十两银子”,指信徒之间彼此的亏欠,若和我们所欠主的“一千万银子”相比较,实在是微不足道。耶稣说:你们各人若不从心里饶恕你的弟兄,我天父也要这样待你们了

神有世人的欠债(犯罪)纪录。我们因犯罪而欠神的债,就好像第一个仆人所欠的债般巨大。无论我们做多少善事也不能把债清还;但神因他的怜悯完全饶恕了我们。那么我们这些蒙受这么大的赦免之恩的人,又怎能对人全无怜悯之心呢?因此我们应当饶恕弟兄不但是口里说还要从心里饶恕。

所赐的救恩极其伟大"我们若忽略这么大的救恩,怎能逃罪呢?"2:3),人无法量度;这个恶若不能照样怜悯别人,的怜悯也不能救他(太18:32-33),而且他要自己去承担后果(太18:34-35)。

这个比喻教导我们如果我们不饶恕弟兄神也不会再怜悯我们。新约的各教导我们说:“那不怜悯人的,也要受无怜悯的审判;怜悯原是向审判夸胜。”(雅2:13)

一个人的心意更新变化了,那他必会有不一样的生活。他会把从那里得到的怜悯和饶恕,也同样地施与别人。一个不愿意饶恕别人的人,表明他的心还没有真正经历到的饶恕。在《圣经》中,心代表一个人的灵魂(生命中最重要的层面),包含他的灵性、理性、情感和意志。

你我的生活不要像那个恶奴才自己了主人(上帝)的务(一千万银子),最终得到了主人的全额豁免。然而,当他遇见自己的同伴,了他十两银子务却死死不肯放过,一定要追究其刑事责任。

这个比喻说明我们一定要从心里饶恕人。主耶稣宽恕了我们自己无法脱离的大罪,我们岂能不同样宽恕他人的过错吗“免我们的债,如同我们免了人的债。”(太6:12) 愿这个祷告,成为我们现实生活中内在生命的真实写照,体现了神公义圣洁的生命。

结语:美哉,饶恕人是生命中最崇高的境界,是神圣且伟大的爱所能达到的。保罗说:“神……用忍耐的心宽容人先时所犯的罪,好在今时显明他的义。”(罗3:25-26) 但愿你我的生命都依靠圣灵的拯救,活在基督的爱里,胜过一切压迫我们的罪恶,过着在日光之上有温度的和谐且美好的生活,荣耀归于至高的神。

 

【作者简介】 骆颂恩:雅博网作者。上海松江人,生于一九六一年,籍贯浙江诸暨。自幼受父亲的影响,蒙恩成为基督的跟随者。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福音广播”成了我学习圣经的启蒙老师……八十年代末,参加过上海华东神学院(一年制)的培训学习,九0年八月回到本区教会作义工传道,直至二00一年三月被按立为该区教会长老,并作专职传道至今。于二00五年九月返校,再就读一年神学,获取了神学专科学历。二00八年至二0一0年,就读于上海电视大学的“行政管理”专科,并获得大专学历。不惑之年的学习生活,使我惊喜地经历到与童年时代不一样的人生体验,让我更珍惜自己的学习成果,为主所用。笔者比较倾注于“归正神学”,因它给了我更坚定的信心和勇气,走侍奉神的道路。

赞一下: ]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