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博网

摩西演义(1-2)

2013-03-28 作者:保罗的心  
来源:新浪博客我也要投稿


编注:
    如何释经?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众云不一。下面由《旷野呼声》网站编发的《摩西演义》实属另类释经,旨在抛砖引玉,使神的儿女更加爱慕、思想、熟读圣经的原话。

                                                   第一回:寻的旷野,百姓喧嚣
                                                                    尼波山上,壮士无语

    想到明天终于要再出发了,这晚,摩西怎么也合不上眼。他起来,走出营外……
    今夜星光灿烂,他不禁想起那段远古的佳话(那可是不久前上帝亲自告诉他,他亲笔记录下来的):
    上帝于是领亚伯兰走到外边,说:“你向天观看,数算众星,能数得过来吗?”又对他说:“你的后裔将要如此。”
    亚伯兰信耶和华 ,耶和华就以此为他的义。……
   “神啊,我也信……”摩西低头默祷。
    耶和华又对亚伯兰说:“我是耶和华,曾领你出了迦勒底的吾珥,为要将这地赐你为业。”
   “是的,这地……”摩西缓缓地抬头,往北方极目远望。
    这里是寻的旷野的加低斯,就在西乃半岛的东北部,迦南地的南边,与应许之地只有一步之遥。
    本来,早三十八年前,他们就已经来过了一趟。那一趟,摩西派了十二探子进去打探迦南详情,未料十二个人回来之后,除了帖身弟子约书亚和迦勒之外,其他的都一致口径,报上凶信,说什么根本不可能攻取迦南,进去也是必死无疑。
    于是百姓大吵大闹,哭哭啼啼,还嚷着要另立领袖带他们回埃及去。接下来……
    摩西停止了思绪,他实在不堪再想下去了。总之结局就摆在眼前,出埃及的第一代,从此就在这西乃旷野“住”了下来。(圣经中说是“飘流”,其实就是“滞留”。说“飘”,实质就是代表他们还有个家,只是有家却回不了)而且,他们在此一“住”就是三十八年。若从出埃及的日子算起的话,足足有四十个年头了。
   “四十年了,是的,又是一个四十年了!”摩西又再低头,喃喃自语,他的一生,四十年好象是他的“宿命”。
   摩西知道,他一辈子都在等待、都在守候,而且一等、一守,无巧不成书,恰恰都是四十年--然而,人的一生能有几个四十年呢?
    摩西有三个“四十”之多,但这只不过意味着,他的等待比别人更漫长,他的守候比别人更煎熬,他的一辈子也基本都消耗在这三个漫长的“四十年”之中了。
   “我们一生的年日是七十岁,
    若是强壮可到八十岁;
    但其中所矜夸的不过是劳苦愁烦,
    转眼成空,
    我们便如飞而去。”(诗 90:10)
    这是摩西自己写的,好象是在叹息自己前面二个看似虚空的四十年。
    常人若有两个“四十”就已经不错了,但上帝竟然给了他三个之多,而这三个四十,带给他的,竟然有许多却是他现在消受不起的。
    第一个四十,是在埃及王宫。那时,他虽贵为王子,但他的心,却不在王子的位子上。从小在奶妈(妈妈)的身边,他就已经知道自己是什么人,身上流着谁的血,他骨子里是谁的基因。因着如此信念,他天天等待,盼望着有一天好与他的骨肉同胞们相认。
   四十年后,他去了,看到他那些在苦难中被奴役的同胞们,情不自禁出手相救,重手杀死了一个埃及人。摩西以为他们定会明白他的一翻苦心,但是,他们非但不明白,还不领情,于是,同胞们依然在为奴之地受苦,而他却亡命天涯,只身逃到米甸旷野去。
    在米甸旷野,这一等,又是四十年。在这里,他成了羊倌,整日跟牲畜打交道,在羊儿们吃草的间隙,他的眼目总忘不了南北眺望,往南,是惦记着自己的同胞们,往北,那是魂牵梦萦的故乡。
    此间,他虽然算是成家立室了,儿子也生了两个。但他知道,他只是一个寄人篱下的客旅,他不是米甸人,正如他当初即使在皇宫里,也不认为自己是埃及人一样。他似乎总是在等,不过,有时候他也迷茫,自己究竟在等什么?
 “我爱同胞,但他们爱我吗?”这问题足足困扰了他四十年。
 终于,在西乃山下,他遇见了上帝,更可说是上帝遇见了他。半推半就下,他应承了重返埃及,战战兢兢地,要回去救出自己的骨肉 同胞,领他们到上帝应许之地。这已是他的第   二个四十,即八十岁时发生的事了。
没想到,自出埃及至今,眨眼间又一个四十年过去了,让人费解的,以色人竟然还没进迦南。
这四十年,上帝又让他等什么呢?
是等“死”,不过,不是等他自己的死,而是等出埃及的第一代以色列人都死光了,再领着第二代的以色列人进迦南。人生,还有比这个更苍凉的等待吗?
今天,总算是等到了--真的差不多都死光了。摩西自然记起,就在没几天之前,她的大姐米利暗,就是死在这里、葬在这里的。还有,他的二哥亚伦也都一百二十三岁了,也已经老态龙钟不成样子。
“而我呢?”摩西想到了自己。
“我可以进入迦南吗?”
    这年,他一百二十岁了,但眼不花、耳不聋、仍然精神矍烁,不似他的哥哥亚伦。却不知这是幸运,还是不幸。
     终于捱到了天明,出发了。
    一夜里百感交集,但眼前的新开始,令摩西抖擞精神,他披上外袍,健步走出营外。
    百姓早已纷纷在营外列队集结,看着这年青的第二代百万雄师,一张张熟悉的脸,摩西心潮澎湃,心中不禁默默唸叨:
   “孩子们,千万不要像你们父母啊!”
   不过,人生就是那么吊诡,良善的愿望,总是不容易成真。
    浩浩荡荡的队伍扬起尘土滚滚,各支派旌旗猎猎,四十年前在埃及兰塞的那一幕,不仅跃入脑海,同样滚滚的人流,同样壮观的场面,只是那一代的人,如今,都不在了。
    摩西的千言万语,都化成了不断重复的一句话:
   “孩子,不要像你们的父母啊!”
......
“他……他们又……又回来啦!”这是亚伦的声音,从营外传来,显得有气无力。
“又回来什么了?”摩西口中应着,但心中有数。
摩西走出营舍,门外,除了站着微微发颤的亚伦外,早就聚集了大群民众。
“我们的父母辈都死在耶和华面前了,我们恨不得与他们同死!”他们说。
这话深深刺痛了摩西,他们不知道,这话对摩西有多大的伤害啊!
“孩子们,不要像你们的父母啊!”
他们却并不理会,照旧七嘴八舌的嚷嚷着:
“你们为何把耶和华的会众领到这旷野,使我们和牲畜都死在这里呢?”
“你们为何逼着我们出埃及,领我们到这坏地方呢?”
“这地方既不好撒种,也不长无花果、葡萄、石榴,又没有水喝!”
百姓你一言我一语,越闹越凶。摩西无言,他向亚伦使个眼色,叫他跟着他去。
他俩离开仍在吵嚷中的群众,来到会幕门口,俯伏在地;耶和华的荣光向他们显现。
    耶和华晓谕摩西说:
“你拿着杖去,和你的哥哥亚伦招聚会众,在他们眼前吩咐磐石发出水来,水就从磐石流出,给会众和他们的牲畜喝。”
于是摩西照耶和华所吩咐的,从耶和华面前取了杖去。
一路上,摩西心中叹息:
“四十年过去了,这一代人跟前辈竟然如此相象,说话象,做事象,就连所发生的情节都象。”
摩西想起四十年前,刚出埃及不久,他们的父辈到了汛的旷野,就曾因着没水喝而大吵大闹、怨天尤人。那次用杖击下出来的水源,后来就叫米利巴水。摩西一路想着,一路握着手中的杖,紧紧的。
摩西、亚伦招聚会众到磐石前。
摩西说不出自己心里是悲凉、是生气,还是担忧,就说:
“你们这些背叛的人听我说,你们以为是我为你们使水从这磐石中流出来吗?”
说罢,摩西举手,用杖击打磐石两下,泉水喷涌出来。
百姓开始抢着喝水,盛去喂饲他们的牛羊,谁也顾不得摩西在生气,更不会理会摩西到底在生谁的气。
忽然,天上来了另一个生气的声音,生的却是摩西的气。
耶和华对摩西、亚伦说:“因为你们不信我,不在以色列人眼前尊我为圣,所以你们必不得领这会众进我所赐给他们的地去!”
……摩西愣住了。
天色渐渐黑下来了,百姓早就散去了,天上的声音也停止了,摩西、亚伦相视无言。
天地,从未这样静穆过。
惊魂甫定后,摩西想到当天发生的事,与四十年前在汛的旷野的米利巴发生的事情,实在太过神似,于是,就把这个同样用杖击打出来的水源,也称作米利巴水--米利巴就是争闹的意思。
不过,倒也不完全相似--
两次,闹事的都是百姓;两次,闹事的百姓都逍遥法外;但这次,自己却要被罚……
这夜,又是一个失眠之夜。
摩西独自一人,又来到会幕前,低头下拜:“主耶和华啊,你已将你的大力大能显给仆人看。在天上,在地下,有什么神能像你行事、像你有大能的作为呢?”
他微微地抬起头来,仰望繁星,前所未有地为自己祈求:“求你容我过去,看约旦河那边的美地,就是那佳美的山地和黎巴嫩。”
天上默然良久,然后,有声音说:“罢了!你不要向我再提这事!”
又默然良久,那声音再说:“你且上毗斯迦山顶(即尼波山)去,向东、西、南、北举目观望,因为你必不能过这约旦河。你却要嘱咐约书亚,勉励他,使他胆壮;因为他必在这百姓前面过去,使他们承受你所要观看之地。”……
从此,摩西再没有向耶和华重提这事。
继续行程,不多几日,亚伦在何珥山上溘然去世。
所谓“不得进迦南”,对亚伦来说实在没有什么,他已经一百二十三岁,早已是老态龙钟,那里禁得起进入迦南后的连场争战。死在这里,于他,倒是个不错的安息。
对摩西,虽已一百二十岁高龄,却是眼目没有昏花,精神没有衰败,然而,他却不得进入迦南,谁不进迦南,也没有让摩西不进迦南的理由,即使让他的脚站在迦南美地上,亲眼领略一下迦南美地,也不枉他这四十年的艰难曲折!
这才算是真正的责罚呀!……
自然,路上还有一些曲折。但曲曲折折地绕过了以东地后,百姓终于顺利到达摩押地,并在上帝大能之手帮助下,不消几下,就消灭了亚摩利王西宏的国和巴珊王噩的国,在约旦河东站稳了阵脚。
最后,以色列人在什亭集结大军,与迦南地的耶利哥城隔河相望。
“等了三个四十年,整整一百二十年,终于到达‘家门’口了。”摩西想着,心里却有说不出的滋味。
就在这天,耶和华有话吩咐摩西说:
“你上这亚巴琳山中的尼波山去,在摩押地与耶利哥相对,观看我所要赐给以色列人为业的迦南地。你必死在你所登的山上,归你列祖去,像你哥哥亚伦死在何珥山上,归他的列祖一样。因为你们在寻的旷野,加低斯的米利巴水,在以色列人中没有尊我为圣,得罪了我。
我所赐给以色列人的地,你可以远远地观看,却不得进去。”
摩西不再作任何辩解,领命从摩押平原,登上了与耶利哥相对的毗斯迦山顶,也就是尼波山。
站在尼波山高高的顶峰上,耶和华把基列全地直到但,拿弗他利全地,以法莲、玛拿西的地,犹大全地直到西海,南地和棕树城耶利哥的平原,直到琐珥,都指给摩西看。
正在摩西看得入神之际,上帝对他说:“这就是我向亚伯拉罕、以撒、雅各起誓应许之地,说:我必将这地赐给你的后裔。现在我使你眼睛看见了,你却不得过到那里去。”
摩西仰首望天,默然不语。

                                                                                              第二回:愤青拍案,一张诉状
                                                       各方会审,此冤难翻

时间:约三千五百年之后。
地点:遥距尼波山东边万里之外的一海边小镇。
         一个基督徒“愤青”,此刻紧闭嘴唇,默然不语,心中正在生闷气:
“哼!真想不到连上帝也有犯糊涂的时候,辛辛苦苦带领百姓走了四十年,多少风餐露宿,多少委屈心伤,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啊!这么多的付出,不就是为了今天嘛?就算摩西有错,总不至于重罚他不能入迦南吧!何况还是百姓犯错在先,这些刁民,天天闹事,年年闹事,一路走来,不得几日安宁,可上帝却不管不罚,任由他们逍遥法外。可摩西一不留神,稍稍用力过猛,上帝却揪住不放,这不是故意找碴么!”
那人放下手中的圣经,面色铁青,这经让人越看越气,实在读不下去了。原以为岳飞、窦娥,已经是人间“极惨”,没想到摩西的境遇,却是“更惨”中还加上凄凉。
为求得一解(上帝为何如此?),这人心有不甘,于是又再翻开圣经,要再硬读下去,誓要找到一个了结。
眼睛在字海里拨拉,一拨又一拨,终于,他眼前一亮,发现了一行如金子般的字眼:
“摩西因着信,长大了就不肯称为法老女儿之子。他宁可和神的百姓同受苦害,也不愿暂时享受罪中之乐。他看为基督受的凌辱,比埃及的财物更宝贵。因他想望所要得的赏赐。他因着信就离开埃及,不怕王怒,因为他恒心忍耐,如同看见那不能看见的主。”(来11:24-27)
    希伯来书的作者是谁?不就是神自己嘛!这话不正是摩西翻案的证词么?
随即,他摊开纸笔,挥笔七个大字——摩西沉冤申诉状。
左边圣经,右边参考书,中间齐齐的一摞白纸,就这样写呀写,孜孜不倦,一边写一边暗暗祈祷:“愿摩西昭雪、愿摩西昭雪!”
……
状纸呈到“公堂”中间高高的案桌上,桌后面俨然坐着一位“法官大人”,衣冠装束整洁庄重,各样摆设中西合璧,法庭高悬“公正严明”的四个大字,威严肃穆。
时间到,法庭助理扯开嗓子:“开庭罗”,随即,法官开声:
“把申诉人带上来!”冷不防“法官”忽然开口讲话,把那人吓了一跳。
那人原想就坐法庭一隅,静静听完庭审,没想到现在要抛头露面,禁不住内心一阵紧张。
正想着,忽然两胁一痛--原来早被两个法警夹着,半拖半拉地带到“申诉席”上。
“哼!这案子年代久远,地域遥远,论时效,已过;论管辖权,也不在本法庭范围之内,你这等人闲来无事,无端要为摩西伸什么冤,诉什么状,真是多事!”
那人喉咙干涩,吞吞吐吐刚想开口……
“但为避免你整日胡思乱想,败坏纲纪,亵渎神明,本法庭出于教劝众人之职,来人……”
“人来干什么啦?”那人吓得张大嘴巴,怕是要“痛打四十”或“拉出去斩首”了。
“来人--传各方证人出庭作证--”
那人这才松一口气。
随即,只见后堂冒出一大群人来,分列左右两旁。
左边的,多是一袭白衣,有几个肩上还搭着红色的缎带,一看便知是“牧师”模样。
右边的,是西装笔挺配各色领带,几位还架着金丝眼镜,一看便知是“学者”装扮。
法官将状纸交付助理,开始宣读……
……
“事情是分明摆着的!”先是一位身着白衣、牧师模样的开口讲话。
“上帝金口已开(除非你不信上帝)”,说着瞟了那人一眼,那人心中一凉。“民数记二十章十二节明明记着:耶和华对摩西、亚伦说:‘因为你们不信我,不在以色列人眼前尊我为圣,所以你们必不得领这会众进我所赐给他们的地去。’这还不够清楚么?”
“嗯,不是吗?”
“对啦!”
“还用说么?”几个牧师交头接耳,纷纷应和着。
“相类的经文还多着,民数记廿七章十四节、申命记三十二章五十一节,还有诗篇一零六篇三十二节……”白衣牧师模样的越说越快,口沫四溅,神气十足。
停顿片刻,他着意拍拍手上的黑皮圣经,说:“要多读圣经,证据都在里面,实在毋须多说!”
众人纷纷点头说好。
过了一会,另一位灰袍白领,也是牧师模样的,清清喉咙,用比常人高一调子的腔口说话:“其实也不必看圣经啦!--教会领袖嘛,身为群羊榜样,怎能如此大发脾气、乱打磐石、不识大体?实在是不谦卑、不柔和、生命幼稚!”
接着又摇摇头、叹叹气:
“这摩西忠心实在是忠心,可就是晚节不保,不能有始有终,可惜呀!可惜!”
接着目光横扫全场,把腔子再提高一个调子:
“各位,正是一失足成千古恨 ,要好自为之呀!”
法庭又一阵嚷嚷,然后平静下来。
“品格修养这一层自然是清楚明了,不必多说了,”终于有一个棕色西装学者模样的开口说话。“不过,释经这一方面,我想还是要认真细仔一些。”
说着他打开了一部投影仪,屏幕上出现了一个画面。
“大家看,”只见他手上的小棍伸手向画面指划着。
“出埃及记十七章说的击打磐石出水事件,是上帝明明吩咐的,那一趟,‘击打磐石’自然没有问题。但是,大家看这边--民数记二十章却不是同一回事啦,上帝明明说是‘吩咐磐石’,摩西却擅作主张‘击打磐石’,没有彻底遵行上帝的吩咐,这就出乱子了!还有……”
“我要补充一点--”一个披着红色缎带的老牧师没等对方说完,就开口补充了。
“这其实也不仅是释经的问题--摩西错就错在太相信自己的经验,以为上一次是击打磐石,今次也一定又是击打磐石,没肯仔细听清楚上帝的吩咐。……咳咳……咳咳……”
他咳完了,顿了一顿,再说:
“时过境迁,与时并进,大家看我虽是一把年纪的人,却仍不断求进。摩西却停留在四十年前的老经验里,实在难辞其咎呀!”
说罢博得全场一阵掌声。
掌声持续了半分钟吧,听得那人全身的汗毛都竖起了。
“各位见解实在精辟,我也来说两句吧!”只见一个打着红色领带的学者,徐徐的开口说话。
“谈到释经,我认为问题的关键倒在‘杖’这方面--”说着露出一个神秘的眼色。
“大家说‘杖’象征着什么呢?--当然是权力--耶和华上帝的权力。大家想想--”他把声音大大提高。
“摩西拿着上帝的权杖,但用的,却是他自己的方法,这叫什么?这叫僭权、越权呀!”说得铿锵有力。
“有道理呀!”
“果然有见地呀!”
“难怪他惹上帝生气呀!”
众人随声应和,一致好评。只见他托一托红色领带,大方地接受了大家的恭维。
“不过--”忽然,又一个海蓝色西装中间分界的学者挥一挥手,示意大家安静,听他说话。
“各位老兄,咱们是基督教嘛--”
“对,这又怎样?”几个人异口同声问道。
“那么--”那海蓝色西装中间分界的学者竖起食指一挥。
“说到骨节眼处,就不能不提基督啦!”
“这个当然啦!”所有牧师与学者都表示同意。
“大家说‘磐石’预表着什么?”他继续着。
“基督,当然是基督呀!第一次击打磐石出水,预表基督受击打流出宝血呀!这宝血,大家知道,流一次就够啦!但你们看,这摩西,竟第二次击打磐石,还两下呀!两下呀!--这就不只是‘重钉’,是‘三钉’基督上十字架啦!”
“这还了得?”
“反了!反了!”
“真想不到这摩西此举如此歹毒……”
“难怪有人说他是‘旧约余孽’呀!”
“那他还有同党吗?……”
听到“同党”二字,那人平生第一次知道什么是毛骨耸然,急忙向四周张望,想找大门在哪里。
“够了!够了!--”台上的“法官”终于开口。
“我看各方陈辞己足,意见也基本一致,关于摩西申冤一案,现在本席宣判……”
   这人掩着耳朵不再听下去,起身匆匆离开法庭,冒出一身冷汗。
   身后扔出他的状纸,碎成一地,乱得不成样子……

 

【作者简介】 网名保罗的心,实名王天鹏,男,温州平阳腾蛟福音堂专职传道,《新生命》福音期刊总监。

赞一下: ]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