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博网

道已可道——约翰福音前十八节研究

2009-04-16 作者:梁朴  
来源:原创我也要投稿

道已可道

-------- 约翰福音前十八节研究

第一单元 道之关系( 1:1-13

第一讲 道与时间( 1:1 )

一、 先于时间

二、 设置时间

三、 超越时间

四、 进入时间

五、 终结时间

第二讲 道与神( 1:1-2 )

一、 道的永恒先在性

二、 道的位格独立性

三、 道的本质合一性

第三讲 道与万物( 1:3 )

一、 道超越万物

二、 道创造万物

1、 造物主的独一性

2、 受造物的多样性

3、 受造物的独特性

第四讲 道与生命( 1:4 )

一、 生命的定义

二、 生命的本源

三、 生命的职事

四、 生命的运行

第五讲 道与世人( 1:5-11 )

一、 拒绝道的光照

二、 拒绝道的证人

三、 拒绝道的本体

第六讲 道与信者( 1:12-13 )

一、 信的定义:接受并委身(信的抉择性)

二、 信的对象:他与他的名(信的关系性)

三、 信的结果:做神的儿女(信的救赎性)

第二单元 道之临在( 1:14

第一讲 道成肉身的神学意义

一、 神学价值

二、 定义表述

三、 历史事实

第二讲 道成肉身的生命意义

一、 恩典

1、 恩典的定义

2、 恩典的分类

3、 恩典的特性

二、 真理

1、 真理的定义

2、 真理的本体

3、 真理的本质

三、 恩典和真理

第三讲 道成肉身的启示意义

一、 新时代

二、 新荣耀

三、 新族类

第三单元 道之超越( 1:15-18 )

第一讲:道之超越( 1:15-17 )

一、 道超越约翰( 1:15 )

1、 本体超越声音

2、 永恒超越历史

二、 道超越摩西( 1:16-17 )

1、 时代的超越

2、 职事的超越

第二讲 结论:奥秘的终极开启( 1:18 )

一、 开启的原因:因无人见过神

二、 开启的方法:藉父怀里的独生子

三、 开启的内容:神,他是父

读约翰福音,就是来到新约的至圣所,贴近圣经的心脏。我们该如何以虔诚敬畏的心,与主的爱徒一同聆听“主胸膛悸动的声音” ! 在这里,神向我们揭开了永世的帷幕,将“父独生子的荣光”充充满满地彰显出来。

一章一至十八节不仅仅是约翰福音的序言,更是本书的总纲。这段经文是老约翰七十多年在主里安静默想的结晶。诗曰:“他使摩西知道他的法则,叫以色列人晓得他的作为。”(诗 103:7 )。可以说,这十八节经文归纳了神的“法则”,剩下的部分则是记录神的“作为”。这十八节经文解释了其后的每一件事。前十八节经文是这奥秘的总开启,整本书从这里展开,也归结到这里。之后所选择的每一个“兆头”(神迹或讲论),都是用以证明这神圣的“法则”。

爱徒约翰对生命的见证从“道”开始。第四福音的写作以“鹰”眼的敏锐犀利,从永恒的“道”出发,又聚焦于“道成肉身”这一荣耀的史实。

“道”,各种文化共同的期待和终极的追寻。正是约翰以“道”这一概念,使建基于希伯来文化的福音真理,筑起了与其他文明和宗教对话的桥梁。

众光之父把“道( Logos )之光”照临在各种文化里。

希伯来文化历来对 Logos( “话语”、“智慧” ) 格外重视。在他们的观念里,“话”不止是声音而已,它是独立的存在,是能够成就一切事情的东西。正如他们的一位拉比说:“讲出来的话,是一个充满力量的能量单位,它象一颗子弹射出来,命中目标。”箴言书第八章与约翰福音的前八节堪称是姐妹篇,在那里 Logos 被称为“智慧”。

希腊文化中,“道”的观念早已具备。而且更希奇的是,它始于以弗所,正是第四福音的写作地。赫拉克利特认为,道( Logos )就是秩序的原则,整个宇宙赖它而存在。 Logos 是上帝的心思,统治着世界和每个人。当约翰用“道”的概念把主耶稣基督介绍给希腊人,成效极佳。历史记载,在第一世纪结束时,每一个犹太人信奉主耶稣,就有十万多希腊人或操希腊语的外邦人成为基督徒。

而华夏文明,“道”的观念更加深入人心。孔子云:“朝闻道,夕死可矣”。可见其对道的渴望和执著。然而可悲的是,他终其一生也没有摸着“生命之道”,只窥见忠恕、仁义的伦理,不过是些皮毛而已。老子对道更为执著,他说:“下士闻道,大笑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他也是悟道最深的中国哲人,他摸到了道之永恒、超然的特性 ------ “道可道,非常道。”可惜这位从函谷关西去的老人,带走了中国人“得道”的理想,仰天长叹:“大道隐没了!”

是的,诚如他所说 : “道可道,非常道”。

“道”究竟是什么?“道”究竟在哪里?没有人可以回答。

老子说:“玄之又玄,众妙之门。”道,玄妙超越,博大精深,是人的终极限制,不可超越。正如远牧师所说:尽管人们求道,不懈至“衣带渐宽终不悔”,执著如“朝闻道,夕死可矣”,却只能恍然似乎“近道”,模模糊糊“悟道”,争论不休地“辩道”,自以为是地“辨道”,强词夺理地“霸道”。道在那儿,又似乎不在那儿;道看得见,又似乎看不见;恍惚间似乎听见了道,恍惚又离道甚远。人流浪的理性根本无法认识道,了解道,进入道,更遑论得道与传道。因为道超越肉身,超越理性,超越经验。

“道可道,非常道”,这是一切哲学、宗教、文化的终极限制。唯有福音告诉我们:道已可道!

“太初有道,道与神同在,道就是神。”( 1:1 )

“道成了肉身,住在我们中间,充充满满地有恩典,有真理。我们也见过他的荣光,正是父独生子的荣光。”( 1:14 )

“从来没有人看见神,只有在父怀里的独生子将他表明出来。”( 1:18 )

本段经文的结构,以这三节的宣告为脉络,其余的是附带的叙述,可以放在括弧里。

我们把这三节经文联系起来,就看见这段经文,以及整卷约翰福音的脉络:

1:1 1:14

太初有道 道成了肉身

道与神同在 住在我们中间,

道就是神 充充满满有恩典有真理

从来没有人看见神 只有在父怀里的独生子将他表明出来。

哈里路亚,在神的爱子里 , 道已可道,!

第一单元 道之关系( 1:1-13 )

第一讲 道与时间( 1:1 )

四福音各有不同的时间观念,马太回顾“过去”,马可着眼“现在”,路加关注“将来”,约翰瞩目“永恒”。

马太福音以主耶稣的家谱开始;

马可福音以主耶稣的先锋施洗约翰的工作开始;

路加福音以主耶稣的先锋施洗约翰的诞生开始;

而约翰福音不是以史实开始,乃是从永恒开始 ------ 从生命的本源、永恒的真道开始。

“太初有道”!约翰福音的开篇首先让我们看见“道”与“时间”的关系。

一、先于时间

“太初”与“起初”(创 1:1 )是同一个字。但创世记第一章的“起初”,表明时间的开始,是指创造的开始,时空的开端。约翰福音一章一节说到的“ 太初” ,却是指没有时间以前,在已过无始的永远里就已经存在,本体界的“自有永有”。“太”有太极、极点的意思。

苏轼词云:“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似乎摸到了那么一点意思。

在永恒里,只有神;在神,没有时间的流逝。

道先于时间而存在。“在耶和华造化的起头,在太初创造万物之先,就有了我。”(箴 8 : 22 )。“父啊,现在求你使我同你享荣耀,就是未有世界以先,我同你所有的荣耀。”(约 17 : 5 )。

二、设置时间

时间从哪里开始呢?从创世纪一章一节,神开始创造的那一刻开始。时间来自“道” ------ “神说”(创 1:3 等)。在大爆炸理论中,设定时间的起点是“ 0 时刻”。道开始造化万物的那一刻,才有时间的概念 ------ “有晚上,有早晨,这是头一日”(创 1:5 ),才开始用天上的光体来分昼夜,作记号,定节令、日子、年岁(创 1:14 )。

三、超越时间

从本质而言,神的存在超越时间。

时间,是神为着要完成他永远的旨意而来做工的阶段。时间是与暂时界里的人和物发生关系。神在本体界里,超越时空的桎梏。因此,康德说,在本体界里,只有自由和不朽。“太初有道”的“有”乃过去未完成时态,表示持续不断,不受时间限制的存在。换言之,“道”之存在会永永远远持续下去,并没有终结的一天。

神是绝对存在,超越于时空之上;

人是相对存在,存在于时空之下。

“主神说,我是阿拉法,我是俄梅戛(阿拉法、俄梅戛乃希腊字母首末二字),是昔在今在以后永在的全能者。”(启 1:8 ;参诗 90:1-4 )。

昔在 ------ 过去的永远;

永在 ------ 将来的永远;

今在 ------ 贯穿每个时刻。

我们基督徒对“时间”,真是缺少认识,缺少知识。

人类传统的时间观念是线性的 ------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现代的时间理论里,(特别是爱因斯坦与霍金,)时间不再纯粹是线性的,可以是弯曲的;时间在宇宙的黑洞里可以静止或者倒流。

圣经关于神与时间的关系,有非常奇妙的宣告:

“谁行作成就这事,从起初宣召历代呢?就是我耶和华,我是首先的,也与末后的同在。”(赛 41:4 )。

所以,时间对神是不起作用的。在神没有时间的流逝 ------ 他是首先的,也与末后的同在。

顺便提一下,人是时空中的一个独特的存在。《传道书》五章十一节:“神造万物,各按其时成为美好,又将永生安置在人的心里。”这里的“永生”又可翻译为“永恒性”,或者“过去、现在、将来”。万物都以暂时性为特征 ------ “各按其时成为美好”;但人在暂时界里面,却又不甘愿在暂时界里面受限制,因为神将永恒性放在人的里面。人里头的永恒性会抗拒人的暂时性。因此,“人生只百年,却作千年计”,人因此会有长生不老的幻想。当人揽镜自照,对镜中的人说:“我怎么又老了?”其实就是人对时空限制的反抗,是人站在永恒的立场上,对暂时界的反抗。人就是这样处在暂时界与永恒界的矛盾与抗衡之中,无望地挣扎。人在时间中,又最终被时空抛弃:“我的日子比梭更快,都消耗在无指望之中。求你想念,我的生命不过是一口气。我的眼睛必不再见福乐。”(伯 7 : 6-7 )。“他若从本地被拔出,那地就不认识他,说,我没有见过你。看哪,这就是他道中之乐。以后必另有人从地而生。”(伯 8 : 18-19 )

四、进入时间

我们已经知道,时间是神特别从永恒中截取出来的一个片段。神特别在时间里作工,为要完成他永恒的旨意。神为要叫暂时界里的人得生命,竟为我们进入时间,“道成了肉身”。

在“太初”里,他是“道”;在“时间”里,他是“道成肉身”。我们后面将要重点讲到。

在永恒里被截取出来的时间中,有几个重要的点:

五、终结时间

当神进入时空,经历了三十三年半的尘世岁月,特别是他藉着死里复活的所成就的救赎,使人在无望的时间里有了盼望。让我们一直向前看、向前看 ------ 直等到他 来。

神知道我们在时间里的苦楚,“我们经过的日子,都在你震怒之下。我们度尽的年岁好像一声叹息。我们一生的年日是七十岁,若是强壮可到八十岁。但其中所矜夸的,不过是劳苦愁烦、转眼成空,我们便如飞而去。”(诗 90:9-10 )

自从始祖堕落之后,“一切受造之物一同叹息、劳苦,直到如今。”(罗 8:22 )。而且“受造之物服在虚空之下,不是自己愿意的。”(罗 8:20 )。“不但如此,就是我们这有圣灵初结果子的,也是心里叹息。”(罗 8:23 )

我们在时间里就脱离不了虚空的笼罩。

当基督再来的时候,就是时间终结之日,我们就可以脱去地上的帐棚,穿上天上的房屋。基督再来不仅终结了时间 ------ 让我们进入永恒的国度,也终结了世界一切的苦难(启 21 : 1-6 )。

基督徒应当有超越的、满有盼望的时空观念,深知我们短暂的人生是为要把握住永恒。

“所以我们不丧胆。外体虽然毁坏,内心却一天新似一天。我们这至暂至轻的苦楚,要为我们成就极重无比永远的荣耀。原来我们不是顾念所见的,乃是顾念所不见的。因为所见的是暂时的,所不见的是永远的。”(林后 4 : 16-18 )

第二讲 道与神( 1:1-2 )

不仅犹太人有“弥赛亚情结”,其实在各种文化和宗教的深处,都有对“道”深情而执着的呼唤。他是谁?这生命的源头、永恒的真道是谁?对此,人类已经上下求索千百度,极目等待了千百年。人类心房的虚空和渴望,让假道鱼目混珠,使偶像乘虚而入。

历史上,基督教会就在“三一论”和“基督论”的阵地上,与异端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主后一世纪以来,盛行的诺斯替派认为圣子不过是次等神。甚至有的异端认为:耶稣本是平凡的人,并不是神,乃是在某一个阶段,比如在受洗时才成为神的。现在李常受居然还说圣子是最高的受造者。

约翰福音一开篇就庄严宣告:

“太初有道,道与神同在,道就是神。这道太初与神同在。”

一、道的永恒先在性 ------ “太初有道”

“太初有道”,表明了道的永恒先在性。

“诸山未曾生出,地与世界你未曾造成,从亘古到永远,你是神。”(诗 90:2 )

约翰福音有一些特色值得注意,在这卷书中:

没有家谱的记载 ------ 因为神的儿子是“无族谱,无生之始,无命之终”(来 7:3 )。

没有降生的记载 ------ 因为神的儿子“从太初就有”(弥 5:2 )。

没有升天的记载 ------ 因为神的儿子“从天降下,仍旧在天”(约 3:13 )。

二、道的位格独立性 ------ “道与神同在”

“道与神同在”,表明了道的位格独立性,这是神的启示超越文化思想的所在。在希腊哲学里,道是一种理念,一种思想;但神所启示出来的道,却是有位格性的。就像箴言书中对“智慧”位格化的描写一样。因此,道不是虚无飘渺的抽象概念,也不是神的附属物,或是神的一种属性(如爱、光等)。

从神的关系而言,“道与神同在”至少有四个意思:

从本体看 -------- “道”与“神”一样,是有位格的;

从地位看 -------- “道”与“神”处于同等的地位,不分孰优孰劣;

从时间看 -------- “道”与“神”彼此同时存在,并无孰先孰后;

从关系看 -------- “道”与“神”彼此相交相通,向着对方并无秘密。

“同在”表明位格的独立;

“同在”表明没有先后之分;

“同在”说明联合,不可分割;

“同在”表示神不孤独寂寞,而是一个团契:同尊、同荣、同德、同心、同工。 

三、道的本质合一性 ------ “道就是神”

这是最惊人而又最庄严的宣告:“道就是神!”

他既非一种理念,亦非物质;既非天使,亦非人类;既非最高的受造物,亦非次等神。

“道就是神!”

道与神具有位格的独立性,又有本质的合一性。这是“三位一体”最简洁的表述。正如《亚他那修信经》所表述的:“其位不紊,其体不分。”道在神性方面与神同质,他与父原为一( 10:30 )。甚至“道成肉身”也没有丝毫减损他的神性。

“三一”是神内在的、湛深的奥秘,超越了人的理智和逻辑。三位一体的定义是:只有独一的神,在他的独一里,有三个位格——圣父、圣子、圣灵,其本质上是相同的,直到永远。

我们特别要注意到,三一神在本质上的全同,即三位都拥有神性的总和,而神没有被分割。位格为三,是指:每个位格都有神的本质,每个位格都有神的丰满。在神来说,不是有三个一起存在或分开的个性,而是在一个神圣本质内有位格的自我区分。

神的位格既独立又合一,是我们合一的榜样。“三”是很难合一的,在人中间两个人是比较好合一的,但三个人就难了。俗话说:三个人,有一个鬼。三个位格的相处,就很容易厚此薄彼。但是从永远到永远,这“三一”团契都没有丝毫的张力。所以在约翰福音十七章中,主为门徒临别的祷告时向父说:“我在他们里面,你在我里面,使他们完完全全地合而为一。叫世人知道你差了我来,也知道你爱他们如同爱我一样。”(约 17:23 )

一章二节:“这道太初与神同在。”这句话重复并强调了第一节的内容。指出:耶稣在已过的永恒里,就已经是神。并不是后来由人变作神。基督的神性乃是永恒的、绝对的。从亘古到永远他就与神同在,他就是神! 

第三讲 道与万物( 1:3 )

万物从那里来的?人类从哪里来的?

追本溯源,则近道也。当人直面万物的始源问题,终极关怀就开始了。

约翰福音继续宣告:“万物是藉着他造的;凡被造的没有一样不是藉着他造的。”

这节经文启示了道和万物的关系:

一、道超越万物 ------ “万物是藉着他造的”

万物是藉着他造的,那么“道”就不可能是物质。神超乎万有之上。当我说,我造房子,我就不可能是房子。同样,神造万物,神就不可能是万物的全部,或是万物中的一种。

这样就把受造之物和造物主区分出来。

神创造万物,就否定了把神与万物同等的泛神论。我们欣赏神创造的万物,更要敬拜那造物的主,而不是象外邦人那样本末倒置 ------ “他们将神的真实变为虚谎,去敬拜事奉受造之物,不敬奉那造物的主。”(罗 1:25 上)保罗接着说:“主乃是可称颂的,直到永远。阿们。”(罗 1:25 下)人最大的试探,也是人堕落的主因,就是人要超越受造物的身份,与创造物平等,成为自己的上帝,而不是服在上帝的主权之下。

万物见证神的永能和神性(罗 1:20 ),见证神的伟大。在神造的万物中,彰显了神无穷的智慧。神对约伯说:“我立大地根基的时候,你在哪里呢?你若有聪明,只管说吧。你若晓得就说,是谁定地的尺度?是谁把准绳拉在其上?地的根基安置在何处?地的角石是谁安放的?”(伯 38:4-6 )。如果你用心读《约伯记》三十八至四十章,你就会更加折服造物主的伟大。

神的设计是非常奇妙的,无论是宏观世界,还是微观世界,都是那么奇妙绝伦!神在不同的受造之物身上有不同的旨意。如虎一生只生一胎,每胎只生一只;而猪、牛、羊却一生多胎,每胎多子。因为前者可以威胁人的生命安全,后者对人有益。就聊举一个例子吧,若一一细说,时间就不够了。

二、道创造万物

1 、创造主的独特性

“凡被造的没有一样不是藉着他造的。”这句话表明创造主的独一性。

正如神在以赛亚书所宣告的那样:“从你出胎,造就你的救赎主耶和华如此说,我耶和华是创造万物的,是独自铺张诸天,铺开大地的。(谁与我同在呢)”(赛 44:24 )。

创造,是三位一体真神的工作。从创世纪 1 章 1-3 节可以知道,创造就是圣父(“起初神”)、圣灵(“神的灵”)、圣子(“神说”)同时合作。他说有就有,命立就立。这就驳斥了诺斯替派的观点,认为邪恶的世界是由低一等的神所创造的。

严格说来,圣子才是创造的执行者。在希伯来书里,他是“神之言”,即“道” ------ “我们因着信,就知道诸世界是藉着神的话造成的。”(来 11 : 3 )。在箴言书里,他是“智慧” ------ “ 在耶和华造化的起头,在太初创造万物之先,就有了我。从亘古,从太初,未有世界以前,我已被立。没有深渊,没有大水的泉源,我已生出。大山未曾奠定,小山未有之先,我已生出。耶和华还没有创造大地和田野,并世上的土质,我已生出。他立高天,我在那里。他在渊面的周围,划出圆圈,上使穹苍坚硬,下使渊源稳固,为沧海定出界限,使水不越过他的命令,立定大地的根基。那时,我在他那里为工师,日日为他所喜爱,常常在他面前踊跃,踊跃在他为人预备可住之地,也喜悦住在世人之间。”(箴 8 : 22-31 )

万物是在他里面造的,也是为他造的。

最后在万物得赎的时候,万有都归于他,他要承受新造的万有为产业。“因为万有都是本于他、依靠他、归于他。”(罗 11 : 36 )

让我们屈膝敬拜:“我们的主,我们的神,你是配得荣耀尊贵权柄的。因为你创造了万物,并且万物是因你的旨意被创造而有的。”(启 4 : 11 )

2 、受造物的多样性

“万物”,表明受造物的丰富多样性。

关于创造,《使徒信经》只宣告神是创造天地的主。而《尼西亚信经》进一步指出,神不仅创造天地,而且是“有形无形万物”的创造主。

一切有形无形的万物,都是神所创造的。主创造了万物的形体,并且制定了万物的规律。

创世纪的前两节让我们看见,在神第一次的显示中,就将宇宙的五大要素显示出来:

时间 “起初”

空间 “天”

物质 “地”

能力 “神的灵”

运动 “运行”

神在造人之前,造了灵界的活物 ------ 天使,作为服役的灵。因此,即使是天使,也不应当受敬拜。“不可让人因着故意谦虚和敬拜天使,就夺去了你们的赏赐。”(西 2:18 )

在创世记第一章中,神的创造之工是渐进的:先是生态环境,继而是植物,再是动物,最后才是人。人的确是上帝创造的高峰,甚至可以说,从创世记的描述中,上帝的创造是按部就班地为人预备这个世界,以致人可以居住在其中。

无论是植物、动物还是微生物,品种是那么的繁多。

有一次,我陪女儿去游览北京海洋馆,才知道我所认识的鱼,不过是鱼类的几万万分之一。

奇哉,神奇妙的创造!

3 、受造物的独特性

“没有一样 …… ”,这一样一样表明受造物的独特,彰显造化的精深。万物不是笼统的概念,而是十分准确表达的一件一件。

也就是说,所有的受造物都是“各从其类”的。

创世记第一章十次提到“各从其类”。很清楚地告诉我们,生命是依其类别创造的,而生命的类别则依从其特定的遗传范畴,形成独一无二的物种取决于染色体所携带的独特基因。染色体内含有生命编码的指示,可使繁衍的后代形态上在有限范围内有所不同,但是生物之间保持着系统性的相似和恒稳。马和驴交配,生出骡。但这种不马不驴的东西却无法繁衍后代。在这里,神维护了“各从其类”法则的尊严。

人,是神创造万物中的“另类”。人是按神的形象和样式被造的。在万物中,人是一枝独秀的。人一方面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另一方面也超出自然;他在时间之内,但又同时在时间之上。人作为生物性的存在,诚然是泥土所造;但,人作为超越性的存在,具有无限的心灵;作为灵性的存在,具有神性的投射。

人类是世界被造物中的第一个,也是唯一能够明理的,惟有人能仰望神的脸,并与之交谈。这是人性在整个被造物中最独特之处。

“人像神”,这是人自我价值的最高肯定,是人自尊的最伟大描写,也成为我们奋斗的最高目标。

“爱子是那不能看见之神的像,是首生的,在一切被造的以先。因为万有都是靠他造的,无论是天上的、地上的,能看见的、不能看见的,或是有位的、主治的、执政的、掌权的,一概都是藉着他造的,又是为他造的。他在万有之先,万有也靠他而立。”(西 1 : 15-17 )

第四讲 道与生命( 1:4 )

“生命”与“光”是约翰福音这一伟大乐章的主旋律。

巴斯德指出,在约翰福音的前言中,主耶稣有四个名称:道、生命、光、子。其中两个表示他与父神的关系,两个是表示他对人类的供献。在与神的关系里,主耶稣是“道”,又是“子”。“道”与“神”同在,这个名称没有感情的表达;“子”却是在“父”怀里,表明在神性里永远蕴藏着相互的爱。“道”与“子”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单以主为永恒的“道”,会使人误会神是没有位格的;单以主为“子”,又会使人误以为他是一位被造者。如果把二者合在一起思想,就可以避免可能有的偏差。

从与人的关系而言,主是“生命”,又是“光”。

“生命在他里头,这生命就是人的光。”

一、生命的意义

既然生命是第四福音的主题,我们就要仔细地来看这里所指的“生命”到底是什么。在全书中,“生命”与“活”共提到五十五次。

这里的生命不仅是受造物的生命而已。从上一节经文来说,的确有这样的意思。天使有天使的生命,植物有植物的生命,动物有动物的生命,微生物有微生物的生命,人有人的生命。这里说的“生命在他里头”就是有概括性的意义 ------ 被造物的生命都是从他而来。“复活节百合花的色泽、风信子的芬芳,以及植物界的繁盛的生命都是从他而来。” ( 宣信 )

科学可以造出“人造豆”,但种下去却永远不会萌芽,科学能制造出“机器人”,但机器人本质上仍然是机器,而不是人;科学能克隆生物,却无法创造生物。科学发展的潜力是无限的,但科学的发展却有一个瓶颈是不能突破的 ------ 那就是人永远没有可能擅越创造主赋予生命的权柄。

但是,约翰福音所指“生命”的含义不限在这里,第四福音所指的“生命”与“死亡”相对,“永生”与“灭亡”相对。“叫一切信他的,不至灭亡,反得永生。”(约 3:16 )。这里所指的生命就是毁灭、定罪、灭亡的反面。正如巴克莱所说:“一个没有基督而活的人只不过是生存而已,他不知道生命是什么,耶稣能够使一个人的生命有价值;有他为伴,死亡就成了更丰富生命的前奏。”

这生命是神的生命 ------ 永恒的生命 ------ 永生。不仅有量的长久,更有质的丰盛(约 10:10 )。如果没有质的丰盛,那么量的长久有可能是最可怕的诅咒。很多的时候,人所想望的一件事就是从存活中获得解脱。

生命,永远的生命,那是一个广阔无边,充满着测不透的如洋海般无限丰富,并荣耀的生命。

丰盛的、奥秘的生命,神的生命!这就是约翰福音的主题。

二、生命的本源

“生命在他里头” !这惊人的启示是指证:道是生命的源头,即生命的赐予者和维系者。

申命记 30 章 19-20 节很清楚地宣告:神是我们的生命;我们拣选神,就是拣选生命。

神就是生命,但神一切的丰盛都在基督里面藏着(西 2:3 ),基督乃是神所印证的(约 6:37 ) ------ 神使基督成为全宇宙生命的源头。主自己在十四章六节、十二章二十五节都宣称自己是生命,这就等于宣告自己是神。

约翰一书称之为“从起初原有的生命之道”,是“原与父同在,且显现与我们那永远的生命”(约壹 1:1-2 )。书的结尾,对这一思想有了更充分的表达:“这是真神,也是永生。”(约壹 5:20 )

宣信说:在行星运转,昆虫鸣叫,天使歌唱以前,基督自己就是那永远的生命。在他之外,没有生命。除他以外,一切所谓的生命,都是虚假的生命。他的生命是无穷的大能,可以推动最大的星球,或最小的微粒。自然界的生命乃是他创造能力的流出。我们的心、思想和理智的生命,只不过是他无限心思所照耀出来的一种光辉。旧造的生命从他而来,同样生命的新造也是本于他。每个新人,每个时代,每个地方教会,都是他生命大能的新造。每个时刻,每个信徒的生命,都是靠着这位永活的元首而活。

“人有了神的儿子,就有了生命,没有神的儿子,就没有生命。”(约壹 5:12 )。

“这见证就是神赐给我们永生,这永生也是在他儿子里面。”(约壹 5:11 )。

他的生命是永远的生命;在他里面有永不枯竭,永远够用的生命泉源。

三、生命的职事

“这生命就是人的光”。

生命的职事特别是要与人发生关系。人,是生命职事的对象。

第四福音的始末都讲到生命。一开始我们读到在耶稣里有生命;在末后,作者道出了写本书的目的,是人们可以“信耶稣是基督,是上帝的儿子”,这样,“就可以因着他的名得生命”(约 20:31 )。主自己宣言,他来了,是要叫人得生命,并且得的更丰盛(约 10:10 )。他宣告自己不仅是“道路”、“真理”也是“生命”。因为若我们只知道人生方向(道路)、生活标准(真理),却没有生命力量(生命),我们必定会沮丧,充满罪咎感。感谢主,他使我们有生命!

在亚当里,我们失去了生命,在基督里我们得着生命。

第四福音的重点就是:基督,以及他生命的职事。巴斯德指出,我们若把本书中有关永生的经文挑出来,就会发现一个清晰的教义进程:

1 、这生命如何得着?

宣信说,登山宝训告诉我们,一个理想的生命必须如何;而约翰福音却告诉我们,这样的理想怎样才能成为事实。

------ 从十字架得生命( 3:14-15 )。摩西怎样在旷野举蛇,人子也照样被举起来。

------ 因信子得生命( 3:16 )。凡信靠那位在加略山担负世人罪孽之主的人,就可以得生命。

------ 认识神得生命( 17:3 )。

------ 是现在得生命( 5:24 )。凡信他的,现在立刻就有了永生。不用怀疑。他不是说“或许有”,也不是说“将来有”,乃是说“就有永生”。只要信,这生命立刻就能得着。

2 、这生命有何特征?

------ 这生命叫人灵里立刻满足,直到永远( 4:14 );

------ 这生命使人出生入死,免去永远的审判( 5:24 、 29 );

------ 这生命是我们身体得赎的凭据( 6:40 );

------ 这生命是我们永远蒙神保守的保证( 10:27-29 );

------ 这生命是末日复活改变身体形状的前提( 11:25-26 );

------ 这生命是我们在天上享受荣耀的依凭( 17:24 )。

四、生命的运行

神就是生命。当这生命显现和运行时,就成了“光”。而这生命的光被特别称为“人的光”。

“光”就是运行的“生命”。

“生命”的运行就是“光”。

“生命”可以把“光”给出来,而主就是那个可以把光给出来的生命。

当生命在那里运行,就把地球从空虚、混沌、黑暗中带出来。

当生命在那里运行,旧造就被点亮了。惟有生命的主会照亮我们,叫我们知道我们的光景;惟有他能告诉我们人生的目的是什么;惟有他是分辨是非、善恶、好坏的绝对标准;惟有他能让我们估计事物的真价值。

基督生命的职事带来开眼的职事。九章五节,主耶稣在治愈那生来瞎眼的人之前,宣告自己乃是“世界的光”,表示他能开启人心灵的眼睛。保罗,以及历代神的仆人们都继承这开眼的职事 ------ “我差你到他们那里去,要叫他们的眼睛得开,从黑暗中归向光明,从撒但权下归向神。又因信我,得蒙赦罪,和一切成圣的人同得基业。”(徒 26:18 )。

没有生命的运行,就没有光;没有光,人生便是虚空、黑暗、死沉。

“这生命就是人的光”,这句话不仅表明:他能救人脱离黑暗的权势(西 1:13 );引导人走平安之路(路 1:28-29 );有医治的大能(约 3:2 )。更重要的是他的内住,是人类生命的闪光点,是人类生活的价值和意义所在。

没有他,生活就黯然失色;没有他,生命便黯淡无光。 

第五讲 道与世人( 1:5-11 )

五到十一节,爱徒把我们从天上带回人间,从永恒带回历史,让我们看见道与世界,道与世人的关系。在这里,我们看见了道对世人的无比眷爱,无限深情:他化育万物( 3-4 节);他光照世人( 5-9 节);他临在世界( 10-11 节)。

这不是高高在上, 冷酷无情,冷眼旁观,审视我们得失成败,又说三道四的上帝;乃是一位有情有义,满有爱心的上帝。正如 老子所说:“大道的可敬,其恩德的可贵,就在于他不是情动一时,令出一时,乃是自然而然,永恒如此。”(根据道德经五十一章三节翻译)。道真如慈母:她生产、养育、疼爱、教化,无微不至,完全出于其真性情 ------- “神就是爱”!慈母对儿女的爱是没有偏袒的,即所谓的“十个指头都连着心”。所以,主耶稣说:“他叫日头照好人,也照歹人;降雨给义人,也给不义的人。”(太 5:45 )

可是,世人对道作何反应呢?

一、拒绝道的光照( 1:5 )

“光照在黑暗里,黑暗却不接受光。”

“黑暗”这个词也是第四福音的钥字之一,在本书中出现七次。

单单“黑暗”这一个词,就说出了人类失败的可怜光景。圣经指出,在人类的历史中,这黑暗始终存在。保罗指出,有一位是“管辖这幽暗世界的”。“光”与“黑暗”是两极的源头。光就是神的儿子,黑暗就是撒旦 ------ 幽暗的君王;这两者不能并存,且互为仇敌。在本书中,黑暗代表没有基督的生命,特别是指背向基督的生命。没有基督的生命是一个在黑暗中的生命。有一个离开主六年,不再读经、祷告的传道人说:“我学习哲学,以期找到生命意义的更好答案,就是要倾尽所有去寻找真正的答案。在我们漂泊生涯的尾声,我得出一个结论,如果基督教没有答案,就不会有答案了。那是我生命中最恐怖的结论之一。”

神是“众光之父”(雅 1:17 ),在人类历史中持续不断地光照世人。尽管黑暗甚于伦敦的浓雾,那光仍然持续不断地照耀着。世界虽然黑暗,但神的光却从来没有熄灭过:

自然之光(罗 1:20 );

理性之光(罗 1:19 ; 2:14-16 );

启示之光(来 1:1 )。

但作者在这里所要强调的是“那光” ------ “那光是真光,照亮一切生在世上的人。”( 9 节)林语堂说:“耶稣的全部生活,本身就是一种启示,就是上帝之灵,成为可见的,有实质来给我们看……只有耶稣,没有别人能带领我们这样直接地认识上帝。”这个经历坎坷信仰之旅的跋涉者,当他遇见生命之主时,他激动地说:“所有的蜡烛啊,都熄灭吧,因为太阳已经升起!”

“黑暗却不接受光”。犯罪的人憎恶光,因为光显明了太多的东西。当你以光来照有需要者,他就喜悦;但若以光来照作案中的小偷,则是“讨打”之举。

“不接受”在希腊文中有三个意义:

1 、指永远不明白那光。就是说,世人根本不明白基督的要求和基督所要赐予的是什么。他们认为这简直是愚不可及的事。

2 、指永远不能战胜那光。世界的黑暗势力尽其所能的来除灭耶稣基督,甚至钉他在十字架上,但仍然不能毁灭他。

3 、是用来描写“熄灭一堆火焰”。不管人们怎样设法扑灭它,基督的光仍然照射进来。有人说的好:“全世界的黑暗都不能熄灭那最小的火花”。无敌的亮光最后要战胜敌对的黑暗。

世人不爱光倒爱黑暗,定他们的罪就是在此。 

二、拒绝道的证人( 1:6-8 )

“见证人”也是约翰福音非常重要的一个词语。该词在福音书中用了 33 次,书信 11 次,启示录 11 次。使徒行传是用“见证人”最多的一卷书,在那里,“见证者”与“殉道者”是同义词。整本使徒行传中所说的“见证人”这个词时,都是指作耶稣复活的见证人,没有一处例外。约翰福音用“见证人”这个词,意义却完全不一样。约翰福音用“见证人”这个词,却为着见证神的儿子和他的生命。 

1 、见证人的尊贵身份

第四福音在述说三而一的神最神圣的关系时,竟然插进一个人来,并且介绍了这个人,无疑是人类中最尊贵、最荣耀的事。怪不得主曾说过:“凡妇人所生的,没有一个大过约翰的。”(路 7:28 )。

“有一个人”。是的,他必须是个人,而不是天使。神恩典的江河必须要透过人卑微的本质而流露。

但这是一个何等的人!“有一个人,是从神那里差来的。”施洗约翰不是撒迦利亚和以利沙伯生的吗?怎么说他是从是神那里来的呢?显然这是指:

他的生命是从神那里来的;

他的职事是从神那里来的;

他的恩赐是从神那里来的。

2 、见证人的恰当地位

神的见证人因为地位特殊,往往会被人高抬。尤其是在先知的声音沉寂了四百年之后,约翰使之再响起来。有些人是如此被约翰所吸引,以至于他们给他一个高于他应得的位置。人们的眼睛可能过于注目于作帝王使者的先驱,而忽略了帝王的本身。

第四福音小心翼翼地把施洗约翰与耶稣基督作比较:

施洗约翰

 

耶稣基督

 

历史人物

 

太初有道

 

从神而来

 

与神同在

 

受神差遣

 

道就是神

 

为光作见证

 

是生命真光

 

信仰的媒介

 

信仰的对象

 

仆人

 

主人

 

 

约翰是点着的明灯(约 5:35 ),向世人指明世上的光(约 9:5 )。他自己不是那光。他不是人们信仰的对象,而是来作信仰的媒介 -------- “乃是为光作见证”,“叫众人因他可以信”。

3 、见证人的不被接纳

神在古时藉着众先知多次多方地晓谕列祖。但是历代以来,神忠心的见证人都不被人所接纳,他们或被锯死,或投入水牢,或被石头打死,或被野兽吞噬……正如在凶恶园户的比喻里所写的那样(路 20:9-12 )。“耶路撒冷啊,耶路撒冷啊,你常杀害先知,又用石头打死那奉差遣到你这里来的人。”(太 23:37 上)。

当希伯来先知的灵再度在施洗约翰里面燃烧,人们被震撼了,许多人都就了他来。但他们的良善不过是速散的云雾,正如主所说:“你们情愿暂时喜欢他的光。”(约 5:35 )。希律就是这些人的典型代表。他知道约翰是义人,是圣人,所以他敬畏他、保护他,听他讲论。大有从善如流之势。但是,他却游移不定。最终在荒唐的宴乐中,把约翰的头作为取悦女人的礼物,令人扼腕!

三、拒绝道的本体( 1:9-11 )

施洗约翰就象在黎明微曦中闪烁着的晨星,宣告公义日头的升起。约翰是“点着的明灯”,为要做见证,乃是要为光作见证,叫众人因他可以信。他继承了历世历代先知的灵,为基督做见证。

“那光是真光,照亮一切生在世上的人。”

世人拒绝了一个个先知 ------ 道的见证人。正如主在比喻中所描述的:“园户拿住仆人。打了一个,杀了一个,用石头打死一个。主人又打发别的仆人去,比先前更多。园户还是照样待他们。”(太 21:35-36 )

“后来打发他的儿子到他们那里去。”

约翰是两约之间的衔接环,是“道”最尊贵的见证人。约翰好象燃烧的火炬,在漆黑的夜里被暂时举起;然而耶稣却是“那光”。

神最后差他的儿子来 ! 神的儿子是道的本体 , 是光的本体,他正以新的方式进入人类历史中。“他在世界”,成了芸芸众生中的一员,“像根出于干地,他无佳形美容。”(赛 53 : 2 )。他真实地进入时间,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探月归来的宇航员说:“神儿子的双脚踏在月球上,比人类的脚踪踏在月球上的意义重要得多!”

“世界是藉着他造的” ------ 世界与他的关系;

“世界却不认识他” ------ 世界对他的态度。

世人被世界的神弄瞎了心眼,不认识创造他们的主,反而认贼作父(林后 4:4 ),这是从广义而言,全体世人对道的态度。

11 节是从狭义而言:“他到自己的地方来,自己的人倒不接待他。”

“自己的地方”,指犹太(巴勒斯坦);

“自己的人”,指犹太人(神的选民)。

耶稣降临的时候,他来到特别属于上帝的地方,特别属于上帝的子民中。门户应该为他大大敞开,他应当受到人们列队的欢迎;他应当像个远行的人回到自己家中;更应当像王者来到他的本国。但结果他不受欢迎,迎接他的是憎恨而不是崇敬。“他被藐视,被人厌弃,多受痛苦,常经忧患。他被藐视,好像被人掩面不看的一样。我们也不尊重他。”(赛 53:3 )。这是一个民族的悲哀,他们拒绝创造主和救赎主,喊着说:“钉他十字架!钉他十字架!”他们拒绝了主耶稣,也拒绝了拯救。

当然,这也是全世界的悲剧。这发生犹太人身上的悲剧,现在仍在不断地在历史重演。

“飞鸟有窝,狐狸有洞,人子却没有枕头的地方。”主耶稣生在犹太人之中,可反对他、钉他十字架的正是这些人。“必有人问他说,你两臂中间是什么伤呢?他必回答说,这是我在亲友家中所受的伤。”(亚 13:6 )被亲人如此弃绝,情何以堪?

世人弃绝主,叫他无处安身。但我们理当欢呼迎接他,让他安家在我们心里(弗 3:17 )。

“求来到我心,主耶稣,在我心有空处为你!”

第六讲 道与信者( 1:12-13 )

道临在世上,就分出光明和黑暗两个阵营。人必须作出抉择 ------ 为自己的今生和永远的命运!

我们所有人都必须站在道的面前,我们对宇宙的创造主和救赎主要么说“是”,要么说“不”。没有中立地带,也没有逃避的道路。没有任何的被造物可以忽略上帝!

在上一讲中,我们看见:世人不认识他( 10 节),世人不接待他( 11 节)。创造天地的主,竟生在马槽之中,“因为客店里没有地方”(路 2:7 )。但是当他来的是时候,并不是每个人都拒绝他。正如接下来的经文所宣告的:

“凡接待他的,就是信他名的人,他就赐他们权柄,作神的儿女。这等人不是从血气生的,不是从情欲生的,也不是从人意生的,乃是从神生的。”

全卷书都充满着犹太人的不信。但书的前半部分,有一些人相继与主相后接待了他。本书的八个神迹与这些人有关。

很多的解经家都以 1 章 12 节为本书的钥节:“凡接待他的,就是信他名的人,他就赐他们权柄,作神的儿女。”

这节经文有三个中心思想:

-------- 自己的人倒不接待他;

-------- 凡接待他的;

-------- 他就赐他们权柄做神的儿女。

这三个中心思想也贯穿在本书的每一章中。

对于临在的道,人们只有两种态度:信与不信。没有模棱两可的中间地带。 

一、信的定义:接受并委身 ------ 信的抉择性

“信”是约翰福音最重要的钥字之一。本书出现九十八次“信”这个动词。

信是基督徒生命的起点;对于基督徒而言,一切都由信开始。救恩是藉着信临到我们身上的,而且是“本于信,以致于信”(罗 1:17 )。

在原文中,“信”不是理智的认同,而是“信入”,有承认、接受、交托、享受的意思。信就是“信入基督”—— 因信,我进入主里;因信,主进入我里。

在圣经,尤其是约翰福音与保罗书信中,“信”这个词主要意义就是“接受”。信耶稣,就是接受耶稣;开放自己的心灵,接受他进入我的生命。因此,信心如同接受的双手,从神的手中接受他通过基督白白赐予我的救赎恩典。

信是接受,同时也是委身 ------ 信的抉择性。

就如同一位女性接受男性送给她的一束玫瑰花(代表爱情),当她接受这束花,即接受了他的爱,同时也意味着自己将委身于他,以相称的爱回应他。当我们接受耶稣基督为我生命的主,我就不再是我生命的主人。这就意味着我生命方向的调整与转变,基督成了我的目标、意义和一切;随之而来的则是生命的更新、行为的改变。因此,信首先是接受,从主手中接受一切:生命、爱、恩典、赦免、能力……而后也是同时,把我们从主手中接受的一切交付给他,委身于他。

没有接受,就没有委身;接受的同时也就是委身。

“接受基督为主”,“委身事奉基督”这是对每一个人的挑战,其实也是“信”最均衡的定义。

二、信的对象:他与他的名 ------ 信的关系性

信的对象决定了信的价值,这是显而易见的。

常常有人说,信什么都一样,只要心诚就好,心诚则灵。再没有比这种说法更加无知和有害了。试想会不会有人对自己的女儿说:不要挑了,随便嫁给谁都一样?唐牧师说,伟大的爱情,只能献给那真正爱你、真正配得到这份爱情的对象,你的爱情才不会被糟蹋。天下有多少情窦初开的纯洁少女,诚心实意地把他的一生交给一个男人,结果却得到玩世不恭,逢场作戏,朝秦暮楚,不负责任的男人,她美好的爱情就被糟蹋掉。当你信仰的对象错的时候,你的信仰再忠诚都没有用。当你信仰的对象不是绝对者的时候,你以绝对者的心情去信,是一种浪费。

世界上有五花八门的信仰,千奇百怪的信仰对象,有的是伟人,有的是动物,有的是昆虫,有的是自然力(风、雷、电等)……

我们却只接待他进入生命中,只信他的名!

他是太初原有的生命之道,他是神,他是万物的创造主,他是生命,他是照亮世人的真光……

他临在世界,是道成肉身……

接受他!因为“除他以外,别无拯救”!

信他,信他的名!因为“在天下人间,没有赐下别的名,我们可以靠着得救。”

信是关系性的。基督信仰的本质在于和基督这个人的关系。信仰生活中的一切都是以此为基础和出发点。信仰的表达不是“我信某事物(或教义)”,而是“我信你,主!”。信的关系性,即由“信”这一行动建立起“我”与“主”之间的关系,这是我们信仰的关键。我们懂得多少道理,拥有多少丰富的信仰知识,参与多少礼仪,做了多少事情,获得多大成就,都不是信仰的关键。

基督信仰关键在于:你与复活的主相遇的经验;真实而又活泼地、个别地与主相遇,建立了你与基督,且在基督里建立了你与三一神的关系。这样,耶稣基督是人类的救主,但对于你,首先是你的主,你个人的救主;他爱全人类,但对于我,首先他爱我;他为众人的罪死在十字架上,但对于我,首先他是为我的罪死在了十字架上。即使世界上只有一个人,他也会为我而死!

如此之信,我们才能进入与基督的亲密关系之中。这关系为我们带来新生命。 

三、信的结果:作神的儿女 ------ 信的救赎性

信产生一个惊人、伟大的结果,一个救赎性的结果:使我们这些堕落的世人能成为“神的儿女”!

正如爱徒约翰在约翰一书中的惊叹:“你看父赐给我们是何等的慈爱,使我们得称为神的儿女。我们也真是他的儿女。世人所以不认识我们,是因未曾认识他。亲爱的弟兄阿,我们现在是神的儿女,将来如何,还未显明。但我们知道主若显现,我们必要像他。因为必得见他的真体。”(约壹 3 : 1-2 )

1 、作神儿女的手续

不是所有人都是神的儿女,作神的儿女必须经过一个特别的、神所定规的手续。这手续并不复杂:接受他(神的儿子),信他的名。

“接受他”是一件大事,我们接受他就是接受了“真光”。是光在我们身上战胜了黑暗;是光临到我们的身上,开启了我们的眼睛,是圣灵感动我们,使我们有属灵的眼光接受神的儿子。当我们接受了神的儿子,我们就从黑暗的国度和黑暗的人群中分别出来,并因为成了光明之子,就与黑暗站在了敌对的 立场上 。

“接受他”,他就进入我的里面,我也进入他的里面。救赎这一荣耀的事实,就因着我接受神的独生子,而成就在我身上 -------- “他救我们脱离黑暗的权势,把我们迁到他爱子的国里。”(西 1:13 )因着这救赎性的行动,我们得以在“爱子的国”里作“神的儿女”。

2 、做神儿女的尊贵

“他就赐他们权柄作神的儿女。”

天上地下没有任何尊贵的受造物可以亲近神,如同父子;没有任何宇宙生灵可以呼唤神为“阿爸,父!”就是最靠近神宝座的四活物,也一边“圣哉,圣哉,圣哉”地敬拜,一边却用翅膀遮脸遮脚。难以置信的是,我们竟能敞着脸得以看见他的荣光,被他摇弄于膝上。(约翰福音是“鹰”的福音;在四活物中唯有鹰可以直视太阳而不炫目的。)并且圣灵与我们的心同证,我们是天父的儿女。

有一农村的弟兄写过一首打油诗:“信靠主必不惧怕,全 - 能 - 神是我爸爸。我们真是他儿女,一切事情交托他。”

这是何等的权柄,神向我们伸出“手中的金杖”(斯 5:2 ),接纳了我们!

3 、作神儿女的本质

“这等人不是从血气生的,不是从情欲生的,也不是从人意生的,乃是从神生的。”

“这等人”表明神的儿女成了一个新的族类 ------ 神的族类。神永远的旨意要实现在他们身上。 

( 1 )非因旧造

他们和世人首要的不同是生命的不同。

“不是从血气生” ------ 不是因着血统的关系。得救不能凭着血统,没有人生来是基督徒。那些自诩是“亚伯拉罕子孙”的犹太人, 施洗 约翰反称他们为“毒蛇的种类”。你必须与神建立了个人的关系,接受主耶稣作你个人的救主。我今年( 2006 年)最开心的事之一,就是我儿子作见证说:“我以前以为上帝是我父亲的上帝,现在我知道他也是我的上帝!”哈里路亚!

“不是从情欲生” ------ “情欲”原意就是私欲和欲望, 就是人天然生命中败坏的意志所出来的欲望。 例如,有人因要找对象来参加诗歌班,或为开展生意而结交基督徒朋友而来聚会等等,都不是从羊门进来。

“不是从人意生”——“人意”原意就是人的办法、规则、手续,是指那些出于天然生命中善良的意志。得救作神的儿子,不是凭着人的好行为,如修桥造路、周济穷人。作神的儿女也不是靠人的帮助,虽然我们得以听到福音,乃是藉着别人的帮助,但若没有圣灵的光照感动,仍不能使我们真正得救。

( 2 )乃凭新造

作神儿女的关键,乃是重生,即从神生(从水和圣灵生)。第三章将清楚解释何谓“重生”。
 

第二单元 道之临在( 1:14 )

福音判定:人找道,此路不通。同时,福音也指出:道找人,唯一方法!

“道成肉身”的确是神永远计划的精髓。

基督教并不是一种讲论上帝本性的永恒而玄妙的教义,而是上帝道成肉身,亲临人间;超越的道自愿介入有限的肉身。由于超越者的自愿介入,使活在肉身限制之内的人,才可能惊叹道的无限超越,才可以在 经验 中以无限敬畏的心灵,来触摸道的微妙精深。

这是整本圣经最伟大的宣告:

“道成了肉身住在我们中间,充充满满地有恩典有真理。我们也见过他的荣光,正是父独生子的荣光。”

第一讲 道成肉身的神学意义

一、神学价值

“道成肉身”不仅是第四福音的主题,也是基督教信仰的基石。它是“救恩”的根基,是“救赎”的根基,是“神永恒计划”的根基。

正是这个真理,使基督的福音从伦理、哲学、文化和宗教中决然地分别出来。因此,“道成肉身”就成了判别异端的标准。

在希腊人的观念里,肉身(肉体)是邪恶的,是禁锢灵魂的监狱,是拘留灵性的坟墓。对他们来说,道成肉身 ------ 神会有身体,不仅不可能,更是荒唐之极。约翰所说的“肉身”,与保罗所说“肉体”是同一个字,即人性全部弱点与罪责所归的肉体。这个字用在上帝身上简直是亵渎的事。初期教会有一个非常有影响的派别叫做“幻影派”。这一派认为耶稣只是一个幽灵,他的身体并非是真的身体,他不会真的感到疲倦饥饿、痛苦忧愁,他只是一个脱离肉体而 具有人形状的幽灵。

所以,约翰在其书信上对付了这一异端:“凡灵认耶稣基督是成了肉身来的,就是出于神的。从此你们可以认出神的灵来。凡灵不认耶稣,就不是出于神。这是那敌基督者的灵。你们从前听见他要来。现在已经在世上了。”(约壹 4:2-3 )。可见,“道成肉身”是识别异端、辨别诸灵的最重要的标准。

我们知道所有的宗教都是善功性的人本系统,惟有基督教是救赎性的神本系统;所有的宗教都是人找神,惟有基督福音是神找人。人是有限的,神是无限。人找神,靠的是人有限的智慧。有限怎么能了悟无限呢?神找人,是用大能将自己展示给人,无限当然包含着有限。所有那些想凭着人的智力、行为、功德寻求神的宗教,就像要揪着自己的头发离开地面一样,力气用尽,苦不堪言,却是白费劲。若能全身轻松,对那为寻找你而来到世界的神,只做一件事 ------ 认他!这将是何等轻松啊!

二、定义表述

保罗将“神在肉身显现”这一奥秘称为“大哉,敬虔的奥秘”(提前 3:16 )。

摩根说:“道成肉身”这一片语真是寓意深远,令人折服。从无限遥远的空间到有限的空间;从不可知的到可知的;从神的居所、永恒的法则,到人所能明白的法则。

希伯来书 2 章 14 节:“儿女既同有血肉之体,他也照样亲自成了血肉之体。特要借着死,败坏那掌死权的,就是魔鬼。”

道成肉身 ------ 为着他来像我们;死里复活 ------ 为着我们去像他。这是包括整个救恩最重要的话。

当约翰宣告:“太初有道”,“道成肉身”,他的意思是说:“如果你想见这创造万物的道,这控制一切的道,就看看拿撒勒人耶稣吧!”在耶稣里,上帝的 Logos 成了人性。

《使徒信经》中,“道成肉身”被表述为“神的独生子,因圣灵感孕,由童贞女马利亚所生。”

更为现代的表述是:那位永恒者来到暂时界中间,创造者来到被造的形体里面,绝对者来到相对者的范围。

较为严谨的定义是:“道成肉身”这个名词是指永生神的儿子所作的一种行动,他取了另外的一个本性,就是人性,由童贞女而生,他仍然拥有一个全然丰满的神性。

这神性是他在亘古以前就已经有的;但他同时又拥有一个无罪的人性;是永远的。

“太初有道” ------ 表明他的永恒先在性,以及完完全全的神性。

“道成肉身” ------ 表明他的永恒性连于历史性,以及神人二性的结合。

耶稣基督是永恒与时间,是神性与人性的完美结合点。神所是的,基督尽是;未堕落的人所是的,基督也尽是。所有神的属性和无罪的人性,他没有一样缺少。属天的和属人的本性在他的性情里完全彰显出来,而神与人的素质都在“神 ---- 人”的性情上毫无保留的体现出来。

然而,他位格的根基是神,从亘古到永远他都是神;在历史上,他曾降世为人。基督耶稣成为人是神的“人性化”,而不是人的“神性化”。一世纪末叶盛行的异端“嗣子论”就主张:耶稣本是平凡的人,并不是神,乃是在某一时间,比如在受洗时才成为神的。

“道成了肉身”的圣子,乃是成了“新形态的神”。

所以,在诗篇第二篇,神对这位有了“新形态”的神,有了“再承认” ------ “ 受膏者说,我要传圣旨。耶和华曾对我说,你是我的儿子,我今日生你。”(诗 2:7 )。新约圣经至少有三处引用这节经文:“神已经向我们这作儿女的应验,叫耶稣复活了。正如诗篇第二篇上记着说,你是我的儿子,我今日生你。”(徒 13:33 )。“所有的天使,神从来对那一个说,你是我的儿子,我今日生你。又指着那一个说,我要作他的父,他要作我的子。”(来 1:5 )“如此,基督也不是自取荣耀作大祭司,乃是在乎向他说,‘你是我的儿子,我今日生你 ’ 的那一位。”(来 5:5 )。诗篇二章七节的“今日”,就是“主”死里复活的日子。这些经文就是明指神对那一位道成肉身,又死里复活,穿上荣耀身体的“新形态的神”的再承认。

三、历史事实

“道成肉身,住在我们中间。”这是一个历史的事实。“道成肉身”不是神话传说,不是幻影。 “ 他在世界”是那样的真实,有四卷福音书为他作见证。太初的道曾在历史的某一点,在人性里与人相遇。

“当希律王的时候,耶稣生在犹太的伯利恒。”(太 2:1 )基督教是一个有清楚历史记载的宗教。福音的开始,不是虚无飘渺地说到“古代”,或者是神话故事通常的开篇“很久,很久以前”。福音的开头,乃是准确地说到:“在犹太的伯利恒”,那小城今天仍在。时间也是确定的“当希律王的时候”,历史上有希律其人,对于这个作恶多端的王,我们知道得很多。

是永恒者进入时间 ------ “当希律王的时候”。

是无限者进入空间 ------ “耶稣生在犹太的伯利恒”。

为了爱,他住在我们中间。他是木匠的儿子,渔夫的朋友,在人间常经忧患、多受痛苦。他的门徒与他相处了三年半,相濡以沫。当约翰福音说到“道”的时候,不再是那么抽象,难以把握,而是那样的亲切、具体、实在。当他论到“太初原有的生命之道”时,他忆起自己曾注目的是人的眼睛,触摸的是人手的感觉,他曾把头投入到他的怀里,感受着他的心跳。这一切是他“所听见,所看见,亲眼看过,亲手摸过的。”(约壹 1:1 )。不错,他经历了这一切,他收集了一些兆头,能证明一个最深的事实 ------ 这位耶稣是神的儿子!

“住在我们中间的”的“住”字,原文是“支搭帐棚”,乃是采用当时犹太人出远门的习俗。在旷野支搭帐棚来住宿,同时也尽一些招待过路行人的义务,整句话应翻译为:

“道成了肉身,在我们中间支搭帐棚”。

“支搭帐棚”首先表明耶稣披上了人性。在林后 5 章 1:4 节,将这肉身比作“地上的帐棚。”

主在地上支搭帐棚,是旧约会幕一切属灵奥秘的应验。主支搭帐棚,是会幕到了振兴的时候!他才是一个活的会幕、真实的会幕、有位格的会幕,是“山上的样式”成为活的实体住在我们中间, 将隐藏在会幕里的一切丰盛及救法实现出来 ,使会幕所指向的神圣生命,成了圣徒能得着的丰盛产业。

他是以马内利!不是因为耶稣贫穷,无处栖身,所以要住在我们家中。乃是他在我们中间支搭帐棚来收留我们,使我们在他的帐棚内蒙恩。在他道成肉身的日子里,他在哪里,神就在哪里。当他升天而去,他的教会乃是他道成肉身的延续,是他支搭在地上的帐棚。神在教会中直到永远。

在救恩的终极,我们要看见神的帐幕在人间 ------ 永远的以马内利!

第二讲 道成肉身的生命意义

“道成了肉身,住在我们中间,充充满满地有恩典,有真理。”他支搭帐棚在我们中间,不是长久的居住,而是短暂的逗留。可是,仅仅这三十三年半,他的生命表现是充充满满的。

人的生命是干瘪的,虚空的。然而主的生命是充满的。不,是充充满满的!以致爱徒约翰说:“耶稣所行的事,还有许多,若是一一的都写出来,我想所写的书,就是世界也容不下了。”(约 21:25 )

他不仅是“有”,而是“满有”;不仅仅是“满有”,而是“充充满满地有”。神一切的丰盛都在他里面,且又藉着他在我们中间逗留的时候,将神的丰富充充满满地彰显出来。

道成肉身所彰显出来的生命有两个特点,就是:“恩典”和“真理”。

一、恩典

道成肉身的主耶稣在神儿女中工作的第一个特点就是“恩典”。

在四福音中,“恩典”对罪人来说是多么美好的字眼! 

1 、恩典的意义

在希腊文中,“恩典”有“美好”的意思;在近代希腊文中又解为“魅力”。人一向以为上帝是权力、威严、大能和审判的象征,能粉碎一切敌对者。但在耶稣身上,人就面对上帝全备的爱。他的恩典就是他向不配的人所彰显的慈爱。加略山上“微小的声音,”比何烈山的“崩山碎石,雷轰闪电”更有无穷魅力。是十字架的爱,深深吸引我们。恩典,让我们见到上帝如何在基督里赢得人心。

恩典是神白白给我们的。正如保罗所说:“作工得工价,不算恩典,乃是该得的;惟有不作工的,只信称罪人为义的神,他的信就算为义。正如大卫称那在行为以外蒙神算为义的人是有福的。”(罗 4:4-6 )。恩典是“金钱不能购买,智慧不能把持,权力不能命令”的。它意味着人完全不配得,永远不能赚取,全然不能成就的东西。

恩典这个词语,一方面强调人的完全无助与贫乏,另一方面,同时强调了上帝的无限仁慈。

因此,有人给恩典下了定义:一种出人意料,令人惊奇而又难以置信的福惠,临到一个绝望而又不配得的人身上。

2 、恩典的分类

( 1 )从“道”而来的恩典 ------ 普遍的恩典

就如阳光、雨露、空气、食物……一切神在他的创造中为人所预备的,都是从道而来的恩典。凡有血气的都在他的恩典之下。所以,作诗的人说:“凡有气息的都要赞美耶和华。”(诗 150:6 ) 

( 2 )从“道成肉身”而来的恩典 ------ 特殊的恩典

就是指救恩。上帝在肉身显现,为人而生,为人而死,这是人不配得的,这是上帝纯全的爱。

巴特说:普遍的恩典是神给 一切人一些 的恩典;特殊的恩典是神给 一些人一切 的恩典。 

3 、恩典的特性

( 1 )丰富性 ------ 充充满满( 14 节)

神的恩典是丰丰富富的,充充满满的。这恩典何等浩大,述说不尽!

其长 ------ 恒久不变。我们在创世之前,就蒙神恩拣选(弗 1:4-8 ),并且神在我们这些罪魁身上显明他一切的忍耐(提前 1:16 )。天变、地旧、时过、境迁、人走,惟有主恩典无穷尽(赛 51:6-8 )!

其阔 ------ 广大无边。东南西北,古今中外,无论在何处,主都要拯救。我们原本是泥,是与诸约无份的局外人,万物的渣滓,藉藉无闻,竟蒙了怜悯!

其深 ------ 深坑蒙救。救主将我们从极深的 坑渊 中拉上来,又恩抬我们“坐在天上”。(弗 2:1-7 )。在我们是蒙大恩一步登天,主却为我们步步下降,直到十字架为人亲尝地狱的况味(腓 2:6-8 )。

其高 ------ 奇绝超天。“天离地何等的高,他的慈爱向敬畏他的人,也是何等的大。”(诗 103:11 )。

神在基督里赐给我们的是“天上各样属灵的福气”(弗 1:3 )。应付我们各种的境遇,足够我们应用。

( 2 )连绵性——恩上加恩( 16 节)

在他恩典里,我们所领受的是一个又一个的恩典,爱的潮流是一浪高过一浪。我们从来不必担心他恩典的江河会枯竭。

从大的方面来说,我们“恩上加恩”的经历是这样的:“预先所定下的人又召他们来。所召来的人,又称他们为义。所称为义的人,又叫他们得荣耀。”(罗 8:30 )

从生活层面说,我们的生活是一个需要接着一个需要,而我们的生活也是一个恩典接着一个恩典。

( 3 )实用性——都领受了( 16 节)

神的恩典是可以领受的,可以支取的,如同旷野吗哪。上帝的恩典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活泼常新,能适合一切环境的。生活一有需要,恩典就随之而来。基督徒的一生是有“恩惠”和“慈爱”随着的。我们不是自己的好,不靠自己的功劳,不凭自己的挣扎,乃是安静等候神,恩典就流露。几时你的心愿意归向神,就必看见神的赐恩。

“都领受了”,表明神的恩典是多么的全备。正如巴克莱所说,我们富裕的时候需要一种恩典,在窘迫的时候需要另一种恩典;我们在如日中天的时代需要一种恩典,在夕阳西沉的老年时期需要另一种恩典;在人生得意的时候需要一种恩典,在生活挫折时需要另一种恩典;在教会遭遇逼 -/迫时需要一种恩典,在教会受欢迎时需要另一种恩典……

主说“我的恩典是够你用的!”阿门。

二、真理

道成肉身的主带来第二样礼物是“真理”。

“真理”是第四福音的主题之一,我们会一再读到它。

1 、真理的定义

罗马巡抚彼拉多曾向主耶稣问了一个重要的问题:“真理是什么?”(约 18:39 )许多所谓探索真理的人都无法回答,真理究竟是什么。“真理”这个词在新约圣经中一共出现三千一百六十三次,而约翰福音和约翰书信就用了一半以上。

约翰福音 17 章 17 节,“求你用真理使他们成圣。你的道就是真理。”真理就是神的话,我们如果要经历真理,就必须经历神的话。

这个词在旧约有“信实、可靠、永久、确切”等意思。这表明了真理的特性:

------ 是绝对的。

------ 是不变的。在任何地方,任何时间,对任何人都是一致的。

------ 是永恒的。不会因潮流、时间,或人的改变,社会的改变而改变。

------ 是实用的。与人生分不开的。

------ 是可验的。可以经得起考验,在人的经验中得证明。

这个词希腊文的含义是与“虚假”相对的“真实”,与外表相对的“实质”。

真理乃是指“真相”,事实的真相,实在的光景。

神藉着道成肉身的主耶稣掀开了永世的帷幕,使我们看见一切外面现象背后的真相,把神亘古隐藏不言的奥秘向我们打开来。

2 、真理的本体

约翰福音所讲的真理,不光是理想的道理,不光是实际,是真相,也不光是旧约所说的信实。这些都是它的一面。在约翰著作中所说的真理,乃是有人格的。这就是为什么主耶稣说:“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约 14:6 )

耶稣就是真理的本体,是位格性的真理。要认识真理就必须看耶稣。什么是真理?巴克莱说:很少有人能把握抽象的概念,许多人都用具体的事物来思维,例如我们可以不断思索和争辩,却始终不能得出一个关于“美丽”一词的定义。但我们指着一个美丽的人,我们就可以说,这就是美丽。这样事情就再清楚不过了。人追求真理,而有限的心灵总不能获得一些接近的定义。但真理的本体来了,并且住在我们中间,好叫那最质朴的心灵都能比大哲学家更明白真理是什么。

我们遇见主,就是遇见真理。我们真心到主面前来,就能看见事情的真相。

主不仅是真理的本体,让我们从他的言行中去明白真理是什么。而且他告诉彼拉多,他来到世间的目的,就是为真理作见证(约 18:37 );他告诉门徒,如果他们常常与他在一起,他们就会认识真理(约 8:31 ),即使耶稣的身体已离开了世界,他仍留下圣灵引领我们认识并进入真理。他的灵是真理的灵(约 14:17 ; 15:26 ; 16:13 )。他的恩膏在凡事上教训我们(约壹 2:27 )。

主耶稣,真理的本体! 

3 、真理的本质

8 章 32 节:“你们必晓得真理,真理必叫你们得以自由。”

人总以为真理是约束,但真理的本质却是使人得着自由。一个小孩子自己想东西的时候,常会提出很奇怪和错误的结论而使自己受惊。若是有人把真理告诉他就可把他从恐慌中释放出来。

真理的本体 ------ 主耶稣 ------ 是世界上最伟大的释放者。他带来真理把我们从对上帝的无知中释放出来,把我们从挫败中释放出来,把我们从恐惧、软弱、失败中释放出来。

这里我们稍微提一下,到第八章将重点讲论真理叫人得自由的本质。 

三、恩典和真理

道成肉身所带来的不单单是恩典,也不单单是真理,乃是“充充满满有恩典有真理”。

神向摩西宣告他的名时,有一句重要的话:“ …… 并有丰满的慈爱和诚实。”(出 34:6 )这让我们得知神的属性,乃是有丰盛的慈爱和诚实。

慈爱连于恩典,诚实连于真理。

“光”和“爱”是约翰福音最重要的字。“光”乃与真理相连,“爱”乃流露恩典。

在第四福音中,道成肉身的主不仅带来充充满满的恩典,也带来充充满满的真理。他所行的是恩典,他所言的是真理。整个约翰福音的结构就是恩典与真理的融贯交织。

变水为酒是恩典(约 2:1-12 ),洁净圣殿是真理(约 2:13-22 )。

向尼哥底母阐明的是真理,向撒玛利亚妇人谈道流露了恩典。或者兼而有之。

在毕士大池边医治三十八年的瘫子是恩典(约 5:1-18 ),接着关于圣子的讲论是真理(约 5:19-47 )。

五饼二鱼的神迹是恩典(约 6 : 1-15 ),关于生命之粮的讲论是真理(约 6 : 22-65 )。

拯救 行淫被捉的妇人是恩典(约 8:1-11 ),随之的有关世界之光的讲论是真理(约 8:12-59 )。

等等。

在主的道成肉身里,恩典和真理是那么的平衡,二者相辅相承、相得益彰。所以,我们特别要注意恩典和真理的平衡。只讲恩典,不讲真理,人就会放纵;只讲真理,不讲恩典,人就会枯干。在基督里,恩典和真理是不能独立存在的。如果真理的背后没有恩典,那就不是真理,因为真理的本体也是爱的本体;如果恩典的背后没有真理,那就不是恩典,不过是姑息和溺爱。当我们读到约翰福音的时候,每一次我们碰见真理,就一定有恩典;反之亦然。似乎真理是刚性的,它的要求是绝对的,但一个真充满真理的人,也必定是充满恩典。许多时候,人们将真理讲得变成头角峥嵘的人,到处要判伤别人。因为真理是有排他性的,真理就是真理,不能稍受弯曲。真理是两刃的利剑,是非常尖锐的,在它没有一点妥协的余地。但神所启示的真理有更高的层次,乃是藉着真理的。可以说如果没有恩典,那一定不是真理。真理是活的,真理定能把恩典带给人。

史百克说:你能够有光(真理),但你若没有爱和生命,你就是不平衡的,你也就得不到耶稣的见证。耶稣的见证不仅是带着光而已,同样也带着生命和爱。我们很可能接受一套有系统的真理,而这一套又完全合乎新约圣经的真理, 如果 没有生命和爱,我们就没有耶稣的见证了。耶稣的见证就是他自己。生命、光、爱——这是耶稣的见证。我们可能有传统,有道理,有真理,然而我们可能还有厉害的不平衡、矛盾和失败,因为我们没有等比的生命和爱。许多的人有很多的光,却是那样不可爱;同样的有很多的人有许多的光,却没有多少的生命。

恩典和真理在基督徒的生命中需要平衡!

第三讲 道成肉身的启示意义

一章十四节下:“我们也见过他的荣光,正是父独生子的荣光。”

一、新时代

施洗约翰是希伯来先知 系统 的最后一个先知,他的工作结束了一个旧时代,也预示着一个新时代。

“道”既然以新的形式来到了,那么这位与律法时代有关,又是新时代先锋的施洗约翰就此隐退。现在,新时代的使徒开始为他做见证。

在旧时代,神一直说话,向人类启示自己。

神藉着自然之光(造物)和理性之光(良知),叫人无可推诿他的存在,窥见他的永能和神性。可在这里,我们只摸到神的表面,谈不上对神有真实的认识。人昏昧的良知,根本无法在星辰中了悟神的救恩之道。

在旧时代,神主要的方式是用先知传话。在历史中神渐进地启示他自己。神不是一下子把所有的事向他的百姓显明。不是的,他乃是按照他们可以吸收的程度而逐渐教导他们,“这里一点,那里一点”(赛 28:13 )。

“神既在古时藉着众先知,多次多方地晓谕列祖,就在这末世,藉着他儿子晓谕我们。”(来 1:1-2 )。无论旧约中的哪一位先知,他们给予我们的有关神的启示都不完全。

感谢神,因为“道成肉身”,人可以真正知道上帝,我们不再需要大自然和历史的指标,而是可以穿过这幔子(耶稣基督),进到上帝面前。

对比旧约众先知和道成肉身所带来的启示:

众先知

 

独生子

 

多次的

 

一次的

 

局部的

 

完整的

 

渐进的

 

终极的

 

旧时代

 

新时代

 

 

这的确是一个新时代。耶稣说:“但你们的眼睛是有福的,因为看见了。你们的耳朵也是有福的,因为听见了。我实在告诉你们,从前有许多先知和义人,要看你们所看的,却没有看见。要听你们所听的,却没有听见。”(太 13:16-17 )

二、新荣耀

“我们也见过他的荣耀”,这是新约圣经中最伟大的经文!

这是宇宙中从未出现的荣耀,一种全新的荣耀。

“神就是光”,那光是“耶和华的烈焰”,没有一个受造之物可以在他面前站立得住。这光是为了销毁和灭亡而来的。

这一个荣耀就是摩西和众先知切慕而不能目睹的荣耀。摩西只能从磐石穴中得见他的背(出 33:18-22 )。现在这位成了新形态的神,他神性的荣耀经过他的肉身,在他一切所行所言中彰显出来,这是宇宙中从未出现过的全新的荣耀。

爱徒约翰选择了许多的兆头(神迹),为要见证他的荣耀。首先是迦拿的变水为酒,这是神创造的荣耀。他所记载的最后一个兆头是,是拉撒路从死里复活,这是救赎的荣耀。当水变为酒,他的荣耀照射出来。当一个死人的身体从坟墓出来、力气复元、照常活动时,神的荣耀就被看见了。

可是,这荣耀已经和以前不同了。这荣耀不再毁灭人,乃是照亮人的里面,使人得生命。因为这光在耶稣基督里面经过,由他超凡美丽的人性投射出来,光的性质就有了惊人的改变。如同史百克所比喻的,基督的身体就象一个三棱镜,将那强烈的、叫人睁不开眼的光,分析为七彩的光。神若直接向人显现,人必定要毁灭。但神在基督里显现,就如有一样东西介入烈焰的光中,把光的成分分析出来,给我们看见棱镜分光的效果,看见白色烈焰的七彩效果。在基督的人性里,不再是烧焦的、烈焰的、叫人不能忍受的光,乃是慈爱柔和的光。

基督作为“道”,他不仅是神启示的一部分,他更是全备的、终极的启示。耶稣是道成肉身的上帝,是上帝的本体在人间。他要让全人类看见上帝,而且看个够。耶稣只在历史中一次表明,就成就了万古千秋之功,我们只要定睛在耶稣身上,就看见上帝无比的荣耀。

神,我们已经不再陌生!

三、新族类

在一章十四节,两次提到“我们”。

我们是谁?就是新时代的新族类,就是教会。

全世界都卧在恶者的手下,是一个沦陷区。所以,当他来时,他自己的人却不接待他,原本属于他的世界却不认识他。飞鸟有窝,狐狸有洞,人子却没有枕头的地方。神的儿子要支搭帐棚,但帐棚支搭在哪里呢?哪里是主安息的地方呢?我们看见在宗教气氛最为浓厚的耶路撒冷,主得不到尊敬和爱戴;那里的宗教人物都以主为仇,一直要想除掉主,杀害主。所以主虽然在耶路撒冷工作,但再疲惫也要走六里路去住在伯大尼之家。

“道成了肉身,支搭帐棚在我们中间。”

“我们”是谁呢?

乃是“看见”神独生子荣光的人。约翰福音是用鹰眼来观照。鹰是所有动物中唯一能直视太阳而不眩目的。照样,“注视”是当今神的儿女最大的福分,我们可以定睛注视他的荣耀,要看多久就多久,要看多少就多少,直到这荣耀完全充满我们。注视他的荣耀今日已经是神家众儿女的权利,注视他的荣耀是一切新约经历的开启和总结。

神的儿子在这些看见神荣耀的新族类中间,支搭他的帐棚,得着他的安息。

耶路撒冷虽然宗教气氛突出,但在主的眼里耶路撒冷只是一个十分荒凉、混乱、充满了属灵死亡的宗教组织。主无法在那里支搭帐棚,无法在那里得安息。

一到伯大尼,属灵光景就完完全全地改变了。那里是无花果之乡,充满了甜美的果子,主每次在那里都得着了神圣的满足。那里是一个安宁清洁的属灵境界。

因为在那里有“我们” ------- 马大、马利亚、拉撒路 ------- 一班“见过”的人。

“我们”在这里敞着脸仰望他的荣耀!

现在,荣耀从这位道成肉身的人子彰显出来,是一个新的荣耀,但仍然是神独生子的荣耀。

这荣耀已经成为神儿女能认识的荣耀,是神永远计划跨出最大的,也是最实际的一步。

第三单元 道之超越( 1:15-18 )

第一讲 道之超越( 1:15-17 )

“他出现确如晨光”(何 6:3 )。

道成肉身开辟了一个新时代。现在我们读这一段经文的时候,就是站在新时代的入口处。

在这段经文中提到两个旧时代的代表人物,是相当引人注目的。一个是摩西,他几乎是旧时代的化身或标志性人物,是旧约的执事。另一个是施洗约翰,他是希伯来先知系统中的最后一个人,也是其最高峰。所以主评价他的时候说:“凡妇人所生的,没有一个大过约翰的”(路 7:28 )。约翰是新、旧约时代的衔接环。

藉着这两个人要显明:在神的计划中,新与旧是连续的,中间并没有中断。在人类的经验层次里,新与旧在很多的方面都有明显的中断,但在神的制度中,一切都是向前推进的。特别是施洗约翰,他把我们主的工作和过去一切事物都连结起来,他连结了人类历史上神藉着众先知,多次多方晓谕列祖的古老世代,以及神最后藉着他儿子向人说话的新时代。

这几节经文,表明两个时代是连结的。

但更重要的,是表明新时代的超越:新时代对旧时代的超越;道对旧时代颠峰人物的超越。 

一、道超越约翰( 1:15 )

施洗约翰从旷野的隐藏中出来的时候,沉寂了四百年的先知的声音再度响起,人们被震撼了,他们如此地被约翰吸引,以致他们给他一个高于他应得的位置。有迹象显示,有一派人将他放在最高的位置上。许许多多的人以为他就是等候中的弥赛亚。年老的爱徒知道有这倾向,所以采取步骤加以防范。作者决定让人看见,基督最高的地位不容动摇。

“约翰为他作见证,喊着说:‘这就是我曾说,那在我以后来的,反成了在我以前的,因他本来在我以前。’”

1 、实体超越声音

约翰是“旷野人声”,是荒凉中的呐喊。

这声音是从火热的心灵发出。希伯来文的“先知”一词,其字根就是“沸腾”,“如泉涌出”,那是从被神浇灌过的人心中涌流出来的。正如耶利米所说:“我若说,我不再提耶和华,也不再奉他的名讲论,我便心里觉得似乎有烧着的火闭塞在我骨中,我就含忍不住,不能自禁。”(耶 20:9 )当约翰为主作见证的时候,先知的灵在燃烧。每次作见证,他都是因为看见一个最荣耀的人而大声呼喊。这显出见证人的美丽。

但是,无论多么洪亮、激越,多么有属灵魅力,多么有力度的声音,都会消逝。这声音是为一个圣名发出的,为要见证他,为要让他永远留在人们的心中。

施洗约翰的声音停止了……

彼得的声音停止了……

保罗的声音停止了……

司布真的声音停止了……

宋尚节的声音停止了……

声音是会消失的,无论是谁。但这声音所见证的基督,却留在人的心里;所成就的果效却永远长存。

2 、永恒者超越历史人物

从历史角度看,主耶稣是在施洗约翰出生六个月后才出生的,也是在他工作如火如荼的时候才出来,并受他的洗。所以,无论出生抑或工作,耶稣都是后于约翰的。

“那在我以后来的” ------ 他就是所有先知所呐喊、所传扬的焦点。

“反成了在我以前的” ------ 但是,当他在真正出现时,已经超越了一切先知的职事。

“因为他本来在我以前” ------ 他不只是历史人物而已,就如约翰一样;他是永恒者进入历史。“他的根源从亘古,从太初就有。”(弥 5:2 )

对于历史潮流中的人物来说,耶稣是无以伦比的:

对于约翰 ------ 主耶稣在他之后,又在他之前;

对于大卫 ------ 是大卫的后裔,又是大卫的根(启 22:16 );

对于亚伯拉罕 ------ 是他的后裔,又是他欢欢喜喜所仰望的那一位(太 1:1 ;约 8:56 )。

耶稣的一生,短短的三十三年半,历史的一瞬间,却是人类历史上的中心和枢纽。那是一个空前绝后的世代 ------ 在他之前的一切事,都以他为依归;在他之后的一切事,都与那时代发生的一切事有关。

约翰的见证不仅着眼于主的历史性和人性,也注目于主的永恒性和神性。

二、道超越摩西( 1:16-17 )

他的忠仆摩西在以色列人心中有着最重要的位置,他是神在旧约时代所兴起的最伟大的工人,站在神与以色列人中间作中保(加 3:19-20 ),他在神的家中全然尽忠。因此,他是以色列人最崇敬的。

古往今来,许许多多的人其实只是摩西的门徒,而不是基督徒(约 9:28 )。

爱徒约翰将摩西与基督作了鲜明的对比:

1 、时代的超越

摩西代表一个旧时代。这旧时代固然是出于他的恩典,但这恩典尚未完全。律法是恩典的表达,其中的每一条例,都是为着人得益处而作的要求,是出于爱心的,但律法毕竟是“爱的约束”。“律法原不本乎信,只说,行这些事的,就必因此活着。”(加 3:11 )律法毕竟是消极的;律法能显出人的罪,但不能救人脱离罪,律法叫人知善,却没有赐人行善的力量。迈尔说:“神的律法不可能把人的心灵带入所应许之地,这不是因律法有缺陷,是因为人的软弱与罪孽。”

我们知道摩西代表律法。当摩西去世的时候,圣经描写他的眼睛没有昏花,精神没有衰败,这预表律法是不衰残,是不能废弃的。但律法不能把人带入应许之地。不是律法本身有什么缺陷,律法本是好的。问题出在哪里?出在人的软弱、人的罪性。正如保罗所说的:“立志为善由得我,只是行出来却由不得我。”(罗 7:18 )。神赐下律法是让人知道自己无力遵守。

摩西死了,约书亚带领以色列人进入那流奶与蜜之地。其实,约书亚只是一个预表,并没有叫以色列人得着真正的安息(来 4:8 )。惟有约书亚预表的主耶稣领我们进入神的丰盛,经历美地的富足。

“从他的丰满里,我们都领受了,而且恩上加恩。”

以色列人在旧约时代所不能领受的丰盛,“我们” ------ 教会 ------ 新时代的新族类“都领受了”!父神一切的丰富都在耶稣基督里面,而耶稣基督的一切都充满在教会里面。丰满的最终意义乃在教会,基督的一切都组织在新族类的里面 ------ “教会是他的身体,是那充满万有者所充满的。”(弗 1:23 )哈里路亚!

律法是藉着摩西传的,却绝对无法给人遵守律法的生命。“所以凡有血气的没有一个因行律法,能在神面前称义。因为律法本是叫人知罪。”(罗 3:20 )只有耶稣基督把救恩带给我们,而且是“恩上加恩”。这是给神儿女的最大的福音。恩上加恩,按原来的意思是好象波浪一样,一个波浪还没有过去,另一个波浪已经涌上来,盖在另一个波浪上,接着是第三波、 第四波……一直不断涌上来……

这是旧时代的以色列人所无法领略的。

“我们都领受了”,这句话是站在教会的地位上说的,也只有教会能领受。

2 、职事的超越

请注意 17 节的两个句式:“藉……传”,“ 由……来”。

律法是藉着摩西传的,表明摩西不是律法的本身,他不过是传律法的媒介。恩典和真理由耶稣基督而来,是的,基督就是恩典和真理的本身。律法可以和传律法的摩西分开,摩西不过是神所用的工具。恩典和真理是隐藏在基督里面。主把自己赐给我们,作我们的生命。得着他,我们就得着恩典;得着了他,我们就得着真理。

从职事而言,摩西是旧约的执事,旧约是死亡的执事。基督是新约的执事,是赐予生命和圣灵的职事。

旧约的荣耀“终结”了,“被废除了”;新约的荣耀“更加光大”,而且“常存”。

第二讲 奥秘的终极开启( 1:18 )

现在,第四福音将这隐秘的永恒帷幕揭开,将神亘古隐藏的奥秘,开启出来:

“从来没有人看见过上帝,只有在父怀里的独生子将他表明出来。”

我们合参这节经文的其他翻译:

现代中文译本:“没有人见过上帝,只有独子(另有古卷作“只有与上帝相同的独子” )把他启示出来。”

吕振中译本:“从来没有人见过上帝,惟有在父怀里的独生子将他表彰出来。”

思高译本:“从来没有人见过上帝,惟有那在父怀里的独生者,身为天主的,他给我们译述了。”

另有古抄本将“独生子”译为“独生神”。 

一、开启的原因 ------ 无人见过上帝

宇宙中最大的奥秘是什么?就是神自己。神就是那终极的奥秘,也是人终极追寻的指向。

可是一个显然的事实是:“从来没有人看见过上帝。”

柏拉图说:“人与上帝永不能会面。”

格洛弗( Glover )说:“不论上帝是什么,他是远离平凡人所能触及的。”

克理索( Celsus )曾讥笑基督徒叫上帝为父的做法,因为上帝“是远离一切事物的”。

亚普类乌( Apuleius )说:人最多只能一瞥上帝,像电光在黑夜里的一闪,然后又回复黑暗。

保罗也称神是“不能看见”的(西 1:15 ;提前 1:17 )。旧约中有些人曾看见过神(如出 24:9-11 ),他们所见之神的异像只不过是部分的,是暂时应场合的需要而采取的形象,并没有、也不能将神本体的真像启示出来。神是不可见的(出 33:20 ;申 4:12 ),神是灵(约 4:29 )。

人是如此地渴慕神,神是人终极的需要。正如作诗的人所说:“我……得见你的形象,就心满意足了。”(诗 17:15 )可是,人都因神的无限距离和不可知而倍感迷惘、沮丧和灰心。 

二、开启的方法 -------- 藉父怀里的独生子

神藉着自然、历史、良心启示自己,只能让人摸到神的表面;神藉众先知所启示的一切都是零星的、片段的、不全的。那些都是一部分,不是整个的;都是专注在各自不同的方面,而不是总体的。

约翰福音是以“太初有道”开头,“道”就是“说话”、“发表”。主耶稣是“道”的本体,是神终极的发表。在道成肉身里,那遥远的、不可见、不可及的上帝,来到世人中间;在基督里,上帝对我们不再陌生!

藉着独生子的表明,神完全地被启示和见证出来了,神的奥秘已经完完全全地开启了;因为我们的主耶稣基督就是神的奥秘。神在古时只讲,不表明,以致上帝仍旧朦胧不明,我们观看如对铜鉴。上帝不经过他独生子将他表明则无人能解。一经耶稣表明,则显得清清楚楚。

有一次,腓力对他说:“求主将父显给我们看,我们就知足了。”耶稣对他说:“腓力,我与你们同在这样长久,你还不认识我吗?人看见了我,就是看见了父。你怎么说,将父显给我们看呢?我在父里面,父在我里面。” ( 约 14:9-10 )

“子”与“父”不存在时间上的先后,不同于中国人心目中的父子关系,是小一辈的。周联华说:“父与子实在是文字穷尽的时候,不得不藉以表示其中关系的文字。”“道”为神的儿子,乃是说明具有与神一样的生命本质。 -------- “道就是神”。

“独生子”表明是独一无二,特别蒙爱的。他是唯一能将神带给人,又将人带给神的那一位。许多古抄本把“独生子”作“独生神”。教会历史上有著名的“一字胜”的故事:当康斯坦丁在罗马作王的时候,他以基督教作为国教,以自己为基督教的领袖。那时“亚流异端”非常盛行,该异端认为耶稣基督只是神的儿子,而不是神。因为圣经中“神的儿子”一词,也有几次不用在神的儿子耶稣基督的身上。于是有康斯坦丁召开大会,邀请所有主教参加。亚流是一个非常聪明而又有口才的人,他的理论就是圣经上论到耶稣基督就是神的儿子的地方,从无一处单独指明耶稣基督就是神。这一辩论事关重大,因为亚流如果胜了,基督教会可能会被仇敌连根铲除了。到后来,有一位主教站起来指出约翰福音一章十八节:“只有父怀里的独生神将他表明出来”。于是,他胜过了亚流,而亚流被判放逐。所以称这一次胜过亚流异端为“一字胜”,并拟订了《尼西亚信经》,确定信仰。

“独生子”且是“在父怀里的”,这是“道成肉身”能开启奥秘的原因。“在父怀里”意即“最贴近父心的”。原文是用来描写人间最亲密的关系。“父怀里”说出了子神与父神最深的关系、最深的交通。无论是在永恒和历史中都不能分割的关系。父与子的“相爱”和“相知”,就如独生子在父怀里。“在父怀里”,指明了他何以能将上帝显明出来,或者他怎么就是上帝的显现。

“表明”有译作“启示”,“表彰”或“详述”,也有人译为“注解”。“在父怀里的独生子将他注解了”。注解就是将原文晦暗的意思显明出来,使人明白。

耶稣就是神最清楚的注解。 

三、开启的内容 ------ 神,他是父!

“父”在约翰福音共出现了 119 次,是出现最多的钥字。“父”,约翰福音中最大的启示。

如果没有道成肉身带来的启示,人决不敢称神为父。上帝对人来说,只是一个抽象的观念,他是那么可畏,那么伟大,那么莫测高深、遥不可及,那么超乎人间、高高在上,以致于人与神之间深渊相隔。人最多就是“敬鬼神而远之”。因为与神陌生,人在无限的苍冥中流浪无依。

但道成肉身带来的启示是:神是我们的父亲,我们接受了神所赐下的独生子,就得到了一个无与伦比的权柄,与神建立起一个稳固长久的关系。在此关系中为我们增添了新的身份:上帝的儿女!当他来做我们生命时,必带领我们进入与神的这种亲密中。他的独生子要成为长子,“要领许多的儿子进荣耀里去。”“他称他们为弟兄,也不以为耻。”(来 2:10-11 )我们仰望上帝不再像始祖亚当一样说“我害怕”,当我们仰望他,我们的灵魂就融化于爱火之中,沉浸于圣爱深处,充满了温馨孺慕之情。

有人说:旧约圣经的钥节是以赛亚书 6 章 3 节:“圣哉,圣哉,圣哉,万军之耶和华……”每一个“圣哉”都把人更深地与神隔开。因为天使曰“圣哉”,罪人只能徒呼“祸哉!”

而新约圣经的钥节是主祷文的第一句话:“我们在天上的父!”

上帝,我们的父亲!这是基督带给我们的最美好的启示。

哈里路亚,这生命已经显现出来。道已可道 ------ 在神的爱子里 !

【作者简介】 梁朴牧师,蒙怜悯、被恩待的;他的今日证明了神恩典的浩大。现任灵溪福音堂主任牧师(之前在该堂作了十年的长老),基督教麦田事工召集人,麦田福音季刊社社长、主编,系统神学、释经学教师。曾经的法律工作者、作家。

赞一下: ]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