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气
2018-09-25
作者:蔡茂堂
来源:作者原创我也要投稿
各位弟兄姊妹大家平安。今天是社会青年主日,所以爱的系列暂停一次,今天我们要一起思想一个题目,就是‘勇气’。一隻小猫要从一群猎犬的面前走过去,需要相当的勇气,是不容易的,我们的社青在社会上,就好像一隻小猫走在一群猎狗当中一样,需要很大的勇气。我们的社青,礼拜天和大家一样一起在教会敬拜上帝,可是週间在职场上,他们要面对很多的挑战,他们要如何保持信仰,活出一个基督徒应有的生命呢?
今天司会帮我们读的经文是但以理书第一章整章,但以理是当时一位有为的年青人,他遇到相当多的挑战,但以理书共有十二章,裡面有很多我们可以学习的功课。我把它稍微整理一下,他是在约雅敬王第三年的时候,遭遇到很悽惨的国破家亡、被掳到异邦的光景,可是因为他长的俊美,又很聪明,他和三个好朋友被异邦的国王召进宫裡,好像进入凯达格兰大道学校就读,接受三年训练,在那边学习台语,还给他们最好喝的台湾啤酒,可是他们为了信仰的理由拒绝那些,他们不吃台湾美食、不喝台湾啤酒。连姓名也被改成外国名字,不能叫原来的名字,他们原来的名字都有「耶和华是上帝」的含意在裡面,后来改名成「巴比伦王是神」的意思。 改个名字看似简单,但犹太人的名字通常有宗教的意涵在裡面,虽然他们的名字被改了,但是他们却立定心志,不被外国的宗教信仰来影响和玷污。可贵的是他们在面对这件事情上,有一点很值得我们学习的,就是懂得与他人商量的态度,和体谅照顾其他的人,别人也有别人的困难,不是只考虑自己的困难,也考虑到上司的立场,因为上司负责管理他们,有他的考量及困难,但以理与他的上司商量说:「给我们吃十天试试看,让我们吃我们要吃的东西,如果之后你看不行,那我们就照你的意思做。」在这裡显出他有替对方考虑的聪明,神也赐他聪明智慧,会看异象及解梦,所以接续的王也就继续使用他。他成为三朝元老,活到八十岁,服事三个不同的朝代,可见但以理不只在社会上学到智慧,也活出他的信仰来,还可以体谅别人的立场,这是很不容易做到的。
Ⅰ、引言:福音与肥皂
今天先跟大家讲一个福音与肥皂的小故事。有一个牧师一直想要传福音,有一天他来到一个卖肥皂的小姐店裡,希望跟她传福音,当他讲完话时,这位卖肥皂的小姐看到一旁报纸上报导一大堆杀人抢劫的坏消息,就跟牧师说:「牧师啊,你们福音传了那麽久,社会还是那麽乱,我看这个福音不用传了吧,没有什麽用啦。」牧师一听讲不出话来,因为社会真的很糟糕。后来肥皂店跑来了一个小孩,满脸髒兮兮,牧师逮到机会就向那个小姐说:「小姐,你们这个肥皂店开了几百年,可是这个小孩的脸还是那麽的髒,我看你们也不要开了,因为肥皂没有用啦,小孩子的脸还是很髒啊。」这位小姐也不是省油的灯,马上回答说:「肥皂放在肥皂架上是没有用的,肥皂要涂抹在脸上,用水洗一洗才会乾淨。」牧师说:「就是说嘛,如果你把信仰放在书架上,那也没有用啊,对不对?因为不会改变嘛,你必须要把它放到生活裡面,你的生命才会改变呀。」。可是这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要把基督教的信仰放到生活的行动裡面,化作你的行为,这需要很大的勇气,所以我们今天要一起学习的是,什麽叫作勇气。就像但以理和我们的社青一样,要把信仰应用在职场上,真的需要很大的勇气,不是吗?但以理在第一章裡,有哪些勇气和榜样是我们可以学习的呢?
Ⅱ、历史背景
1、尼布甲尼撒:约雅敬三年或十二年 (597BC)
但以理书所记载的历史背景上是有一些疑问,一直有人认为它不能放入正典当作圣经,到底这卷书是属于先知文学(Ketuvim)还是智慧文学(Nebiim),学者们的意见也各不相同,如果仔细研究圣经的话,从过去到今天,但以理书一直是个争议的问题,因为它的历史记载和实际上的历史记载有一些出入,神学家一直想要解决这些疑点,其中大概有三处需要跟大家解释一下。第一个问题是,它的背景是巴比伦帝国(Babylonian Kingdom),它在全世界留下了一个空中花园,就是世界七大奇观的那个国家――伊拉克(Iraq),这个国家在但以理书中提到的三位国王都有疑点。第一位国王是会作梦的国王,他叫作尼布甲尼撒(Nebuchadnezzar),他是新巴比伦帝国把耶路撒冷城攻破灭亡的国王,他在位的时间是605-562BC,我们再仔细看经文,他是在约雅敬王第三年的时候攻进耶城,然后把一些人抓走,「犹大王约雅敬在位第三年,巴比伦王尼布甲尼撒来到耶路撒冷,将城围困。」(但1:1)可是历代志下写的却不是这样,历代志下写的是约雅敬王作王十一年,在第十二年的时候,巴比伦王攻进耶城,把他抓走,也把很多人一同掳到巴比伦去,「约雅敬登基的时候年二十五岁,在耶路撒冷作王十一年,行耶和华─他神眼中看为恶的事。巴比伦王尼布甲尼撒上来攻击他,用铜鍊锁着他,要将他带到巴比伦去。」(代下36:5~6)那麽到底尼布甲尼撒是第三年的时候攻破呢?还是第十二年的时候攻破?这之间有九年的差距,这在学者们就有一些争议,有一些聪明的学者就说:其实他是攻破城两次(实际上是三次),第一次是约雅敬王三年的时候攻破,在尼布甲尼撒王和埃及打仗的回程中,因为约雅敬王服事他三年后起意背叛,于是他就把耶路撒冷城攻下,抓走一些人,只是留下了王,可是后来过了九年,约雅敬国王又不乖,第二次再攻城就连他也抓去了,这是为何会差距九年的一种解释。如果是第十二年的时候(在历史有记载),那是597BC;如果是第三年的话(在历史没有记载),就变成是606BC,到现在这个问题还在讨论当中。
2、伯沙撒:拿伯尼督是巴比伦末代皇帝
第二个问题的争议比较大,就是这个王在历史上从来没有记载过,可是圣经却记载了伯沙撒王。在但以理书第五章1节:「伯沙撒王为他的一千大臣设摆盛筵,与这一千人对面饮酒。」圣经中说,伯沙撒王把尼布甲尼撒从圣殿库房中所拿去的圣器 (就是圣殿的金杯器皿),拿来请客喝酒,这个是大不敬啊,结果他们在饮酒作乐的时候,突然出现了一隻手,写了几个怪字在牆壁上,把这个王吓坏了,「弥尼,弥尼,提客勒,乌法珥新(Mene, Mene, Tekel, upharsin)。」意思就是说:日子算好了,日子算好了,你被秤起来不够重,你的国分裂变成两半。这麽几个字,没有人能够解释,只有但以理能解释,但以理说:「上帝跟你说,你在上帝面前的所作所为让上帝很不高兴,所以你的日子已经被算好了,来日不多;你所作所为放在我的天平上,根本没有重量,浮起来不及格,你的国家会变成两半。」当天晚上他就被杀掉,「当夜,迦勒底王伯沙撒被杀。」(但5:30)他的国家就被波斯王给毁掉,「玛代人大利乌年六十二岁,取了迦勒底国。」(31节)巴比伦王朝就在一个晚上毁于一旦。可是问题在这边,这个伯沙撒王只有在但以理书有被记载,其它的地方都找不到,所有中东历史考古的记载中,巴比伦的末代皇帝都不叫作伯沙撒王,都是叫作Nabonidus拿伯尼督王(556-539BC),这个Nabonidus是有一些记载,那这怎麽办呢?Nabonidus跟伯沙撒王有什麽关係呢?很多不相信圣经的人就说:「历史记载是Nabonidus,圣经讲伯沙撒王是错的,所以不要相信。」这个问题一直到最近,有一些考古学家在巴比伦的遗迹中挖掘到一个记录,就是Nabonidus向他的神为他儿子祷告的纪录,内容是说他在位三年以后(556-553BC),因为对宗教的狂热,,于是跑到别的城市去考古、研究他们月神(Sin)的来源,因此他就把国位交给他的儿子叫作Belshazzar(伯沙撒王553-539BC),等于是两位国王,一位是去旅行,让副总统代位,后来他知道波斯王要来攻城的时候,这个爸爸赶快跑回来要救他儿子的命,可是已经来不及了,一个晚上就被攻打下来。所以最后的国王依照登记是他的名字,可是真的在那天被杀的是他的长子Belshazzar(伯沙撒王)。后来这个王的结局怎麽样,历史没有交代清楚。所以这样就可以解释,亡国的时候,Nabonidus是正式的王,Belshazzar则是在位的王。
3、大利乌:波斯王古列
第三个问题是,把巴比伦灭亡的是谁?因为所有的历史都说,把巴比伦灭亡的叫作古列王,但是在但以理书记载的却是大利乌王,「玛代人大利乌年六十二岁,取了迦勒底国。大利乌随心所愿,立一百二十个总督,治理通国。」(但5:31~6:1)可是这个王是后来几代才作波斯王的;大利乌王是有这个人,可是记载的年代不对,那时他还没有做王,那时候的王是波斯王古列(Cyrus the Great),那这要怎麽回答呢?到底是古列王还是大利乌王呢?古列做王记载的是559-529BC,他是在539BC的时候灭亡巴比伦,而他的将军叫作古巴录(Gubaru),在539BC年的时候带兵攻入巴比伦城,把它灭亡。一种解释是说,这个古列王很感谢这个将军帮他把巴比伦攻下,所以就封这个将军作巴比伦附近的一个小王,所以这个王的名字就把它叫作大利乌(Darius the Mede),这是一个解释。另一个解释,有的人说大利乌王其实就是古列王,只是名字用的不一样。这个古巴录是大乌利王的解释,在圣经裡得到一点点的支持,在但以理书第六章28节说:「当大利乌王在位的时候和波斯王古列在位的时候,大享亨通。」所以在这裡有两个王同时在位,如果这个大利乌王就是古巴录,那这样的话,这个问题也可以有一点点的答桉。
Ⅲ、但以理的危机
1、流落异乡 Emigration
今天我们的重点是要讲,但以理面对时代危机时,所表现出来的勇气,他遇到哪些危机呢?根据第一章所讲的,他遇到很多的危机,第一个危机就是国破家亡、流落异乡,「王吩咐太监长亚施毗拿,从以色列人的宗室和贵冑中带进几个人来…」(但1:3),我想这是我们社青兄姊遇到的第一个危机,就是说,以前如果是住在家裡,有爸爸妈妈管着,要做什麽坏事也不太容易,现在就算大学时代仍住家裡的话,一般到了社青以后,大部分会离开家裡,你知道一离开家裡就是一个危机,因为你自己要做很多的决定,外面有很多不同的信仰、不同理念的人要跟你互动。可是流落异乡,从圣经来看,其实是危机也是转机;当神要亚伯兰进到一个新的信仰,「耶和华对亚伯兰说:你要离开本地、本族、父家,往我所要指示你的地去。」(创12:1)所以如果你本来的信仰并不是跟上帝有关,比如说你家裡是拜拜的,今天你在社青,你有机会离开家裡,其实这是一个机会,你可以考虑要不要来了解基督教、接受基督教,所以离开家裡对你来说不一定是不好,它是一个改变的机会。以色列人进入迦南以后,神就警告他们,虽然我在埃及给你们这麽多恩典,但是你到了迦南地不要忘记,要小心,否则你会被当地的宗教同化,「你只要谨慎,殷勤保守你的心灵,免得忘记你亲眼所看见的事,又免得你一生这事离开你的心;总要传给你的子子孙孙。」(申4:9)很遗憾的,以色列人真的是这样,他们到迦南地以后就忘掉了,而且没有教导他们的子孙。所以信仰本身,在生活处境改变的时候,是一个改变的机会,如果你是改变成为知道来认识神,那就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如果你本来是基督徒,因为离开家裡信仰的环境,来到一个新的地方,结果你把信仰忘掉了,那就是一个危机。
2、恐怖威权 Authoritarian
第二个危机呢,就是与掳他的国王相处,他不友善,是很恐怖的,他是以自己的意志为绝对的意志,就像老闆要你去送红包,不送的话,就炒你鱿鱼,绝对的生杀大权是握在他的手裡,「太监长对但以理说:我惧怕我主我王,他已经派定你们的饮食;倘若他见你们的面貌比你们同岁的少年人肌瘦,怎麽好呢?这样,你们就使我的头在王那裡难保。」(但1:10)国王请他们吃东西,训练他们的目的,是要他们在宫裡好好的服事、要言听计从。某一天有人提议把王的神明造成一座金像,所有的人都要拜它,「此各方、各国、各族的人民一听见角、笛、琵琶、琴、瑟,和各样乐器的声音,就都俯伏敬拜尼布甲尼撒王所立的金像。」(但3:7)可是但以理的三个朋友却不拜,不拜的结果,王就把他们丢到火炉裡面,还好有一位叫作神子的,进来保护他们没有被烧死,可见但以理是提着脑袋瓜在侍奉,因为国王随时可以把他杀死,这也是但以理的朋友们所遇到的,那时但以理并没有在其中,他的三个朋友被丢到火炉裡面,后来但以理是被丢到狮子穴裡。他们的信仰要坚持,都遇到面临生死的危险,有时候在危险当中,信仰反而站得住。以色列人在埃及也是一样,遇到法老王欺压他们的时候(这裡是一个机会),他们向神哀哭,神也听见了,「现在以色列人的哀声达到我耳中,我也看见埃及人怎样欺压他们。」(出3:9)神就救他们,就好像神派人子来救但以理的三个朋友一样。所以即使在这样的危机下,体会你的信仰是一个很重要的机会,你在那样的困难下,你愿意向神哀哭吗?愿意跟神说:「神啊,我怎麽办?这个工作我需要,可是我的老闆要我做我觉得不该做的事情…」,这反而是你跟神接触的一个很好的机会也说不定。
3、文化染缸 Enculturation
最后一个危机就是文化染缸的危机,因为你正生活在他们当中,比如说礼拜五要去唱卡拉OK一类的事情,这些东西会慢慢的影响你。学习不是基督教的东西好吗?这也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认为很好,因为那些东西是我们需要的,「摩西学了埃及人一切的学问,说话行事都有才能。」(徒7:22)摩西学他们,可是摩西的信仰没有被同化,这是一个很矛盾的东西,在罗马书第十二章2节说:「不要效法这个世界,只要心意更新而变化,叫你们察验何为神的善良、纯全、可喜悦的旨意。」所以在不要效法这个世界和要学习这个世界的两者之间,我们每天都要作决定。我们在社会裡面,有一些东西必须是要从社会学习的,教会不能教你所有的东西,比如说你上班需要会用电脑,教会并没有教你电脑,这并不是说社会的东西我们都不能学,基督徒只能唸圣经,有些人信到这种程度,我觉得这样也不对,但是社会裡面有很多东西会影响你的信仰,且和你的信仰产生冲突,你怎麽去区分,哪一些你能学,哪一些你必须要排斥不能学,这是我们都要面临的问题。
Ⅳ、但以理的勇气
1、立志不玷污 (Dare to differ)
但以理在这样的危机中有他的勇气,第一个勇气是他敢立志,「以理却立志不以王的膳和王所饮的酒玷污自己,所以求太监长容他不玷污自己。」(但1:8)被抓去的那些人,国王拿什麽他们就吃什麽(那些是拜过偶像的食物),你说拜过的东西你不能吃,问题是每个人都吃,你要跟大家一起吃?还是不吃?你敢跟人家不一样吗?这是很大的挑战,可是但以理敢说:「我可以不吃吗?我能够跟他们不一样吗?」这是不容易的,这个我把它称作Dare to differ,就是敢跟别人不同。一般来讲我们都不敢这样,因为跟人家不同会很麻烦、会被排挤、会有很多的不方便,不要说是社青,我们也有同工在社区作主任委员,到了中元节的时候,社区要不要拜拜?你要怎麽处理?用社区的钱买普渡的东西来拜拜,你觉得要跟人家和睦事情比较好办,你可以说:「没差,反正是公家的钱。」还是你坚持信仰说:「是不是要拜的人自己出钱,不要用公家的钱」呢?或是你会怎麽处理?在日常生活中遇到这样的事情,你要怎麽面对呢?但以理他敢立志作正确的的决定。当你觉得这是你必须要坚持的时候,可能要付上代价,如果你敢坚持,这样的话你才有机会站出来。圣经在雅各书第一章27节说:「在神我们的父面前,那清洁没有玷污的虔诚,就是看顾在患难中的孤儿寡妇,并且保守自己不沾染世俗。」会看顾需要看顾的人,而且会保守自己不被一般人的作法所同化。
2、信心的尝试 (Dare to try)
再来一个是他敢去试试看。一个从来没有吃过冰淇淋的人,当他要吃第一口时,他会考虑要不要吃,因为这个东西是什麽滋味他完全不知道,第一口是需要勇气的,把它嚐下去才会知道:「唉呀,好香甜好冰凉。」什麽都没有试过的你敢尝试吗?但以理敢。他敢对管理他们的太监长委办说:「求你试试僕人们十天,给我们素菜吃,白水喝…」(但1:12),信仰常常是从尝试开始的,我们当中有很多人说:「我还没有信教、还没有受洗,我怎麽知道信了上帝以后,真的会像你所说的那麽好?」我怎麽作决定?这就需要勇气Dare to try,至少给自己机会试试看,「你们要尝尝主恩的滋味,便知道他是美善;投靠他的人有福了!」(诗34:8)试了如果好,那当然就得到了,这就是尝试的勇气,但以理有敢尝试跟国王的管家太监长争取的勇气。
3、好友的支持 (Dare to be weak)
最后一个勇气是当他遇到困难的时候,他找朋友们帮他祷告,在第二章的时候,尼布甲尼撒王作了一个无法解释的梦(因为把梦忘了),王的参谋若没有人能解答,结局是全部要被砍头,当但以理要去解梦的时候,他也会害怕,怕自己解不出梦来,就向他的朋友们说:「你们帮我祷告,明天我要去跟国王解梦,万一解不对的话,恐怕我的头就不见了。」「但以理回到他的居所,将这事告诉他的同伴哈拿尼雅、米沙利、亚撒利雅,要他们祈求天上的神施怜悯,将这奥秘的事指明,免得但以理和他的同伴与巴比伦其馀的哲士一同灭亡。」(但2:17~18)所以他虽然很聪明、有勇气,但是有时候也必须承认自己一个人没有办法,当一个人很有勇气的时候,第三个勇气是要能承认自己的不行Dare to be weak,当我软弱的时候,我需要人家拉我一把。我们的社青兄姊也是一样,希望我们的社青兄姊在教会裡面,能找到几个信仰上的好朋友,有时候你自己遇到了困难,你就可以请弟兄姊妹们帮你祷告,陪你一起或是拉你一把,让你能够度过难关,箴言第二十七章17节说:「铁磨铁,磨出刃来;朋友相感(原文是磨朋友的脸)也是如此。」
Ⅴ、但以理的榜样
1、挫败中坚定对神的信赖
但以理除了勇气以外,也留下三个好榜样给我们。第一,当时但以理是处在国破家亡的背景下,如果你的信仰让你遭遇到这样悽惨的时候,你还能坚持你的信仰吗?还是你会说:「算了,算了,信上帝也没有保护我啊。」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如果你到教会后,身体健康,工作顺利,家庭幸福,热心爱主这没有什麽好希罕的;如果你热心爱主、热心事奉,结果却什麽都不顺利,你的事业被炒鱿鱼,得了癌症,太太也离开了,在那个时候你的信仰对你来说是怎麽样?在这样的情况下,你的信仰还是你的信仰吗?但以理在那个时候还坚持他的信仰,这点很不容易,在那种很可怜的情况下,他还觉得他的信仰没有错,只是遇到艰难而已。诗篇四十二篇10节说:「我的敌人辱骂我,好像打碎我的骨头,不住地对我说:你的神在哪裡呢?」如果你的神还在,你今天为什麽这麽倒楣?圣经说,我还是要仰望祂,「我的心哪,你为何忧闷?为何在我裡面烦躁?应当仰望神,因我还要称讚他。他是我脸上的光荣(原文是帮助),是我的神。」(11节)在挫败中信仰还是可以坚持,这是但以理让我们看到的第一个榜样。
2、小事上活出对神的忠诚
第二个让我们看到的榜样,但以理所坚持的,其实是很小的事情,就是吃什麽喝什麽,在很小的事情上,若能坚持你的信仰,你就能在大事情上为神作见证。有一张图,图中有一隻狗,牠有耐力,可以忍受主人把食物放在牠的鼻子上却不把它吃掉,这个不容易,很小的事情你可以坚持的话,那你就有所为,「人在最小的事上忠心,在大事上也忠心;在最小的事上不义,在大事上也不义。」(路16:10)
3、互动时考虑对方的立场
第三个榜样,就像是开车的人,会考量不会看红绿灯的鸭子也有路权,所以他们必须要停下车来等待,等待鸭子群过完马路,因为路是大家走的。我们在社会上也是一样,在我们上班做事的时候,做事情有作事情的原则,一件事情的决定不是只有影响你,还有影响你的上司、影响你的同事,在大家都是相关连的情况下,你会考量到别人的立场吗?那是一个很纤细的考量,有的人只坚持自己的想法,他们不考虑自己这样做对别人有什麽影响,然而但以理会考虑、会商量,但以理说:「你给我十天试试看,如果不行的话,就照你的意思做。」所以他真的是有去考量对方的立场和困难,这是一个相当体贴别人的作法,不是只坚持自己的想法、自己的意见、自己的信仰,然后都不管别人怎麽样,他还会顾虑到别人。有很多年轻的基督徒,因为坚持自己的信仰,不知道这样的坚持也可能对跟他没有相同信仰的同事带来负面影响,这时候就需要格外的智慧,知道怎麽做才是好的处理方式。你是愿意付代价没错,可是不应该伤害别人吧,在这样的情况下就是一个高难度的决定,「各人不要单顾自己的事,也要顾别人的事。」(腓2:4)因为社会上很複杂,在複杂的互动当中,如何坚持自己的信仰,如何考量到别人的立场,这两者要如何取得平衡也是一项智慧。
Ⅵ、结论:大蒙眷爱的但以理,从主获得平安勇气。
但以理最后还是被人家丢到狮子坑裡,在那样的环境下面,他遇到各样的危机、各样的问题,可是在但以理书第十章19节说:「大蒙眷爱的人哪,不要惧怕,愿你平安!你总要坚强。祂一向我说话,我便觉得有力量…」,但以理跟神之间的关係亲密到这样的程度,所以在那麽大的困难裡面,他得到平安、勇气和力量。有时候面对的是信仰上的问题,有时候是道德上的问题,有时候是人情上的问题,和那些要把他们吞吃的危机,这些都是我们及社青兄姊们所要面对的。但愿我们每一个人特别为社青兄姊们祷告,让他们在职场上每个人都能成为但以理,英文叫作Dare to be a Daniel(敢做一个但以理)。求上帝帮助我们,不是只有社青,而是我们每一个人都有勇气能将信仰带入生活中,能够为主作见证。让我们一起低头祷告。
「谢谢主让很多年轻的社会青年在我们教会裡,在这裡大家一起聚集、一起崇拜、一起服事,一起交往,可是他们在礼拜天以外、在团契以外的社会生活、职场上,却面临种种的危机、种种的挑战,就像古代的但以理一样,求上帝帮助他们,在职场上敢做一个但以理,也帮助我们每一个人,学习但以理的榜样将信仰带入生活中,祷告奉耶稣基督的名求,阿门!」
[ 赞一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