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可福音十六讲:你看清楚了吗
亲爱的朋友,你们好!我是徐约翰牧师。今天我们来到《马可福音》第16讲,我的题目是:
你看清楚了吗
经文:《马可福音》8:22—9:1。
22他们来到伯赛大,有人带一个瞎子来,求耶稣摸他。23耶稣拉著瞎子的手,领他到村外,就吐唾沫在他眼睛上,按手在他身上,问他说:“你看见甚么了?”24他就抬头一看,说:“我看见人了,他们好像树木,并且行走。”25随后又按手在他眼睛上,他定睛一看,就复了原,样样都看得清楚了。26耶稣打发他回家,说:“连这村子你也不要进去。”
27耶稣和门徒出去,往该撒利亚腓立比的村庄去。在路上问门徒说:“ 人说我是谁?”28他们说:“有人说是施洗的约翰,有人说是以利亚,又有人说是先知里的一位。”29又问他们说:“你们说我是谁?”彼得回答说:“你是基督。”30耶稣就禁戒他们,不要告诉人。
31此,他教训他们说:“人子必须受许多的苦,被长老、祭司长和文士弃绝,并且被杀,过三天复活。”32耶稣明明地说这话,彼得就拉着他劝他。33耶稣转过来,看著门徒,就责备彼得说:“撒但,退我后边去吧!因为你不体贴神的意思,只体贴人的意思。”34于是叫众人和门徒来,对他们说:“若有人要跟从我,就当舍己,背起他的十字架来跟从我。35因为凡要救自己生命的,必丧掉生命;凡为我和福音丧掉生命的,必救了生命。36人就是赚得全世界,赔上自己的生命,有什么益处呢?37人还能拿什么换生命呢?38凡在这淫乱罪恶的世代,把我和我的道当作可耻的,人子在他父的荣耀里,同圣天使降临的时候,也要把那人当作可耻的。”
9:1耶稣又对他们说:“我实在告诉你们:站在这里的,有人在没尝死味以前,必要看见神的国大有能力临到。”
我这个人从小视力就非常好。虽然我很喜欢看书,但是眼睛却从来不会坏,无论我躺着看,趴着看,甚至半夜偷偷地打着手电看,到我大学毕业的时候仍然是1.5。但是没有想到我来到美国读神学院以后却发现自己看不见黑板上的字,去检查却发现有150度左右的近视,等到配了眼镜,突然发现原来好多东西因为不在意,以为是看不见的,应该是模模糊糊的,现在都看见了,而且看得很清楚。从模糊到清楚尚且经历了一个震惊,更何况从瞎子到看见呢?
有一位科学家是沙克博士,在他的一本书中谈到了他的一个病人。他在很小的时候就失去了视力,在他五十岁的时候,做了眼科手术,而且意外地可以看见了。但是他和沙克博士都发现拥有视力并不等同于看见。这个病人他第一个看的经验让他非常困扰,他能够认出不同的颜色,也知道物体在移动,但是要把这一切组织到一个连贯的画面里面却相当困难。过了很久,他学会了辨认不同的事物,但是他的习惯、他的行为模式却仍然是一个盲人的行为模式。所以沙克博士总结说:“一个人必须先让自己的盲人死去,才能真正复活成为一个明眼人。那是一个艰巨的转变,是非常可怕的。”
看见耶稣,或者认识他的真理不仅仅是观察他的所作所为,更多的是在我们自己。因为看见耶稣就意味着我们生命的改变,我们需要调整我们的视角,从不同的角度去看,而是我们自己要经历改变。
《马可福音》在这里开始了一个新的段落,之前耶稣侍奉的中心在加利利,现在开始向耶路撒冷移动;之前耶稣所关注的是如何改变门徒和跟随者,现在却注重在他们如何认识自己。因为他知道自己时间不多,离十字架越来越近,而门徒如何认识他却成为一个关键,可以决定他们自己的生命与态度。所以当耶稣说:“你看见什么,你看清楚了吗?”其实是在问:你如何看我?你觉得我是谁?你要如何来信靠我?你要如何来跟随我?
马可透过耶稣在伯赛大医治瞎子的过程,其实是想向我们显明对耶稣的认识也是逐渐深入的:开始模模糊糊,后来越来越清楚;开始是隐隐地跟随,后来比较近一些,最后却是舍己的跟随。
这里有三个层次对耶稣的不同的看见:第一个层次,我们看耶稣是大能的医治者;第二个层次,我们看他是人类的救赎主;最后一个层次,我们看见他是一个受苦的弥赛亚。不同的看见,不同层次的我们对耶稣的定位,意味着我们有不同的生命的反映,也反映了我们灵性的程度。你怎样看耶稣呢?你觉得他是谁呢?你处在哪一个层次呢?你愿意更进深地看耶稣、来跟随耶稣吗?
第一个层次:耶稣是大能的医治者,寻求他的必看见。
在1983年做的一个民意调查中,美国人被问到:你认为耶稣是谁?有70%的受访者回答说,耶稣不仅仅是人;有42%的人认为耶稣是神进入人;27%的感觉耶稣只是人,但有神的呼召;9%的人认为耶稣拥有神性,只是因为拥有人性中最好的部分。然而就在同一个调查里面,却有81%的美国人认为自己是基督徒,在另外一个调查中,当问到有多少人相信神迹每天都在发生,有82%的人说他们相信。正如我们在上一段经文中看到的那样,很多人自认为跟随耶稣,却其实并不真正认识耶稣,包括耶稣的门徒,他们内在的眼睛仍然是瞎的,需要被打开,需要神大能的手改变。
当耶稣跟门徒来到伯赛大,有人带了一个瞎子来,求耶稣摸他。就在不久之前,法利赛人求耶稣显一个神迹,却被耶稣拒绝了。然而在伯赛大,耶稣却医治这个瞎子。很特别的,这也是在四本福音书里唯一的一次,耶稣两次地医治他,不是一次就医好他。第一次按手之后,瞎子只是看见事物,却模糊不清。但是当耶稣再次按手在他眼睛之后,他的视力就完全恢复了。
马可在这里的目的是要把将这件事应用在十二门徒身上,乃是指出他们心眼是瞎的。虽然经历了最初的医治,天天跟随耶稣,看见耶稣却对他的认识模糊不清。而最终他们要耶稣真正把他们的眼睛打开,看见他是谁,要做什么,以至于他们可以跟随他的脚踪行。
神迹本身有双重的意思,一方面表明耶稣是大能的医治者,使他的跟随者有所盼望,所期待,所看中的那一位,甚至包括他的门徒很多都是从这个角度来看耶稣的;另一方面这个神迹也表明耶稣有能力开我们灵里的眼睛,对他的认识逐步深入,就好像他做在门徒的身上一样。最终在耶稣钉十字架以后,他的门徒也最终真正地明白耶稣是谁,生命也为之改变,建立了教会。
经历跟认识耶稣是大能的医治者非常重要,但信仰不能单单停在这个地步,这只是对耶稣初步的认识。他医治我们,打开我们的眼睛,但是有更进一步的目的,是要让我们看出他是生命的主,要解决我们罪的问题,要成为人类的救主。
也许我们很多人都是带着实际的需要来到教会,也许我们只是觉得在有需要的时候求告他,他就会帮助我们;也许我们要祝福,要神迹,要安慰,这都表明我们对主的认识还是模模糊糊的,还没有看清楚。愿我们每一个人都谦卑地寻求他,打开我们灵里的眼睛,感受到生命的需要。我们看见弥赛亚耶稣使我们的信仰进入到一个更深入的层面。
第二层面的看见,耶稣是人类的救世主,接受他的必得救。
有一位布道家曾经在费城布道,结束的时候有一个陌生人来到他面前对他说:“我不喜欢你谈论十字架的方式,我认为与其强调耶稣的死,远远不如宣扬耶稣是教师和模范。”这个布道家就回答说:“好吧,如果我用这种方式宣扬耶稣,你愿意来跟随他吗?”那个人回答说:“我当然愿意。”毫不犹豫地回答。这个布道家就说:“好吧,既然如此,我们就开始第一个跟随的步子吧。你就承认他从来没有犯罪,你能够这样跟他的来一起宣告吗?”这个人就停在那里很吃惊地看着这个布道家,“为什么?不行,我当然不能说我没有罪,我觉得我的确有罪。”布道家回答他说:“既然你承认你有罪,就表示说你最大的需要是一位救主,而不是一位模范或老师。”
在耶稣与门徒去往另一个村子的路上,他突然向他们发问:“人说我是谁?”耶稣当然不是心血来潮问这个问题。门徒跟随耶稣已经有一段时间,他们心目中对他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同时也私下议论过他究竟是谁,他们也知道到处都有耶稣的谣传,到处都有关于他的各种的传说,有人以为他是以色列中一名伟大的领袖,如同施洗约翰或是复活了的以利亚一样,或是从前拯救过以色列的先知。但是耶稣毫不放松地继续追问:“你们说我是谁?”彼得是门徒的领袖和发言人,他代表众人承认说:“你就是基督。”那位要来的弥赛亚。“弥赛亚”是希伯来文,直接翻译出来的意思就是“救世主”,翻译成希腊文就是“基督”。但是在以色列中这不是一个泛泛的说法,而是一个特定的名词,代表旧约圣经中先知们一再预先的一位大能的救世主。他的到来要改变以色列人的一切,将他们从毫无盼望中解救出来。所以在耶稣的世代,民众对弥赛亚的到来临存着极大的盼望。
当然我们现在知道耶稣的确就是那位弥赛亚,以色列人所盼望已久的救世主,但是他来并没有如他们所期望的那样,从政zh i上、军事上带以色列人摆脱他们的困境。相反的,他经由改变他们的生命来改变这个世界,因为这个世界一切问题的根源都是生命的问题、罪的问题,是与神的关系的问题,而耶稣正是这个问题的唯一答案。他不仅是以色列人的救主,也是全人类的救主。凡信靠他的,就必得救,恢复与神的关系。我们来到教会,如果没有解决生命的问题,没有真正接受耶稣作生命的救主,我们就还没有真正认识他,但愿我们都能够真正的体会到自己的需要,接受耶稣做我们生命的救主。但是仅仅得救还不够,耶稣还盼望我们能够跟随他,效法他的榜样,走十字架的道路。
看见的第三个层面,耶稣是受苦的弥赛亚,跟随他的必舍己。
有人写过一篇《孤寂的生命》,来描写主耶稣。他说:“他生在一个偏僻的村庄,却在另外一个村庄里长大,在一家木匠店里工作,直到三十岁。后来,有三年的时间,他成为巡回布道人。
“他从未写过一本书,从未拥有一间办公室,从未成家或拥有过一间房子,他没有念过大学,从来没有离开出生地二百里以外的地方,他从未做过那些与伟大相关的事情,他也从来没有得到过任何的荣誉。
“三十三岁的时候群众起来反对他,朋友弃他而去,他被交给敌人,在审判的时候受人嘲笑,他被钉在十字架上,而且是在两个强盗中间。
“他在垂死的时候,行刑者为他的衣服赌博,那是他在世界上唯一的财产,他死后被放在借来的坟墓里,那是出于朋友的同情。
“二十世纪已经过去,今天他是全世界的中心,人类进步的领袖。
“所有曾在世上行进过的军队,所有在海上航行的舰队,所有的国会,所有曾经统治过地上国家的君王,全数加起来,他们的影响力都无法超过这个孤寂的生命。”
门徒认出耶稣是弥赛亚,也许在他们心中正描写一幅将来耶稣辉煌的图画,他成为以色列的统治者,英雄和救世主,而门徒们也不免会跟着他一起沾光。但是耶稣却给他们一个当头棒喝,带出一幅与他们想像中完全不同的画面,他说自己要受很多的苦,甚至被杀,三天后复活。
耶稣提到了人子,在旧约《但以理书》中代表一群为神的缘故而被击打苦待的人。耶稣说自己是人子,就是很清楚地表明他是一位受苦的弥赛亚,但将来却要被神高举,而且他也要将门徒包含在人子当中。换句话说,门徒也要向他一样受苦。对于门徒来说,这不是他们乐意听到的消息。所以彼得在此代表众人发表了他们的反应。彼得对耶稣说,人子必须受苦是难以想象的。所以他拦阻耶稣。耶稣却严厉的回答他:“撒但,退后去!”
耶稣与彼得争论的中心就是十字架,对耶稣来说十字架的道路是神的旨意必须顺服,而任何想避免受苦走捷径都是体贴人的意思。紧接着,耶稣传讲了圣经中最中心也是最重要的信息,就是生命得失律:救自己生命的,必丧掉生命;凡为我和福音的缘故丧掉生命的,必救了生命。耶稣说:“若有人要跟从我,就要舍己,背起自己的十字架来跟从我。”仅仅得救是不够的,走十字架的道路才能讨神的喜悦。而所谓走十字架的道路就是效法基督,扭转我们人生的优先次序、价值观念和生命的次序,舍去那些从前看中的,委身于主,侍奉他,跟随他。
今天的世代何等需要能够这样真正背起十字架的门徒来跟随主,我们不能仅仅满足于来教会聚会,对弟兄姐妹客客气气,彼此关怀亲热,我们还要常常反省:我是不是在走十字架的道路,我是不是爱神到一个地步愿意向他委身。
对耶稣三个不同层面的认识反映了我们灵性生命的状况。看耶稣是大能的医治者,表明我们仅仅想要的是祝福。看耶稣是人类的弥赛亚,表明我们已经认识他并得到了宝贵的救恩。但是最要紧的,我们要看耶稣是受苦的弥赛亚,表明我们愿意认同他所走过的十字架道路,愿意委身跟随他。
亲爱的弟兄姊妹,你愿意背起你的十字架来跟随他吗?
我们一起祷告:
天父,感谢你,你赐下你的爱子耶稣为我们走一条十字架的道路,给我们指明了我们的生命应该要走的道路,就是像耶稣那样背起自己的十字架来跟随他。主啊,你也应许将来有一天我们要跟主一起做王,得着那极大无比的荣耀,求圣灵坚固我们的心志,给我们勇气,让我们可以每天这样的跟随主。感谢赞美你!
奉耶稣基督的名祷告,阿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