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和理性:一种认识论的分析
从第十三章开始,情况有了变化。对于门徒来说,如果耶稣还活着,相信和跟随都没有问题。你耶稣说什么我们就听什么;你耶稣走到哪里我们就跟到哪里。这些门徒都非常非常乖;乖到那个程度呢,就是你耶稣所言所行都是对的;他们完全彻底的信任和跟随。但是,在第十三章,耶稣说,我要先离开你们了;我要先去天父那里给你们准备好房间,然后再接你们过去。这里的话说得很婉转。不过门徒都听得很清楚,就是说,你要离开我们了。这是什么意思呢?我们知道,耶稣有一次说,为了世人的罪,他会死去。他的大弟子彼得听得明白,认为死这件事不好;而耶稣是上帝的独生子,怎么可能死去!所以劝说耶稣不要去死!耶稣因此骂了他一顿说:撒旦,离开我!这就是说,你彼得说这话就像是撒旦;你是魔鬼,根本不体贴我耶稣的心思。这事以后,彼得乖得也不敢说话了。被骂成撒旦,本来是最好的弟子,被骂成撒旦以后还敢说话吗?
但是,现在的情况发生了变化。耶稣说要离开门徒。于是门徒遇到了一个大问题:耶稣不在他们跟前了,如何能够跟随耶稣?耶稣和他们在一起的时候,跟随耶稣不是问题;但是,耶稣要离开他们,那东西南北他们该往那个方向走呢?如果这些门徒不是真诚的信徒,那么,耶稣离开他们后,他们想去哪里就去哪里。他们不会问什么问题。对于这些一心一意要跟随耶稣的门徒来说,他们面临的是一个严重的生存问题:如何跟随?
有个门徒问耶稣,主啊,你要去天父那里,能不能告诉我们去天父那里的道路呢?在门徒的思想中,只要知道去天父那里的道路,你耶稣先行一步,我们可以随后跟来。这也是一种跟随。耶稣的回答让门徒们摸不着头脑:我就是道路;你们认识我,所以你们已经知道了道路。耶稣的回答并没有解决门徒的迷惑。即使知道耶稣是道路,但你耶稣要离开了。你耶稣不在眼前,如何能够把你当作道路呢?
耶稣的门徒完全相信耶稣,在信任中体会和接受耶稣说过的话。但是,耶稣的这一回答无法解决他们的困惑。于是,另一个门徒忍不住又问耶稣:主啊,你能向我们显现一下天父的样子吗?这个问题背后隐含的想法是,我们跟随耶稣是要到天父那里去;如果我们认识天父,即使耶稣离开了我们,我们还是可以凭着对天父的认识而继续跟随耶稣。耶稣对这个问题的回答还是出乎门徒们的意料。耶稣说,你们认得我就是认得天父;我们和你们生活这么长时间,难道你们还不认得我?
对于耶稣给出的回答,门徒们都仔细听了,但总觉得不满足。问题的根本点是,这些门徒要跟随耶稣,但耶稣要离开他们;于是出现了这个生存问题:耶稣走后他们如何继续跟随?这个问题就是理性和信仰之间的张力的原始形式。
理性和信仰之间的张力源于这两个基本条件:这些门徒已经相信耶稣,并要跟随耶稣。怎么跟随耶稣呢?如果耶稣在世,这件事很好做,那就是耶稣到哪里跟到哪里,耶稣说什么就听什么,耶稣怎么说就怎么做。但是,现在的情况是,耶稣不在他们跟前,他们怎么样跟随呢?人在生存的每一个时刻都面临诸多可能性,从而不得不要对这些可能性进行分析判断,然后做出选择。我们可以设想这种情况,耶稣离开后,这些门徒马上面临如何跟随耶稣的问题,东西南北,往什么方向走呢?有些门徒说,我们必须往北走,因为耶稣往北走了;有些说,不对,得往东走,因为耶稣往东走了。于是,争执的双方都必须给出一个理由,说服对方同意自己的看法。这就得讲道理,进行判断,从而回到以理性判断为出发点的认识方法上来。
我们看到,这几位门徒的问话都非常合情合理:我们必须拥有关于天父以及去天父的道路的知识,这样,当耶稣不在身边时,我们就能给出判断究竟我们在跟随中有没有走错方向。对于门徒们的这种理性要求,耶稣要求他们回到恩典真理论的基础上来:耶稣就是道路;见过耶稣就等于见过天父;即:回到相信耶稣这个起点上。但是,门徒们的困惑在于,耶稣离开他们了,所以他们需要某种理性判断原则。比如,如果门徒知道天父的样子,知道天父住在那里,他们就能有凭据地进行判断,避免犯错误。可见,耶稣离开他们这件事,使他们又回到理性判断中。这样,门徒们就陷入这样一种张力之中:作为耶稣的门徒,他们必须相信并跟随耶稣;当耶稣离开他们之后,他们只能依靠他们自己的理性判断。跟随耶稣就是要放弃自己的理性判断;在自己的理性判断中无法跟随耶稣。
这便是所谓的信仰和理性的之间的张力。耶稣宣讲福音时要求门徒放弃理性判断,只在信任中接受真理的给予。然而,耶稣离开之后,门徒们发现他们不得不再次使用理性进行判断,否则无法选择,无法跟随,无法生存。于是,这些门徒的生存就有两个出发点;这便是理性和信仰的紧张关系。我们注意到,柏拉图在批评那种在相信中接受意见的认识论时,强调只有在理性判断中追求善才是真理之路。因此,对柏拉图来说,信仰和理性之间只有对立的关系,但不存在紧张关系。耶稣还在世时,门徒紧紧跟随耶稣,在完全信任耶稣中接受耶稣的教导,放弃自己的理性判断。在这种情况下,信仰和理性之间的张力也不存在于他们的生存中。但是,耶稣离开门徒之后,这一张力就进入基督徒生存中。[④]
因此,如何处理这一紧张关系就成了基督徒的生存方式。基督教历史上,有一种处理方式主导了基督徒相当长的时间。我们可以这样设想耶稣离开门徒以后的情形。门徒们听从了耶稣的吩咐,在耶稣离开他们后,他们就到处去传道,即传讲耶稣的福音。传道的结果是,们徒们各自在不同地方建立自己的教会。就大家都坚信耶稣是上帝的独生子这一点而言,门徒们没有任何分歧。但是,如何跟随耶稣并做一个好基督徒呢?彼此的回答就各不相同了。早期教会都是这些门徒建立起来的。他们因为在如何跟随耶稣这个问题上意见不完全一致,所以分别按各自的想法去跟随耶稣,并在各地建立基督教会。这些人都自称为基督徒。我们知道,甚至还有一批走到中国来,即景教。这批人属于早期的基督徒,一路沿着丝绸之路走过来。所有的这些基督徒和教会在神学上并不一致,基本上是各说各的。
这种分裂的状况表明早期基督徒无法回答哪条路才是正确的通往天父住处这个问题。道路只有一条,那就是耶稣的带领。现在有许多条路,哪条路才是正确的?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既然大家都是基督徒,那就坐在一起来谈谈。于是有公元四世纪的尼西亚会议。这个会议是由当时的君士坦丁大帝召集的,因此,几乎各地的有影响的教会都有代表参加,对一系列重要的神学问题进行了激烈的讨论,形成了尼西亚信条。