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博网

圣经学习观

2016-05-21 作者:小约翰  
来源:作者新浪博客我也要投稿

  因为上帝用文学、文字写下了圣经,上帝没有用音乐,也没有用舞蹈,也没有用建筑,今天看不到圣殿。所以我很自豪我学的是文学。文学很重要,对人的影响很重要,是艺术最高的门类。为什么这么说?因为造物主选择了用文学传递真理,用文字传递真相。他没用音乐、图画而是用语言文字。我们要高度重视语言文字,也要高度重视语言文字的敏感和培养,要特别注重对语言文字传递意义的基本信念,要特别信任这个。你有了这个信任之后读圣经才知道神可以借着圣经对你讲话。然后你读书的时候,神可以借着这本书、借着别人对你也有启发。

  当然,别的书跟圣经没法比,因为圣经是神的特殊启示,而这些充其量是对神的普遍启示的回应,肯定有错谬。但不要紧,借着特殊启示,我们就可以光照我们的读者群。在我们读这些书的时候,我们有一个基本的信任。我们读它就知道人家既然写下这本书,一定是有所发现、有所感动,然后他愿意传递。有人经常问这个问题,你们总是讲这个作品的原理、动机,这个作者到底有没有这么写?其实这么问的时候就以为作家只是随便写下来的,然后在糊弄我们。我们就把这个当真了,这样我们跟作家就没有基本的信任关系。其实真正的写作是一种契约关系。就是作家要保证我写的是真实的思考,我理解的是真诚的,我想说的是有意义的,然后形成文字。否则何必写?你在读的时候,要相信作家的处理,否则你干嘛读呢?你认为作家在骗你,你读他的东西干嘛?因此基本的信任关系必须得有,我们一般叫作家与读者的契约,一个无形的契约。这个约很重要,上帝跟我们交往是通过约,作家跟我们交往也是通过约。没有这个信任关系就无所谓交流与传递。作者写书是因为他里面有发现,我们读书是与作者对话。所以我们不论是学习还是读书,一方面是跟上帝对话,一方面是跟作者对话。你可以想一下,假如今天我们请一个大师到我们中间来很困难,因为他离我们很遥远。即使他来了,他讲的这番话也没有他那本书里的精彩。一本书他有时候写好几十年,他的思想精华都在里面,用的语言都比较准确。而他来讲几天课,或跟你沟通,有很多是片段的,未必比得上书宝贵。所以你要特别注重读书。作者把最精彩的东西通过书本向你来传达。因此你要以感恩的心来听作者的讲话。比如你要请巴尔扎克到我们中间很困难,因为他已经去世了,但是他的小说可以跟我们交流。我们读到他的书就等于请到了他这个人,可以想象这个意义多么重大。同样上帝能让文字传递意义也非常宝贵。每次打开一本书的时候,我们应存激动的心。神让我们能认识文字,能掌握语言,多么美好!为此,我们停下来有一分钟赞美吧。加尔文说:“我下定决心不在上帝的话语之外寻找上帝!”但愿这也成为你的声明。

  但是不见得每本书都值得读,因此你一定要选最好的书。读一本坏书的最大坏处是耽误了同时读一本好书。开卷并不一定有益。当我们的精神没有以圣经来主导,没有更整全的世界观的时候,容易被别的书影响。当你读的时候,它就把有毒的东西带给你了,你还不能用圣经来批判它。因此你的头脑就当了人家的跑马场。人家的马在你那里乱蹋一气,最后你的头脑是乱的,所以不能随便读书。尤其是在你还没有精神底子,没有圣经的世界观人生观,和整全的基督教护教视野之前,最好要谨慎读书。我们常说,读什么书和跟什么人相处,往往就决定了这个人的为人。当然我们现今知道一个人对神的回应才决定了我们人之为人的本质。但是你读什么书和跟什么人交往,的确对你有莫大的影响,这是无可推诿的。所以我特别推荐你们一定要读神学经典和人文经典。读一本好书十遍强如读十本坏书。好书是可以反复读的,所以千万不要乱读书,要养成读经典的好习惯。

  如何养成读书的好习惯?上帝让我们阅读,总有一个最基本的原理,会读书能够使我们事半功倍。而不会读书只会使我们事倍功半。我给大家提供几个基本原理。第一,读书要读经典。第二,我们一定要养成以圣经观之或以道观之这样的基本思维。在范泰尔的基督教护教学里有一段很经典的话,他说,如果一个人不认识神,不读圣经的话,他对世上任何一个学科的了解都是残缺的。就好比你如果只在实验室里认识蛇,而没有读圣经,那你对蛇的了解一定是不完整的。这是范泰尔讲的一句名言。意思就是就是你不认识造物主,不认识圣经,那你对被造物的认识一定是残缺的。问题是你怎么看这个残缺?

  一切真理都是从神来的,对神普遍启示的回应——真善美爱,真理的碎片,都是从神来的。真理的碎片并不只在圣经里记载,也在人的良心、大自然中记载。因此我们在书里也能发现它们,我们来读它会加深我们对处境、对人性以及对普遍启示的认识,加深我们与这些对象的关联。前提是一定要学会以道观之,用圣经来分析。如果你想了解这种方法论可以去看我写的一些书,以圣经的视角来读经典,贯彻到每一本书,不管哪一本书我都是用圣经去分析它、批判它,然后也看到它的在什么地方。这不是给我做广告,是帮助你了解这种方法论。

  第三,我们一定要学会流畅阅读。这是学习的一个规律,没有流畅就没有快感,没有流畅就没有整体。你看小孩子学讲话,一开始很难,他总是听大人讲,不断地听到最后就会讲了。他没有让大人教他一个字一个字蹦出来或要求故意降低速度。很多时候我们给孩子讲话,往往就是整体性地给他讲,孩子学话要这么来学。因此我们读书的时候也要这么来读,学会流畅阅读。阅读中最大的陋习就是一边读一边停,或者一边读一边查字典,尤其是读英文,第一段有五个生词,你就把这五个生词查了一下。然后读了半天记了五个单词,根本没有把握内容。真正的阅读要读你懂的部分而不是你不懂的部分。通过读懂的部分产生快感,不断地读下去。所以读书就像听人讲话不要停顿。打开书本就从第一页开始往下读,训练自己一分钟读一页。一开始做不到,可以三分钟一页,做不到怎么办,三分钟到了就翻过去。然后全部读完了就有一个整体印象,这就是流畅阅读。

  之所以要求流畅阅读,是要把局部放在整体中。比如读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第一页据说全世界只有三个人能懂,如果你非得把第一页搞懂了才往下读,后边基本上没机会读到了。很多人看书前边几页没看懂,后边怎么也看不下去了。因为有阅读陋习,老想着把前边搞懂了再往下读,前边第一页只有三个人能懂,你说你能懂吗?但是很多人就非得要懂了这一段才读下一段,懂了下一段才读下一段。哪有这样读书的?没有人这样听人讲话。我们听懂是整体,因此你要整体地听,养成这个好习惯。全面掌握,阅读有速。读书的时候一定要专心,随时拿起一本书就能进入状态,这是一个阅读的好习惯。

【作者简介】 本名:齐宏伟(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1972年生于沂蒙山区,1998年毕业于南京大学比较文学专业。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南京大学中文系博士生,研究领域为基督教与中西文学。出版专著《心有灵犀——欧美文学与信仰传统》(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诗集《彼岸的跫音》,已在《文化中国》(加拿大)、《南京大学学报》、《中国比较文学》、《南京师范大学学报》、《江苏社会科学》、《社会科学论坛》、《基督教文化学刊》、《跨文化对话》、《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等刊物发表论文多篇,在《蔚蓝色》(美国)、《海外校园》(美国)、《钟山》、《青春》等刊物发表散文、诗歌多篇。

 4/6   首页 上一页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赞一下: ]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