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子·朋友·父亲
路15:11-24 浪子·朋友·父亲
四福音书中耶稣用了大量的比喻(约38个),其中“浪子的比喻”被誉为比喻中的珍珠,带给依靠许多亮光,许多牧者从不同的角度来分享这一美丽动人的故事。我们从三个方面来看《浪子·朋友·父亲》。
一、浪子的贫穷
1.小儿子要求分家:(路加福音15:11-12)耶稣又说:“一个人有两个儿子。小儿子对父亲说:‘父亲,请你把我应得的家业分给我。’他父亲就把产业分给他们。
耶稣在这个比喻中说到“一个人”即指下文中这位慈爱的父亲,预表父神;“两个儿子”表征神所造的所有世人,无论是信主的与不信的,他们都是神所造的,是属神的,这种生命的关系是不能改变的。
这是一个富足的家庭,小儿子有父亲、有兄长,丰衣足食,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但小儿子厌弃了这种生活,他向往过一种自由自在的生活,他的人生他要做主。人生、时间极其有限、短暂,因此任何一个选择都是至关重要的。按犹太人的习俗,长子可得双倍家业(参申21:17),故小儿子“应得的家业”约为总产业的三分之一。父亲可能将家业预先划分好,但仍会保留其收入直至死时,父亲死后儿子们就可以分家业,但通常不会在生前就实际的分配家业。若分也得由父亲先提出来,父亲不提分家业,儿子就不能说分家业的事。而这个小儿子却先提出了分家业,这是对父亲的不敬,等于咒诅父亲早死,我们看到,这个可怜的小儿子满了自我,他里面满是“我的想法、我的感受、我的需要……”因着与父亲的生命关系,小儿子理直气壮地请求父亲“把我应得的家业分给我,”“应得的家业”指因儿子的身份生而应承受的产业。
面对如此不孝之子,慈爱的父亲没有说什么,而是“就把产业分给他们,”“产业”原文意生命,另译“今生”(8:14),即生存的现状;或译“养生”(可12:44),含示谋生的凭借。指父亲所必须赖以维生的,就是父亲的生计、资产。父亲知道,小儿子若不受苦,他的心就不会回到父亲身上。
2.小儿子往远方去了:(路加福音15:13a)过了不多几日,小儿子就把他一切所有的都收拾起来,往远方去了。
我们从“过了不多几日”看到小儿子离家的迫切心情,他一天也不愿意呆在父亲的身旁,受父亲的管教。“小儿子就把他一切所有的都收拾起来,”表示小儿子要远走高飞,彻底与父亲脱离关系,永不回头。(创世记12:5)亚伯兰将他妻子撒莱和侄儿罗得,连他们在哈兰所积蓄的财物、所得的人口,都带往迦南地去。他们就到了迦南地。
“往远方去了,”这是一件何等绝情的事,“远方”表征撒但控制下的世界。小儿子往远方去了,只留下老父亲不尽的牵挂与叹息。
3.浪子的穷苦:(路加福音15:13b-14)在那里任意放荡,浪费资财。既耗尽了一切所有的,又遇着那地方大遭饥荒,就穷苦起来。
小儿子在远方没有了父兄的管教,过着自已理想的生活:“任意放荡”我愿意做什么就做什么,过奢侈的生活;“浪费”分散;“资财”(原文与12节的“家业”同字)。小儿子成了浪子,这正是他想要的生活,其实,他在魔鬼的权下,想不犯罪也得犯罪。浪子以为“我的人生我做主,”却不想是魔鬼做了他的主,他沦落为一罪奴。把神所赐给的大好光阴与资财,没有用在干正经的事上,都白白的浪费了、糟蹋了,然而,好景不久,浪子“耗尽了一切所有的”,可见所有的虽多,但坐吃山空,也有耗尽的时候。就在浪子一无所有的时候,“又遇着那地方大遭饥荒,”这是天灾,屋漏偏遇连夜雨,天灾加上人祸,浪子就穷苦起来。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而造成这一切的原因,都是小儿子自已一手造成的,怪不得任何人,人必吃自已行为的果子:(箴言1:31)所以必吃自结的果子,充满自设的计谋。(加拉太书6:7-8)不要自欺, 神是轻慢不得的。人种的是什么,收的也是什么。顺着情欲撒种的,必从情欲收败坏;顺着圣灵撒种的,必从圣灵收永生。等待浪子的是神慈爱的管教——受苦。
二、朋友的打发
1.那人打发他到田里去放猪:(路加福音15:15)于是去投靠那地方的一个人;那人打发他到田里去放猪。
人在一帆风顺的时候,觉得“我的人生我做主,”自已能够掌管着明天了。但人在走投无路的时候,自然就想到“投靠”点什么,投靠的意思就是“前去依靠别人生活,可以指前往依靠亲友,也可以指卖身投靠。”浪子也不例外,他该如何生活下去呢?他思想了一番,就去投靠那地方的一个人,无疑,这人是浪子在富有的时候,结识的酒肉朋友,浪子的知己,浪子以前与他一同吃过喝过,浪子觉得他有能力、也应该、也会帮助他,因此在众人中想到去投靠他,以为投靠他就可以解决自已渴的问题了。“于是去投靠那地方的一个人,”表征仰赖属世、属人的办法和帮助。“猪”在神的眼中是肮脏不洁的(利11:7;彼后2:22);一般来说,犹太人不养猪,因为既不能用来向神献祭,也不能作为肉食(犹太人不吃猪肉),故那养猪的人家可能是外邦人。
面对前来投靠的浪子,那人的心里对他充满了歧视,从他拥有许多猪的事上可见他是个富人,有能力帮助浪子,但“那人打发他到田里去放猪,”“田”表征世界;“放猪”表征不洁净的事业。人不是肯帮助却无能,就是有能也不肯帮助。看似浪子终于谋到了一份职业,但实际上是那人对他的极大的藐视与羞辱。
2.没有人给他猪所吃的豆荚:(路加福音15:16)他恨不得拿猪所吃的豆荚充饥,也没有人给他。
好在有了一份职业,但这份最脏、最累、最苦的职业却挣不来温饱,连充饥都成了问题。浪子在饥饿时,恨不得拿猪所吃的豆荚充饥,但也没有人给他,人对人是狼。“豆荚”是巴勒斯坦常见的一种长青树所结的种子,名“稻子豆”,可用作牲畜的饲料和贫民的粮食。他在丰富的时候那些酒肉朋友一个一个离他而去,他所投靠“知己的朋友”只让他去放猪,却不顾他的温饱,任由他自生自灭。浪子过的是连猪都不如的生活。这就是投靠人的结果。
逆境是检验朋友最好的检察器,好朋友必然在困境中给予帮助,而坏朋友则会幸灾乐祸,甚至落井下石。人给人的是伤心、失望,乃至绝望,指望人只能让人失望。浪子若继续在这地方呆下去,只有死路一条了。
三、父亲的接纳
1.浪子的醒悟:(路加福音15:17-19)他醒悟过来,就说:‘我父亲有多少的雇工,口粮有余,我倒在这里饿死吗?我要起来,到我父亲那里去,向他说:父亲!我得罪了天,又得罪了你;从今以后,我不配称为你的儿子,把我当作一个雇工吧!’
(诗篇119:67,71,75)我未受苦以先走迷了路,现在却遵守你的话。……我受苦是与我有益,为要使我学习你的律例。……耶和华啊,我知道你的判语是公义的;你使我受苦是以诚实待我。
受苦让人清醒,省悟,谦卑,知道自已一无所能,苦难是神赐给人的一幅良药,神让人受苦不是要把人治死,乃是要把人救活。在苦难中,浪子终于醒悟过来,“(诗篇23:3)他使我的灵魂苏醒,为自己的名引导我走义路。”浪子在没有人可以依靠的时候,开始思想父亲,可见离家多年,浪子从来不思想父亲,只有在苦难时,他才开始思想父亲,思想父亲家中美好的生活,此时的他何等向往他从前所厌弃父家丰衣足食的生活。浪子在外面快饿死时,而他父亲却有多少的雇工,口粮有余,是个大富户。浪子倒在这里饿死吗?不,“我要起来”表示罪人醒悟后的悔改决心。浪子决定回到父亲那里去,向父亲认罪说:“父亲!我得罪了天,又得罪了你;从今以后,我不配称为你的儿子,把我当作一个雇工吧!”浪子的认罪次序让我们看到:犯罪首先得罪的是神,其次是得罪人。浪子真实的悔改显示:(1)他不晓得父亲爱他的心;(2)他不敢奢望作儿子的福分;(3)他想作个雇工来将功赎罪。但父亲缺少的是儿子,而不是雇工。“我不配称为你的儿子”表征人以为自己不配白白得着神的恩典,因此总想做点什么来承受永生:(马太福音19:16)有一个人来见耶稣,说:“夫子,我该做什么善事才能得永生?”“把我当作一个雇工吧”表征人想借着自已的好行为来讨神的喜悦。
2.慈父无条件地接纳:(路加福音15:20)于是起来,往他父亲那里去。相离还远,他父亲看见,就动了慈心,跑去抱着他的颈项,连连与他亲嘴。
思想决定行为,有什么样的思想决定带出什么样的行为。当浪子有了这样的思想:不再靠自已,不再靠朋友,而单单地投靠父亲的时候,他就把这样的思想付诸于行动。回家的路是遥远的,他离开家的时间太久了,离开家的距离太远了,但这都不是他回家的拦阻,因为他的心已经回到了父亲的身旁。“相离还远,他父亲看见,”此时的父亲已经是老眼昏花,但他却远远地认出了自已的小儿子,虽然儿子在一帆风顺的时候忘记了他,但老父亲从来没有忘记自已的儿子,今天,儿子终于回来了,还有什么比这更让人喜悦的事吗?我们知道,这不是偶然发生的;这必定是父亲天天倚门眺望,痴痴地等待浪子回家,才有远远看见儿子的这天。父亲的这一看见,“就动了慈心,”原文是“就有了怜悯”。小儿子还未曾说一句话以前,父亲就已动了慈心。“跑去”的“跑”字显明父亲的心是何等迫切!父亲要用最短的时间来缩短与儿子的空间距离,他要尽快把把儿子抱在怀里。“抱着他的颈项,连连与他亲嘴,”这是父亲对逆子温暖慈爱的接纳。
这节对父亲的描述非常生动:(1)“看见”,眼动了;(2)“动了慈心”,心动了;(3)“跑去”,腿脚动了;(4)“抱着”手动了;(5)“连连与他亲嘴”,口动了。父亲的全人都动了,他用自已的行为欢迎儿子的归来。
3.我不配称为你的儿子:(路加福音15:21)儿子说:‘父亲!我得罪了天,又得罪了你;从今以后,我不配称为你的儿子。’
小儿子再次扑到父亲宽大、温暖的怀抱,他真诚地认罪悔改,“我得罪了天,又得罪了你。”小儿子知道自已所作所为,已经伤透了父亲的心,因此说“我不配称为你的儿子。”这与他离家出走之前所说的“请你把我应得的家业分给我”形成鲜明的对比。
4.父亲的欢喜:(路加福音15:22-24)父亲却吩咐仆人说:‘把那上好的袍子快拿出来给他穿;把戒指戴在他指头上;把鞋穿在他脚上;把那肥牛犊牵来宰了,我们可以吃喝快乐;因为我这个儿子是死而复活,失而又得的。’他们就快乐起来。
不等小儿子说完,父亲就打断了他的话,“却”字满了父亲的慈爱和恩典,吩咐仆人“把那上好的袍子快拿出来给他穿,”父亲只说“那”,仆人就知道所指的是那件袍子;“那”字指明一件特别的袍子,是在这特别的时候,为这特别的目的预备的;“上好的袍子”是高贵的标记,代表作儿子的地位。“快”字与父亲的“跑”(参20节)相配。“把戒指戴在他指头上,”“戒指”是权柄的标记,代表作儿子的权柄。“把鞋穿在他脚上,”“鞋”是自由的标记,代表作儿子的自由。奴隶只能赤足,不能穿鞋。
袍子、戒指和鞋,每一样都是代表有地位和被接纳的记号(参创41:42;亚3:4)。
“肥牛犊”是犹太人专门养在牛圈中,以备遇到重大喜事和特殊场合之用的牛犊,例如招待高贵客人或特别的节期:(撒母耳记上28:24-25)妇人急忙将家里的一只肥牛犊宰了,又拿面抟成无酵饼烤了,摆在扫罗和他仆人面前。他们吃完,当夜就起身走了。
袍子、戒指和鞋,肥牛犊是父亲早已为小儿子预备的,但只有小儿子回到家,才能够享受父亲给他所预备的这一切丰富。
在父亲的眼里,这个儿子是“死而复活,失而又得,”所有失丧的罪人,在神眼中都是死的;他们得救时,就都与基督一同活过来了(参弗2:1,5;约5:24-25;西2:13)。因此,每一个真实的信徒,在神的眼中乃是“死而复活,失而又得的。”
小儿子一回到父亲的家,就可以享受父家的丰富,与父亲同席吃饭,得到真正的饱足。
当小儿子以为自已能、自已行,要走自已路的时候,结果穷苦起来;当他投靠朋友的时候,受到的是藐视与羞辱,过的是连猪都不如的生活;当他回到父亲家的时候,得到了父亲的接纳,可以享受父家一切的丰富。你的选择决定着你的命运。
亲爱的朋友,在外飘流的浪子们,赶快回家吧!天父正在等待着你回来。
【作者简介】 耶米玛,雅博网编辑,河北邯郸人,1999年8月20日受洗归主,2000年开始侍奉到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