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博网

成为新人第一讲

2007-09-04 作者:张熙和  
来源:旷野书库我也要投稿

成为新人第一讲        原讲者:张熙和牧师

成为新人系列第1讲 - 我们在罪上死了的人

“我们在罪上死了的人,岂可仍在罪中活着呢?”(罗6:2)

为何以“死”开始?
既然我们关心的是生命大事,是透过成为新人而有一个新生命,那么为什么谈论死呢?因为事实是,旧的过去,新的方能来临。故此,使徒保罗谈到基督里的新人时,说:“旧事已过,都变成新的了。”(林后5:17)

1.是悲是喜?
《晏子春秋》记载了这样一段故事。从前,齐景公漫步牛山,看见自己的北国风光,潸然泪下,哽咽道:“青青平原、潺潺流水,多美啊!但我们的生命犹如这流水,一瞬即逝。”言毕,放声大哭。艾孔、梁丘据也随之啜泣,惟独晏子在一旁发笑。景公拭干泪,问道:“我们都在哭,你为何笑呢?”晏子答道:“我笑你徒然伤悲。倘若人生不是如此短暂,您焉能成为齐王?”

哭的、笑的,究竟孰是孰非呢?二者无疑都对,只是不同理由罢了。因为犯罪,死亡的不幸笼罩了人类,这当然令人悲怆。但是,在神的宏图大略中,死亡却有一个重要功用:除旧迎新。倘若旧的不去,新的怎能来呢?晏子洞见到了这个真理。而新来的,怎能不令我们欢呼雀跃呢?所以,在茫茫苦海中,有一座快乐岛。

福音正是死海中的快乐岛。神以他的智慧,设定死亡,好促进生命。倘若只是关注死亡这一现实(正如上面的典故),那么我们一定会哀哭;但想到生命由死而来时,便可破涕为笑了。奇怪的是,晏子并没有听过福音,却洞见到了(或许是神启示了给他)一丝真理,而这真理惟有在基督身上,才能全然显明。

旧生命过去,基督里的新生命方能来临。这个原则非常重要,我们要牢牢掌握住,否则就无法明白这个基督里新生命的福音,更无法实行出来。正因如此,本书多处地方都会回到这一基本真理上来,好更透彻地明白它。

我们也看到了另一个重要真理:肉体生命是始于生、终于死,但属灵生命是始于死,由死亡进入永生。这样,与基督同死正是一道门,通往新生命,通往永生。所以,关于“与基督同死”,我们还有很多事情需要明白,好进入神为我们预备的生命。

2.简单却难以诠释
神的话多次(并且从各种角度)讲到信徒是已经向罪死了1,向往昔的“旧人”死了,向罪权势下的旧生命方式死了。在圣经里,这种死是什么意思呢?

死是难以准确诠释的,因为它太简单了,就好像解释完全委身(包括完全委身于神)一样。很多人对于什么是完全委身,百思不解。其实相当简单,如果我委身于某事,就会全力以赴。比如,如果我完全委身于婚姻,就会将我的全人给妻子——财产是她的,整个人是她的,在生活中也处处为她着想。

同样,如果我完全委身于主,那么我的一切都是他的,包括夹克衫、手表、钢笔等等,甚至生命。我的能力——尽管微不足道——也是他的。难以理解吗?

所以,若要解释什么是死,我旋即遇到了困难。这个困难就是,我没有什么好解释的。即是说,我看不到死到底有何难以理解的。

当然,倘若讨论人类无法逃避的死亡这一现实,问题就会接踵而来了。比如,普遍问题是:为什么死亡是人生不可避免的?为什么人要死?根本原因是什么(除了表面原因,比如疾病等等)?是罪吗?罪怎样导致死亡呢?死是归宿吗?抑或死就像一条隧道,是每个人的必经之路?但本书不会讨论这些问题。

这一章要探讨的是,向罪死(以及向活在罪中的整个旧生命死)是我们进入基督里新生命的途径。其实这就具体解答了上述有关“死亡”的问题。但我们不会在理论层面上来探讨。

那么什么是死呢?向罪死就是结束旧生命,完全抛弃、结束这个旧生命方式。旧约在说到如何将一些人治死时,用了一个很特别的词:“除灭”(例如,出9:15)。与基督同死就是除去旧生命方式,一刀两断。

3.圣经称“死”为“睡”
我想打一个比方来解释什么是死。圣经往往将死同睡眠相比较,例如,诗篇13篇3节说到“沉睡至死”(参看约11:11、13;林前11:30,15:6、18、51)。我之所以用“睡觉”这个比方,因为睡觉比死更容易明白。如果有人请你解释什么是睡觉,你可能会说:“很简单,睡觉就是睡觉,有什么好说的?躺下、合眼、吸几口气,就睡着了。”

有的人真令人羡煞,走进房间,躺下,只消几分钟就酣酣入睡了。有的人(我就是其中一员)辗转反侧一个钟头,仍然清醒着。即便有人来解释何谓睡觉,还是睡不着。听了一堂讲解睡觉的课,最后却不能入睡,则有何意义呢?我们学了各种入睡技巧,却毫无作用。

当神呼召我的时候,他说:“背起你的十字架,结束旧生命。”靠神的恩典,我说:“好,我的旧生命结束了,我把自己交托给你。”还记得主呼召彼得和安得烈的情形吗?主耶稣看到他们在捕鱼,就“对他们说:‘来跟从我。’他们就立刻舍了网,跟从了他。”耶稣又看见了雅各和约翰,“就招呼他们,他们立刻……跟从了耶稣。”(太4:19-22)

他们立刻回应主的呼召,而且是完全地回应。这种立刻回应是出于甘心顺服。他们没有违拗神的旨意,最终瞻前顾后、一事无成,而是放下一切,放下整个旧生命,跟从了他。

无可否认,他们在回应之前是有一个预备阶段的。在耶稣呼召之前,他们一定目睹或听闻过耶稣,知道耶稣其人及其信息。毫无疑问,对于耶稣其人及其信息,他们深思熟虑过,也祷告过。立刻回应并不意味着就是盲目回应,恰恰相反,一个人之所以甘心情愿地回应耶稣的呼召,是因为看见了“神荣耀的光显在耶稣基督的面上。”(林后4:6)

什么是死?我只能说:“死就是死,还有什么可说的?”这个回答只不过是又把问题重复了一遍,就好比你问睡眠好的人“什么是睡觉”,他只好说:“睡觉就是睡觉,我躺下,十秒钟内就睡着了。”

解释何谓睡觉
什么是睡觉?这个问题很简单,却难以回答。可以从科学角度来解释:电流流入了大脑。于是我们就想象有一股电流进入大脑,但发现自己还是醒着的。又有人说:“试一下热牛奶!牛奶含有丰富的氨基酸,特别是色氨酸,可以促进睡眠,多喝一些就能睡着了。”你便一口气喝下好几升牛奶,却不能消化,结果这消化不良又令你难以成眠!

还有其它解决办法吗?试试用小锤子敲头!除此之外,探讨睡眠的书也很多。我学了各种睡觉技巧,就是不起作用。理论上我知道很多睡眠之术,但实际上我睡觉却成问题。当来到“向罪死”时,很多人岂不也有同样的问题吗?

4.睡眠让人精力充沛
那些向罪死了的人,他们具有惊人的属灵活力。用睡眠这个比方来看,失眠的人往往不如睡眠好的人精力充沛。同样,凡是向罪死了的人,就有一种内在能力,这是其他人所匮乏的。

不但如此,那些与基督同死的人,也会有奇妙的属灵经历,能够见证主为他们做了什么。有的听者不禁问道:“我呢?这些人所说的,我从来没有经历过。主为他们做了奇妙事,却没有为我做!”这就好比睡眠好的人可以说:“我做了个美梦!”你咕哝道:“我都不能睡觉,何谈做梦!”

很明显,睡与死有相似之处,明白其一,就可以明白其二。如果你睡觉不成问题,而且如果你也把这个原则应用到生命中,那么你“死”也应该不成问题。

5.决心去死
我发现,如果真想睡觉,就必须下定决心去睡。我的根本问题是没有决心,躺下来时还在思考着各样事情,越思考就越难以入睡。我常常要打开台灯,坐起来,草草记下几点。

我觉得自己虽然上了床,却没有睡觉的决心,而是满脑子的事情,睡觉反而成了次要的。但有趣的是,每当我决定准时起床,好参加某些特别聚会时,睡觉的决心就明显加强了。真奇妙!一旦我下定决心去睡,就会睡得非常好。学到这个功课之后,我就不再失眠了。

同样,那些自称不能或者难以向旧生命死的人,追根究底是不愿意死。如果你诚实地省察内心,就会看到自己没有真正下决心去死。你深知死是重要的,因为它关乎你的救恩,关乎拥有并活出基督里的新生命,但计算了代价之后,你不愿意死。所以,问题并不在于是否明白这个概念,而是不愿意死。

这就引出了死与睡的另一个相似之处,我们可以用一个问题将它带出来:睡眠是在乎我做了些什么,还是它突然临到了我呢?睡眠是神秘的,你放松,决心去睡,突然就睡着了。你做了第一步,接着睡眠就来了。

同样,如果你决心与主同死,死就临到你了。睡觉是主动的、还是被动的呢?很少人会认为是主动的,它是突然临到我们的,但我们也必须做一些应该做的事情。

6.差环境影响睡眠
当我们参加教会的露营活动时,可能很想睡觉,但冰冷的夜晚真是难以入睡。你想睡,但阵阵寒意,始终不能成寐。或者倘若住在热带国家,炎热也会令你失眠。

另一样妨碍你入睡的是噪音。我家对面住着一个年轻人,他喜欢“砰!砰!”响的音乐。我觉得这不像音乐,更像噪音,大喊大叫,(这也算是唱吗?)震耳欲聋!我多次被惊醒,而一旦醒了,往往就无法再睡了。

这里又有一个相似之处。很多人愿意死,却常常因拒绝的冷风而惊醒。一想到众叛亲离,真是心灰意冷!家人不理解、朋友不理解、同事不理解、同学不理解,谁愿意受冷落呢?所以,你只好半死不活,部分委身,而这不只是妥协了,也是在自欺。

炎热又是一个问题。主把炎热比作逼 -/迫(太13:6,参看21节),日头出来一晒,你就受不了了。你想完全委身于主,却惧怕艰难、逼 -/迫,不敢结束旧生命,开始新生命。

这个世界充满了噪音、纷扰。香港人太熟悉噪音了,我在香港若想睡上一会儿觉,就得塞住双耳,因为到处是狗吠声、建造声、叫嚷声。据检测,香港是世界上最吵闹的城市之一。现在颇流行立体声耳机,可以阻挡周围的噪音,放出你想听的音乐来。所有这些噪音、纷扰,令人难以成寐。

这个世界还用霓红灯招徕人。有一次我住旅馆,窗外正挂着个霓红灯,忽明忽暗、忽红忽绿、忽红忽蓝。有的旅馆窗帘太薄了,形同虚设,结果灯光到处闪烁。你转至另一边,墙在闪烁!天花板在闪烁!样样都在闪烁!这一次我随身带了个眼罩,戴上去真像个蝙蝠侠!但到处都灯光闪烁,我有什么办法呢?

世界争相吸引,我们怎能死呢?香港不只在肉身上是个难寐之地,在属灵上也一定是个难死之地。我亲身经历到香港是个难寐之地,我用尽了各种办法,包括往耳朵里塞上手纸,最近又用上了橡胶耳塞。在香港,物质世界从四面八方招呼你,手表、相机、光碟机、美食、珠宝……一切冲你闪烁,怂恿你买、买、买,你怎能死呢?怎能入睡呢?

思考过了差环境,那么好环境又如何呢?有一次,我们教会在风光旖旎的迈高湖畔(Lake Magog,位于加拿大魁北克省)举办营会,有的人睡眠特别好,因为新鲜空气不知怎的,令人酣酣入睡。但愉悦、舒适的环境生发了相反的问题:白天聚会时要强忍着瞌睡!物质丰裕、环境舒适,这不利于属灵生命,甚至损害属灵健康。

如果周围的属灵环境是自满的,或者死气沉沉的,就更难向旧生命死了,因为这种环境恰恰鼓励人顺着肉体而活。倘若我们身边的基督徒(有时包括教会领导)都是属世的,那么向世界死就很难了,需要极大的决心。

睡眠这个比方帮助我们明白,死就像睡觉一样,基本上是决心的问题。无可否认,置身于世界的喧哗、纷扰、炎热、寒冷之中,实在不容易下决心去死。然而,若想得到基督里的新生命,我们就必须下定这个决心。

7.脱离罪
在罗马书6章6-7节,使徒保罗说了一段不寻常的话:“因为知道我们的旧人和他(基督)同钉十字架,使罪身灭绝,叫我们不再作罪的奴仆;因为已死的人是脱离了罪。”保罗在罗马书6章解释了受洗的意义,以及受洗的一个重要果效:脱离罪的权势。

保罗关心的是非常实际的基督徒生命,这也必须是我们所关心的。很多神学家在论述罗马书时,给我们的印象是,罗马书是一篇深奥的神学理论漫谈,是超乎实际生活范畴的。事实上,罗马书跟实际生活最为息息相关。

保罗在这里说:“我们的旧人和他(基督)同钉十字架,使罪身灭绝。”“旧人”是译自希腊文 palaio;" a[nqrwpo"。“罪身”一词,文法上来说是所有格,形容“罪”占据、操纵了这个身体。这就是受洗时要“灭绝”的身体。当我们受洗、与基督联合时,就“灭绝”了这个罪身,灭绝了这个受罪操纵的身体。

可能你会反诘道:“但我的身体还在啊!还可以游过湖去!”但这里的“灭绝”一词并不是灭绝的意思。学习圣经时,查考原文非常重要。这里的“灭绝”一词误导了我们,当然不能指责译者,因为实在不容易翻译。那么,“灭绝”是什么意思呢?

8.“灭绝”意即“制伏”
“灭绝”,希腊文是 katargevw,由 kata 和 ajrgov"(闲懒、无效、无用之意)两个字组成。ajrgov" 也是个组合字,即 e[rgon(工作、行为、行动之意)加上否定前缀“a”。这个“a”会把该字变为反义,所以 ajrgov" 的意思就是不工作、闲散、懒惰、不起作用2。

这不禁让我们想到了一些华而不实的装置。记得石英表刚上市时,我还在读书,我就买了一块比较便宜的。石英表本应该走时准确,可是我的这块每天快几分钟,两星期后就完全不走了。这就可以用 ajrgov" 来形容,它停了,没有用了。

相应地,katargevw 的意思是导致失业、闲散、无用、不能运作。用军事术语来说,就是制伏敌人,令其动弹不得。这被制伏的敌人可能还在,但已不再构成威胁了。

现在你就知道翻译这个字有多难了。如果查考经文汇编,你就会看到它的各式各样的翻译,在乎上下文是什么。有些字实在难翻译。可惜,当翻译为罪身“灭绝”的时候,不但没有解释清楚,反而让人更糊涂了。

使徒保罗说的是,这个罪身被制伏了,它再也不能支配我们的属灵生命了。这是神在我们生命里的工作,他将我们的旧人交付于死。这个旧人还在,我们仍有身体,这个先前受罪控制的身体依然在那儿,但它再也不能控制我们的属灵生命了。这就是罗马书6章的好消息。

希伯来书2章14节也用到了这个希腊字,说耶稣来是要“败坏”魔鬼。但魔鬼哪里被败坏了呢?他不是还在吗?撒但依然活跃,并没有消失,这一点我们非常清楚。但是,神已经约束住了他的能力,到了那一天,神会完全制伏他(启20:10)。

在提摩太后书1章10节,保罗又用了 katargevw 一字,说基督“废去”了死。但人还是会死,我的一个朋友前几天刚刚过世。保罗并不是说神废除了死,而是说神已经制伏住了死,它再也不能控制基督徒了,因为死并不是终结。

同样,说到耶稣败坏了魔鬼,这也并不是说魔鬼就不复存在了,而是说他再也不能控制、毁坏那些住在基督里的人了。如果我们住在基督里,那么尽管肉身还会死,但死亡已不再是一个威胁了。到了那一天,神会彻底废除死亡(启20:14)。

打个比方,人类曾几次遭受霍乱、鼠疫之灾,每当WENYI蔓延,短时间内即可夺去成千上万人的生命。但随着医学知识、临床经验的进步,今天的人已经制伏住了(katargevw)霍乱、鼠疫,正如那些与耶稣相交的基督徒已经胜过了死亡一样。

但这并不是说人类已经将这些细菌、病毒除灭了,而是说将它克制住了,即它失去了毁灭能力,只要采取预防措施,那么它就不能威胁人类了。同样,虽然这个罪身还在,但只要做好预防(即住在基督里),它就奈何不了我了。

任何毫无防范而接触到霍乱、鼠疫病菌的人,仍会殒命。那些在实验室里研究这种病菌的人,必须采取特别的预防措施,因为这些微生物仍是活跃的、致命的,一如既往。

同样,如果我们轻看罪,那么撒但还能毁灭我们,像昔日一样。不错,这个罪身被制伏了,我们得以脱离罪;然而,如果我们又回到罪中,重蹈覆辙,那么罪还会毁灭我们。惟有住在基督里,我们才能胜过罪的权势。

这就是罗马书6章6节的好消息。如果我们凭信心受洗、委身于神,就会亲身经历到这个好消息。受洗、委身是信心的行动和表达3。如果没有信心,那么受洗是毫无属灵意义的,不过是外在的宗教仪式罢了。

当我们因信而受洗、委身于神、与基督同死时,那么,神在基督里的能力就将这个罪身制伏了。我们能够经历到向罪死、脱离罪,就好像睡了个好觉一样,我们知道是什么滋味。

9.脱离罪是个真实体验
罗马书7章继续谈罪的能力。在15-16节,保罗说到了自己昔日的窘境:他愿意行善,却不能行;不愿意行恶,倒去行。我们能够同情他的经历。以往,虽然你不想沉浸在淫念中,却招架不住这股力量;你不想恨人,却偏偏恨某人。

但保罗说,我们不再任罪摆布了,现在能够抵挡恶者,他反而会逃跑(雅4:7)。撒但可能比我们更有能力,但是如果我们抵挡,他就会逃遁。我们有能力抵挡撒但、抵挡罪,因为现在我们不再受其控制了。

这是你现在的经历吗?我说“现在”,因为罗马书6章说的是现在的经历。例如,第7节说:“因为已死的人是脱离了罪。”这个罪身现在(并非将来的某一天)被制伏了。在受洗时,我们决心向旧人死,而就在那一刻,这个旧生命结束了。

现在我们就能够经历到这种自由。以往,我们恰恰是罗马书7章这幅沮丧的图画,抵挡不了罪。但感谢神,罗马书8章2节说:“因为赐生命圣灵的律,在基督耶稣里释放了我,使我脱离罪和死的律了。”在你生命里,耶稣基督生命的律击败了罪和死的律,一方战胜了另一方,所以你得到了释放。在基督里,生命战胜了死亡。罪的能力确实很大,但靠着耶稣基督里更大的生命能力,透过圣灵的帮助,你得到了释放。

现在我能够抵挡罪,因为它不再是我生命之主了。罗马书6章12节说:“所以不要容罪在你们必死的身上作王,使你们顺从身子的私欲。”留意“容”字,这个字非常重要。先前你别无选择,惟有犯罪,因为罪控制了你。你想抵挡罪,却徒劳无功,因为罪太有能力了。但现在你有了选择能力,就是“容”的能力。脱离罪就意味着,现在你可以自由地选择,不“容罪在你必死的身上作王”。

但是,如果你继续容罪在你生命中作王,那么结局就是死,这就是使徒保罗对罗马基督徒的警告——“体贴肉体的就是死”。接着,保罗又用真理鼓励他们:“体贴圣灵的,乃是生命、平安”(罗8:6)。我们可以选择其一,要么肉体,要么圣灵;要么死亡,要么生命。从前别无选择,因为罪控制了我们;但现在,我们能够选择不做罪的奴隶。

罗马书6章14节说:“罪必不能作你们的主,因你们不在律法之下,乃在恩典之下。”在旧约,不是每个人都能得到神的恩赐——圣灵。圣灵是新约的标志和印记,并非旧约的。律法时代,罪作了王。这一点我们也深有体会,虽然我们知道很多律法、诫命,却不能遵守,因为罪太有能力了。律法更凸显出全人类——即便最执着追求宗教的人——都是在罪的权势之下。但现在,那些在基督里的人脱离了罪的控制。

罗马书6章18节,保罗说:“你们既从罪里得了释放,就作了义的奴仆。”22节,他又告诉我们,这种自由的结果是:“但现今你们既从罪里得了释放,作了神的奴仆,就有成圣的果子,那结局就是永生。”一个脱离罪、在圣洁中长进的生命,会有什么结果呢?结果就是永生。

故此,脱离罪的权势是极其重要的,并非小事一桩,要不要由你。它关系到了我们的救恩,因为窄路的尽头是永生。没有脱离罪的人是走在宽路上,最终是灭亡。

10.浸礼就是葬礼
正如在喧哗、纷扰中要决心去睡觉一样,我们靠着圣灵,决心与基督联合,“受洗归入他的死”,“和他一同埋葬……叫我们一举一动有新生的样式。”(罗6:3-4)

这是我们自己的决定,去受洗的人其实是在走向自己的葬礼!奇怪,人通常是被抬入葬礼的!我们不会强人所难,硬拉人去下葬。每个人必须自己做决定,甘愿走入水中,与基督同埋葬。死、下葬,这必须是我们自己的选择,否则盖棺之后,我们可能会吵闹着要出来!

但是,如果我们毫无保留地将自己交托给主,那么另一部分就是被动的了——死像海浪一般漫过我们。用旧约的图画来说,就是波浪洪涛漫过我们(例如,拿2:3)。浸礼的水除去了旧生命,就好像挪亚时代的洪水一样(彼前3:20-21)。在基督里(好比方舟),神带我们进入一个新生命。这是神在我们身上做的事,并非我们自己做的。

11.人有两个部分:身体与灵
罗马书6章6节说到了“旧人”。圣经把人分为两个部分:身体、灵。我们在此不会进行神学讨论,讨论人的构造是二分法、抑或三分法(dichotomy or trichotomy,即由两部分构成、还是三部分构成,请看本章最后的附注)。我只想说,在圣经中,人基本上是由两个部分组成的:灵的层面和肉体的层面。例如,马太福音26章41节说:“心灵(原文是灵)固然愿意,肉体却软弱了。”这里的灵很软弱,被肉体胜过了。灵若想得胜,就必须制伏肉体。

罗马书8章10节也说到了身体和灵:“基督若在你们心里,身体就因罪而死,心灵却因义而活。”然而,你的身体死了吗?没有死,而且还非常活跃、非常健康。但现在你就应该明白这是什么意思了。我们已经将这个身体交付于死,好毁灭身体里的罪,除去罪的能力,最后“灵却因义而活”。在这节经文里,“灵”是指人的灵。如果我们的灵是活着的,就一定能跟神的圣灵息息相通。

现在我们就能够将使徒说的这句话完全实行出来了——“你们(你们的灵)若靠着圣灵治死身体的恶行,必要活着”(罗8:13)。但这个身体依然行动自如,怎能“治死”它的恶行呢?很明显,惟有靠着住在我们里面的圣灵的能力,才能制伏“罪身”;而惟有制伏了罪身,才能制伏“身体的恶行”。

同时我们也要明白,当罪的权势被制伏了,身体得以脱离罪的辖制之后,现在这个自由的身体就能够成为“圣灵的殿”、“神的殿”了(林前6:19,3:16)。我们生来就是属肉体的,是与圣灵为敌的,但当我们靠着圣灵治死属肉体的恶行之后,身体就可以成为公义的器皿,而这正是神造它的本意。

还有一样不可忽略的是,罗马书8章13节的这些话,主语是“你们”——“你们若顺从肉体活着,必要死”。若要凭信心顺服基督的主权、治死身体的恶行,关键就在于你的灵。所以,你必须把你的灵交托给主。

12.把灵交托给主:倒空自己,倾出自己
把灵交托给主是什么意思呢?我们可以从腓立比书2章明白这一点,其实这就相当于主的“虚己”。腓立比书2章5-7节说:“你们当以基督耶稣的心为心。他本有神的形象,不以自己与神同等为强夺的;反倒虚己。”

基督虚己,具体就体现在成为奴仆,谦卑温柔,“存心顺服,以至于死,且死在十字架上”(腓2:8)。而当我们效法他、将身体交付于死、为他倾出自己时,那么基督的心就也在我们的生命中体现出来了。

如果我们(灵和身体)立志舍己(这是福音书中一个常见的主题),跟从主,委身于他,就会经历到脱离罪的自由。主耶稣倒空了自己,为我们的救恩而舍己;同样,我们也倒空自己,为他人的救恩而舍己。现在就看见做门徒的真正内涵了。

保罗也倒空了自己,就在同一章,他说:“我以你们的信心为供献的祭物,我若被浇奠在其上,也是喜乐,并且与你们众人一同喜乐”(腓2:17)。保罗称自己是一个器皿,他的生命从中倾流出来。这器皿就是他的身体,也包括了他的生命,作为祭物献给神。他的生命倾流出来,好像旧约的奠酒一样,而且他说:“如果我的生命、我的鲜血为你们倾出,我感到喜乐。”

保罗倒空了自己,好服事神的子民。他效法主耶稣,“不是要受人的服事,乃是要服事人,并且要舍命,作多人的赎价”(太20:28)。他为我们倾出了自己,保罗紧随他的脚踪。

若要脱离罪,岂不也要脱离罪的权势吗?先前我们是罪的奴隶,除了犯罪,别无选择;现在我们脱离了罪的权势,而且也有了选择的自由。

然而,我们是不是觉得成为基督里新人的代价太昂贵了,而继续活在罪的捆绑下,代价会少一些?是不是觉得将生命倾出,作为感恩祭、活祭,献给那位爱我、为我舍己的主(加2:20),好祝福别人,这个要求太高了?

在腓立比书2章17节,保罗说:“我以你们的信心为供献的祭物……”(原文意思是“信心的祭物和供奉”)。这就是保罗对信心的定义。即是说,如果你有信心,就一定会事奉神,献祭给神。我们所说的信心,跟保罗所说的一样吗?如果没有献祭、没有事奉,那么这是什么信心呢?我们真以为这是得救的信心吗?

愿主赐给我们一个活泼有力、发挥功效的信心,并且透过事奉和奉献,将这信心丰丰富富地展现出来。

 

附注

“内心”与“外体”
圣经有没有说人由几个部分组成呢?是两个部分、还是三个部分呢?这是人常常探讨的问题。我们在思考这类问题时,不要坚持教义,而要以开放的心态来查看圣经证据。

在哥林多后书4章16节,使徒写道:“所以,我们不丧胆。外体虽然毁坏,内心却一天新似一天。”保罗谈到人的时候,用了“外体”(身体、肉体)、“内心”(灵)两个词。其实保罗不止说了这一次,在罗马书7章22节、以弗所书3章16节,保罗也用了“内心”一词。

此外,在哥林多前书5章5节、哥林多后书7章1节,保罗也以“肉体”、“灵魂”相对比。这与主的教导是一致的:“总要警醒祷告,免得入了迷惑;你们心灵(原文是灵)固然愿意,肉体却软弱了。”(太26:41,可14:38)

在主的这句话里,灵与肉体形成鲜明对比,而罗马书7章15-25节也体现出了这一点,其中22-23节说:“因为按着我里面(灵,与‘外人’即身体相对)的意思,我是喜欢神的律;但我觉得肢体中另有个律和我心中的律交战……”

可见,“心”是“内人”(或灵)的一部分,这个内人“愿意”(太26:41),也“喜欢”神的律(罗7:22)。内心能够服从神的律,而肉体却服从罪的律了(罗7:25)。所以,倘若说人是由“灵”、“心”、“身体”三个相等的部分组成的,这就错了。

当人的灵与肉体争战的时候,圣灵会帮助人的灵,所以圣经常常提及肉体与圣灵的对比、冲突。比如,罗马书8章4-6节,9节、13节;加拉太书3章3节,4章29节,5章16-17节,6章8节;腓立比书3章3节。

由此可见,圣经说到人时,通常会用“内”与“外”、“灵”(它得到圣灵的帮助)与“肉体”这类的词。这就是说,根据圣经,人是由两个部分组成的。

“魂”(yuchv)的意思
然而,有的人认为人是由身体、魂、灵三个部分组成的。这种观念的主要依据就是一节经文——帖撒罗尼迦前书5章23节。他们之所以得出了这个结论,是因为不明白圣经中“魂”(希腊原文是 yuchv)的意思。

而最困难的是,“魂”一字非常含糊,结果不同的人就有不同的理解,五花八门。《牛津简明辞典》(The Concise Oxford Dictionary)所下的定义,摘要如下:“1.人的非物质部分。2.人的道德、情感部分。3.人的智力部分。4.人有生气的部分或必不可少的部分。5.集道德、智慧为一身的人。6.感情能力或智力能力。7.人格化的品格。8.离世的灵。”

难怪读圣经的人不大明白“魂”到底是什么意思了。一般情况下,如果我们不大明白一个字是什么意思,通常可以看看上文下理,看看它的用法,从而得出大概意思。但这种方法并非常常行得通,帖撒罗尼迦前书5章23节就是一个例子。辞典里有这么多解释,但到底哪一个才是它的真正意思呢?这么多的可能意思,结果这个字就失去功用了,因为根本表达不出一个准确的意思来。如此一来,坚持三分法(灵、魂、体)还有什么意义呢?其中一个主要元素(魂)的意思太模糊了,实在不知所云!有的基督徒为了让这个字有意义,就下了一个定义(比如心,智力),但这根本没有足够的解经根据。

若要正确明白保罗在帖撒罗尼迦前书5章23节用 yuchv 是什么意思,则我们必须看看保罗是如何用这个字的。查考一下就会发现,保罗对这个字的用法跟整个新约的用法是一致的。

使徒保罗用到 yuchv 一字时,主要有三个意思:(1)“活人”(yuchv从来不指死人)。例如:“在上有权柄的,人人当顺服他”(罗13:1,2:9;林前15:45等等)。(2)“心”。它是活人的中心要素(腓1:27,弗6:6,西3:23)。(3) 肉身生命。比如,腓立比书2章30节说到以巴弗提(25节)为基督的缘故,不顾性命;还有罗马书11章3节,16章4节。

由此可见,yuchv 是指人,只不过有时强调内人(即心,思想),有时强调外人(即肉身生命)。但它往往是指内人、外人两个方面,所以是指整个人。保罗每一次用 yuchv 时,都是指人的生命。

这就跟整个新约中 yuchv 一字的意思完全一致了4。很明显,yuchv 在新约中最基本的定义就是人的“生命”。值得注意的是,《牛津简明辞典》在解释“灵魂”的时候(上文刚刚引用过),根本没有出现“生命”一词,这跟圣经真是大相径庭。然而,如果我们单单靠一般性的辞典,就无法明白圣经了。

倘若 yuchv 在新约的基本意思是生命,那么帖撒罗尼迦前书5章23节就非常符合旧约教导了。旧约说,人的生命包括了灵、身体两个部分。这就是说,人死后,身体跟灵就分开了。传道书是这样阐释死的:“尘土(身体,创2:7,3:19)仍归于地,灵仍归于赐灵的神”(传12:7)。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在帖撒罗尼迦前书5章23节,yuchv 夹在了“灵”与“身体”的中间。 因为 yuchv 将灵和身体连结在了一起,它可以指整个人。

yuchv 其实是包括了人的内在生命、外在生命,难怪圣经谈到整个人的救恩时,常常用到它v(太16:25;可8:35;路9:24;雅1:21,5:20;来6:19,10:39;彼前1:9、22,2:25,3:20,4:19等等)。

正因为 yuchv 包括了灵、身体,所以若要救一个人的生命,就必须救他的灵(林前5:5)和他的身体(腓3:21)。有了灵、身体,才有生命。所以,生命并非独立于灵、身体之外的第三个元素,而是与灵、身体不可分割的。基督里的救恩是要拯救一个完整的人。

所以,用帖撒罗尼迦前书5章23节来证明人是由三部分组成的,这是毫无解经根据的。这就好比路加福音10章27节、马可福音12章30节的例子,那里说“你要尽心、尽性、尽力、尽意爱主你的神”(申6:4-5),难道我们因此就说人是由四部分组成的吗?

新耶路撒冷圣经(The New Jerusalem Bible)对帖撒罗尼迦前书5章23节做了正确的翻译:“愿赐平安的神使你们完全、圣洁,愿你们的灵、生命、身体无可指摘,好预备我们主耶稣基督的再来。”


--------------------------------------------------------------------------------

1. “岂不知我们这受洗礼归入基督耶稣的人,是受洗归入他的死吗?”(罗6:3);“因为已死的人是脱离了罪”(罗6:7);“因为你们已经死了,你们的生命与基督一同藏在神里面”(西3:3);“我实实在在地告诉你们,一粒麦子不落在地里死了,仍旧是一粒;若是死了,就结出许多子粒来”(约12:24)。

2. 确定一个希腊字的意思,不能总是靠查考该字的复合结构和字源。追溯字源的方法不一定能准确、全面地为一个字下定义。例如 katargevw ,除了“无效、无能、闲散”之意外,还有其它定义,即“废除、毁灭、终结、被疏远”等等(参看《BAG新约辞典》Bauer, Arndt, and Gingrich, A Lexicon of the New Testament),这些定义的确能够在新约找到。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字除了本义外,意思会越来越广。然而在这个例子当中,明白该字的字源是非常有帮助的。

3. 《新简易圣经辞典》(New Compact Bible Dictionary, Zondervan, 1967)谈到“信心”时,说:“信心并非单单头脑上赞同基督教教义,这固然重要,但不要混为一谈。信心包括彻底、完全地委身于神,以神为自己的生命之主。”(陈超凡牧师注)

4. 以下是摘录《新约和其它早期基督教文献希腊文英文辞典》(A Greek-English Lexicon of the New Testament and Other Early Christian Literature, Bauer, Arndt, and Gingrich;Chicago, 1979)对 yuchv 一字所下的定义:“1.世上活的生命,身体能行动:a.生命气息,生命定律,灵魂;b.世上的生命,生命本身;c.有生命/灵魂。2.人的中心元素,灵魂。3.人。”留意,这些定义的要点就是生命。

- 完 -

赞一下: ]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