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博网

背主十架的西门

2016-02-28 作者:朱建军  
来源:作者原创我也要投稿

0.jpg

  经文:太27:32;可15:21;路23:26

  在我们短暂的一生中,不知道会遇到多少次“偶然”,而那些“偶然”,或许会成为改变我们一生命运的契机,给我们带来福气;也有可能成为我们一生的悲哀,给我们带来悔恨。圣经中就记载了一个因为一次“偶然”的相遇,却使他的一生得着莫大福祉的人,这个人就是替耶稣基督背负十架前往各各他的古利奈人西门。巴勒斯坦当时是一个占领区,罗马当局可以强迫任何一个人为他们效劳。只要用罗马长矛在那人的肩上拍一下,就是征召信号。当主耶稣在百般蹂躏之后,无力背负那沉重的十架时,罗马的兵丁环顾四周,寻找一人为他背负,就拍了—下西门,派他来接受这苦差使。或许西门当时十分愤恨罗马人的这种高压手段,但正是因为这样的手段,却使他获得了连最大的使徒也无法得到的独特权利,并且改变了他的一生。我们从圣经上对他为数不多的记载中,可以看出他给我们带来的诸多的启发。

  一、是不同阶层的代表

  圣经中很清楚的告诉我们,西门是“古利奈人”。古利奈位于北非利比亚,有人认为古利奈人西门是第一个黑人基督徒。或许是因为美国曾经有过一段贩卖以及奴役黑人的历史的缘故吧,每当提到黑人时,总会联想到“会说话的工具”那种低贱的地位。虽然,在他背负主耶稣的十字架之前,我们并未看到他跟随过耶稣,但从《马可福音》15章21节,以及《罗马书》16章13节的记载中,得知他们这个家庭已经是个蒙恩的家庭。可见,在上帝爱的大家庭里,并不受民族、种族、地位的限制,凡信的人都必欢然进入。

  在初期教会,对于外邦人如何加入进来,也曾存在过很大的分歧。因为在犹太人的传统观念中,认为犹太以外的民族都是“俗而不洁净的”(徒11:8),甚至保罗在《加拉太书》中告诉我们,彼得也曾因为怕那些从耶路撒冷下来的奉割礼的人,在吃饭的时候与外邦人分开,巴拿巴也随伙装假(参加2:12-13)。因此,保罗曾严严的责备了他们,目的是要他们明白,在上帝的大爱里,并无犹太人和外邦人之分。事实上,主耶稣早以他的实际行动告诉了我们这个真理,他昔日传道之时,也曾去过撒玛利亚(由于历史原因,这里的犹太人和外邦人通婚,而被那些传统的犹太人所嗤之以鼻,并且素不往来)、推罗、西顿等地。

  上帝的大爱无疆界。如今,我们纵观全球,几乎各个国家、各个民族都有接受基督信仰的人。就拿我们中国来说,基督徒早已遍布了各个阶层、各个领域,其中有著名的影视明星、运动健将,也有名不见经传的平头老百姓;有满腹经纶的高级知识分子,也有目不识丁的山野村夫;有四肢齐全的健康人士,也有肢体不便的伤残同胞……无论我们的出身是什么状况,无论我们的文化是什么程度,无论我们的职业是什么种类,只要肯打开心门,迎接主耶稣的内住,他都会毫不迟疑地接纳,因为他“不愿有一人沉沦,乃愿人人都悔改。”(彼后3:9)

  因此,从古利奈人西门背起主耶稣十字架的那一刻起,又一次告诉我们,“上帝爱世人”(约3:16),他的独生子是赐给世界上每一个人的,只要信就必得着。

  二、是福音使者的榜样

  马可的描述十分耐人寻味,在告知我们西门是古利奈人之后,还有意识的补充一句,“就是亚历山大和鲁孚的父亲”(可15:21)。《马可福音》大约成书于公元60-70年之间,而一般认为,主耶稣被钉是在公元30年左右。也就是说,在马可写福音书的时候,亚历山大和鲁孚已经是蒙恩得救之人了,他们的母亲也不例外(参罗16:13),并且是教会中人所熟知的。那么,他们的信仰从何而来呢?自然是来源于他们的父亲西门。我们可以想象,当西门很不情愿地背着那沉重而羞辱的十字架,和主耶稣一起来到各各他之后,目睹了耶稣所经历的一切,耳闻了耶稣所说的一切,他的心被深深地触动了,于是,他有了自己的打算,回家后便将这个信息告诉了妻儿,福音之火便在这个家庭里熊熊的燃烧了起来。可见,西门很注重自己家庭的福音事工,这是每个福音使者都当效法的榜样。

  主耶稣临升天之前,告诉他的门徒:“天上地下所有的权柄都赐给我了。所以,你们要去使万民作我的门徒,奉父、子、圣灵的名给他们施洗。凡我所吩咐你们的,都教训他们遵守,我就常与你们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太28:18-20)这是主耶稣给凡跟随他之人留下的传福音的大使命。因此,几乎所有的基督徒都很忠于此令,并且将其付诸于行动,有这样的心志是难能可贵的。但是,一个基督徒不能只顾着向外人传,更应该做好自己家里的福音事工。在笔者侍奉的历程中,不止一次的听到弟兄姐妹述说自己心中的困惑,普遍认为在自己的家中传福音最难,甚至偶尔还会经历逼 -/迫。其中原因自然是多种多样的,但有一点我们不能忽略,作为基督徒,我们是否在自己的家里活出了基督徒美好的见证。耶稣曾说:“你们是世上的盐。盐若失了味,怎能叫它再咸呢?以后无用,不过丢在外面,被人践踏了。你们是世上的光……人点灯,不放在斗底下,是放在灯台上,就照亮一家的人。”(太5:13-15)假如我们在家庭中失去了基督徒光与盐的本质,自然不容易使家人归向上帝,反而会起副作用。因此,我们当常常省察并改变自己的言行,以真实的见证来带领家人归主。

  三、是为人之父的标准

  教育子女,在任何一个时代,任何一个家庭,都是相当重要的事情。一个孩子能够成功成才,不但父母脸上多有光彩,而且能够有益于社会和国家。在中国历史上,不乏这类的教训,其中有我们所熟知的“孟母三迁”“岳母刺字”等等,这些事迹早已被国人传为佳话,也常以此鼓励、教育子女,应当胸怀大志、发奋图强。因此,在如今的中国,几乎所有的家长,从孩子一出生,甚至未出生时,就已经为孩子的将来做好了打算。当孩子稍微懂事,便为孩子选报各类兴趣班、艺术班……大有培养“文武全才”之势头,并美其名曰:不能让孩子失败在起跑线上。然而,在媒体上,我们也不止一次的看到类似“药家鑫”的案例,让父母情何以堪!是父母唆使他们这样吗?当然不是。但父母也有其责。恐怕所有做父母的,都当思考一个问题,难道我们除了培养他们学业有成之外,就不当指教他们见贤思齐吗?

  当我们看到以利的两个儿子何弗尼和非尼哈,在耶和华面前犯罪作恶的时候,不免心有不悦。但是,之所以这两个人能够堕落至此,以利罪责难逃,正所谓“子不教,父子过。”作为基督徒父母,应当以此为警戒,除了培养孩子在学习上获得优异的成绩之外,更当遵行圣经中的教训:“教养孩童,使他走当行的道,就是到老他也不偏离。”(箴22:6)

  古教父奥古斯丁,曾是一个放荡不羁、顽劣成性的人,一度迷失了人生的方向。但是,经过他的母亲莫妮卡为他长年累月的祷告,以及他多次倾听了安波罗修的讲道之后,自惭虽是个知识份子,反为情欲所奴役。在悲痛自责之余,他奔向花园中去,伏在树下痛哭。与此同时,听见似孩童之声音说:“拿起来读吧!”当他翻开圣经时,保罗的一段话映入眼帘(罗13:13-14),至此,他的人生有了明确的方向,在数年的努力之下,成为基督教历史上的一代伟人。这就是信仰的力量。

  古利奈人西门,是一位智慧的父亲,当他经历了主耶稣的救恩之后,便带领他的孩子亚历山大和鲁孚归向了主。或许,我们这一生没有多少财富留给子女,但我们应当把这份最美好的“遗产”——信仰,传递给他们,因为这才是一生最美的祝福。

  四、是跟主之人的楷模

  在古利奈人西门的一生中,最大的荣幸,莫过于能够为主耶稣背起那个沉重而又荣耀的十字架。因着这一次的经历,他的生命得到改变;因着这一次的经历,他的人生有了盼望。所以,背十架看似很痛苦,很艰难,但却是极大的恩典和福气。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总会经历到一些令人苦不堪言的事情,甚至有人希望以结束生命的方式得到解脱。但基督徒不能有这样的思想,更不能有这样的行为。如果我们能够将自己所经历的痛苦,看做是主所预备的十字架时,我们就学会了如何依靠主,并能将它以积极的心态背起来了。因为主耶稣曾说:“若有人要跟从我,就当舍己,背起他的十字架,来跟从我。”(可8:34)所以,背起十架跟从主,是任何一个基督徒都无法逃避的事情。或许,由于每个人的家庭环境和所遭遇的事情各不相同,常常会使我们产生一种错觉,总感到别人的“十字架”比我们的要轻省些。其实并非如此。

  有这样一个寓道故事:一位姐妹总是埋怨自己的十字架太重。一天,在她似睡非睡中,看到一个地方放满了各式各样的十字架。她看到有一个金色的特别好,心想:“这个十字架又小又漂亮,肯定比我的要容易些。”于是她便试图背起它来,可是十字架竟然纹丝不动。她又换了一个鲜花作成的十字架,心想:“这个应该没问题,而且有香气。”谁知刚背起来,就被上面的刺扎得狂呼乱叫。她挑来拣去,发现角落里有个木制的十字架也很好,便去将它背了起来,这次是又合适,又舒服,她仔细的看了一下,上面刻着自己的名字,原来这个就是她每天都背着的那个十字架。从此,她明白了,上帝为我们所预备的都是最合适的。

  可见,面对十字架,我们不能总是埋怨,而应当坚信,上帝不会做错事,更不会将难担的担子加给我们。正如诗人所说:“用绳量给我的地界,坐落在佳美之处;我的产业实在美好。”(诗16:6)只要我们能够勇敢地背起十字架来跟从他,就必然能得胜。

  古利奈人西门,圣经中没有告诉我们,他为何从乡下来到耶路撒冷,我们只看到了这极近“巧合”的一幕,然而,就是因为这个“巧合”,使他的名字列在了圣经之中。通过对他些许的描述,给我们带来了诸多美好的教训。也愿我们生活在二十一世纪的基督徒,能够效仿西门的样式,在现今的世代中,成为点着的明灯,为主发出耀眼的光芒。阿门!
 

赞一下: ]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